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9-07
2022
校领导率队赴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交流
8月26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树法率产学研合作处、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赴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访问交流,并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副产石膏利用与人才培养座谈会。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省委吴建坤副主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兆臣、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绍林、副总经理彭卓飞、建材联合会石膏分会杨再银秘书长等参加活动。张兆臣巡视员就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从“四个方面”着力下功夫,并期待常州大学与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徐树法副校长介绍了常州大学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常州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势突出,科研力量雄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希望常州大学与一夫科技加强深度合作,协同推动校企创新合作平台工作,共同组织开展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使平台成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唐绍林董事长介绍了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产业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带来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校企联合创新平台建设思路,希望通过政产学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相关合作平台建设,把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常州大学材料学院王亚飞副院
09-06
2022
学校推进离退休工作
传承尊老爱老风尚 营造齐抓共管氛围-----学校召开离退休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9月5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离退休工作会议,学校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陆锦冲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意见》;离退休党委负责人就《常州大学离退休教职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进行了解读,并对当前离退休教职工人员概况和学校一直以来关心关爱老同志的做法向与会人员做了介绍,倡议全校齐心协力,努力营造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积极协助离退休工作处做好老同志们的服务管理工作。徐守坤校长在讲话中要求,一、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引领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老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二、建立健全齐抓共管机制。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不仅是离退休工作部门的责任,也是各单位、各部门共同的工作。离退休工作部门、各学院、各个部门,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把党和学校的关怀、温暖送到老同志心上。三、用“心”工作,以“情”动人。要用真心和热
09-05
2022
校领导巡查新学期线上教学开展情况
9月5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经过认真准备,全校线上教学有序进行。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徐守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开展线上巡课活动。参加巡课的全体人员登陆课程教学平台进行集体线上听课。课后,陈群连线问候金材211、212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新学期学习,陈群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大家要尽快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常态化背景下,积极探索智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二是希望教师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将学生的发展预期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参与连线的师生纷纷感谢陈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勉励。丛蕊老师表示一定加强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保质保量完成线上教学工作。
09-03
2022
我校举办第一期“卓越讲堂”辅导员专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8月30日至31日,我校举办第一期“卓越讲堂”辅导员专题培训,校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出席开班仪式,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工部负责人、学工处相关人员、各学院学工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陈群书记在开班仪式上指出,辅导员要成为高校坚守育人阵地的“大先生”,需努力从“四个一”着手:一是要拥有“一颗红心”。辅导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大学生做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二是要拥有“一双慧眼”。学生的思想、心理会随着时间、空间、具体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辅导员要善于在这些变化着的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练就快速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三是要拥有“一张巧嘴”。辅导员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主动权,要主动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说“明白话”,谈“知心话”,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让思想政治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四是要会写“一手好文”。辅导员不仅要会学公文、论文,还要在融媒体时代写
09-03
2022
学校赴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8月26日,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一行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inopec Engineering Incorporation,以下简称“SEI”)开展合作交流,石科院院长、董事长、总经理李明丰、副院长林伟,SEI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SEI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德飞出席会议交流。交流会上,陈海群围绕办学水平、科技创新、发展愿景等方面介绍了常州大学的概况,林伟、吴德飞分别就石科院和SEI的科研技术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陈群指出,中国石化与常州大学渊源深厚、一脉相承,常州大学在服务地方的同时,非常注重行业合作。高校大学生态的基础研究,需要企业大院大所的系统性引导,应将生产实际中的真正产业需求导出为研究课题。希望企校双方能够加强交流合作、碰撞思想火花,促进行业技术转移转化到地方生产,上为国家、下为行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李明丰、孙丽丽表示,常州大学发展速度快,学科建设、创新成果突出。希望将石科院的技术需求、SEI的工程建设经验和常州大学的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
09-03
2022
我校学子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卓然—笃舜杯”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中再获一等奖
8月25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承办,嵊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化学工业出版社协办,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笃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赞助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卓然-笃舜杯”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线上举行并完美落幕。共有来自全国127所高校的1828个团队报名参赛,历经校赛、区域赛的选拔之后824件参赛作品(其中本科生585件、研究生239件)入围决赛。经过初赛和决赛共评选出获奖作品453件,其中一等奖作品82件、二等奖作品165件以及三等奖作品206件。我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张玲、曹杨、田超、庄鑫的作品《动力电池液冷相变耦合热管理装置》获本科生组一等奖,贾永、杨正君、杨泉、羊美莲的作品《面向微纳颗粒的电磁-湍流凝并与惯性分离一体化装备研发》获研究生组一等奖,同时,学校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张琳教授、柳林博士、卜诗博士获评优秀指导老师。获奖作品见附件。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于2022年6月组织学生参赛,并于7月举行
09-01
2022
我校包伯成教授获评“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活动结果日前揭晓,我校包伯成老师荣膺此殊荣。“2022江苏教师年度人物”遴选推荐工作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总工会组织实施并发文公布评选结果,全省共20位教师入选,包伯成老师是我校首位获此荣誉的教师。包伯成老师曾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和成功的职业经理人。42岁时,他选择回到校园,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15年来,他始终不忘育人初心,坚持立德树人,以“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作风和担当,潜心科研、匠心育才,硕果累累。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包伯成老师是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方向学科带头人,也是较早从事忆阻模拟器及其应用电路相关研究的国内学者之一。对忆阻器的研究包伯成老师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可以借鉴参考的经验,只能想办法、摸经验、找灵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道虽迩,不行不至”,包伯成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一次又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实验,2014年提出结构简单、易接入的二极管桥忆阻模拟器,2016年首次明确提出忆阻电路的超级多稳定性,2017年系统地提出精确降维韦库建模方法,实现忆阻电路的超级多稳定性重构,并推广至忆阻系统超级多稳定性的分析,实
09-01
2022
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
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2022年9月1日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22年9月1日在西太湖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陈群同志主持会议。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纪委委员,处级干部,部门挂职助理,学院院长助理,科级干部,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全体党支部书记,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科研院所负责人代表,附属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列席会议。全会听取讨论了陈群同志所作题为《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努力打造刚性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讲话和徐守坤同志所作题为《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奋力冲刺全年目标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上阔步前行》的工作报告。全会指出,自常州大学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始终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落
09-01
2022
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隆重召开
9月1日,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在西太湖校区召开。校党委委员出席会议,纪委委员,处级干部,部门挂职助理,学院院长助理,科级干部,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全体党支部书记,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科研院所负责人代表,附属小学、幼儿园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列席会议。党委书记陈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作工作报告。陈群主持会议。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总结今年以来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动员全校上下以更饱满的激情、更昂扬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坚决扛起完成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的重大责任,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上,陈群作了题为《时刻牢记使命与责任努力打造刚性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讲话。他指出,自常州大学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
09-01
2022
学校赴《中国化工报》社开展合作交流
8月26日下午,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一行赴《中国化工报》社交流合作,《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出席会议。我校创新联合体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参与本次交流活动。 陈群指出,常州大学与《中国化工报》社联系紧密,两者均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贯彻“立足行业、服务行业”的精神,希望能够发挥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等资源载体作用,依托本年度“中国能源·化工30人论坛产学研智库峰会”,向社会、向行业讲好化工故事、讲好常州大学故事。 崔学军表示,近年来《中国化工报》社坚持“主战场、制高点、讲故事、生态圈”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希望《中国化工报》社与常州大学强强联合,行业媒体与高校合作共赢,立足行业、服务行业,融入主战场,突出话语权,提供专业化的行业资讯和信息服务。
09-01
2022
学校开展2022年秋季新学期实验室安全督察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着力消除实验室安全风险隐患,8月30日上午,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校实验室安全督察组对学校实验室进行安全督察。本次督察重点检查暑期实验室检查的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检查过程中,安全督察专家对照隐患整改清单逐一核查整改情况,对实验室新的安全隐患,现场拍照上传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并限定整改完成时间,确保实验室安全隐患实现闭环管理。陆华良指出,各二级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以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为目标,以检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为抓手,举一反三,坚决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环境。
09-01
2022
常州市督查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面贯彻全省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常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在常高校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校园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工作。8月27日上午,市政府副秘书长司马双龙、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梅向东、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卫健委党委委员姚澄等来校督查学校秋季学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党办校办、人事处、研工部、学工处、国际处、安保处、后管处、后服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陪同督查。督查组一行先后查看了科教城校区北门、1 号食堂、7 号学生公寓等区域, 详细了解了进出校园管控、师生体温监测、公共场所消毒、防疫物资储备、发热学生送诊、在校学生管理等方面情况。督查组对学校秋季学期返校防疫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校继续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着力强化省、市关于开学前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加强健康管理、整治校园环境、开展教育培训、周密组织返校,在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进度安排的前提下,同时保障留校师生科研、学习、生活等需求,确保秋季学期顺利返校开学。(通讯员/朱菁菁 审核/周刚)
09-01
2022
我校部署新学期文科科研工作
8月30日下午,我校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新学期文科科研工作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文科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人文社科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人文社科处负责人主持。陈海群在认真听取了各学院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文科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强调文科建设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下一步文科发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充分依托专家。注重发挥专家人才的引领作用,柔性引进一批高水平社科专家指导学科、教师发展,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选派青年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培养一批创新应用能力强的科研骨干;二是积极拓展渠道。充分发挥学校石油石化行业背景优势,加强文理工的交叉融合,聚焦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文科社会服务的新路径;三是加强成果建设。要在巩固国家社科项目组织申报优势的同时,要一体化抓好成果、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国家项目和科研成果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保持文科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提升科研质量。要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压力传导,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科研潜能,促进其快速成长。推进有组织科研,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稳步提升国家项目申报和成果质量。会上,人文社科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37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45
/
79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