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4-20
2018
程纯会见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
4月17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教授应邀参加史良法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周”活动,校党委书记程纯教授会见刘剑文教授,对刘教授专程前来参加活动表示感谢。会谈期间,刘剑文教授向程纯书记交换了常州大学财税法学科的发展思路,程纯对刘剑文教授兼任常州大学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以来的工作业绩表示高度肯定,期待刘教授继续支持常州大学法学学科发展和《常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法学栏目的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史良法学院院长曹义孙,人事处处长管春英,校办主任黄正,史良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史良法学院副院长梁文永等在场陪同会见。刘剑文简介:法学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常州大学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起草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起草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起草小组顾问等。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世界税法协会(ITLA)主席,日中租税法研究会中方主席,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
04-20
2018
信息数理学院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估会议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部署及《常州大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方案》要求,4月18日上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在逸夫楼523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估会议。会议邀请了江南大学吴小俊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范菁教授、河海大学江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明教授和江苏大学李正明教授为评估专家。校学科办副主任乔增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徐明华、院长朱正伟、副院长邹凌,院长助理焦竹青参加了会议。专家评估会议由吴小俊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朱正伟院长主持。乔增伟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常州大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情况。邹凌副院长从目标与标准、基本条件、人才培养、需求与特色、持续改进计划等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点近五年的建设情况。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仔细审阅了自评报告、附录文件等相关材料。并对照常州大学制订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获奖、改进措施实施等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了质询。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对学位点工作情况进行讨论、打分,形成
04-20
2018
常州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
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4月18日,以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吴小俊教授为组长,由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党委书记范菁教授、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江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明教授、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调研员李正明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物联网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工作。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教授出席评审会,教务处、信息数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物联网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评审会。徐守坤副校长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希望专家组在实地考察中多提宝贵意见,学校将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陈树越教授代表物联网工程专业从专业定位与特色、办学条件、实践环节和管理制度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专业自评情况,内容涵盖了专业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过程与管理,毕业生状况,毕业设计(论文)六个方面内容。评审会议后,专家组集中评阅了相关教学资料和毕业论文情况,实地考察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及图书资料室,分别召开了教师、管理人员和应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经过汇报、质询、实地考察和评议,专家组对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状况给予了较高的评
04-20
2018
校领导参加商学院系党支部学习活动
根据《常州大学2018年上半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总体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系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召开了主题为“学习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的专题学习活动。商学院分管校领导陈奎庆副书记、副校长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中,陈奎庆副书记、副校长同人力资源管理系全体党员教师一起学习了2018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决议及主要媒体评论。本次学习内容不仅涵盖全国两会的概况、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宪法修正案、监察法、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六个方面等六个方面,还根据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和政策取向及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改革信号,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及系部情况,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陈奎庆副书记、副校长指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需要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立足本职工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各党员教师表示,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使自己深受鼓舞,为科研、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
04-20
2018
常州大学召开“新时代人才管理与开发新趋势”论坛
4月15日,常州大学建校40周年高峰论坛之“新时代人才管理与开发新趋势”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赵曙明教授,江苏省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赵永贤教授作主题报告。常州大学党委书记程纯到场聆听。会上,赵曙明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议题”的学术报告,从新时代新要求、人事管理的弊端、新生代员工管理、海外员工的管理、共享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顺丰、华为、红塔山、海尔和美的等典型为例,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内涵和跨文化管理经验。赵永贤教授随后为在座师生作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开发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并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抓住人才数量的迅猛增长、必须抓住人才质量的大提高、必须抓住人才存量的大盘活、必须抓住人才存量的大释放。在创新新时代人才管理上,提出了五个更加突出的思想,重点讲述了更加突出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更加突出体制和机制改革;更加突出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04-19
2018
校党委各巡察组扎实开展巡察工作
近日,校党委第一至第六巡察组进驻被巡察单位后,依据巡察工作方案,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巡察工作,对被巡察单位进行全面“政治体检”。各巡察组深入被巡察单位,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方面,听取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工作汇报;开展被巡察单位班子成员民主测评;分别召开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党务行政人员代表座谈会;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科研单位负责人、基层党支部书记等人员的个别访谈;认真查阅被巡察单位近三年来党政会议记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情况记录、党建工作台账及其他工作档案;有针对性调阅被巡察单位财务、审计、招标等方面的资料;受理师生群众信访投诉举报。全面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巡察期间,各巡察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每天召开组内碰头会,梳理总结当天工作情况,拟定第二天工作计划,并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切实增强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校党委第一巡察组开展工作校党委第二巡察组开展工作校党委第三巡察组开展工作校党委第四巡察组开展工作校党委第五巡察组开展工作校党委第六巡察组开展工作
04-19
2018
苏州大学纪委书记芮国强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
4月17日下午,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芮国强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纪检监察工作,校纪委书记邱正祥,纪委办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交流。邱正祥代表常州大学欢迎苏州大学芮国强书记一行,希望两校纪委加强工作交流,互相学习。邱正祥指出,在目前高校纪委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下,校党委高度重视我校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纪检监察人员;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深化“三转”,主动退出应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监督职责的领导小组;进一步转变监督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会上,纪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校校内巡察工作开展情况,就巡察工作目标原则的确定、工作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纪律要求、巡察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双方还对巡察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工作艺术、谈话技巧、保密工作等难点进行了交流,并对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案件查办中发现问题的整改督查,纪检、审计部门问题线索排查、处置方面联动等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04-19
2018
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赵宜江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
4月18日,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赵宜江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副校长徐守坤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有关人员参加了交流会。徐守坤代表学校对赵宜江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从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开展背景、组织过程及工作目标和校内认证式专业评估工作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赵宜江对常州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介绍了淮阴师范学院的学校概况及启动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和现状,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会上,双方职能部门和学院还就学校层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会后,赵宜江一行实地走访了有关学院和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就具体工作进行了对口经验交流。
04-19
2018
我校举办常州市国税系统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
4月16日,常州市国税系统中层领导干部暨党支部书记轮训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本次培训由常州市国家税务局主办,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班为期两周,来自常州国税系统的140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常州市国税局领导进行了开班动员,并就本次培训提出了几点要求:明确培训目的,提高学习效率;遵守培训纪律,保障学习质量,并预祝本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常州大学副校长蒋必彪会见了常州市国税局相关领导,并看望了学员。培训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课程除包括十九大精神解读、党建、廉政内容外,还开设了如人工智能、资本市场投资与管理、区块链等热点课程。培训班邀请到了来自国家国税总局党校、江苏省委党校、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常州市监察委以及本校的专家学者,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提升学员能力,开拓学员眼界。我校举办常州市国税系统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董连翔为学员讲课副校长蒋必彪会见常州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
04-19
2018
常州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中心连续三年获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新媒体运营奖
近日,2018年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年会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召开,常州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中心作为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的理事单位,与联盟会员媒体成员、全省51家高校的近120位校园媒体代表一起参加此次会议。会议颁发了新媒体运营奖、十佳校园媒体奖等奖项,我校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中心继2016年、2017年之后,再次获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新媒体运营奖,全省共有10所高校校园媒体获评此奖。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学校2011年开通官方微博,2013年开通官方微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发展校园新媒体,并取得一定的成效。2016年以来,我校对内加强学校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学校官方微信、微博为核心,涵盖各学院、部分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在内的新媒体矩阵平台;对外加强与校外各大媒体单位合作与交流,加入常州微信联盟、中国(江苏)高校传媒联盟等媒体联盟。
04-19
2018
校羽毛球队省运会赛场勇夺亚军
4月10日,江苏省第十九届高校部甲组羽毛球比赛在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江苏省41所高校的羽毛球队伍展开实力交锋。我校羽毛球队参加甲B组比赛,夺得男子单打亚军、男子团体第五,并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这次比赛分为甲A组和甲B组,甲A组为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学院学生参赛,甲B组为普通学生参赛。甲B组共有30支代表队队参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我校葛秋凡、陈冠宇、蒋文昊、徐煜焜同学取得甲B组男子团体第五名,葛秋凡同学夺得甲B组男子单打亚军的好成绩,我校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称号。契机总是潜伏于无限的努力和用心中。对于此次省运会,羽毛球队自2017年9月起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队员们克服学业负担和体能压力,卯足干劲,利用课后和周末时间坚持训练。在寒假期间,队员们更是放弃假期,顶着严寒和大雪天气坚持天天训练,临近过年才返回老家与家人团聚。比赛期间,学院领导亲临赛场关心慰问参赛队员,激励他们在比赛中顽强拼搏,队员备受鼓舞,信心满满,成就了在省级比赛中的出色发挥,最终取得佳绩。
04-18
2018
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4月16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程纯主持,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历程,充分肯定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会议认为,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校区功能布局不尽合理,少数专业和学科分布零散;学校持续发展的需求与办学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教学、科研用房紧张,部分校舍无法适应现代化办学需要,学术活动场地缺乏,文化体育设施不足;项目建设存在临时决策、碎片化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学校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优化和适度调整,从而充分拓展办学空间,合理布局校区功能和学科专业,不断完善各类设施与场所,使得教学和科研条件更加改善,学术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让更多师生拥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会议决定成立常州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审议通过了《常州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时间安排及任务分解表》,明确了该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时间进度和责任部门。会议强调,要全面、科学、系统地做好校园总体
04-18
2018
校领导调研指导常州大学科技园工作
4月17日下午,副校长苏旭平赴常州大学科技园调研指导工作,科技园全体人员参加了调研活动。会上,科技园负责人从近年来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园区科技企业的入驻与孵化状况、未来的工作思路、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目前发展的困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苏旭平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科技园在园区建设和科技企业孵化过程中取得成绩,并对科技园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进一步吸纳一批具有高科技、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企业入驻,逐步淘汰一批技术含量低、运行能力差和附加值低的企业;二要抓住发展的契机,发挥大学科技园的职能,兼顾服务社会和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好大学的科技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科技产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我校教师进入园区创办企业;三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针对市场覆盖面大、科技含量高和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园区企业可以与我校优势学科和团队合作,可采用联合申报省部级科技项目的形式,提高双方的综合实力。调研期间,苏旭平还走访了园区在孵代表企业,并与在孵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通讯员陆茜)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37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80
/
79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