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1-20
2025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来校调研
1月16日下午,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专程来校走访调研并慰问贾韬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美术与设计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
01-20
2025
校领导带队走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月15日,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一行带队走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石油勘探院”),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院党委书记、油气与新能源分公司党委委员、总地质师李国欣,中石油勘探院执行董事、院长、党委副书记、中油国际党委委员、总地质师窦立荣,中石油勘探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吕伟峰出席会谈。中石油勘探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提高采收率全国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中心、地下储库中心和学校党办校办、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谈。
01-20
2025
校领导带队赴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交流
1月14日,校党委书记徐守坤,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一行带队赴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工程院”)开展交流,中石油工程院党委书记兼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岩生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工程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孙金声,中石油工程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院长)兼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海阁出席会议。中石油工程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研部(专家办公室)、条件保障部、钻井工艺研究所、固井研究所、钻井液研究所、井下作业研究所、信息中心,我校党办校办、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处、能源与信息学部研究院、油气钻完井院士工作站办公室、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和中石油工程院科研部(专家办公室)主任袁进平分别重点介绍了双方基本情况、学科建设和特色优势技术,回顾了合作成效。双方围绕下一步合作事宜展开了充分交流。刘岩生表示,常州大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国油气工业培养了一大批精英翘楚,为推动石油石化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不竭动力。希望双方发挥好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人
01-19
2025
学校召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
1月19日下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教学机构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书记徐守坤主持会议。会上,教务处汇报了2025年学院基本教学任务分配、基准线核定情况,科技处汇报了2025年学院基本科研任务分配、基准线核定情况,人事处汇报了2025年学院绩效核算办法。徐守坤强调,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省委巡视整改的政治任务,其根本目的是突出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高水平大学建设必须建强高水平学院,如今高等教育已从“绿皮车厢”进入了“动车组列车”时代,全校教师、干部的思维必须尽快从“绿皮火车”跃迁到“动车组”思维,如果把高校比作一列“动车组列车”,每节车厢都要有动力,每个学院都要争当“动车组”。他指出,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推行“放管服”,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减少对学院的管控,职能部门要“瘦身”,学院要“强身”,形成学校管宏观、管统筹、管结构、管底线,学院强担当、抓落实、谋发展,建立起权责清晰、目标明确、制度规范、考核标准完善、激励体系健全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职能部门的运转效率,激发学院的
01-17
2025
校领导走访理工学院、科研院所指导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
1月15日,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在科学技术处负责人陪同下,走访慰问各理工学院、科研院所在校教师,并就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和申报工作进行指导。李亚飞先后走访了各理工学院,他代表学校向假期奋战在科研工作一线的教师们表示深切慰问,感谢大家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教师们根据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合理安排假期时间,精心凝练选题,深度挖掘创新点,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的意见建议,优化完善项目申报书,切实提升基金申报质量,力争在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实现新突破。加强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是奋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必由之路。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学校基础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学校科技部门、各理工学院及科研院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在校教师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通讯员/吴可慧 审核/张屹 编辑/温丽馨)
01-16
2025
党委常委会开展法治工作专题研究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近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工作。全体党委常委参加会议,党委书记徐守坤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以及依法治校工作情况,并就学校法治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徐守坤指出,要重建章立制,创新学校治理体系,发挥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作用,及时清理和废止过时的规章制度,夯实学校治理之基,保证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重普法学法,站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高度,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借助法治教育规划、课程教学、法治教育活动等载体,引导师生主动接触和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常识,营造尊法学法氛围;重守法用法,强化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建设现代化的校园治理体系,教师要依法执教,干部要依法管理,职能部门要依法办事,学校要依法办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改革、谋发展、护稳定。(通讯员/温丽馨 审核/薛冰 编辑/温丽馨)
01-16
2025
省教育科技工会来校开展送温暖活动
1月14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二级调研员陈望进、二级主任科员常龙尉、常州市教育科技工会主任科员王瑞琛来我校开展“工会常伴 贴心送暖”春节送温暖慰问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出席活动,校工会相关负责人陪同慰问。黄海燕对陈望进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省教育科技工会来我校走访慰问,充分体现了上级工会组织对我校教职工的关心关怀。学校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宗旨,持续关注困难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适时做好对困难教职工的帮扶救助,切实提高教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陈望进向困难教职工转达了省教育科技工会对一线教职工的亲切问候,并送上慰问金和新春祝福,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并战胜眼前难关,祝福他们度过一个祥和温馨的春节。受慰问教职工对省教育科技工会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挑战与困难。学校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对困难教职工开展慰问,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度校工会开展困难慰问19人,生病住院慰问81人,亲人去世慰问37人,大病互助慰问61人等,让教职工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通讯员/刘樊 审核/安宁 编辑/温丽馨)
01-15
2025
常州大学参加2024中国化工教育年会并举办分会场主题会议
1月7日-9日,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化工教育年会在广西南宁举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 教师发展中心、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会。本届年会以“融合、创新、智能”为主题,聚焦化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教材建设等多个领域,同步开展系列主题会议、化工教育重点成果展示、会议论文和墙报发布等多项活动,来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和院校代表共计900余名参加会议。1月8日上午,2024中国化工教育年会隆重开幕。大会围绕化工教育改革与创新等主题举办了14个分会场主题会议。其中,由常州大学主办的大会第一分会场主题会议于1月8日下午顺利召开,会议以 “新时代产教融合:创新驱动 共育未来人才”为主题,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高管等350余名代表,聚焦新时代产教融合展开研讨和交流。会议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喻发全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金志浩共同主持。(通讯员/庄佳 审核/莫琦 编辑/温丽馨)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致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致辞。他表示,自主培养更多心
01-14
2025
我校赵远研究员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
近日,常州大学作为课题承担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绿色高效外源诱导基因沉默型RNA生物农药”专项中的“RNA农药在水稻种植的绿色防控与评价”课题(课题编号:2024YFF1504205),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远研究员担任课题负责人。该课题聚焦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传统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以RNA生物农药为突破口,开展其在水稻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评价。RNA农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农药,具有靶向性强、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被誉为“下一代农药”,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课题团队依托常州大学在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结合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将系统开展RNA农药的环境行为及田间应用评价研究,构建RNA农药在水稻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技术体系,为实现RNA农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我校高度重视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谋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常州市科技创新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工作。该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立项是学校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01-14
2025
扬州经开区来校合作交流
1月14日上午,扬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烽一行来校交流。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出席会议,产学研合作处、能源化工行业创新处、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材料与电子学部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王建浦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翻开双方合作的新篇章,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进共赢。张烽介绍了扬州经开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提出将发挥自身的产业、政策等优势,依托常州大学发展特色,促进双方在先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就校地合作、行业合作、新型发光与显示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充分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会前,扬州经开区一行参观了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讯员/周雪 审核/马雪荣 编辑/温丽馨)
01-14
2025
喜报!我校教师首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近日,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公示已结束。经资格审查、初评、答辩评审等环节,共评选出98位青年人才入选,我校青年教师林理伟名列其中。这是我校首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林理伟老师是我校全面获得常州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第一人,这标志着学校在青年教师成长托举和培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赋能全国学会、面向32岁以下青年的一项人才服务项目,被誉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第一块踏板”、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创造关键时期的“雪中送炭”工程。旨在扶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校科协始终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托举建设工作,广泛动员、积极服务。2024年在组织我校青年教师申报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过程中,在原有市科协限额推荐基础上,及时沟通、协调、鼓励教师通过各省级学会以及学会联合体等途径申报,最终11人获批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我校首次在该类别入选人数突破两位数。今后,校科协将进一步
01-13
2025
学校举行2024年常州大学新教工岗前培训结业典礼
1月11日下午,学校在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2024年新教工岗前培训结业典礼。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新教工参加会议。人事处负责人主持会议。陈海群在讲话中对全体新教工选择常大、加盟常大表示热烈欢迎。他期望,新教工们在为人上,要有大品德,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有成为明日“大先生”的志气与勇气,热爱教育、忠于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迈好教师职业生涯第一步;在为学上,要有大学问,做真研究、有真本领,做高水平大学的建造者,将常大作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主动融入学科团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学有所新、学有所进;在为事上,要有大担当,肩负国家与社会责任,做心有大我的奉献者,厚植家国情怀,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服务国家和人民。优秀学员代表汤瑞丽,分享了自己在角色转换、个人定位等方面的心路历程,并对学校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表示感谢,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常大校训“责任”为指引,勇于探索,追求卓越,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让社会满意的答卷。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成骏峰围绕学术研究需要因地制宜、成果转化是创新价值的体现、教书育人是青年教师的立身之本等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他感
01-13
2025
学校召开华罗庚学院数学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
1月12日下午,华罗庚学院数学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质评中心、华罗庚学院、协同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华罗庚学院党总支书记宣慧主持。会上,华罗庚学院院长潘娜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亟需破解的新问题、数学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进行了汇报,对数学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行动方案进行了说明,与会人员围绕方案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路径﹑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和保障条件进行了研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李忠玉在讲话中指出,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他强调,数学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要紧密围绕数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精准聚焦学科交叉方向,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深化导师制改革,强化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探索“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模式,助力学生发展;协同联动合作,希望相关部门和协同学院从政策﹑师资、平台和经费等方面支持探索改革。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6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8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