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2-01
2020
常州大学第十届读书月活动闭幕
2020年11月27日下午,常州大学第十届读书月活动闭幕式在科教城校区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校工会主席李秀英、图书馆馆长金耀、校团委副书记顾现朋及各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30余人出席了闭幕式。活动由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图书馆副馆长姚致远主持。闭幕式上,工会主席李秀英宣读了读书月各项活动获奖名单,并邀请主席台上就坐的领导为获奖师生颁奖。陆锦冲在致辞中号召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重托,并勉励师生珍惜读书环境,牢记学习的初心,让阅读充盈生活,用知识构筑人生底气。会后,获奖同学纷纷表示,每年的读书月活动都是一场令人欣喜的文化盛宴,今后,他们将继续并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12-01
2020
我校在在常高校第五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中摘冠
11月28日,由常州市教育工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在常高校第五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我校体育馆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常州市教育局专职委员徐小平,常州市教育工会主席徐红兵出席活动。在常高校10支代表队近2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张宏如致开幕词,代表学校对参加比赛的全体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开展本次羽毛球比赛,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健身运动,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的具体实践,更是对“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文化理念的具体体现。他希望全体运动员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展示在常高校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裁判员代表、运动员代表分别宣誓。徐小平宣布比赛开始。本次比赛为男女混合团体赛,采用国家体育局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球竞赛规则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组单循环赛,第二阶段为交叉淘汰赛。经过激烈角逐,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分获团体前六名。闭幕式上,张宏如和徐红兵分别为获奖代表队颁奖并合影留念。
11-27
2020
创业点燃青春 挑战成就未来——我校举行第十二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赛终审决赛项目汇报答辩
11月25日下午,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项目汇报答辩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教务处、双创办、后管处、团委负责人,入围国赛项目所在学院负责人、副书记、团委书记、项目团队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团委书记蒋琳主持。入围本届终审决赛的3个项目的选手分别进行了答辩展示。选手们展示了他们刻苦备赛的项目成果以及即将上赛场前的良好的精神风貌。戴国洪勉励参赛师生,要充满自信,在国赛的舞台上展示常大学子的风采,期待同学们保持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志存高远,迎接最后的挑战。
11-27
2020
学校举行2020年迎新大会暨新教师岗前培训开班典礼
11月25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020年迎新大会暨新教师岗前培训开班典礼。校长蒋军成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李忠玉主持。蒋军成指出,在全面决胜“十三五”、系统谋划“十四五”之际,各位新老师的入职加盟,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无限可能。他强调,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归根结底在于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他希望各位老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心存教育信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好职责,诠释好担当;要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德操和风范,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树立“安心从教、潜心从教”的理念和信心,坚守教学育人主阵地,把坚守讲台、站好讲台作为毕生追求,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学问的创造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开班典礼后,学校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观看师德标兵宣传片,参加培训的新入职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参观了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
11-27
2020
省委宣讲团来校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27日下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宣讲团团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涛在文彰楼报告厅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为题,为我校师生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中层干部,各二级党组织组织员、党支部书记及师生党员代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等聆听了报告。校党委书记陈群主持报告会。 宣讲报告中,陈涛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全会的内容、《建议》的起草特点和过程,《建议》的核心要义——“三新”,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等方面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精准地阐释和解读。 陈群在讲话中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校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
11-27
2020
第八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在常开幕
2020年11月22日上午,第八届“全国司法文明博士生博士后论坛”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承办,《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社协办,论坛主题为“司法文明与数字法治”。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95篇论文,从中遴选出42篇入围作品,近40名博士生、博士后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教授,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铭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致开幕辞。开幕式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法学院江国华教授主持。 张宏如副校长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等情况,并对各位嘉宾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张宏如教授指出,我们对法治和司法的思考必须有所变化,并期望与会的博士生、博士后能对司法文明和法治现代化中的
11-26
2020
我校在团中央“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和最佳传播作品奖
为传播和展现好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于今年暑期举办了“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活动。经过作品审核发布、网络展示、综合评定等环节,我校推报的《常州大学:走进夏集村,青年学子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荣获了最佳传播作品。校团委荣获优秀组织奖。“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活动是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组织开展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文章,结合个人实践活动讲述动人故事。主要征集内容包含返家乡实践调研、体验基层工作、年轻人“自找苦吃”、“学有所成造福桑梓”、“敢闯新路敢创新业”、“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11-26
2020
学校推进“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11月25日,学校召开“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出席会议。学校“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组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处长、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忠玉主持。李忠玉总结了学校“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当前难以突破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编制规划工作的主要构想。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分管领域的工作,重点就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引育的差异化和精准性、跨学科组建团队、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分类评价机制、人才队伍的空间和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张宏如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瞄准发展定位。充分体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导向功能,将科学合理的人才规划转化为指导学校未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二要理清发展思路。立足和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抓牢主要矛盾,把握住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从而精准施策。三要强化“三个意识”。提升优化意识,做强人才增强、激活人才
11-26
2020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十佳期刊传播奖”
11月17-18日,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会上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正式公布第十二届江苏科技期刊“金马奖”获奖名单,《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十佳期刊传播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各种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受众获取信息的载体及渠道不断变化,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模式。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服务作者的水平和能力,《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传播方式上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采取多种手段,提高科研成果显示度。在加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及出版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期刊网站建设,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移动客户端的专家审稿、编辑在线办公及投稿、查询、全文检索等功能,同时建立核心作者微信群,方便沟通交流。借助SYAS(Scientist at Your System)系统工具,生成OSID单篇二维码,丰富论文表现形式,创新传播途径,提高科研成果传播能力。“金马奖”是江苏省科技期刊界的专业技术奖,旨在激发科技期刊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提高策划水平,创新传播方式,强化质量建设,提升品牌效应
11-26
2020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做客我校专家论坛
11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开展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报告会。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教授作“中国发展的大逻辑: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专题报告,本场学习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华院长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辛向阳从时代逻辑、强国逻辑、人民逻辑、大局逻辑、系统逻辑等角度来阐述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头的中国发展的大逻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阐释和系统解读。
11-26
2020
我校获评2019年度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结果的通知》(苏教助〔2020〕3号),我校再次被评为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在全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中,我校已九次被评为“优秀”,并荣获“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称号。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各项资助政策,加大学校资助投入力度,科学统筹各级各类财政投入资金,拓展社会资助渠道,形成了“奖、助、勤、贷、补、免”的多种渠道相互补充的经济资助体系,努力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将学生资助工作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与促进学校稳定与发展相结合,努力构建以“资助、励志、强能、感恩”为一体的“立体化”资助教育实践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扶贫先扶智,我校将以着力深化完善资助政策体系为抓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努力探索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构建资助工作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水平,以实现不断扩大受益学生的覆盖面,不断提升资助育人效果。
11-26
2020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后勤保障与环境建设工作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23号下午,副校长徐树法带队检查科教城校区后勤保障与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后勤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陪同一起检查。 徐树法重点对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实施情况、杨树林改造、若愚湖河道治理、凌波岛环境整治等内容进行检查,与一线保洁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实际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排查校园卫生死角,并根据校园实际对学校环境治理常态化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程序、注重细节,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校园环境治理,为全校师生营造更加温馨、美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撑与保障。
11-24
2020
常州大学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11月20日至21日,常州大学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寇婕,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海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出席大会开幕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领导、团委书记,兄弟高校学生会代表以及大会代表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上,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寇婕、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傅彦玮分别致辞。戴国洪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我校青年学生要筑牢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树立奉献意识,发挥服务功能;激发奋斗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他强调,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把个人奋斗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保持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奋斗精神,以自强不息的品质和永久奋斗的精神,在祖国的大地上镌刻前行的印记、续写青春的荣光。会议期间,代表们听取了会议筹备工作报告和第十一届学生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并产生了第十二届学生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研究生委员会和主席团成员。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常州大学第十一届学生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宣读了《常州大学第十二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倡议书》。本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6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6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