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4日,第六届地下储库工程暨盐穴利用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氢装上阵,盐续未来:共筑深地储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深入探索盐穴能源存储及未来发展趋势,着力布局新型储能库前沿技术,促进地下储库与盐穴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由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国搜空公司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大学等单位承办,吸引了国内外60余家企业单位、200余名代表参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彭浩平、刘楠楠作大会主题报告。
开幕式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队特勘队第一政委贾春曲,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岩生先后致辞。他们回顾了储库行业发展成就,分析了当前的重大需求和面临的挑战,分享了储库领域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指出企业要从技术、产业和模式创新等层面出发,共同推动盐穴储库产业发展,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
李亚飞代表常州大学致辞。他指出,地下储库和盐穴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常州大学作为能源为特色的高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希望与各方加强交流,秉持开放共享理念,重点研究盐穴储氢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如地质评价、密封材料),推动产学研结合,搭建常态化国际合作平台。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彭浩平、刘楠楠以“盐穴腔体体积探测理论方法研究”为题,结合行业关键技术痛点,提出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计算方案,引起与会代表关注与讨论,对推动技术进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地下储库工程暨盐穴利用国际研讨会由中盐集团2011年发起,与德国搜空公司等单位合作,已经先后成功举办5届,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盐穴工程、地质、电力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和企业参加会议,推动了行业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为期两天的深入研讨,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博采众长、充分交流,共同为储库行业发展建言献策,达成了互融互通、携手合作构建储库创新技术体系的共识,开启了储库事业发展新篇章,为促进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和绿色经济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编辑/成程 审核/彭浩平 编辑/庄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