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捷报
首页
首页
常大捷报
常大捷报
06-28
2023
我校龙舟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中勇夺铜牌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于昆明滇池举办,赛事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08支队伍的1700余名参赛选手齐聚春城。赛事设置500米、200米、100米直道竞速及陆上龙舟100米直道竞速。我校龙舟队参加了男、女丙A组(体院组)赛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了女子丙A组200米直道赛第三名、100米第四名、500米第四名的好成绩。在本次赛事中,校龙舟队克服了密集赛程、撞船事故、队员受伤、高原反应等生理、心理的双重困难。在200米直道赛中,在缺少两名运动员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挺进决赛,为受伤队员的恢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决赛中,全体队员带着梦想和信念放手一搏,最终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诠释了常大学子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教练员曲永鹏老师表示,比赛中,女队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状况,但面对突发状况,队伍爆发出了巨大潜力,每位队员都想为队友分担更多压力,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和拼搏精神,这才是划龙舟的真正意义,才是常州大学龙舟队的核心价值。今后我们将同舟共济、勇担责任的精神传递下去,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大四女队员周桂米在毕业之际,依旧
06-21
2023
我校会计学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
近日,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我校会计学专业通过(有条件)2022年度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自2023年1月至2026年12月。2021年,学校主动融入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联盟,引入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启动校内文科专业认证。期间,多次邀请专家对文科专业进行培训,积极组织文科专业申请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会计学专业于2021年10月申请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受理,2022年12月完成线上预检查,2023年5月接受专家组现场考查。会计学专业是我校第一个通过(有条件)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文科专业。会计学专业积极参加文科专业认证,旨在通过认证工作推动贯彻OBE人才培养理念,打通从社会需求到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逻辑链条,让全体专业教师理解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进一步推动会计学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讯员/王怡菲 审核/徐光伟 编辑/孙悦)
06-21
2023
2023年6月最新自然指数统计出炉
近日,自然出版集团更新了2023年的自然指数统计(统计时间节点为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本期数据显示,在自然出版集团全球选定的82种期刊中,我校发表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78篇,研究领域涉化学、物理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方向。按照分数式计量数计算,我校在本期发布的总分值为41.64,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335位。其中,我校在化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成绩突出,共发表论文64篇,总分值为38.14,占我校全学科总分值的91.59%,在全球高校中排名第132位,在全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63位,在江苏省内高校中排名第6位。我校教师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共涉及17种自然指数期刊,其中贡献度排名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Organic Letters(分值为11.71,占比28.12%)、Chemical Communications(分值为10.97,占比26.34%)、Inorganic Chemistry(分值为5.92,占比14.22%)、Analytical Chemistry(分值为2.5,占比6%)、Chemical Science(分值为1.9,占比4.56%)。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
06-15
2023
我校学子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特等奖6项
在近期结束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出色,法学215班宗梓灵、张凌月,给水192班孙靖翔,西语192班江畅,人力202班常文欣,环设(景观)221班陈佳旖等同学斩获特等奖,我校在该项赛事成绩再创新高。另有3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88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13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备赛期间,外国语学院多次召开团队指导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优化备考策略。初赛后,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为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决赛的38名同学进行赛前辅导。竞赛指导团队对决赛学子们进行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定制备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益求精。孙靖翔、江畅两位同学已是第三次获特等奖,本年度,指导老师针对新题型的特点,为两位同学进行剖析讲解和耐心指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比赛变化;张凌月同学第二年备考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她吸取了去年一等奖备赛经历中的经验与不足,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合理规划备赛进度。宗梓灵、常文欣、陈佳旖第一次获特等奖,她们表示,指导老师赛前的任务安排、错题讲解、心理辅导对其获奖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英语竞赛对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06-15
2023
我校2个专业获批2023年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3﹞16号),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获批立项。近年来,我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行业办学,努力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常大模式。目前学校共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5门。(通讯员/庄佳 审核/薛冰编辑/庄媛)
06-14
2023
我校喜获“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和“江苏教育新闻奖”
近日,常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联合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 年度学习情况进行了督查评估。我校获评“2022年度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至此已连续9年获此殊荣。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相关要求,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筑“点线面”辐射式中心组学习模式,不断扩大理论学习范围、拓展学习纵深、提高学习实效,引导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加强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保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大篇章。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2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公布。我校报送的作品《阿根廷人斯蒂文:“中国迷”与“一带一路”的不解之缘》获二等奖。作品展现了我校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斯蒂文·索特雷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和他在中国与阿根廷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做出
06-13
2023
我校英语系教师团队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
6月11日,在2023年外研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英语专业组决赛中,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冯健高、却俊、杨逸团队从52所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荣获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实现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成绩全新突破。本次大赛赛题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数字赋能,创新育人”,围绕国家发展大势和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回归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要求教师团队深挖教材内涵,把握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精心打磨外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属性,将语言育人的使命融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中,将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有机融入语言技能传授。外国语学院遴选了英语系部分教师组成参赛团队,赛前,学院专门为参赛团队组织路演,听取专家和同行教师意见。赛场上,参赛教师充分展现了良好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水平,在获得肯定和荣誉的同时,也为学院进一步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拥有扎实教学功底、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经验。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旨在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06-09
2023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组文)入选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近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发布了《关于对入选首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予以表扬的通知》,《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组文)斩获殊荣。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期刊坚持高质量办刊方向,推出主题宣传精品,有力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据悉,本次活动一共收到来自全省100家期刊出版单位的主题宣传文章216篇(组),经过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最终有47篇(组)文章入选。《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动适应宣传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于2022年第3期创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系列,聚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组稿策划,截至2023年第2期,共发表论文5篇,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思想进行学理阐释和实践探讨。今后,学报将继续关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围绕这一方向进行组稿策划,突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系列的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实践性,助力学界不断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学术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讯员/周安迪 审核/赵希岳 编辑/
06-06
2023
我校成为新工科科创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应XbotPark机器人基地和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邀请,6月3日,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带队赴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出席新工科教育研讨会,教务处、机器人产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一同参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广东省教育厅、国内新工科教育改革相关高校、科创教育中小学、科创基地和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新工科教育改革。研讨会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两大主题,围绕贯穿本硕博的科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等问题深入讨论交流,旨在加强各新工科教育主体间的沟通协作,探讨多元化、阶梯型科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会议宣布并成立了“新工科科创教育联盟”,我校与重庆大学等共计9所高校成为联盟单位。机器人产业学院负责人在研讨会上做“新工科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基地赋能”主题演讲。会前,陆华良一行还调研了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李泽湘教授创新生态企业的创业历程,与企业团队深入交流,共同讨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05-26
2023
常州大学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江苏省仅7所本科院校入选,常州大学榜上有名。推进全国健康学校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精神的具体举措。教育部从基础条件、治理能力、教育教学、预期效益等方面明确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基本条件,并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康监测评价机制、增强校园健康服务能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等7项建设目标任务。经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组织专家进行条件审核,最终确定107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近年来,我校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健康校园,紧抓环境卫生工作、食堂卫生工作和健康卫生工作,获“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校园”“2020-2021年度江苏好食堂”“2022年度顾客满意的全国营养健康食堂”等荣誉称号。学校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课堂,增强体育教学效益,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帮助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帮助学生在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05-23
2023
我校在第十三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5月21日,由中国世界石油理事会国家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在北京举行。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应邀出席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校长圆桌会议并发表“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当好友谊使者”主题讲话,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负责人出席颁奖大会,学院团委书记及各参赛队伍指导老师、学生参加比赛。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石油石化行业的品牌赛事,已成为人才培养、校企科技对接、人才招聘和石油高校间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选取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某砂岩油藏开发为赛题,设有方案设计类综合组、方案设计类单项组、方案设计类创新组、软件开发组4个组别,吸引了国内31所高校及科研院的2652支队伍报名参加。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高度重视此项赛事,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先后组织了常州大学分赛区动员会、分赛区作品评审、分赛区选拔赛、模拟答辩等活动,最终有5个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并全部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同时,常州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奖”(全国仅4项),邓嵩、窦祥骥、王相、董亮四位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
05-22
2023
常州大学教师亮相苏迪曼杯国际羽毛球顶级赛事
5月21日,在2023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羽毛球队3:0击败韩国队,第13次加冕苏迪曼杯冠军!5月12日,第18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开幕式在苏州举行。5月14日至21日,该赛在苏州奥体中心激烈开赛。本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是由世界羽毛球联合会、中国羽毛球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这是中国继2005、2009、2011、2015和2019年后第六次举行此项赛事。本次赛事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我校团委青年发展部部长卞碧莲应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羽毛球协会的委派担任该国际赛事的技术官员服务主管。卞碧莲老师于2012年获得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冠军,退役后曾多次参加羽毛球赛事的执裁工作及教练员培训工作,2022年担任江苏省运会裁判长助理并获得“优秀裁判”的称号。在本次苏迪曼杯比赛中,卞碧莲老师完成了中国羽协、世界羽联安排的技术官员服务工作,并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同时,卞碧莲老师还很荣幸的担任了本次比赛淘汰赛抽签仪式的嘉宾。
05-19
2023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智能制备及多代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5月17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江苏常州组织召开了由常州大学牵头承担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智能制备及多代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中国工程院刘加平院士及国内知名高校权威专家共7人担任鉴定委员会专家。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出席会议。产学研合作处和城市建设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罗宁主持会议。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及城市建设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常州大学发展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科技成果鉴定对我校开展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至关重要,希望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我校科研成果质量。鉴定委员会经过现场考察,并听取了城市建设学院院长、项目组负责人朱平华教授的成果汇报,通过质询、讨论和评审,一致同意“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智能制备及多代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成果通过鉴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建筑固废智能分选和多代循环利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通讯员/程成 审核/乔元明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92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9
/
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