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武进日报报道我校与牛塘镇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新闻

沙芳 王兴法 葛金华 武进日报 A3要闻/综合 2010.6.8发布时间:2010-06-09浏览次数:214

 

江苏久泰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烟草机械的公司,入驻经发区半年来,农机推广许可证迟迟没有拿到。眼看着一家总投资10亿元的企业产品无法在市场上销售,公司上下心急如焚。刚刚下派的“科技镇长团”成员朱一超和薛刚了解情况后,迅速与省农机局取得联系,省农机鉴定站的专家立即来到公司进行现场指导,提出了产品性能检测和完善相关制度并行的解决办法。今年1月中旬,久泰公司终于拿到了试销证明。

  “朱一超他们像办自己的事一样,领着我们跑南京,组织材料,省了我们很多事。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顺利拿到推广许可证,我们还真没想到。”久泰公司董事王劬告诉记者,今年,久泰公司预计销售产品1万台,实现销售收入超4亿元。

  7个月来,在武进大地上,处处传颂着“科技镇长团”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佳话。

  “科技镇长”来阳湖

  早在2008年,省委、省政府便率先在常熟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在此基础上,去年10月,又选派了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省市机关、国有企业的68名“科技镇长”分赴苏南任职。11月2日,一支由省内外7所高校和部分省、市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省科技镇长武进团来到武进,在部分镇、开发区和常州科教城挂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技镇长团”被誉为阳湖大地上的“科技星火”。7个月来,“科技镇长团”的10名成员在推动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筑区域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科技镇长武进团团长、副区长马跃勇介绍,10名成员中,有3名来自省、市机关,这些机关都是和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关联度较强的部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上的优势。另外7位则来自省内外高校,充分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专业学科特色,还用好了他们所依托的高校资源。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瑞卿说,武进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如今,武进正以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区”为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武进十分需要外力的支持。省“科技镇长团”的到来,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科技红娘”架鹊桥

  “科技镇长团”来到武进后,立即利用他们的优势,活跃在服务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的第一线。特别是依托他们“科技红娘”的身份,为企业架起了一座座鹊桥。

  2009年11月27日,常州科教城的科研单位和郑陆镇举行了科技对接活动,常州科恒车辆配件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与宁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达成了合作协议,江苏江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东南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了合作项目。紧接着,中南大学交通学院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就“超声波扩展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进行了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进入2010年,在“科技镇长团”的牵线搭桥下,科技对接更是好戏连连:南京邮电大学走进了武进经发区,与常州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进行科技对接;该校计算机软件学院与常州佰腾科技签约成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在横林镇,南京林业大学与横林家具龙头企业共谋产业振兴计划,与横林地板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洽谈,与江苏科利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成立“科利达研究生工作站”,与该镇地板企业举行人才专场招聘会……

  1月20日,“科技镇长团”来到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与该校商谈产学研合作事宜,之后,校企对接接连不断: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与江苏常武起动电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常州市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去年11月,“科技镇长团”成员易朋兴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院士赴常州科教城考察,常州科技局提出了在常州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愿望。杨叔子院士考察结束后,“科技镇长团”成员朱一超立即联系经发区科技经贸局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常州减速机总厂有限公司有强烈的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需求。为此,易朋兴又积极与华中科技大学联系。经过几番努力,今年1月,杨叔子院士在常州减速机总厂正式签订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成为经发区首家院士工作站。

  院地联动获“双赢”

  “科技镇长团”来到武进虽然仅7个月时间,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已有300多位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到武进考察交流,签约设立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站三中心”14个,促成合作项目60多个。在“科技镇长团”第一届成果展示暨产学研对接洽谈活动上,区科技局与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牛塘镇政府也与常州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除了这些,“科技镇长团”的到来,还让武进的企业家们拓展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大大提高了武进企业在业界的话语权和知名度。

  郑陆镇是全国最大的干燥设备企业集聚地,该镇有干燥设备企业100多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以上。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起了一项制定和修订干燥设备标准的通知,郑陆镇只有4家企业参与申报。为此,“科技镇长团”成员唐亚鸣立即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企业参与制定干燥设备标准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并耐心细致地帮助企业转变观念,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使许多企业家对参与制定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最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批准制定(修订)18项干燥设备标准计划项目,郑陆镇20多家干燥设备企业参与了所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其中,常州市金陵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宇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市范群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和常州先锋干燥设备有限公司4家企业作为第一起草单位,领衔14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武进民营企业“卖标准”的新闻轰动业界内外。

  区长徐伟南说:“‘科技镇长团’不仅是推动科研合作和项目引进的联络员,更是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者。”他希望这支独特的队伍继续发挥“先锋队”、“联络员”、“传播者”的独特作用,内联外引,多方互动,整合资源,在服务武进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上再获新突破。

网络出处:http://epaper.cz001.com.cn/site1/wjrb/html/2010-06/08/content_315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