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江苏省历史学会、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和常州大学共同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州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阵地联盟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大学召开。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扬州大学原副校长周新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原主任刘金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杨颖奇,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孙宅巍、朱成山、王卫、刘晓宁,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大庆油田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广东、江西、甘肃、青海等12个省市的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史研究学者及常州大学教师代表、校院两级青马学员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会议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溯源与探析”主题进行了探讨。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现场
戴国洪介绍了常州大学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的情况。他表示,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筹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此次学术研讨会对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党史学习研讨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戴国洪致欢迎词
周新国强调,历史工作者要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以历史的规律性把握未来事业的必然性,切实做好历史研究、经验总结、提供借鉴和启示。
周新国讲话
孙宅巍介绍了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的基本情况。他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迎来新契机,历史工作者肩负重大使命,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孙宅巍讲话
在研讨会的主旨发言中,刘金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陈金龙以情感视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朱成山分析了催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大因素。
刘金田作主旨报告
陈金龙作主旨报告
朱成山作主旨报告
在主题发言中,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理事、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宁教授回溯了青年张闻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玉库、焦裕禄纪念馆(故居)原馆长焦玉星、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等分别以《大庆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历史启示》《焦裕禄精神内涵与“初心”成长溯源》《深刻把握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的价值内涵》等专题展开论述。
李宁作主题发言
王玉库作主题发言
焦玉星作主题发言
高杉作主题发言
会议收到论文33篇。大会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围绕百年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百年历史与红色文化研究、百年历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专题阐述观点。(通讯员/陈虎腾 审核/朱成山 编辑/庄媛)
研讨会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