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3-24
2023
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3月22日下午,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工作座谈会在我校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韩九云,常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出席座谈会,市人大法工委、史良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研究人员参加会议。沈新奎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参与常州市地方立法工作情况。他强调,高校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查研究要坚持群众路线;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立法和改革同步推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遵循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持续跟进时代脉搏,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创新手段。韩九云对我校参与地方立法研究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地方立法研究院要成为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平台,继续积极参与常州市立法项目的调研起草、评估论证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为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纽带,推动立法工作走出机关、走向群众,充分发挥联系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成为培养立法人才的重要基地,充分利用好常州大学教学研究人才和我市立法实践
03-24
2023
校二届党委第六轮巡察完成反馈工作
3月21日—23日,根据二届党委第六轮巡察工作安排,校党委各巡察组陆续完成对石油化工学院、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后勤服务中心、吴敬琏经济学院等五家单位以及校园诈骗专项巡察的反馈工作。各巡察组向被巡察党组织通报了本轮巡察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巡察组组长代表巡察组向被巡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最新指示、省委信长星书记关于巡视巡察的最新要求,传达了校党委书记陈群在集中反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抓好巡察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各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根据党委统一部署,2022年11月—12月,党委各巡察组对被巡察党组织开展了巡察。巡察组积极探索“常规巡察专项打法”,聚焦关键重点、坚持立行立改、体现严的基调,有效开展“政治体检”,查短板、补弱项,增强了被巡察领导班子政治意识,促进提升了高质量发展能力本领,有力保障了中央、省委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部署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巡察反馈后将进入整改阶段,校纪委、组织部、巡察办及有关职能部门强化日常监督,被巡察党组织将按要求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充分运用巡察成果,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通
03-24
2023
校领导调研指导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工作
3月23日上午,副校长王建浦到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在西太湖校区立功楼404会议室召开调研座谈会,学科办相关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贯彻落实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就学院总体概况、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努力方向作了详细汇报。王建浦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学院取得的成绩,并就会上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反馈说明。他指出,学院要重视学科建设,以博士点申报为契机,充分整合资源,凝练学科方向,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有组织科研的重点举措,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多措并举搭建人才梯队;抓好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有目标、有计划、创造性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打造学院发展中坚力量。会前,在学院党政负责人陪同下,王建浦参观了学院科研、实践实训实验室,走访了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与包伯成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进行亲切交流。(通讯员/左建航 审核/吴青玲 编辑
03-24
2023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迪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3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迪一行访问我校,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党办校办、计划财务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陈群对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一直以来给予常州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特色、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他希望双方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与金融行业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吴迪对学校取得的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高度重视与常州大学的合作,今后将持续为学校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希望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财富管理、新金融等领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良好的人才输送机制,加强双方人才交流和培养,充分运用校企优势资源,推动取得更加务实高效的合作成果。会后,吴迪一行参观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通讯员/王鑫鑫 审核/孙凌峰 编辑/孙悦)
03-24
2023
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一行来校交流
3月23日上午,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一行来校交流。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教务处、质评中心、大数据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教务处负责人主持会议。陆华良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历史与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产教融合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的情况,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马建荣对浙江万里学院的办学历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他希望两校今后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教务处、质评中心、大数据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进行经验介绍,双方进行深入交流。会前,马建荣一行参观了机器人产业学院 中以科创学院。(通讯员/庄佳 审核/薛冰 编辑/孙悦)
03-24
2023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来校调研交流
3月22日下午,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韩九云一行来校召开《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党委常委、总会记师陆华良出席座谈会。教务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薛冰主持会议。陆华良表示,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在组织建设、技术支持、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常州市通过立法来促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正当其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座谈会既是我们对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一个深入交流,也是促进我校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机。韩九云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通融合,培养大学生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热情。会上,我校就劳动教育开展的管理体制、主要方式、重点内容、融合学科专业等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双方就《条例(草案)》进行了深入探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发表了意见。
03-24
2023
我校获得11项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23〕21号),我校共有1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届新高,其中一等奖数量增长了200%。“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江苏省人民政府设立,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规格最高的政府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个人和集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和普及成果,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校高度重视省社科评奖工作,提前谋划和部署,先后开展两轮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预申报工作,严格工作流程,及时开展成果梳理、申报动员、形式审查等工作,积极提供全方位申报服务。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成果培育力度,强化精品意识,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通讯员/蔡芙蓉 审核/潘道广 编辑/孙悦)常州大学“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获奖人获奖等次1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
03-24
2023
学校举办“春风送暖 职等你来”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响应江苏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暨江苏百校联动系列招聘推进会和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的精神,3月22日下午,由常州市总工会、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在常高校协办的“春风送暖 职等你来”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在常州大学体育馆举行。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方国强,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卫国,市总工会副主席于德江,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王元兵,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庄三舵,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出席活动,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部、工会负责人参加活动。招聘会前,陈群与方国强一行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陈群与方国强等领导走进招聘会现场,与招聘企业、求职大学生亲切交流。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毕业生们踊跃递交简历,与招聘单位积极交流,就岗位职责、发展前景等进行咨询。本场招聘会参会企业300多家,其中常州企业17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1000多个,涵盖制造业、建筑
03-23
2023
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3月22日上午,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常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永,常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出席会议。各辖市(区)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市各有关单位分管领导,市委政法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受聘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代表、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人代表、史良法学院负责人和相关专家代表参加会议。沈新奎对常州市委政法委与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合作共建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于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依托史良法学院,结合了政法部门、第三方机构和高校的资源,通过综合各方力量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产生大量的学术成果,也能为常州市重大决策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依据。市委政法委维稳指导处处长吴宏和史良法学院负责人代表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共建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协议》。刘永、沈新奎为常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
03-23
2023
学校推进北化楼改造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程,3月23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北化楼工作推进会。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发展规划处,人事处、院士及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合署),计划财务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药学院,创新联合体办公室、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合署)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北化楼装修改造项目前期立项报批情况,明确了后续实施方案。参会部门分别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分析了重难点问题及工作安排。陆华良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北化楼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要站在学校总体发展角度,各部门需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协同配合;抢抓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科学安排进度,落实工作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学校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按计划落实。(通讯员/石晨迪 审核/李晓明 编辑/孙悦)
03-23
2023
南通大学来校调研交流
3月22日上午,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浦玉忠,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工作交流会。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交流。陆华良主持会议。陈群对南通大学多年来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擦亮石油石化特色、突出产教融合、深耕红色文化育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的工作。浦玉忠对常州大学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希望两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施佺详细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张謇学院发展情况。会上,双方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招生选拔、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浦玉忠一行参观了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通讯员/席帅 审核/宣慧 编辑/张茹)
03-23
2023
学校与盐城工学院结对共建签约
3月21日下午,常州大学与盐城工学院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盐城工学院党委书记方海林,党委副书记、校长邵荣,党委常委、副校长崔刚,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出席活动。两校党办校办、组织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研工部、学科办、产学研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陈海群主持签约仪式。陈群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两校同属地方省属院校,地缘相近、规模相当、愿景相同,各具特色、各具优势,肩负着推进内涵式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他希望两校把握此次结对共建合作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南北教育结对帮扶合作机制的决策部署,积极构建合作机制,健全合作组织,拓宽合作模式,畅通合作渠道,缔结更深厚的情谊,共同探索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新路径,共同开创盐城工学院和常州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方海林对常州大学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回顾了常州和盐城两地源远流长的合作友谊。她表示,结对共建活动是盐城工学院加快“建成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奋斗目标的新开端,期待两校
03-23
2023
蝉联“优胜杯”!我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摘得1金2银1铜
3月19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闭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最终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连续5届斩获该项赛事金奖,蝉联“优胜杯”。本届竞赛,江苏省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5所本科高校获得“优胜杯”,我校总积分位列江苏省第4位。我校于2021年3月份启动本届竞赛的备赛工作,两年来,经校内遴选、省赛选拔、国赛网评以及终审决赛等各环节,我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吴敬琏经济学院的参赛项目《宽“红”大量—近红外无线激光通信设备制造商》荣获金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项目《“秸出膜范”生物质聚氨酯助力打造秸秆高值化共富新农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的参赛项目《绿水盐安—化工废盐资源化回收利用领军者》分获银奖;史良法学院的参赛项目《弘道公益—罪错青少年司法矫正探索者》荣获铜奖。本届竞赛期间,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大赛备战工作,党委书记陈群关心赛事筹备进展,勉励参赛师生要牢记使命担当,争做创新人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37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6
/
7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