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1-02
2023
我校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新材料技术专场发布会
近日,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开放创新 共享机遇”,来自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等11个中东欧国家的34家机构近50位外方代表参会。常州大学承办新材料技术专场发布会,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吴乐,保加利亚鲁塞大学副校长伊利耶夫,常州大学副校长王建浦出席活动。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新材料技术专场发布会王建浦在致辞中表示,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共同应对时代挑战的趋势。本次发布会为中东欧高校与省内高校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常州大学将持续依托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整合学术资源,大力拓展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科研,收获更多成果。王建浦致辞创新项目成果推介环节中,来自捷克COMTES FHT公司、罗马尼亚国家电气工程研发研究所、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宁辉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进行了技术发布。此次交流会上,我校与保加利亚鲁塞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展了我校与中东欧高校、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的合作。(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张茹)
11-02
2023
2023江苏省高校信创与安全生态论坛举办
10月28日,2023江苏省高校信创与安全生态论坛在常州溧阳举办。论坛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常州大学、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承办,论坛以“教育强基 信创强国”为主题,信创产业相关主管部门领导、江苏省高校信息化建设部门专家领导、信创产业生态企业及行业用户参加会议。论坛围绕高校信创建设经验分享、信创产业发展及应用实践、信创行业应用及安全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到会致辞。他指出,作为地方领军高校,常州大学将义不容辞肩负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职能,有力推进信创领域政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推动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加快信创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向全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常州大学教师诸燕平就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智慧石化信创联合实验室建设等情况作简要介绍。(通讯员/周小领 审核/何可人 编辑/孙悦)徐守坤致辞
11-02
2023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全校各学院、部门学习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四)
10月7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在科教城校区明行楼341室召开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党委书记薛荣传达了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带领与会人员学习党委书记徐守坤所作的《牢记嘱托走在前 感恩奋进做示范 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新篇章》报告。他要求全体党员深刻学习领会报告精神,认真践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使命不动摇,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不动摇,坚持特色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师生至上宗旨不动摇,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奋斗目标,努力拼搏、不断进取,在服务江苏“走在前、做示范”的伟大征程中展现常大责任和担当。10月10日上午,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在科教城校区明行楼119室召开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党委书记乔元明传达了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带领与会人员学习党委书记徐守坤所作的《牢记嘱托走在前 感恩奋进做示范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新篇章》报告。他要求全体党员深刻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1-01
2023
我校部署制药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联合认证现场考查工作
11月1日上午,为全面做好制药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联合认证现场考查工作,学校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现场考查协调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办校办、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计财处、实验室管理处、国资处、信息化处、团委、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石油化工学院、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等相关学院教师,认证专业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药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制药工程、安全工程专业认证准备情况、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对接事项,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专家组现场考查的具体安排,并着重强调了见面会、反馈会、深度访谈、现场考查路线等环节和注意事项。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负责人就现场考查关键环节进行了补充说明,明确各职能部门、学院工作任务,提醒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好现场提问和访谈准备。李忠玉作会议总结,指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他强调,要提高认识、上下联动。各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
11-01
2023
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丽塔副校长一行访问我校
10月31日上午,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丽塔副校长一行来访,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副校长李亚飞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会见了来宾,国际交流处负责人参加会见。陈海群对丽塔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回顾了两校合作以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乌法科技大学在先进材料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希望两校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交流,在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科学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与联合培养项目上加强合作,深度对接产业和企业需求,实现合作共赢。丽塔表示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与常州大学长期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今后两校依托各自学科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共建合作学院,期待两校青年学者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推动两校合作关系迈向新台阶。
11-01
2023
校领导走访调研音乐与影视学院
10月30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小强一行走访调研音乐与影视学院,学院领导班子及相关老师陪同调研。学院党政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党建工作、成效亮点,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工作情况,并进行了交流。校领导一行先后参观了学院琴房、专业教室、排练厅等专业实践场地,参观并指导了学院思政“墙文化”建设,一同观看了龙韵民乐团大艺展曲目演奏《奔流》,与师生代表亲切交谈。校领导肯定了音乐与影视学院在学科建设、校园文化、美育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对学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讯员/李思琦 审核/唐琳 编辑/孙悦)
11-01
2023
我校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中获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
10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闭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在本届赛事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大挑”国赛中再创佳绩!参赛师生合影我校于去年3月份启动本届竞赛的备赛工作,近两年来,经校内遴选、省赛选拔、国赛网评以及终审决赛等各环节,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的参赛项目《页岩纳米动态限域空间内多相微观界面力学及多组分协同运移机理研究》获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参赛项目《高分辨率图像式圆光栅角位移测量装置》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项目《动力电池热管理用多功能相变材料(BTPM)》获主体赛事一等奖;城市建设学院的参赛项目《基于固废再生的气凝胶防火保温砂浆》获主体赛事二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参赛项目《芯片载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新技术开发》和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全制程国产一体化温度监测芯片》获主体赛事三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
11-01
2023
常州大学参加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100周年庆祝大会
10月26日下午,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原校党委书记陈群研究员等8位理事和会员代表参加会议。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会议以“守正创新 笃行不怠 在新征程上谱写学会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回顾了江苏化学化工学会百年发展历程,缅怀化学化工先辈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为化学化工事业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省内领导、化学化工界的老领导、老前辈,以及来自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和学会各理事会员单位会员代表500余人集聚一堂,共同庆祝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百年华诞。会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戴顺智、原省石化厅副厅长史苑芗为陈群颁发了“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时钧化工奖”。(通讯员/曹婧妤 审核/管春英 编辑/张茹)陈群获“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时钧化工奖”
11-01
2023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影响因子实现七连升
近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1.171,实现七连升,位居同类期刊Q2区。从2017到2023年,《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从0.435、0.533、0.644、0.750、0.934直至1.014、1.171,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影响因子“1”的突破,实现了连续七年的正增长,增幅达169%,展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要、社会重大关切和学术前沿问题,主动策划、优化选题、组建专题,刊发社科研究原创精品,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经过多年深耕,《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陆续发表了一批有水平、有影响、有深度的前沿性学术论文,多篇论文
11-01
2023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江苏省赛区比赛在我校举办
10月28-29日,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江苏省赛区比赛在常州大学举行。本届大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协会指导,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新华日报国际传播部联合主办,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江苏省高校外国语研究会会长王海啸、“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编辑部主任潘军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江苏中心主任黄新炎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负责人主持颁奖典礼。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江苏省赛区比颁奖典礼来自省内50余所高校的60支队伍、240余名师生参加复赛和决赛。28日的复赛中,参赛选手们在接纳、宽容和欣赏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流利的外语表达,在严肃而活泼的比赛气氛中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生动新颖的作品,结合新颖的案例解读经典名言,为跨文化故事注入新活力。在展现优秀的跨文化意识和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潜力的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充分的移情能力和对跨文化理论的独特理解。在29日的决赛环节,选手们通过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等环节,展示了他们对跨文化
11-01
2023
校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暨二届党委第七轮巡察集中反馈会召开
10月31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召开校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动员暨二届党委第七轮巡察集中反馈会。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守坤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海群传达巡视工作的有关精神,宣布校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组长、副组长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决定,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沈新奎通报二届七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宣读关于通报表彰二届七轮巡察工作先进个人的决定。其他校领导、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沈新奎主持会议。徐守坤指出,学校正在全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全面落实江苏高水平大学“六高一化”建设任务,全方位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准备工作,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展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意义特殊、使命重大。他要求巡察组围绕有组织科研、空间优化、教学中心地位、人才引育用留、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既要围绕监督指引开展全面监督,更要紧密结合被巡察单位实际重点监督,形成巡察反映“一把手”情况专题材料。徐守坤强调,巡察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
11-01
2023
我校教师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称号
近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公布了2023年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认定名单,我校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陆怡教授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称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玉荣教授、张帅副教授负责的“三全四维五育”新能源材料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欧红香教授、李忠玉教授负责的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教学团队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周诗岽教授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称号。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教书育人,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水平、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教师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教师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通讯员/李若洁 审核/戴晔 编辑/孙悦)
11-01
2023
学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
10月31日,学校召开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主持会议。与会同志围绕所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结合内部监督、“条线”监督情况,从上一次会议以来解决的重点、突出问题及成效,近期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重点、突出问题,下一阶段拟开展的监督项目,日常监督中发现违规违纪违法或需要问责的事项,以及对协同推进职能监督的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沈新奎指出,部门职能监督工作要不断强化监督职责,充分发挥“探照灯”和“显微镜”作用,在加强政治监督、注重日常监督上下功夫;突出问题导向,推动形成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纠正偏差、跟踪整改、促进发展的监督闭环;加强贯通协调,认真落实《建立健全“1+4+N”大监督体系及工作机制》文件要求,发挥协同合力,形成“1+1>2”的协同监督效应,确保协同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通讯员/周敏锐 审核/陆恒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6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5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