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9-18
2021
学校部署新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9月17日下午,我校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主楼704智慧教室召开,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各学院分管教学负责人及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教务处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分别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围绕教学大纲修订、一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微课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校内认证、课程评估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教育教学工作应做到基础工作有规范,制度要熟悉,节点要明确,执行要及时,时刻查检形成闭环;教学改革工作有举措,围绕目标项举措,针对问题找举措,突出特色定举措,打造成果想举措;教学工作有声有色,做到善于落实工作,敢于东苑老师,勇于自我学习,真心爱护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落实“四个回归”,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09-18
2021
学校推进用房调整工作
9月14日下午,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率发规处、学生处、国资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工会、团委、图书馆、后勤服务中心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深入到西太湖校区多功能厅、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实地调研,并在立言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用房调整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发规处处长浦建民主持。会上,各学院负责人介绍了现有用房情况,并结合现状提出了用房调整建议。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了在建工程进度情况,并对部分空置房调整为临时实验室、教学科研用房、教师办公用房以及设立教师休息场所等提出初步方案。与会人员对调整用房以及提高使用效率提出建议。陆华良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目前学校快速发展出现了用房紧张,希望各学院、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树立为人才培养、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充分提高房屋使用效率,切实推进用房调整工作。
09-18
2021
陈群赴一汽集团拜访校友徐留平
9月16日,校党委书记陈群赴一汽集团总部拜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我校有机81级校友徐留平。陈群向徐留平介绍了学校近两年来的主要发展成绩,阐释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愿景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路径。他表示,常州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积极构建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创新体系,为龙头央企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欢迎徐留平常回母校看看。徐留平高度赞赏母校取得的喜人成绩,十分认同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他希望,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母校能够在技术研发应用、人才培养培训、平台共建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健全企校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共同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他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回校感受母校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09-18
2021
学校开展二届四轮巡察工作交流
9月17日上午,校二届党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座谈会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校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邱正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二届党委第四轮各巡察组和专项组副组长、联络员及巡察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纪委副书记缪国斌主持。会上,巡察办汇报了本轮巡察总体情况及后续巡察整改工作相关安排。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强化巡察整改、推进人才库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并结合巡察实际工作的开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邱正祥对于本轮巡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巡察组及专项组成员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促进发展”是巡察工作的根本目的,要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巡察工作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师生关切。他要求,巡察办要认真梳理汇总大家的意见建议,不断总结经验,固化巡察成果,全面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09-18
2021
我校部署新学期共青团工作
9月16日上午,新学期共青团工作会议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团委全体成员和各学院团委书记(负责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蒋琳主持。会议传达学习了学校党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并对全校共青团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戴国洪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学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成绩。面对新学期共青团工作,他指出,在学校改革发展步入新阶段,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推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在全校共青团组织中持续深化。要聚焦学校发展新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持续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自觉在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下研究、谋划和推进共青团事业,凝聚青春力量,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作出新贡献。
09-18
2021
我校郭向云教授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研究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碳化硅是一种高性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导电导热性能良好、耐高温和酸碱腐蚀的特点,已经广泛用于特种陶瓷、研磨材料以及微电子等领域。由于工业碳化硅比表面积很低(不到1 m2/g),难以有效分散催化活性组分,在工业催化领域的应用还是空白。我院郭向云教授长期从事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绿色制备技术及催化应用的研究,发明的碳热还原干凝胶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的方法,已经完成了产业化中试,中试产品的比表面积约60 m2/g。国际上,只有欧洲SICAT和美国Pred Materials公司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比表面积约30 m2/g。研究团队开发的Ni/SiC催化剂可用于甲烷重整、焦炉煤气甲烷化等高温或强放热催化过程;开发的贵金属催化剂,如Pd/SiC、Pt/SiC等可用于精细化学品加氢过程。尤其是,团队发现的SiC表面氢溢流、金属/SiC间电荷转移作用等现象对SiC基催化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郭向云教授团队被认为是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及其催化应用领域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课题组之一,其研究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日,郭向云教授应邀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SICAT公司、
09-17
2021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校交流
9月15日下午,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直属公司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庞小琳一行来我校交流。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朱小冬、副总经理汪永斌、总工程师及首席技术官戴伍国、研发总监茅大联以及史正海博士出席此次交流会。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以及石油化工学院、催化协同中心、材料学院和环境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交流。会上,庞小琳介绍了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要研发情况,提出了两化合并后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希望今后加强与常州大学的深入合作,以创新联合体为契机,依托催化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面向新材料改性、节能环保等研究领域,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实现公司现有产品升级,解决进口替代的难题。陈海群介绍了常大近年来的科研创新情况,并指出双方合作渊源深厚,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单位,与常大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成效明显。。今后,常大将进一步深入企业实地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协同攻关解决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难题。戴伍国报告了南通星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协同需求,汪永斌汇报
09-16
2021
学校部署秋季学期学生工作
9月14日下午,2021年秋季新学期学生工作会议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学工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工处负责人主持。会议集体学习研讨了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重点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新学期学生工作进行充分交流,按照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部署各项任务并就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协调。戴国洪就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做辅导报告,结合学校下半年学校工作的整体部署,对新学期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严谨细致周到认真做好新生报到和老生返校工作,切实将疫情防控和学校师生的安全稳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主动思考谋划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探索性实践学生的招生、就业和培养工作高质量建设;三是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确保工作队伍在量上有保证,质上有提高。会议围绕学生返校报到、教育管理、招生就业、团学和思想引领等工作展开讨论。学生处有关同志根据江苏省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学安排以及常州市高校秋季开学准备工作会议内容,对秋季学期学生返校报到总体工作安排进行说明。会议要求,各学院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细化
09-16
2021
我校全面开展2021级新生线上入学教育
为帮助2021级新生提前了解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校环境,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端正思想态度和做好大学生涯规划,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组织,我校于9月13日至19日全面开展2021级新生线上入学教育活动。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发表致2021级新生的一封信。在信中,陈群和蒋军成对全体新生加入常大新生活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全体新同学认真参加线上入学教育,尽快调整转换角色,顺利开启大学新时代,期望全体新同学将对大学美好生活的热爱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与与一种力量,把热爱写进青春的每个章节,把责任落到奋斗的每个时点,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常大人,用更坚定的决心、更积极的心态、更长远的眼光克服困难,掌控未来。 2021级新生入学教育由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教育、校情概况与专业素养教育、入学适应与行为养成教育、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解读与文明规范教育五大模块组成,内容包含校史校情教育、党团知识教育、专业导航教育、安全教育等十三项教育内容,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对线上入学教育进行全程指导,由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进行组织安排。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下新生延期开学的情况,
09-15
2021
常州大学与昆仑数智战略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9月14日,常州大学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科技园举行。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剑锋、副总经理胡长乐、丁闫、杨德志、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刘涛、党委组织部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王朝辉及相关部门代表和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副校长徐守坤、陈海群,党办校办、教务处、产学研合作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负责人、江苏达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智出席仪式。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长乐主持活动。签约仪式上,陈群指出常州大学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既是响应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重大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更为常州大学探寻产教融合之路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陈群对加强双方的战略合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主动聚焦数字战略,共建特色软件学院,开展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为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与应用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努力将软件学院打造成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二是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围绕绿色、环保、智慧油气田开发等领域关键技术,共建“智慧油气研究中心”,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三
09-13
2021
常州大学开展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教师座谈
9月10日上午,为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要求,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内涵建设,充分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对江苏教育改革及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了教师座谈会,校总会计师陆华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李忠玉主持。教师代表围绕“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主题,结合国家发展、学校事业以及个人经历,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畅所欲言,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人事处李忠玉处长及教务处薛冰处长对代表性问题进行了互动回应。陆华良总会计师向与会教师代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希望广大教师能直面学校规模发展阶段遇到的爬坡过坎难题,积极探索思考,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要求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师生为中心,出台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扎实成效;强调各二级学院要以学科发展为龙头精准引才,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精心育才;最后他希望每一
09-13
2021
厦门大学人文社科处一行来校交流
9月9日下午,厦门大学人文社科处高和荣处长一行8人来我校调研交流国家社科项目申报工作。副校长张宏如出席并致辞,人文社科处、中吴智库研究中心负责人、体育学院科研负责人及相关老师参加了交流。会上,张宏如对厦门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尤其是近年来文科取得的进步。他表示,厦门大学是著名“双一流”建设高校,文科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很多方面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人文社科处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我校“俯下身子为教师服务”科研工作理念和“全覆盖动员、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国家项目申报组织管理经验。体育学院国家社科项目在研负责人分别交流各自申报心得体会。高和荣对我校的人文社科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提升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会上,双方还就体育学科国家社科项目申报选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09-13
20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第一批科技合作项目开题设计论证会举行
9月9日至1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第一批科技合作项目开题设计论证会在北京石油科技交流中心顺利举行。开题设计论证会根据四个重要领域,分组同时进行。评审专家由两院院士袁士义、邹才能、孙金声、徐春明、李 宁及中国石油相关专家组成,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军成,党委副书记戴国洪,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出席会议。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主持会议。首批科技合作项目重点瞄准中国石油增储上产、炼化转型升级、安全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围绕原创性理论问题及关键技术瓶颈难题,优选出四个重点领域,分别为多元热流体开发稠油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开发矿场尺度多功能实验手段,揭示多元热流体协同开发的机理,形成油藏筛选标准体系及油藏工程优化方法,突破破乳、防砂、防腐技术瓶颈,为多元热流体开发提供技术保障,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页岩油井钻进参数优化和井眼轨迹智能调控研究:聚焦页岩油安全高效钻井技术,构建钻完井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处理方法,形成井下复杂风险智能预警技术;建立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3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2
/
81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