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和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我校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夯实导师队伍培训基础,9月27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常州大学2021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江苏大学二级教授、优秀博士生导师闫永胜作专题报告,全校200多位新任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管理干部参加培训。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主持培训会。
徐守坤欢迎并祝贺新任研究生导师加入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他指出,近年来我校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对我们的培养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他强调,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做研究生的学业导师,更要做他们的人生导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强化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闫永胜作《以人为本“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他系统梳理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参考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对比中西方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差异,提炼出了契合时代发展、满足社会要求的“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他强调,培养学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业务,教会业务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业务的水平,还取决于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有“三家”功底,培养研究生,培养的不仅是研究人才,更是未来的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指出,构建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勇于探索、敢吃螃蟹的精神,以百家争鸣的姿态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发展之路。
会议既是新晋导师常规岗前培训,也是我校落实全国和江苏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全员、全方位、全流程导师培训行动计划的序幕。后期学校将有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导师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新晋导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和指导能力。(通讯员/朱伟 审核/柳铭 编辑/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