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媒体常大
首页
首页
媒体常大
媒体常大
11-01
2024
新华网:常州大学出版研究中心共建仪式在常举行
10月30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出版发展与研究中心共建签约揭牌仪式在金坛举行。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项晓宁,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金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珊,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等领导出席仪式。仪式由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屹峰主持。朱成山院长在致辞时表示,出版工作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是促进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常州大学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出版、企业界的联络交流、学术研讨和合作共赢,做到服务与提升兼顾、主流与多元相融、研讨与学术结合、展示与指导并重,打造专业化平台,推动新闻出版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和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揭牌签字仪式上,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副总经理、副总编辑朱天乐,常州上彩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益民,作为三方代表进行现场签约。项晓宁董事长、杨琳副校长和王珊副部长共同为“常大出版研究中心”揭牌。同时,与会者还共同在现场见证了该中心成立后,联合编印出版第一部《真迹——全国百
11-01
2024
常州电视台:第二届“深地油气”暨钻井基础理论学术会议在常召开
常州电视台: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150994(编辑:盛熠)
11-01
2024
江苏教育新闻:第二届“深地油气”暨钻井基础理论学术会议召开
江苏教育新闻:https://m.jstv.com/video/2024/10/26/1299715085109129216.html(编辑:盛熠)
10-23
2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常州大学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十红”育人品牌—— 擦亮“红色”育人底色
“从最初的肢体表现到真正赋予角色灵魂,每一次的排练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大三学生朱桓可在舞台剧《永恒的信仰》中饰演张太雷,他告诉记者,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多次前往张太雷纪念馆,感受和触摸角色奋不顾身的精神。演红剧、通过看红剧的方式上思政课,对于常大学子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该校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作了《觅渡》《白云溪上》等多部红剧并进行公开展演。以红剧为代表,常州大学先后打造红库、红馆、红刊、红书、红社等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十红”育人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常州大学作为以石油化工起家的地方本科高校,在建校之初就是带着使命感、责任感的。”该校党委书记徐守坤介绍道,常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孕育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一直贯穿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2017年,常州大学成立全国首家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聘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担任院长,专注挖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2018年,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次代
10-23
2024
常州日报:第二届“深地油气”暨钻井基础理论学术会议在常召开
10月22日,第二届“深地油气”暨钻井基础理论学术会议在常开幕,围绕“聚焦‘两深一非’、强化‘7+3’引领、打造原创策源地、提升核心竞争力”主题,开展学术交流。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翔,常州大学校长陈海群出席并致辞。苏义脑、孙龙德、赵文智、孙金声、李宁、程杰成、陈掌星、张东晓等国内外院士出席并作报告。陈翔表示,本次会议聚焦石油工业前沿科技,助推能源产业创新发展,这一主旨与常州推进产业变革、提升城市能级的战略高度契合。常州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巩固和壮大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支持常州大学等本土高校做大做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共同探索能源产业的无限可能。活动中,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能源低碳信创产业学院、江苏省油气低碳开发与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揭牌。市领导祝正庆,来自中国石油学会和相关企业、高校的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常州日报:https://epaper.cz001.com.cn/czrbpaper/pc/layout/202410/23/node_A01.html(编辑:盛熠)
10-23
2024
常州新闻:常州大学深耕历史研究 传承弘扬地方文化
常州新闻: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150993(编辑:盛熠)
10-23
2024
常州新闻:第二届“深地油气”暨钻井基础理论学术会议在常召开
常州新闻: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150994(编辑:盛熠)
10-21
2024
常州日报: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公布 常州大学16个项目获立项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记者昨天从常州大学获悉,今年该校立项数达16个,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5项。16个项目分布在8个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4项,中国历史3项,党史·党建2项,管理学2项,社会学2项,法学、体育学、外国文学各1项。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含金量最高的项目类型,主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鼓励学科交叉,要求申请人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预期成果体量和质量要高于其它类型。常州大学商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王文华教授主持的《共生战略下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生态治理研究》今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这也是王文华教授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该项目聚焦数字情境下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风险,提出企业要由传统竞争战略转为共生战略,依托组织间多维度互补、协同、协作形成生态治理,为企业赢得创新竞争优势。项目将围绕生态治理目标、机制、水平测度、路径和对策开展深入研究。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中国史
10-18
2024
新华日报:一“增”一“减” 解码高校专业调整
“我们专业停招了!我竟然成了本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今年秋季学期,高校一批“上新”专业迎来首批新生,但也有不少老生发现,自己所在专业在学校悄然“下架”了。众多专家指出,我国高校正在经历新一轮专业大调整。教育部等五部门去年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面对“20%左右”的目标,各高校在方案发布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增减专业。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规模史上最大。9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涉及全国353所高校535个专业。本轮专业大调整有何特点?高校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记者在新学期进行了走访。对接产业未来,专业“上新”步伐快今年秋季学期,东南大学“未来机器人”专业迎来首批通过高考直招的56名学生,加上校内二次选拔招收的14名学生,共有70名学生入读这一全国首创专业。设立新专业,面向的是产业的未来。与
10-18
2024
常州新闻:充实内容创新形式 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常州新闻: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139222(编辑:盛熠)
10-16
2024
江苏教育厅官网:常州大学着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常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强师铸魂,坚持师德师风“强基固本”。完善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作用,压实责任,形成校院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开展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设师德师风线上学习平台,把师德教育作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推动师德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开设“师德宣传”专栏,建设师德师风文化墙,集中展示常大教师风采。通过选树先进、宣传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优化人才布局,聚焦系统推进“正向赋能”。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树立“量体裁衣”理念,对高端人才做到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引入的政策精准有效。持续探索实施“人才特区”制度,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构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资源调配、人才选聘、平台搭建、团队组建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为领军型人才搭建潜心研究、干事创业的氛围环境。释放人才活力,瞄准成果落地“注入动能”。树立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评价导向。以岗位聘任为抓手,不断健全岗位聘任机
10-12
2024
新华社:国家特聘专家、常州大学研究员张宗超:秸秆造木综合利用助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对原料催化改性,实现原料无废弃和加工过程绿色零排放,形成了这类可再生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近日,国家特聘专家、常州大学研究员张宗超博士带领科创公司“薪业资源”研发团队在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该团队在“薪业资源”公司千吨级/年中试上成功展示了秸秆造木的国际性原创技术,该技术将开启生态环保新纪元。植物是阳光催化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产物,形成了可循环再生的大自然减碳储碳机制。废弃农林生物质原料的利用,能够降低全球对化石资源的依赖,最终在能源和材料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应用前景,符合人类社会对环境友好和健康产品的追求,但长期以来,利用技术上存在着巨大挑战。关键在于,植物细胞壁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植物种类而异,且其组成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简称“三素”)交织依存,加之植物中的其它杂元素组分和矿物质等复杂结构, 使得很难寻找一种简单的一步法工艺,将物种繁多的生物质全部无废利用,实现秸秆造木。这一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如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张宗超博士团队开发的绿色催化转化技术,可将生物质原料中半纤维素转化为低聚木糖、木糖和木糖醇等健康的降糖食品添加剂及
10-09
2024
新华网:AI赋能石油石化产业升级,常州钟楼区成立产业创新研究院校地企融合推进
9月30日,常州市钟楼区—常州大学石油石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聚合常州大学在石油化工领域的优势和钟楼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资源,打造“人工智能+石油石化”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先进技术的策源地与高端人才的培育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石油石化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当天,昆仑数智、石化盈科等首批合作单位签约入驻研究院。钟楼区委书记沈东致辞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石油石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石油石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的签约入驻,一定会给钟楼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钟楼将全面做活人才引育、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成果孵化“四篇文章”,畅通校地融合、双向赋能的合作通道,走出一条互享资源、互助发展、互惠共赢的新路子。据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介绍,该研究院以政府与学校、企业与学校、研发与孵化、科技与创新“四位一体”为抓手,挂牌成立了“石化盈科常大工业软件联合研发中心”“昆仑数智常州大学智慧油气研究中心”“常州大学JM融合研究促进中心”三大科研平台,依托常州大学微亿智造研发团队、常州大学国光信创技术研发团队、常州大学中电科申泰研发团队、常州大学大数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530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40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