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6-02
2021
五洲风采 常大情怀——常州大学举办第六届国际文化节
为进一步推动校园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国际化氛围,6月1日,“五洲风采常大情怀”常州大学第六届国际文化节在科教城校区水月广场隆重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漫,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党委副书记戴国洪,副校长苏旭平、徐守坤,纪委书记邱正祥等分别到现场与留学生互动交流。活动由国际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主办,石油化工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安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后勤服务中心协办,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近100名留学生参加文化展示。活动现场,外国留学生身着本国传统服饰,通过精心制作的传统文化介绍海报、工艺品、照片、明信片、手工挂件、互动体验游戏等,向中国师生热情展示特色文化风情,免费提供亲手制作的传统美食。泰国芒果糯米饭,清新爽口,好评不断;老挝炸春卷色泽金黄,香气袭人;赞比亚咖喱饭爽滑酥嫩,令人垂涎欲滴;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咖啡有着独特的甜香气,口感清新明亮;加纳和卢旺达的非洲鼓舞热情奔放,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摊位前民族舞蹈全程未断,鲜明地展示了该国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独特
06-02
2021
“基于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老年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研讨班开班
2021年5月28日至29日,由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办、我校药学院 医学院(筹)协办的“基于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老年患者康复护理新进展”研讨班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内各级医院约150名护理工作者参加此次研讨班。常州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兴光、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朱大伟、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研讨班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刘华平教授就《我国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延续信息平台的研究现状》;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护理学会秘书长吴金凤围绕《老年护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护理部主任莫永珍就《对话老年护理研究设计》等知名专家做了主题发言。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中,学员们围绕“医养护结合”、“老年护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临床,受到专家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据悉,此次研讨班是我校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建护理专业十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也是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的举措。
06-02
2021
我校推进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整改工作
6月1日上午,我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整改研讨会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书记戴国洪、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徐守坤主持。蒋军成校长反馈了认证专家组对此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结果与总体意见,特别是专家指出的问题以及给出的意见建议。他要求全校上下要协同联动,认真制定整改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持续优化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与服务体系,不断促进学校来华留学工作提质增效。国际交流处处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钟璟对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整改建议方案进行了说明。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就整改建议方案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戴国洪也对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整改建议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提出:要营造国际化环境,增加多元化交流;留学生教育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凝练学校留学生培养指导思想;留学生培养体系制度要纳入学校整体制度中。陈群书记回顾了我校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历程。他表示,顺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有效期四年)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有着重要意义。他要求,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学院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
06-02
2021
南京体育学院纪委书记潘林珍一行来校交流
6月1日上午,南京体育学院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潘林珍一行赴我校调研交流。校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邱正祥出席并主持会议。纪检监察机构全体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邱正祥对潘林珍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及事业发展情况。纪委副书记缪国斌介绍了我校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潘林珍介绍了南京体育学院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并希望双方能够通过此次机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会上,与会人员就校内巡察、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廉政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06-02
2021
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叶绪江一行来校调研
5月27日上午,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叶绪江一行来校调研高层次人才工作,实地参观考察并进行座谈交流。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陪同调研座谈。我校党办校办、组织部、人事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陈群代表学校对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期以来对常州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重点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他强调,学校自2010年更名后,十余年来不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持续探索“人才特区”制度,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他希望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常州大学更多支持,帮助常州大学延揽和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叶绪江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21年人才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省市共建,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重点围绕“卡脖子”难题进行攻关。他表示,江苏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应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多向其他省市的兄弟院校学习宝贵
06-01
2021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兴一行来校交流
5月28日上午,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兴、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科技信息部总经理肖雪军一行来我校合作交流,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信息化部、设备室、环境工程室、工艺室等专家共同出席。常州大学副校长陆锦冲,副校长苏旭平出席活动,产学研合作处、药学院医学院(筹)、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筹)、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分为对接启动会、分组交流与总结会三部分。启动会上,苏旭平表示,近年来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与我校交流频繁,科技合作创新有新突破。他指出,双方要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加大创新研发,推进重大项目申报;促进人才交流培养,实现资源共享,携手推进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迈进。陈德兴指出,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先导型工程公司,南京工程公司与常州大学关系紧密,双方在科技创新上优势互补,需进一步加强深层次合作交流,共同将科技转换为生产力。他表示,双方要确立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多领域、多层次
06-01
2021
能源化工装备前沿知识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5月28日,能源化工装备前沿知识论坛在科教城校区机械石油楼报告厅顺利举行。论坛由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联合主办。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帮助学生树立大工程理念,论坛邀请了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科技信息部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肖雪军,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崔新安,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压力管道元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工(二级)王一宁,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探设计大师刘昱进行了专题报告。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院长刘雪东教授主持论坛,我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党委书记谢章丽,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兴等一行,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能源动力及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研究生、相关专业教师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在开幕式上,刘雪东教授首先表示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带着行业领域前沿的新动态、石油石化大工程的新理念、能源装备领域的新知识,走进大学课堂,同时希望相关专业的师
06-01
2021
学校举办“与爱同行 温暖相伴”亲子趣味活动
5月29日,校工会在科教城校区体育馆主馆举办“与爱同行温暖相伴”亲子趣味活动,近300名教职工及子女齐聚一堂,欢度“六一”。副校长张宏如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儿童颁奖。活动现场童声悠扬,随处可见的五彩气球营造了温馨欢快的氛围。活动前的热身运动点燃了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拉伸身体的同时,也延展了快乐的范围,连带着爸爸妈妈也沉浸其中。“温暖抱抱”项目将爸爸妈妈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份爱饱含了付出、给予与收获;“我家小球”项目中爸爸妈妈给孩子们示范了前进路上纵有艰难坎坷,也要勇往直前,让小朋友树立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信念;“宝贝过河”项目爸爸妈妈与孩子们共同验证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收获了校工会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也增进了每个家庭的亲子感情,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05-31
2021
常州大学泰州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召开
5月30日上午,常州大学泰州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在泰州召开。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出席会议,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兄弟校友会代表及40余名泰州、泰兴、靖江校友代表参加活动。石加97级校友钱辉主持会议。 会议中,有机87级校友吴双九代表筹备组向大会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会议讨论并通过新一届泰州校友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陆锦冲为新一届组织机构成员颁发聘书、授旗,并为泰州校友会颁发校友捐赠鸣谢证书。封红旗宣读《关于同意常州大学泰州校友会换届的批复》。 原泰州校友会会长胡文玺与新任会长、企管85级校友李军分别发言。李军代表泰州校友会对母校长期以来的关注与关心表示感谢。他表示新一届泰州校友会组织机构将再接再厉,凝聚力量回馈母校、服务校友、贡献社会。 陆锦冲代表母校向大会致辞。他希望泰州校友会继续秉持服务宗旨,加强互帮互助,打造联络情感的“大港湾”;加强互联互通,建起信息交流的“大桥梁”;加强互惠互利,绘就共同发展的“同心圆”。苏州校友会代表到场祝贺。 会后,陆锦冲走访了校友企业,江苏省特种安全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05-31
2021
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方铁道一行调研我校创业就业工作
5月28日上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副部长方铁道、团省委高校部部长付建龙、团市委副书记庄铠等一行来到我校,围绕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开展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热情接待了方铁道一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创新创业办公室、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毕业生团员代表参加座谈。戴国洪对方铁道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历程等整体情况。他指出,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调研期间,方铁道听取了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关于共青团服务创业就业工作、学校学生整体就业情况的汇报,并与我校毕业生团员代表深入座谈交流。他对共青团服务创业就业工作和我校学生整体就业情况表示肯定,他强调,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把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作为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的精准切入点,通过团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千校万岗”线上就业服务、“送岗直通车”活动,结合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共青团特色项目,精准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创业就业。
05-28
2021
我校学子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特等奖3项
日前,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西语192班江畅、给水192班孙靖翔、中美191(应化)刘苏能三位同学喜获特等奖,取得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并连续两年在该项赛事中斩获特等奖。另有27名同学获一等奖,149名同学获二等奖,249名同学获三等奖。为备战赛事,外国语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指导团队教师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初赛前进行大班辅导,决赛前采取一对一辅导方式,全程跟踪学生备考情况;学院多次召开团队指导工作会议,分析研判赛事资料,及时调整优化备考策略。获奖学生孙靖翔、江畅赛后表示,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不仅就题目内容答疑解惑,还能对学生语言表达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只有师生建立信任感,赛前准备充分,赛时保持平和心态才能在大学生英语竞赛这一综合赛事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等校内外语言实践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获奖学生刘苏能充分认可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语言实践教学改革,认为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不仅有助于英语综
05-28
2021
国家哲社规划办原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杨庆存来校讲学
近日,我校周有光文学院邀请原国家哲社规划办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杨庆存先生在西太湖校区立言楼四楼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苏轼人文史观与创新实践—纪念苏轼常州仙逝920周年”的学术讲座。学院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教研室10多位老师,中文专业100多位同学聆听了讲座,副院长葛金华主持讲座。杨庆存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人文社科研究要做到顶天立地,既要有专精深入的研究,也要有直面现实的关怀。苏轼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少见的天才和通才,其平生成就涵盖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各个面向,极具开创性和影响力。杨教授从“性命之学”“人文史观”“书法绘画”“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等七个方面,总结了苏轼文化成就,并结合自身研究苏黄的体会,重新揭示了苏轼作《六一居士集序》的潜在意图和文化意义,进而引导听众反思欧阳修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的“文眼”问题。同时还就苏轼的书法,深入解释了“石压蛤蟆”与“树梢挂蛇”的具体内涵。杨教授指出,人文学术研究的当代意义洽在于“无用之用”,人类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应该是文化进步。因此,当代人文学术研究不应局限于书斋之内,而要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关怀。讲座最后,杨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
05-28
2021
学校召开“一岗双责”专题会
5月27日上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一岗双责”专题会,校党委常委参加会议,党委书记陈群主持会议。会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旭平汇报了自己一年以来“一岗双责”履职情况。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党性,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参加省管干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网上专题班学习,加强理论素养,增强党性修养,把宗旨意识贯彻到工作、事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廉洁自律,扎实落实“一岗双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工作生态。完善制度建设,做好廉政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对科研管理中的项目申报、评审、科研经费使用、科研任务考评等环节,全面排查风险点,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学术评价委员会的作用,推行科研工作流程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加强作风建设,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注重与分管部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警示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三是守正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以破除“五唯”为导向,开展常州大学科研评价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创新管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学校专利申请质量,开展科技政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5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9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