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1-31
2018
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宁波工程公司—常州大学科技合作交流会在我校举行
1月30日,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宁波工程公司—常州大学科技合作交流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化工处副处长林雯、宁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亢万忠、宁波技术研究院院长郭文元、常州大学校长陈群、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会议,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宁波工程公司的专家代表及学校产学研合作处、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常州大学分所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苏旭平主持。陈群代表学校对中石化的领导和专家莅临常州大学开展科技合作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常州大学具有石化特色,与石油石化行业关系密切,近年来学校与中石化开展的校企合作为常州大学化工、材料等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实现常州大学人才智力、研发能力及先进科研成果与中石化的科技需求精准对接,努力实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互促进,产学共赢。林雯表示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与常州大学已建立了长期的合作,通过联合所等科研机构在精细化工、材料化学、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后将持续推进开放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常州大学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01-26
2018
程纯走访慰问一线教职工
1月2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程纯走访了西太湖校区、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艺术中心、水电中心、教工餐厅等地,慰问了寒假仍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师生员工。程纯与留校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听取了他们假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需求,表示学校会竭尽全力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并希望他们回家时注意安全。他与假期留校做科研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对他们的辛劳付出和爱岗敬业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他亲自察看了建设工地,指出假期施工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不仅紧张忙碌,还要面临寒冷的室外作业,希望一线建设者能够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加快武进校区和西太湖校区的建设进程,提高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程,为武进校区3月份顺利开学和2018年暑假迁入西太湖校区做好充分的准备。他慰问了假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后勤一线员工,指出后勤保障工作涉及学校的饮食、住宿、用电、设施维护、安全等方方面面,是学校寒假期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保障,对后勤员工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表示真挚的感谢。程纯进一步提出,近日,全市将迎来强降雪天气,希望大家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出行安全、妥善应急防范,确保各项工作
01-26
2018
我校十名优秀学子赴澳门参加澳苏大学生阳光成长文化交流营活动
由澳门江苏联谊会主办、纪念何泉先生澳门青年成长发展基金支持,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联合协办的“2018澳苏大学生阳光成长文化交流营”于2018年1月19日至24日在澳门顺利举办。我校选拔了10位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交流营活动。交流营期间,澳苏两地大学生先后参观了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日报、澳门博物馆和澳门科学馆,聆听了“澳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澳门爱莲文化”等专题讲座,联合开展了教育文化交流等多项活动。尤其是澳门大学的书院式宿舍,专家全程讲解的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实验室、澳门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天五夜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表,蕴含着沉甸甸的收获。学生们感受了澳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深了对澳门高等教育的了解,重新认识了浩瀚宇宙的神奇与奥妙,为我国当下取得的显著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澳苏交流营已成为澳苏两地青年大学生交流的品牌项目。两地的大学生在一起共同探讨、加强了解,搭建了两地学生交流的桥梁,增进了彼此友谊,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一国两制”
01-25
2018
我校1项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八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决定》,由我校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院朱轮老师参与完成的“基于云平台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体系开发与推广应用”喜获二等奖。该成果目前已经在我省各市及所属区县、乡镇全面铺开,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抓手。该奖项是省政府为了表彰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形成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果,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的先进科研单位和个人而设立,在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战线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在该奖项历届的表彰中,我校农业科研成果也曾获评三等奖,本次首获二等奖,表明我校的农业信息化研究水平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链接: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8/1/16/art_46143_7393640.html
01-25
2018
材料学院召开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工作推进会
1月20日下午,我院在常大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邀请了分管副校长蒋必彪、副校长丁建宁、苏旭平、研究生院院长李锦春、科技处处处长任玉荣、石化学院院长陈智栋、光伏协同中心副主任袁宁一,学院领导、科研团队负责人、学位点联系人、骨干教师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汪国余书记主持。会上,朱卫国院长首先从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建设举措。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报告,从学科特色与优势打造、学科排名提升、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青年教师培养、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积极地献言献策。此次推进会的召开为我院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面提升我院的办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01-24
2018
中国石化重点科技开发项目 "石油焦降硫增产液体产品的延迟焦化成套技术开发"启动会在我校举行
1月24日,中国石化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石油焦降硫增产液体产品的延迟焦化成套技术开发启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项目长单位中石化SEG洛阳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王龙延、校长陈群出席会议,课题主要参加单位常州大学、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公司上海机械公司、洛阳涧光特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及学校产学研合作处、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设计研究院、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陈群对项目启动会在常州大学举行表示祝贺,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他表示,常州大学将深化与中石化企业的合作,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彰显服务石油石化行业特色。王龙延介绍了中石化SEG洛阳技术研发中心的发展概况和现状。他希望,双方能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共同目标。启动会上,项目长单位对项目技术现状与挑战、基于分族反应强化的延迟焦化新工艺、技术沉淀和知识产权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重大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协同研发单位、项目进度计划安排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说明。我校承
01-24
2018
校领导看望指导石油化工学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团队师生
近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奎庆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看望慰问我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团队师生,并现场指导备赛工作。陈奎庆听取了我院关于“创青春”创业大赛备赛工作的情况汇报,与各团队的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备赛项目的后续发展问题。他指出,组织参与““创青春””竞赛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我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与载体,针对“创青春”创业大赛的特点,要形成全校上下通力配合的有效机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石化院技术优势与商学院商科特点,紧密配合,引导和支持优秀教师参与到指导“创青春”创业大赛的工作中去。他勉励备赛团队在寒假期间再接再厉,进一步打磨和完善作品,将最优异的成果呈现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赛场上。为做好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工作,石化学院制定了寒假备战安排,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学院还为三支团队安排专门场地,保障备赛工作顺利开展。
01-23
2018
常州大学领导班子赴南通大学访问交流
1月21日下午,我校党委书记程纯、校长陈群率校领导班子一行赴南通大学访问交流,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校长施卫东以及南通大学领导班子成员热情接待。浦玉忠首先代表南通大学对常州大学领导班子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地欢迎。接着,他从历史沿革、基本概况、发展目标等方面对南通大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南通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常州大学曾经的党委书记,浦玉忠指出,常州大学作为一所“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并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南通大学和常州大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办学水平,携手共进、开放共荣、合作共赢。程纯指出,虽然到常州大学只有短短的四个多月,但是对学校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发展方向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他深感常州大学“三易其址、四更其名”的艰辛与不易,更触碰到了学校深厚的发展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作为曾经的“通大人”,自己对南通大学也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这次率队来南通大学交流学习,是希望两所高校能够进一步加强互动与往来,增进沟通与了
01-23
2018
学校召开西太湖校区后勤保障工作研讨会
1月18日上午,西太湖校区后勤保障工作研讨会在新校区现场指挥部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邱正祥到会并作讲话。后勤管理处、白云校区管委会、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后勤产业集团公司和基建处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后勤管理党总支书记秦义主持。西太湖校区管委会负责人乔元明从校区概况、校区管委会、校区管理、2017年主要工作和2018年重点工作等方面展开工作汇报。随后,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西太湖校区校区特色凝练、管理队伍建设、安防工作部署、信息化布排等方面展开研讨,进一步传递行业前沿信息和特色创新探索。陆锦冲在听取发言后指出,三个校区的后勤保障部门要密切工作联系和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抱团取长,同行致远。西太湖校区要在学校后勤保障模式积累沉淀的基础上,跨越江苏高校后勤保障现有成熟模式,进一步提升、创新、优化,努力开创新校区新范式、新路径。他要求西太湖校区管委会要以师生为中心,以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感受为先导,尽早谋划抓落实,勤勉做事增技能。邱正祥作总结发言:西太湖校区建设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密切关切的焦点。做好“后勤服务育人”的党员干部在埋头干、奋力干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党风
01-23
2018
史良法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学校第九届教代会精神、明确新的一年工作重点,推进我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2018年1月16日下午,史良法学院、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邀请副校长王卫星做专题报告。各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教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王卫星首先介绍了国务院学位文员会与学科建设相关的文件,结合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学科发展现状重点讲解了学科建设与学科评估、学科建设的发展观、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学科建设的新思维。强调各学院应当认清当前学科建设形势,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科建设上来,理解“龙头”的真正含义,深刻领会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文件条件填写申报书,早规划、早准备、快行动,按照规划组织建设。此外,结合17年评审情况和审核标准,对法律、社工、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点的要求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入开展了讨论,增加了学科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参会人员表示,将充分继承优良传统、弘扬常大精神,以建校40周年为契机,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建设进程。
01-22
2018
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
1月21日,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奔赴上海兴业路76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两个多月前,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代会址,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今天,常州大学的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行的足迹,来到中共一大会址,重回党的精神家园,追溯党的历史根源,解读党的初心,铭记党的使命,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一次鲜活的党课教育和深刻的灵魂洗礼。纪念馆宣誓厅内悬挂着巨幅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对党旗,校党委书记程纯带领全体党委常委会成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大家举起右拳,铿锵宣誓。真挚的情感、如磐的信念、奋斗的决心,通过坚定的目光和响亮的声音流淌出来,充斥着宣誓厅的每一个角落。随后,全体校领导共同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认真细致地观看了陈列着的实物、图片、雕塑和沙盘,以及题为《追梦》的视频短片。校领导们表示,今后一定会铭记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精神实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用坚定
01-22
2018
校领导走访慰问环境学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团队师生
1月22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奎庆在团委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访慰问环境学院“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团队师生。陈奎庆认真听取了学院备赛团队师生的工作汇报,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结合专业特色,不断打磨和完善项目的支撑材料;二是团队成员要注意时间节点,紧抓工作进度,充分利用好寒假时间;三是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备赛思路,提炼项目特色,把参赛项目做实、做细、做优。环境学院为做好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备赛工作,在学期末制定了寒假备赛计划,为我院参赛团队安排备赛场地,保障团队师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完善项目。
01-22
2018
我校科协荣获2017年度江苏省示范高校科协二等奖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下发了《关于认定2017年度示范高校科协的通知》(苏科协发[2018]22号)的文件,经各高校科协申报、专家评审、领导评议、省科协党组研究通过并公示,认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等9家单位为2017年度省示范高校科协。常州大学科协荣获2017年度江苏省示范高校科协二等奖。据悉,全省获得示范高校科协一、二、三等奖的各有3所高校科协。2017年度,我校科协围绕激发创新,提升服务,深化推进“四服务一加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在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科技文化、推荐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新的良好局面,我校科协将再接再厉,继续保持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力争再上新台阶!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5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00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