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石油—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袁士义院士,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徐春明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中国工程院孙金声院士、中国工程院高雄厚院士、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来勇,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雍瑞生,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霍春勇,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杨德志,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原党委书记陈群,副校长晏成林等委员出席会议,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数字和信息化部、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工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全环保研究院、中国寰球、西部钻探、长庆油田、长庆石化、昆仑数智等单位领导专家、常州大学能创处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晏成林主持会议。

大会现场
陈海群代表常州大学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合作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一期项目即将结题验收,“答对卷”很重要,“交好卷”也很关键,恳请院士专家把脉问诊,多提批评建议。他希望创新联合体聚焦中国石油“油气热电氢”与“炼化生精材”协同转型需求,进一步深化双方协作,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优势,助力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多元热流体开发稠油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页岩油井钻进参数优化和井眼轨迹智能调控研究”“油气储运设施安全健康精准诊断与事故智能化防控技术装备研发”“石油化工特色化学品绿色生产催化剂及工艺研发”等项目组,以及中石油前期论证的意向合作项目作汇报。与会专家建言献策,讨论形成了学术委员会审查意见。
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一期项目经过四年联合攻关,取得一批原创性、实用性和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专家们要求项目组根据研发合同约定,进一步凝炼和总结成果,做好结题验收准备;建议中国石油持续支持成果进展显著的项目,加快推动项目成果的现场应用与推广;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现场应用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通讯员/鲁仪 审核/钱俊峰 审核/庄媛)

袁士义院士总结

苏义脑院士建言献策

孙金声院士建言献策

张来勇建言献策

陈群建言献策

中国石油数信部生产运行系统项目处处长夏泊洢总结

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炼化与新材料处处长张子鹏总结

学术委员会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