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媒体常大
首页
首页
媒体常大
媒体常大
09-23
2025
新华日报:融“小我”于“大我”,高校开学深情寄语学子不负家国成人成才—— 起于“学” 贵在“创” 重在“行”
“同学们,你们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最好的东大在最好的时代迎来最好的你们!”9月19日,东南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孙友宏的致辞回荡在九龙湖校区上空。师长们的开学寄语,如一盏盏明灯,为青年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时代坐标中定位青春航向青春何以绽放绚丽之光?多位高校“掌舵人”不约而同地谈到,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复兴的伟大征程,在宏阔的时代背景中定位人生坐标。“生逢伟大时代是我们的人生之幸,不负伟大时代是我们的人生之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满怀期许地表示,同学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肩上的责任也无比重大。“你们中很多人将来会从事科研工作,对于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你们肩负历史重任。”谭铁牛勉励大家将南大“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光荣传统、科学家精神和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任务相贯通,走好走实科研之路。“鲜衣怒马少年时,何以致青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以一名老学长和校长的身份分享了他对于“江南的甜”的理解与期待:“江南的甜是心怀家国,把热爱写进山河的浩荡回甘。江南的甜是沉潜问学,把问题追至根柢的
09-22
2025
交汇点新闻:青春何以绽放?2025高校开学寄语汇聚成才“三重奏”
“同学们,你们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最好的东大在最好的时代迎来了最好的你们!”9月19日,东南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孙友宏的激昂宣言,回荡在九龙湖校区上空,也道出了这个金秋九月高校开学季的共同喜悦。师长们的开学寄语,如一盏盏明灯,为青年学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汇聚成新时代大学生成才之路的“三重奏”。在时代坐标中定位青春航向青春何以绽放绚丽之光?多位高校“掌舵人”不约而同地谈到,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复兴的伟大征程,在宏阔的时代背景中定位人生坐标。“什么比完美人生更重要?”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上首先向新生们抛出了一个深刻问题,而他的答案是:“只有热爱了,你才能主动,才能面对一切的挑战,才能够创造一切的可能!”付梦印鼓励同学们,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筑牢信仰根基,在厚植家国情怀中校准人生坐标,以青春之我勇担使命、彰显风采,为时代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力量!“鲜衣怒马少年时,何以致青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以一名老学长和校长的身份分享了他对于“江南的甜”的理解与期待:“江南的甜是心怀家国,把热爱写进山河的浩荡回甘。江南的甜是沉潜问学,把问
09-22
2025
光明日报:将艺术的温度传递到城市角落
“同学们,你们手中的二胡不仅是乐器,更是穿越时空的桥梁。”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排练厅里,教师周墨涵正悉心指导学生们排练红色经典作品。为了精准传递作品的磅礴气势,学生们不仅精研演奏技巧,更深入红色教育基地采风,触摸历史脉搏。日前,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倾力打造的“文艺惠民演出季”,不仅是师生专业风采的集中展示,更将艺术的温度传递到城市各个角落。“常州大学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尤其重视发挥美育的独特作用。音乐与影视学院师生的实践探索,正是学校将艺术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常州大学校长陈海群说。在学院“艺术+思政”融合党建品牌的引领下,《白云溪上》等饱含革命精神的原创剧目轮番上演。它们不仅在校内掀起观演热潮,更走进政府、社区、企业,累计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从周恩来纪念馆到瞿秋白故居,学院师生将课堂搬到红色地标,以现场演奏、情景再现等鲜活形式,让理论学习深入人心。2024年,7场“行走的音乐微党课”覆盖党员师生及入党积极分子800余人次。特别是西太湖“青春之声·梦想启航”青春歌会大思政课,今年采用“云直播”形式,吸引近40万人次
09-18
2025
江苏教育厅官网:【我们开学啦】常州大学精心策划上好新生“开学第一课”
常州大学精心策划并全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助力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学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系统构建了以“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校情概况与专业素养”“入学适应与行为养成”“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政策解读与文明规范”五大模块为核心的新生入学“第一课”。上好“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第一课,学校通过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团日交流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上好“校情校史与专业启蒙”第一课,各学院积极开展校史校情宣讲、专业导航讲座、实验室参观、校企实践基地体验等活动,由系主任、教学名师、优秀校友等为学生深入讲解专业发展、学业规划与职业前景,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专业的归属感。上好“适应引导与生涯规划”第一课,学校通过新老生交流、班团建设、学业规划指导、考研经验分享、生涯体验周等多种形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节奏,树立学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上好“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学校组织开展防诈骗、消防、交通、网络等安全教育讲座和应急演练,
09-18
2025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我们开学啦!直击高校新生报到现场
来自五湖四海的2025级新生相约在美丽的常州大学校园。此时,年华正好;此程,筑梦常大。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步履不停,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江苏教育发布(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zQQiMO6vmILs2aBBG5KB4w(编辑:盛熠)
09-17
2025
江苏教育报:启程,让青春与祖国同行
“青春与祖国同行,逐梦与山河共赴”“国之所需,吾志所向”……日前,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2025江苏高校“开学第一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并面向全省师生播出。这堂为全省大学生精心打造的思政大课主题是“青春与祖国同行”,多名师生代表分享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振的青春故事和奋斗历程。活动当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赵金松,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等来到现场,与400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开启新学期。砥砺科研攻关,以硬核创新扛起强国重任“我们是一支35岁以下青年占比72%的团队,心里只装一件事:怀揣通信报国志,肩挑芯片强国责!”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紫金山实验室课题联合负责人张川讲述团队面对全球6G竞速赛和芯片“卡脖子”困境的奋斗故事。“你们的选择和努力,都将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张川勉励青年学子发愤图强,共同实践“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以科研报国,与祖国同行。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现场,几位科学家的分享燃起学生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青春理想。“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学有所成,最终是为了回馈哺育我们的土地和人民。”中国青年五四
09-16
2025
交汇点新闻:常州大学校长开学寄语新生:告别“浪浪山”,争当“追光者”
“人生由一段段不同的旅程串联而成,各位新同学告别了寒窗苦读的‘浪浪山’,迎着朝阳,奔跑向前,开启了‘闯关打怪’的新征程!此刻,看到你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我感到由衷地欣喜,你们的到来如恒星般璀璨,为常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9月13日,常州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西太湖校区举行。典礼上,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为来自全国各地的8798名本科生、1999名硕博研究生,以及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100余名留学生新同学讲授开学第一课。“接下来,你们面对的是自主学习的空间、远离家人的生活、未知领域的挑战。”作为校长、师长,更是学长,陈海群与大家分享了几点期望:一是要志存高远,在与强国同行中筑牢信仰之基“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万众瞩目的“九三大阅兵”,令人震撼,为之动容,砥砺着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赤子之情!在这场阅兵盛典中,我们的倪启峰、吴梦怡同学在不同受阅方阵中挥洒青春汗水,用铿锵有力的正步踏出了常大学子的担当,更是踏出了中国青年的回答:强国路上,有我们!何其有幸,我们生于华夏,成长在国泰民安的新时代,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是,历史从未远去,
09-16
2025
学习强国:理论宣讲 共建共享丨朱成山在线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9月4日,江苏省委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以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全省上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不懈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9月12日下午2:30,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在线专题报告邀请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成山,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作专题报告。在本次专题报告中,朱成山以亲身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经历引入话题,围绕“伟大抗战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立论主题,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底蕴,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实践,铸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行列,凝聚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民族复
09-16
2025
荔枝新闻: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 | 以“双高协同”为引擎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编前语:9月11日至12日,由江苏省科技厅主办、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举行。荔枝新闻推出《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系列报道,走进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创新园区等,与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等共话产学研深度融合,展现江苏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高校有技术,高新区有产业,“双高协同”如何把两者融合成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年以来,江苏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全省18个高新区和37所高校率先试点“高新区+高校”的“双高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最后一公里,协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常州大学作为江苏省‘双高协同’试点高校,与常州国家高新区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多维度联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处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马雪荣表示。为服务高新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学校围绕“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这一目标,配强化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优势学科,构建“以需求
09-12
2025
江苏教育发布(微博):#我们开学啦##高校动态#
江苏教育发布(微博):https://weibo.com/3674007143/5209720408771683?wm=3333_2001from=10F10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2049436100_5209720408771683s_channel=4(编辑:盛熠)
09-10
2025
荔枝新闻:“数”说江苏高校迎新:15岁上大学、最远4895公里……多的是你想不到的惊喜!
与父母在同一城市、同一高校甚至同一专业就读是怎样的体验?与高中同班同学考入同一所大学、进入同一个班级,又将是怎样的缘分?这个周末,江苏高校迎来新生报到小高峰,报到现场迎来多对这样的新生。在南京工业大学的迎新现场,一段跨越三十年的“化工情缘”正在延续。2025级新生夏心衍追随父母的脚步,考入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成为这个“化工之家”的又一员。夏心衍的父亲夏先生和母亲李女士,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考入南京化工大学(现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并先后在本校完成硕士学业。谈起大学时光,他们记忆犹新:“‘化工原理’与‘化工传递’是我们最难忘的课程,老师的严谨与授课的生动,让我们真正爱上这个专业。”母亲李女士笑着说,“直到现在,我们还常和当年的老师联系。”从小,夏心衍就常听父母讲述大学的故事。“食堂的炒猪肝、挑灯夜读时窗外的雪、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每一次听,都让我对大学充满向往。”父母格外重视培养她的动手能力,鼓励她“多做实验、多记录”,中学时期她就养成了严谨的实验习惯。今年六月,她特意来到江浦校区参观,开阔优美的校园让她一见倾心:“当时就想,要是能来这里读书就好了。”填报志愿时,她坚定选择
09-08
2025
常州电视台:各大高校“萌新”陆续报到 飞扬青春从“新”出发
常州电视台: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342345version=5.4.0(编辑:盛熠)
09-05
2025
常州电视台:山河同颂家国同辉 常州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九三阅兵
常州电视台: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341777version=5.2.6(编辑:盛熠)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539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41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