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2-09
2020
踏时代长征路 颂坚定爱国情——学校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合唱比赛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为喜迎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报国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常州大学于12月8号下午2点在西太湖立艺楼礼堂举办校纪念“一二•九”运动合唱比赛。此次比赛由常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常州大学团委主办,常州大学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承办。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戴国洪、副校长陆锦冲、总会计师陆华良、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邓俊玲、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各学院学生代表出席此次活动。各参赛队伍除基础合唱外,还巧妙融合朗诵、舞蹈和乐器等多种表演形式,队员们的演唱铿锵有力,奋进的乐章谱写着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跳动的音符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浓浓情意。除此之外,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的退伍学生也带来精彩表演,他们携军人之姿,扬学子之风。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带来民乐演奏,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时而委婉时而激昂,令人心醉。常州大学龙吟合唱团带来的《水色江南》,音调时急时慢,倾诉着对祖国的热爱。最终药学院、医学院(筹)和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筹)荣获一等奖。 此次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坚定方向、坚定信
12-09
2020
我校曹义孙教授受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届特邀咨询员
2020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第五届特邀咨询员聘任活动和座谈会,就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和法治建设听取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并为参加聘任活动的特邀咨询员颁发聘书。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贺荣主持座谈会,并宣读《关于聘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届特邀咨询员的决定》。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义孙受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届特邀咨询员。曹义孙院长等特邀咨询员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们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围绕人民法院工作和法治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
12-09
2020
常州市市场监管局来校专项检查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12月8日上午,常州市市场监管局谢立新副局长一行来我校开展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总会计师陆华良、计划财务处处长陈慧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谢立新副局长介绍了本次专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希望通过检查,深入了解高校教育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执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提高教育收费管理能力。总会计师陆华良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体系做了简要说明。陈慧汇报了我校前期开展教育收费行为自查自纠的情况,表示学校将积极配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创新思路和方法,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工作。
12-09
2020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常州大学把课堂搬到新四军抗战遗址上
2020年12月6日,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30多名教师,带领全校2020届149个班级300多名新生代表,举行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先后在常州市溧阳宋巷里、水西村、塘马村等新四军抗战遗址开课,再由这些学生代表传导到全体新生,实现实践教学全覆盖。这项活动是常大建校四十多年来的首创。1938年夏,陈毅、粟裕等率领新四军到达宋巷,这里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的领导和指挥机关所在地,组织了夜袭句容县城、奔袭延陵镇和陈巷桥伏击战等著名战斗。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指挥了贺甲、新丰、水西等一系列抗日作战,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1年11月28日,新四军第十六旅与日伪军苦战终日,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第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和政委廖海涛以下27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这场别开生面的参观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给大学生代表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一位位革命人物跃然眼前,一段段抗战故事动人情怀。学生们走进历史,以青春的视角,理解革命精神;以青春之力,传承革命文化,在学习红色文化与历史知识中感受峥嵘岁月。 据悉,常州大学安排本次活动是为了贯彻落
12-09
2020
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常举行
2020年11月28日至29日,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承办的“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常州隆重召开。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教授,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夏锦文教授,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会长杨春福教授等八十多位来自江苏省法学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党委书记秦义主持。徐守坤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与会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史良法学院表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国家级课题立项、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本次江苏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大学举行对进一步推动常州大学法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夏锦文会长在致辞指出,在今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即“十一个坚持”,其中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高瞻远瞩的讲话精神,为
12-09
2020
校领导走访调研音乐与影视学院
12月4号下午,副校长黄海燕到音乐与影视学院开展走访调研。黄海燕听取了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熊祖鹏关于新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发展的工作报告,详细了解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力量配备以及两校区办学等方面的运行情况,对学院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平稳开展和全体师生的鼓足干劲、敢拼敢闯的精神风貌表示肯定,同时强调要提前谋划布局,做好学院的顶层设计,顺利完成西太湖校区搬迁工作。黄海燕来到音乐与影视学院表演厅,认真观看了表演191班期中汇报演出,被同学们精彩真挚的演出深深吸引。演出结束后,黄海燕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指出本次期中教学汇报会明显看出同学们的进步与成长,专业技能、表演规范更加成熟,精神面貌、协作精神也更为增强;关怀慰问了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参赛团队,对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提到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同学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回应时代要求,自觉学习文化、传承文化,不畏艰苦、苦练内功,为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努力奋斗!
12-08
2020
我校举办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新化工新材料”学术创新论坛暨常州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12月4日-6日,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新化工新材料”学术创新论坛暨常州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常州大学成功召开。论坛由江苏省工学3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等部门联合承办。常州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徐守坤教授;教育部高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钟秦教授;东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周建成教授;江苏省工学3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何岩峰教授;常大石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负责人以及22所高校的100多名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上,徐守坤代表学校对参赛来宾和师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发展情况,他指出常州大学一贯重视研究生教育,注重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表示学校将全力做好论坛的各项组织和服务工作,希望能够借此机会,省内各大高校能够加强交流,相互取长,共同进步。江苏省工学3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何岩峰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并给与会研究生未来发展提出了4点宝贵的建议。
12-08
2020
我校教师研究成果获省委省政府批示
近日,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马雪荣副院长、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刘建刚教授完成的《关于江苏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采用,并以2020年江苏省科技工作者建议的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得到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副省长马秋林的批示。这是我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江苏发展取得的又一智库成果。该报告论述了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围绕江苏迫切需要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的现实问题,在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剖析了江苏省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优秀人才参与专业化技术转移工作;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能力素质;通过学科建设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学历教育体系三方面对策建议。据悉,此前马雪荣老师撰写的《关于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还获得马秋林副省长的批示。
12-08
2020
学校举行2020级新生代表座谈
为深入了解和把握新生思想动态,广泛听取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近日,学校分别在科教城校区、西太湖校区召开了2020级新生代表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办校办、教务处、研工部、学工处、后管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新生代表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学工处相关同志主持。座谈会上,来自各学院的新生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将自己入校以来在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分享,同时也对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学习、教学安排、基础设施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现场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交流回应,并表态会后将及时落实到位,力争有效解决。在认真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后,戴国洪指出,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是青年学子增长学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阶段,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同时,他寄语新生同学:一要做好学业规划,合理制定大学发展目标,以实际努力收获青春的进步;二要注重砥砺品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内修,强化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获得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三是积极参
12-07
2020
常州大学河北校友会成立
12月5日,常州大学河北校友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友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河北校友代表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储运87级校友崔永超主持。 大会通过了河北校友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陆锦冲与新任会长,储运92级校友乔亮共同为河北校友会揭牌,并为新当选的组织机构成员颁发聘书。秘书长、石加93级校友程宗泽向大会报告了河北校友会的筹备情况;乔亮会长代表全体河北校友,对母校长久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将认真做好校友服务和联络工作,推动母校与地方合作,努力把河北校友会建设成为校友与母校交流联系的桥梁,全体在冀校友的“精神家园”。 陆锦冲与校友们共同回忆了母校的奋斗历史,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发展方向及目标。谈及校友工作,陆锦冲强调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大力支持,学校持续推动校友会建设的目的在于为母校和校友、校友与校友间构建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为校友间的凝聚共识搭建平台。他热忱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与学弟学妹分享人生感悟、成长经历,为母校建设献言献策。
12-07
2020
推进校政企深度合作 实现三方互利共赢
12月3日上午,互联网行业校政企合作交流会在科教城校区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常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陆炜,江苏瑞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招聘网、化龙网络等公司负责人,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学工书记参加会议。交流会上,常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陆炜介绍了目前互联网行业的概况和常州市互联网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企业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表达了与学校的合作意向。宣传部、学工部介绍了学校总体情况和今年我校毕业生情况,表示将加强与常州地方企业的合作,努力为常州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双方就组织互联网企业专场招聘会、毕业生进企业实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会前,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亲切会见了常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陆炜一行。
12-07
2020
我校在2020年江苏省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喜获团体二等奖
为推动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参照全国展示规则,我省每两年举办一次相应的省级展示活动。这既是全省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全省高校音乐美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大检查。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20 年江苏省高校音乐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的通知》(苏教体艺函〔2020〕19号)精神,省教育厅于2020年9 月18日至20日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全省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所有举办美术师范教育的25所本专科院校参加了展示活动。本届美术基本功展示活动是全省首次。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此次省美术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得学校团体奖二等奖的好成绩。美术专业大四本科生在这次美术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取得了佳绩。廖慢、张雅婷、陈林峰3位同学在必选项目单项奖中分别获得了第3名、第8名、第11名。书法单项奖分别获得了第2名、第4名、第8名,书法总成绩位列全省高校第1名。集体创作单项奖中获得全省第2名。美术系王驰、贾韬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通过本次美术
12-07
2020
我校推进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
12月2日下午,我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推进会,副校长张宏如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文科学院科研工作负责人,拟申报2021年国家社科项目教师代表、人文社科处全体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人文社科处负责人主持。会上,人文社科处负责人深刻分析了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回顾总结了前期段组织动员、专家辅导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下一阶段的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各文科学院科研负责人及相关老师汇报了各自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进展,并就组织申报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交流讨论。张宏如在讲话中指出,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020年文科在硕士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绩,实现了重要突破。但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学校文科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挑战,全力做细做实2021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各学院要不断优化组织申报工作机制,围绕学校“公转”节奏、充分发挥院级“自转”功能,精心组织发动,精细管理推进,精准服务保障,全面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5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4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