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4-19
2021
常州大学苏州校友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4月17日下午,常州大学苏州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苏州召开。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陆锦冲出席会议,党办校办、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与近80名苏州校友代表参加活动。高分子83级校友吴建明主持会议。 会议中,有机77级校友沈潮松代表筹备组向大会汇报了会议筹备情况。会议讨论并通过新一届苏州校友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蒋军成为新一届组织机构成员颁发聘书并授旗。陆锦冲宣读《关于同意常州大学苏州校友会换届的批复》。 原苏州校友会会长陈建民与新任执行会长、科秘84级校友王春华分别发言。王春华代表苏州校友会对母校长期以来的关注与关心表示感谢。他表示新一届苏州校友会组织机构将再接再厉,积极组织校友活动,广搭平台、凝聚力量回馈母校、服务校友、贡献社会。 陈群代表母校向大会致辞。他希望苏州校友会继续秉持服务宗旨,架起凝聚校友的“连心桥”,当好母校发展的“助推器”,做好常大故事的“传声筒”,广泛联络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校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常大、关注常大、走进常大。上海校友会、南京校友会代表到场祝贺。
04-19
2021
健康第一 以体育人——学校全面部署2021年体育工作
4月13日上午,2021年常州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第二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陆锦冲出席会议,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体育学院院长徐勤儿主持。陆锦冲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学院要紧扣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加强合作,齐心协力,精心策划,在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下,高质量办好今年的春季运动会,结合“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将体育工作与学生教育工作相结合。他强调,各部门、各单位、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切实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秘书长、体育学院副院长王纪信汇报了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并对修订《常州大学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办法》、2021年校体育工作计划、春季田径运动会的筹备情况作了说明。会议讨论通过了《2020年常州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常州大学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办法》,明确了春季运动会开幕式各部门的任务分工。
04-19
2021
《常州大学学报》推进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复评工作
4月13日下午,学报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复评会在科教城校区第一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张宏如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报(自科版)副主编蒋必彪、学报(社科版)主编王卫星出席会议。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学报编辑部主任赵希岳主持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2020年度期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苏教传电〔2021〕18号)精神,学报(自科版)、学报(社科版)两刊就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自评情况分别做了汇报。复评专家根据各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提交的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复评。张宏如在讲话中指出,学报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展示窗口、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要体现在一流的著作和学术期刊上,并就学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摆正期刊定位,注意期刊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二要正确认识评建意义,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三要正确处理期刊和学科的关系,在学术前沿跟进和特色凝练中寻找二者的共赢点,争取双赢。(通讯员/陈鸿 审核/赵希岳 编辑/庄媛)
04-19
2021
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二届党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会
4月16日下午,中共常州大学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二届党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会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召开。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巡察组成员、被巡察党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及支部书记、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等参加大会。校长蒋军成主持会议。陈群指出,2020年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层层传导压力,为学校“十三五”圆满收官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同时,我们要以省委巡视为契机,推动党委巡察工作质量提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巡审联动工作模式,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十四五”时期
04-16
2021
陈群巡学旁听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的实施办法》(苏办发〔2017〕25 号)精神和常州市委有关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实施办法要求,推动学校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学习的整体质量和实效。4月15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群、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与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并给予指导点评。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主持学习会,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研讨。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现场会上,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先亮围绕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领学,并从百年党史中读懂初心使命,努力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展现新担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努力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展示新作为;从百年党史中淬炼奋斗品格,努力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业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发言。陆先亮领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岩峰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加强能源安全科技服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发言。何岩峰发言赵会军从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出发
04-16
2021
后勤服务中心获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
4月9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伙专会”)二届二次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高校伙食管理行业的委员单位代表和列席代表、领导嘉宾近八百人。我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孙峰、饮服中心主任曹祥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对“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后勤服务中心获得“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饮服中心主任曹祥生获得“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高校餐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省内共有5家高校餐饮单位和9名同志获得表彰。近年来,后勤服务中心不断深化“五标一体”和“7S”管理体系;餐饮管理水平处于全省前列;2020年,疫情期间伙食的有力保障、制止餐饮浪费的有序开展、膳食营养研究院的持续推进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社会媒体和同行的肯定;今后,后勤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探索校园餐饮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继续聚焦师生健康餐饮需求,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04-16
2021
学校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座谈
4月14日下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三会议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各学院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浦建民主持。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主要成就及“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基本结构、重点内容及后续工作安排。与会人员对学校“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举措、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结合工作实际与学科发展,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资源保障、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见与建议。徐守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要凝聚共识、群策群力,科学谋划学校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立足学校自身发展基础和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做好规划文本的修改完善。
04-16
2021
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刘爱平一行来访我校
4月12日下午,共青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刘爱平、共青团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迎春来我校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校长蒋军成会见了来宾,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共青团常州市委副书记张博赟、庄铠,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华罗庚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蒋军成代表学校对刘爱平一行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对团中央对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团学工作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团中央、团省委继续关心指导我校共青团工作,促进我校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刘爱平对我校共青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共青团要紧密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分运用好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大力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实践育人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切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会后,刘爱平一行参观了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和中以常州创新园。
04-16
2021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李刚来校作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报告
为加快推进学校新型智库建设,全面提升文科社会服务能力,4月14日下午,我校举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报告会,邀请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作了题为《大学智库的定位、问题与探索》的专题报告。副校长张宏如会见了李刚并主持报告会,中吴智库研究中心负责人,人文社科处相关负责人,文科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文科省级研究平台、校级科研机构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李刚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围绕“什么是现代智库、为何要建智库、怎样建设智库以及如何提升智库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新型智库的内涵、功能、建设与管理方法作了深入讲解和系统阐述。他强调,高校智库是大学参与国家和地方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性转型的抓手,在提升大学影响力、密切校地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重点要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品牌打造等方式综合推进智库自主发展。报告结束后,参会教师还就高校智库服务成果的转化等具体问题与李刚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04-16
20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与常州大学开展合作交流
4月14日上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和常州大学合作交流会在我校举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综合处副处长陈雷,项目一处处长罗凯,常州大学校长蒋军成,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交流会,党办校办、产学研合作处、石油化工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蒋军成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常州大学因石油石化而生,因石油石化而兴,是一所石油石化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他表示,学校的高速发展得到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双方合作已具备一定基础与规模。他希望,双方能在协同创新、项目研发等方面积极探寻新的契合点,在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创新平台共建、石油石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各领域、多层次的全面战略合作,与中石油携手共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匡立春认为,常州大学为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是一所年轻但发展迅猛,且具有创新活力的特色高校,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与常州大学优势学科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他指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04-16
2021
我校开展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工作座谈
4月14日上午,常州大学—溧阳市“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溧阳市召开。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溧阳市副市长周晟,常州大学研究生院、产学研处、材料学院、微电子学院、机械学院、常大溧阳技术转移中心、溧阳市科技局、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企业家代表出席会议。会上,研究生院孟启院长为溧阳市4家新设研究生工作站的企业颁发了“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铭牌,截至目前,溧阳市设有常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的企业达到11家。随后与会的代表们围绕如何进行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溧阳市副市长周晟对常州大学多年来为溧阳市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了感谢。在致辞中指出,希望各企业能以研究生工作站为依托,与常州大学开展更坚实有力地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也希望校地双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更好地支撑溧阳市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最后,副校长徐守坤就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他指出,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包括产业学院在内的新型办学模式,融合办学,打破围墙,共建共管,校、政、企协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新工科人才的培
04-15
2021
武进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志良一行来我校调研
4月14日下午,武进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志良、副区长李磊一行来校调研,实地参观考察并进行座谈交流。校长蒋军成、副书记戴国洪、副校长陆锦冲、副校长苏旭平、副校长徐守坤陪同调研座谈。调研座谈会上,蒋军成首先代表学校对武进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常州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重点从学校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学校自2003年迁至武进办学以来,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地方,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人才联引共育机制、强化智库平台建设,为服务武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他希望武进区能够在办学空间拓展、产业学院建设、西太湖校区建设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常州大学更多支持,为学校创建江苏高水平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陈志良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常州大学始终与武进区同呼吸、共命运,长期以来,为武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化校地融合,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服务武进制造业为基础,加快校地合作步伐,持续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
04-15
2021
我校5件教师作品在首届全国仿真教学大赛中获一、二等奖
2021年3月下旬,首届全国仿真教学大赛决赛在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清华、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300多件仿真教学作品参加了赛项,经过初评和复评,共选拔出192个作品进入决赛。决赛分别设仿真教学课件和仿真教学能力一、二、三等奖奖项,决赛队伍通过5分钟的演示和讲解,专家现场提问答辩形式,产生全国仿真教学课件一等奖13项、仿真教学能力一等奖5项。我校教师经过网上初评、现场答辩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药学院“多西他赛原料药生产仿真实习”项目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分别斩获全国仿真教学课件组与教学能力组一等奖;石油化工学院“常州大学实验室安全3D虚拟现实仿真系统”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模具的安装与调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影视广告灯光艺术”项目分别斩获全国仿真教学课件组与教学能力组二等奖。常州大学荣获本届仿真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为了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开展仿真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仿真教学快速发展,引导大中专院校加强对仿真教学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中国仿真学会于2020年7月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37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12
/
79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