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2022年常州大学“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2023-01-20浏览次数:1097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学校全面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深化之年。2022年,常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向着全面建成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奋斗目标逐梦前行。为全面展示学校2022年取得的办学特色和成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投身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干劲,汲取未来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学校开展了常州大学2022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根据校园网主页、学校官方微信投票情况,综合专家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高水平大学建设有序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根基持续筑牢”等事件入选我校“2022年十件大事”。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

校党委坚持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全年,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组织两万余名师生员工以多种形式认真收看收听党的二十大开幕会,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周广智来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宋林飞分别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四套班子、金坛区、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网主页、常大官微、常大学习强国号等平台,认真组织策划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系列专栏。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成果频出,连续九年获评“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成功入选教育部、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各1项,对全校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巡学旁听,连续八年获“2020-2021年度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称号。入选教育部“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2 个,入围省级“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1 个,省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8 个,市级基层党建样板项目 1 个。开展“携手喜迎二十大,同心共筑教育梦”宣传教育活动,获批“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高质量完成省委巡视质效评估,精心组织第六轮校内巡察,健全完善“纪监巡审”联动机制,初步建成“大监督”工作格局,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收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直播


2、高水平大学建设有序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推进项目实施,加大高水平大学建设宣传力度,引导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落实江苏高水平大学“四大专项”以及高峰计划制定的18个重点建设项目。正式发布《常州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以省市共建为契机,积极争取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支持,拓展校外资源。组织推进北京化工大学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与中体产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常州大学中体产业学院。积极推进各级校友组织建设,新增老挝、美国2个海外校友会,成立云南1个省级校友会,成立淮安1个校友会法学分会。

我校高分子88级校友毕业三十周年返校捐赠


3、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根基持续筑牢

组织完成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合作构建校级虚拟仿真教学及资源共享平台,获批2022年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项,获评首届“江苏高校振兴本科教育榜样教务处”、江苏省“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卓越讲堂”辅导员队伍建设品牌,开展专题培训,实现辅导员培训“全覆盖”,1人在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三等奖。聚焦学生思想引领,选树学生典型,1人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常大学子再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特等奖,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4项,“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国家级奖项6项,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一等奖2项,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并同时获得华为专项奖和中兴专项奖。

我校毕业生易鉴政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


4、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双创”教育成果丰硕

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金奖2项,首次实现在一届大赛中摘得2项金奖、在高教主赛道新工科类项目金奖“零”的突破,在江苏省赛中获省赛奖项23项,省赛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江苏省选拔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5项。在江苏省教育厅“金种子”孵育项目路演评选中获评5项,其中五星级项目1项,四星级项目2项,三星级项目2项。我校入选教育部—瑞士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培育建设单位。

我校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双金


5、深挖学科建设内涵,高水平学科体系日臻完善

持续加强省重点学科建设,2个学科高质量通过省优势学科三期项目验收,其中化工学科获“优秀”等次。我校ESI排名持续上升,化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3‰。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全球排名均稳步上升,位列全球第480位和第848位,较上期分别进20位和 42位。学校综合位列全球第173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42位,全球排名较上期上升75位。《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影响因子首次破1 升至1.014,实现六连升。

化工学科纪俊玲教授(右二)与学生在一起


6、集聚高质量人才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提质增效

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人,入围“2022中国大学高贡献学者”榜单5人。开展首次全球人才招揽直播专场招聘和国内线下专场招聘。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宣传工作,举办常州大学“师德品牌建设”活动。入选我校首个“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常州市“龙城十佳教授”1人、省市两级“五一巾帼标兵”1人、常州市“师德标兵”1人、常州市“巾帼文明标兵岗”1个。

“中国高被引学者”史一安(右一)教授与学生在一起


7、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学术研究能力有效提升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获批直接经费2609万元,较去年分别增长112.9%和101.3%,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创学校历年来最好成绩。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4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7项科技成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11项,其中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6项,立项总数位列江苏高校第9位。获批项目共涵盖6个学科,其中应用经济、社会学各3项,中国文学2项,管理学、法学、政治学各1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生物质高效炼制及高质化利用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学校召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总结暨动员大会


8、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地企共生共荣

深入落实省市共建协议,制定出台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建设。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36个、校企联盟446个。与金坛区人民政府共建常州大学金坛教育科创园并签订合作协议,与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常州大学—南京工程石化技术工程转化中心大学生就业基地揭牌,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特色软件学院,开展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携手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共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进一步深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合作,获批“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实验室”各1项。

我校携手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员会共建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


9、创新大学文化建设载体,环境思政育人落地生花

深刻挖掘“责任”校训的精神内涵,深耕“环境思政”责任田,全方位构建“环境思政”育人体系,秉承“每块墙面会说话,每寸地方有文化”的理念,打造集知识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思政“墙文化”,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有故事,在全校营造“处处有思政味、时时是思政课”的良好育人氛围。新版校园网主页上线,从架构、色彩、图文以及交互方式上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选用常大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蓝咖色作为主色调,设置常大要闻、四创视窗、学术科研、通知公告、常大快讯、媒体常大、聚焦常大等七大模块,更加注重视觉层级、空间交互、受众体验、美观和谐等因素,成为我校具有信息化、学术化、国际化、时代感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学校开展首届“廉洁文化宣传月”活动,举办“廉润文院”读书分享会、“笔墨扬正气,书法颂廉洁”书法比赛、“喜迎二十大,清风廉政”漫画展、“520我爱廉”灯谜活动等,营造了“人人思廉、人人讲廉、人人促廉”的廉洁氛围。常态化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结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校地共建”,连续两次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称号。

学校推进“环境思政 成风化人”工作


10、“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条件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优化“网上办事大厅” 流程,加大投入全量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共享。建成校园数据核心仓库,支撑学校各个业务系统,实现业务数据自动流转。优化智慧校园综合管控系统,完善访客预约备案、每日健康打卡、校门进出管理、流调溯源匹配等子系统,精准助力疫情防控。我校获评“江苏省高校后勤信息化领跑单位”,“常大云餐厅智能点餐配餐系统”项目获评“2021年度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完成西太湖校区基础实验楼、图文信息中心楼竣工验收工作,稳步推进西太湖校区学生公寓建设项目。节约校园建设成效显著,获“常州市水效领跑者”。

西太湖校区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