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7-18
2025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西太湖2025大学生暑期就业实习活动
7月15日,“Young帆湖湾企动未来”——西太湖2025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正式启航。周刚副校长及学生工作处、石工学院、材料学院学生代表等参加就业实习启动仪式。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徐俊出席启动仪式。 周刚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实习活动是校地双方深化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生动实践。常州大学作为西太湖“家门口”的大学,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更构筑了一座贯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坚实桥梁,是同学们认知产业前沿、融入职场环境、明晰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契机。希望学校参加就业实习的学子,积极适应企业环境;躬身实践,淬炼责任担当品格;遵纪守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实践中淬炼成长、提升才干,把实习成果转化为就业能力。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实习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报名参加就业实习活动。此次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实习活动吸引了园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晶雪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重点企业参与,我校共有8名学生被录用实习。“这次实习,对我而言,课本里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
07-19
2025
2025威克多•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志愿者动员大会暨通识知识培训顺利召开
7月17日,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联合组织开展2025威克多·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志愿者动员大会暨通识知识培训,为即将到来的赛事志愿服务凝聚力量、明确方向。团市委副书记黄泽欣、常州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杰、常州大学团委书记仲杉、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薛勇、周有光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嵇炜、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蔡震宇、团市委学少部部长裴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学工办主任沈达满、吴敬琏经济学院团工作负责人顾晗及全体学生志愿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07-18
2025
校地芯链 共育未来 ——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来访交流
为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产业发展,2025年7月10日上午,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崇川区政府党组成员殷安生一行9人来校调研,对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学校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龚婧,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院长李克林、副院长周子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任玉荣、党委书记储志新、副书记程晓军、副院长王亚飞,王铮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副院长邱建华参加会议。会议由储志新主持。任玉荣对殷安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概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与科研实力,期待与崇川区开展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发展共赢,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院长李克林介绍了研究院的相关情况,重点推荐了3个可成果转化的项目,期待着与崇川区相关部门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模式,王诤微电子学院暨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党委书记吴青玲介绍了所在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重点,期望与南通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成员加强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中的合作,展现了常州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南通市集成电路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崇川区政府党组成员殷安生重点介绍了崇川区的
07-14
2025
盐城市大丰区来校开展交流对接活动
7月11日上午,盐城市大丰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吴起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常务、副校长周刚以及学生处、石化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和微电子学院等相关部门、学院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周刚对吴起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服务地方情况等,希望通过此次交流,继续巩固和加强与大丰区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地互利共赢。吴起在致辞中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大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发展成就。他表示,大丰区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关键期,急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期待通过此类活动吸引更多常州大学毕业生“留盐来丰”。大丰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葛余柏推介了大丰区的人才以及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盐城籍在常就业创业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双方还围绕高质量引才育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前,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盐城市大丰区城市宣传片。
07-12
2025
深化产教融合—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举行校企交流会
7月10日,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常州)与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校企合作交流会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柳工常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鹏莉,行政经理陈明江,轮挖业务负责人张东杰,人力资源负责人石真真,挖掘机研究院院长刘方,特殊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景,挖掘机产品总监唐博,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等出席交流会。会议由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负责人主持。沈新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校企协同育人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学校纪检与巡察工作内容与特色进行了介绍。唐鹏莉介绍了柳工常州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产业布局、党建工作成果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回顾了柳工常州与我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情况,期待与常州大学共建长效合作机制。张东杰、陈明江、刘方、李景、唐博从行业发展以及工程实际角度重点介绍了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合作方向,石真真从企业用人角度介绍了对机械、智能制造、材料等专业人才需求。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一融双高工作特色、产学研工作情况、以及202
07-09
2025
常大女龙现全运 助力江苏斩佳绩
7月4日-7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决赛在广东佛山举行,江苏女子龙舟队获得了12人龙舟200m和500m直道赛两项第六名,混合22人龙舟100m直道赛第七名的优异成绩。我校女子龙舟队队员杨金娣、靳佳欢、张潇月、周桂米四位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江苏省女子龙舟队,并作为主力队员代表江苏省参加本次全运会,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了常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左一:张潇月,左三:周桂米,左四:靳佳欢,右一:杨金娣)这是继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后我校第二次选派队员参加全运会龙舟比赛,展现了我校龙舟队多年来的建设成果。常州大学龙舟队建队于2014年,是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运动队,曾获得2015年亚洲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组500m第三名,2018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青少年女子组总成绩第二名,第七届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女子组总成绩第二名等优异成绩。常州大学龙舟队将以本次全运会为起点,持续做好新周期队伍建设,力争在未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做好学校竞技体育展示的窗口。(通讯员/赵博 审核/沈纲 编辑/温丽馨)
07-08
2025
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队助力2025年度第二十六届“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江苏省总决选活动
为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6月27日至7月4日,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用周到耐心的服务助力2025年度第二十六届“希望之星暨希语盛典”江苏省总决选活动圆满完成。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导览和指引、协助参赛者完成签到和抽签、发放比赛所需物资、现场计时、录分检录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们耐心地解答参赛选手及观众的系列问题,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了解活动内容和规则。面对紧急情况,志愿者们从容不迫,积极联系,高效处理突发状况,保证参赛者按时参加比赛。面对国外参赛者,外国语学院学子更是发挥专业特长,进行现场翻译,获得组委会一致好评。外国语学院作为常州市涉外志愿者服务基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实践活动,搭建良好的育人工作平台,引导学生奉献社会、服务地方,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何伊凡 审核/薛勇 编辑/温丽馨)
07-08
2025
深化党建+产学研融合,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材料学院金材教工党支部赴地方企业开展产学研技术服务对接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对接,助力产学研高质量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教工党支部组织成员及骨干教师赴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西钨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青海量具(常州)有限公司以及新北区西夏墅镇人民政府交流对接地方企业技术需求。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洪章重点介绍了企业核心技术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学院党委书记储志新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办学优势,强调校企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双方围绕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初步确定了两项重点合作课题,并就博士后联合培养、产教融合等达成合作意向。新北区西夏墅镇副镇长邵学鹏介绍了西夏墅镇的基本情况以及全镇产业发展情况。储志新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强调了西夏墅镇产业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与学院的专业师资和人才培养高度契合。中科西钨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青海量具(常州)有限公司领导分别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及技术需求,参会各方进行了积极讨论,并前往公司生产现场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通过与地方企业的深入交流,校企双方将加强产学研协同,共同推进金属材料领域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为学校和地方行业企业的
07-06
2025
不止寻常 相聚常大——学校举办2025年“校园开放日”活动
不止寻常,相聚常大。6月20日至7月1日,学校2025年“校园开放日”活动顺利进行。来自各地近600位考生及家长走进常大校园,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和招生政策。为做好此次校园开放活动,学生处联动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精心设计参观线路,热情服务考生和家长,共同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校园开放期间,学生处作2025年本科生招生政策介绍,并针对考生和家长提出的志愿填报、专业选择、考研就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相关部门及学院加强信息互通,做好考生和家长的参观接待及后勤保障工作。我校近百位招生宣传志愿者带领考生和家长沉浸式感受学校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校园文化。今年的校园开放活动进一步创新形式,音乐与影视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分别进行器乐表演、机器人科创项目展演,向来校参观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展示学校人才培养情况。此次“校园开放日”活动结合高考志愿填报这一关键时间节点,旨在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传播学校文化和理念,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深入了解我校。
07-06
2025
我校教职工积极参加“献血献爱心 血浓情更浓” 义务献血活动
根据常州市关于开展应急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精神,7月5日上午,我校在科教城校区和西太湖校区组织开展了温暖人心的义务献血活动。活动现场秩序井然,两个校区的老师积极响应,遵循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有条不紊地完成信息登记、健康征询、血液初筛等一系列流程。涓涓热血带着生命的温度,缓缓流入血袋,仿佛是爱与希望的汇聚。大家纷纷表示,无偿献血既是一份爱心传递,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本次无偿献血活动,教职工们用热血传递着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用行动诠释了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营造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氛围。(通讯员/刘樊 审核/安宁 编辑/庄媛)
07-04
2025
学校开展学期末实验室安全大检查
为顺利做好学期末实验室安全工作,确保暑假期间实验室安全平稳有序运行,严防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发生,7月2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率校实验室安全督导专家及督察组,赴两校区开展学期末实验室安全大检查,全面筑牢暑期实验室安全屏障。本次检查共组建8个小组深入两校区实验室,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现场询问等方式,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全链条”“地毯式”检查。检查重点聚焦危化品存储与使用规范、压力容器与气体钢瓶管理、消防设施配备与维护、实验废弃物处置,以及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假期值班安排、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等关键环节。李亚飞强调,暑期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各责任单位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零容忍”态度抓实问题整改。他要求各单位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扛起实验室安全的主体责任,将安全要求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立行立改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建立“清单化”整改台账,明确时限、责任到人,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加强暑期值守,做好假期开放实验室的值班巡查工作,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报告、科学应对。(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李正义 编辑/张茹)
07-04
2025
总结提质明方向 立德树人启新程
7月1日下午,学校召开本科督导工作总结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校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师德师风督导、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校督导组组长王卫星、蒋美萍从日常听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项督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精准帮扶等方面,分别总结了文科组和理工组本学期督导工作。督导代表郭明静、赵希岳、王峰结合自身实践,依次分享个人督导工作经验与体会,为与会人员带来诸多启发。质评中心相关负责人围绕督导队伍建设、督导工作创新、督导培训等内容,系统总结了本学期学校督导工作。李忠玉代表学校向校督导组致以衷心感谢,高度肯定了他们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强调,学校督导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力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思维,积极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加强教师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能力,打破课堂边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
07-04
2025
校地携手谱新篇 常州大学与龙虎塘街道签约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
7月3日,常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光伏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龙虎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文博率辖区20家重点企业代表来校交流。常州大学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以及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学生工作处、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晏成林表示,常州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近年来与龙虎塘街道携手同行,在人才培养、产学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了多维度合作。他提出构建“技术转移、人才成长、服务发展”三大共同体的战略构想,重点打造“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和“五个一”产教融合工程。他希望通过“高校创新策源+街道产业承载+政府政策赋能”三维驱动,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样板。吴文博详细解读了龙虎塘街道(含光伏产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蓝图。他结合辖区地图,重点展示了“一核两带三片区”的规划,“一核”即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开放型经济高地,“两带”为沿江光伏制造产业带和运河沿线科技创新带,“三片区”则是高端制造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生态宜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