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7-15
2024
我校朱成山教授应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节目录制
7月13日晚,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教授,应邀录制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节目第四季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朱成山教授作为安徽博物院文物“铸客大鼎”的今生讲述人,与主持人张国立、“铸客大鼎”前世讲述人岳跃利一起,讲述了如何选择“铸客大鼎”作为“国家公祭鼎”原型,推动国家公祭日设立,将南京大屠杀上升为世界记忆等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6月13-14日,朱成山教授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在小海子影视园的节目录制。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是2024 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点选题项目,由毕波、周宇辰执导,张国立担任001号讲解员,每期邀请嘉宾担任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该档节目通过与各大博物馆密切合作,共同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努力。通过探索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激发涌动在中国人血脉的家国情怀,寻找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答案注解。据悉,节目播出后两小时内,观看人数超过一百万。(通讯员/卢彦名 审核/ 刘晓华 编辑/张茹)朱成山(中)与张国立
07-13
2024
“中控磐诺”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在常州大学开幕
7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中控磐诺”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开幕式在我校科教城校区举行。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组委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原副校长辛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组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伯耿,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组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常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陈群,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毛晓翔,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等组委会专家出席开幕式。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主持开幕式。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开幕式开幕式上,陈海群代表学校对参赛来宾和师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发展情况。他表示,常州大学将全力做好大赛的各项组织和服务工作,落实责任,以高质量的实验大赛展示华东地区的化工形象和办赛水平,预祝赛事取得圆满成功,希望参赛选手们赛出风采,勇夺佳绩。陈海群致辞毛晓翔代表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祝贺大赛举办。他表示,江苏化工教育根基深厚,未来将聚焦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
07-12
2024
学校赴江苏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
7月11日,学校赴江苏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校党委领导班子、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活动。在教育基地,全体人员参观了“举旗定向 指路领航”“以案明纪 挺纪在前”“以案促改 系统施治”“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等主题展区。通过图文、实物、案例再现等生动鲜活的展陈,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大家现场观看了专题视频《永远吹冲锋号》,以及近年来各领域代表性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让每位成员在案件重现、场景还原中接受精神洗礼和廉政文化熏陶,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和警醒。通过现场学习教育,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切实让警示教育触及灵魂,转化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守好底线红线,永葆清正廉洁,以勤廉双优的实际行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通讯员/徐寅 审核/薛冰 编辑/温丽馨)
07-12
2024
“深琴厚意”——庆祝中委建交50周年民族音乐会在加拉加斯隆重举行
7月6、7日,由我校共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深琴厚意” 中委民族音乐会在加拉加斯特蕾莎艺术中心隆重举行。由常州大学龙韵民族乐团和委内瑞拉全民音乐体系融合乐团联袂演出,共同为中委两国建交五十周年献演两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蓝虎,委内瑞拉高等教育部部长兼玻利瓦尔大学校长Sandra Oblitas,委内瑞拉国家行政机构代表,俄罗斯、葡萄牙、法国、塞尔维亚、希腊、波兰、埃及、土耳其、科威特、墨西哥、日本等驻委内瑞拉使馆友好人士和中资企业代表、华侨华人、孔院师生等共400余人观看了首场演出。中国驻委内瑞拉大使蓝虎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常州大学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的合作是两国高等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的典范,两所高校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极大地推动了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值此中委建交50周年之际,常州大学龙韵民族乐团来到委内瑞拉,与委内瑞拉全民音乐体系融合乐团合作为大家奉上一台视听盛宴,共同见证两国人文交流的高光时刻,也为中委建交50周年献上一份珍贵的礼物。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熊祖鹏发言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中委两国民族音乐各有特色,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表现
07-12
2024
常州地区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7月11日上午,常州地区高校因公临时出国(境)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出国管理处处长徐飞虎,副处长潘志坚,常州市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常州地区高校国际交流处负责人,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国际交流处及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会。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成果,他指出,学校目前的因公出国(境)工作与疫情前还存在差距,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与省外办、市外办及各高校交流经验,拓宽工作思路,推动学校因公出国(境)工作高效有序开展。钱文华听取了在常高校关于各自学校因公出国(境)工作开展情况和出访成效、存在问题和建议,他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国际联盟的资源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途径,同时要对出访团组加强行前教育,引导教师筑牢思想防线,建立健全出访绩效评估机制和成果分享机制,真正让教师因公出国(境)服务学校国际化发展。徐飞虎从因公出国(境)政策解读、出访计划编制、申报流程等方面解答了各高校遇到的共性问题,并强调因公出国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高校相关办事人员要加强政策学习,审批流程
07-12
2024
最新ESI公布!常州大学进入全球前1.6‰,4个学科排名稳步提升
7月11日,最新一期ESI统计数据公布(统计时间节点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我校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9‰,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2.6‰,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3.1‰。我校共发表ESI论文10978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54327次,全球综合排名第1462位,位列全球排名前1.6‰,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53位。我校高影响论文稳步增加,共发表159篇高被引论文,15篇热点论文。在高被引论文中,工程学学科43篇,化学学科41篇,材料科学学科16篇,环境生态学学科9篇。在热点论文中,工程学学科8篇,化学学科2篇,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学科各1篇。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4个学科中,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923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60236次,全球排名第365位,位列前0.188%,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78位;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610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8805次,全球排名第429位,位列前0.302%,中国大陆高校排名第103位;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176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23454次,全球排名第6
07-11
2024
学校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
7月8日上午,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与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徐守坤主持会议。会上,各专项工作组逐一汇报了目前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杨琳、李忠玉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领域的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点评。陈海群指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综合改革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他强调,要通过简政放权全面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功能和主体地位,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核心,以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为标准,以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用实干破题,用数据说话,科学决策、评估和优化两级管理各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主动思考,在机制设计上加强衔接融合,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责权利,健全资源保障和奖惩机制,着力打通各类办学要素,促进办学能力的系统提升。徐守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学校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各单位要提高工作站位,深刻认识国家教育科技人
07-11
2024
校领导深入学院调研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7月9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一行深入华罗庚学院、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题调研。学院领导班子、院长助理参加调研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宣慧主持。会上,宣慧详细汇报了学院在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全体与会人员围绕教学工作、学生管理、青年教师培养、国际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分享了对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认识和感受。黄海燕对学院的经验做法给予肯定,并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适应青年师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关心关注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发展,成为师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二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加强分析研判,坚决守牢意识形态各类阵地;三是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将教研室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抓手,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四是要挖掘人才培养中的闪光点,培育选树优秀的师生典型,积极进行宣传,以期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07-11
2024
校纪委召开纪检委员工作会议
近日,校纪委召开纪检委员工作会议。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出席会议,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机关各部门纪检委员、监督检查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纪检委员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实际,围绕“三个一”,即一个经验做法、一个履职存在问题或不足、一个对校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汇报交流。沈新奎指出,纪检委员队伍在学校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牢牢把握纪检委员工作职责,协助所在党组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准纪检委员职责定位,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加强沟通协作,明确监督重点,精准发力,紧盯权力的配置和运行,做到执行坚决、监督有力;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增强廉洁意识、锤炼过硬本领、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讯员/李鑫 审核/黄安军 编辑/温丽馨)
07-11
2024
常州大学召开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
近日,常州大学召开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所在部门监管监督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近期发现的重点问题、下一阶段拟开展的监督重点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沈新奎对各成员单位监督工作开展情况逐一进行点评,对需要重点解决问题明确要求和目标。他指出,要在学校“1+4+N”大监督体系中有效发挥部门职能监督,强化职能监督效果;解决防范和处置廉政风险点,解决巡察移交的重点问题,围绕职责履行监管责任解决的问题;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知纪明纪、遵纪守纪、用纪执纪,使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举措。(通讯员/彭爽 审核/顾现朋 编辑/温丽馨)
07-10
2024
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7月9日上午,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俊杰带领人文社科处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出席会议,人文社科处全体人员参加交流。杨琳从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她表示,南通大学和常州大学一直以来交流频繁、合作密切、感情融洽,双方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关系,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沟通,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共同为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陆俊杰介绍了南通大学的发展历程及文科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领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经验,携手并进,共同为推动两校文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会上,社科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文科发展总体情况。双方就人文社科高水平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高质量成果培育、省部级平台建设、文科人才引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07-10
2024
校领导带队赴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7月5日上午,校长陈海群率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一行赴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雪堰镇党委书记武为锋、镇长蒋志龙、武进区科技局副局长吴淑娜、雪堰镇十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活动。蒋志龙对常州大学赴雪堰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表示欢迎。他表示雪堰镇当前着重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产学研对接,是整合多方资源、完善产学研协作体系的关键之举。他指出雪堰镇与常州大学以合作觅良机、以项目促发展,不断以人才驱动创新、以创新赋能发展,共同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在平台建设、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政校企多赢局面。陈海群对雪堰镇政府及相关企业对常州大学长期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团队建设、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政府、高校、企业紧密地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常州大学与雪堰镇及相关企业在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雪堰镇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提供常大力量,共同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常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机械学院负责人介绍了机械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与专业、人才
07-10
2024
学校举办2024年文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升文科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7月6日至7日上午,学校在文彰楼报告厅举办第八届文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学校近年来新引进文科青年教师及部分交叉学科教师参加培训。浙江农林大学原党委书记沈满洪教授,南京体育学院彭国强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徐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汪超教授,《河北学刊》原社长兼主编、《学术月刊》《南国学术》原总编、上海市社科联田卫平编审,华中师范大学袁方成教授等6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以“做一名有抱负的文科学者”“厚积薄发 笃行致远——我的学术成长之路”“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与申报技巧”“高端智库建设与高质量报告撰写的涵养路径”“学术论文面面观:从选题到发表”“学术论文写作的思与得”为主题,围绕青年教师成长、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高质量论文和智库成果产出等主题进行了辅导。杨琳强调,青年教师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做一个有学术理想的高校老师;珍惜学习交流机会,在向专家学习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促进学科交叉;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努力产出高水平成果,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本次培训班由教师发展中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6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4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