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6-16
2023
校企聚力,共育未来——我校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联合举办“浙江油田苏北油区CO₂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进一步提高并展示常州大学在油气能源领域的学术实力和研究能力,6月12日,我校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联合举办浙江油田苏北油区CO₂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中石油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廖广志、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油藏管理处副处长胡占群,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仲,首席专家何勇,新能源事业部党委书记王合安,新能源事业部经理饶大骞,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研究生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石油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所长王红庄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科技管理部经理杜建平分别主持研讨会。我校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联合举办浙江油田苏北油区CO₂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徐守坤表示,本次技术交流研讨会旨在加强学术界同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常州大学将继续支持和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徐守坤讲话廖广志强调,浙江油田苏北油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CO₂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该技术,常州大学与浙江油田公司将继
06-16
2023
校企融合促发展 合作共赢开新局——我校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12日上午,“常州大学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科教城校区乐行楼655会议室举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廖广志、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油藏管理处副处长胡占群,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仲,浙江油田公司首席专家何勇、新能源事业部党委书记王合安、新能源事业部经理饶大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所长王红庄出席签约仪式。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研究生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石油工程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签约仪式。双方签订《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与常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负责人与饶大蓦共同签订《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与常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企双方依托本次契机立意固化并升级合作模式、设立联合研究项目,以期联合攻克企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浙江油田的油气提采增产、用碳封碳技术及常州大学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建设作出贡献。徐守坤指出,常州大学在45年的办学历程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使命,重视产学研合作、推行有效科研、突出自主创新。学校希望通过此次签约
06-16
2023
我校开展全面增强院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探索学校“一融双高”建设新格局专题调研座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6月9日,我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全面增强院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探索学校‘一融双高’建设新格局”专题调研座谈会。党委书记陈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代表,党办校办、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座谈,党委组织部负责人主持座谈会。会上,8位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和4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代表分别发言,交流了学院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推进“一融双高”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困难,分享工作思路,畅谈意见建议,为学校探索“一融双高”建设新格局献言献策。陈群充分肯定了各基层党组织“一融双高”建设进展,并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对《条例》修订的背景、主要特点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出了全面规范,体现了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是新时代高校推进“一融双高”的基本遵循。他要求各二级党组织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深刻领会“为什么融”的重要意义,增强“一融双高”思想自觉,充分认识推进“一融双高” 对加强党对高校
06-16
2023
陈群走访美术与设计学院调研艺术类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6月14日上午,党委书记陈群走访美术与设计学院调研艺术类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美术与设计学院班子成员、辅导员代表参加调研会。座谈会上,陈群与《此刻恰少年》视频拍摄团队学生、产品设计211班肖舒涛等6名同学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流。肖舒涛代表团队介绍了视频拍摄的创作思路和初衷,希望通过视频展现常大两校区美丽的校园风光以及常大学子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陈群详细询问了解与会学生代表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会同学踊跃发言,逐一分享了自己在常州大学的收获、感悟,并围绕校园建设、日常管理、后勤服务、学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建议。陈群仔细聆听学生代表们的发言,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分享的成长感悟,并结合学校实际,就同学们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作出积极回应。陈群指出,青年学生思想观念普遍活跃,具有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作品里饱含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艺术表现力、逻辑思维和文化关切。他强调,艺术类人才培养更要注重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培育青年学子正确的文明史观、文化史观,培养出更多有担当的德艺双馨的文化新人。他亲切勉励与会学生代表努力担负起推进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
06-15
2023
我校学子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特等奖6项
在近期结束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出色,法学215班宗梓灵、张凌月,给水192班孙靖翔,西语192班江畅,人力202班常文欣,环设(景观)221班陈佳旖等同学斩获特等奖,我校在该项赛事成绩再创新高。另有3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88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13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备赛期间,外国语学院多次召开团队指导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优化备考策略。初赛后,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为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决赛的38名同学进行赛前辅导。竞赛指导团队对决赛学子们进行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定制备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益求精。孙靖翔、江畅两位同学已是第三次获特等奖,本年度,指导老师针对新题型的特点,为两位同学进行剖析讲解和耐心指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比赛变化;张凌月同学第二年备考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她吸取了去年一等奖备赛经历中的经验与不足,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合理规划备赛进度。宗梓灵、常文欣、陈佳旖第一次获特等奖,她们表示,指导老师赛前的任务安排、错题讲解、心理辅导对其获奖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英语竞赛对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
06-15
2023
我校2个专业获批2023年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3﹞16号),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获批立项。近年来,我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行业办学,努力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常大模式。目前学校共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5门。(通讯员/庄佳 审核/薛冰编辑/庄媛)
06-15
2023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一行来校指导工作
6月13日,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对外交流处副处长杨杰、引智处副处长张奕涵来校指导交流国际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科学技术处、国际交流处、跨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参加对接交流会。会上,陈海群详细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总体情况,尤其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成果和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大企业、学校、政府的协同力,服务好常州“532”发展战略。陆伟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国际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果,希望深化与常州大学的合作。他表示,市科技局将进一步推动常州大学与企业开展技术对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应用。陈海群、陆伟为江苏省国家外专工作室揭牌。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教授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作为材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介绍了相关科研成果并展示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力电子、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庄媛)
06-15
2023
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成立
6月13日上午,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正式成立。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张加林一行6人,常州大学民革党员,武进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校党委书记陈群,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刚,民盟常州大学总支主委孟启,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白泽朴参加会议。会议由民革常州市委会委员、民革武进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武进区红十字会副会长朱丽娜主持。会上,民革常州大学支部首任主委孔文作表态发言。她感谢校党委和民革常州市委会对民革常大支部成立工作的关心支持。她表示,自己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支部建设,带领全体民革党员主动履职尽责,为学校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革力量。陈群代表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委员会对民革支部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民革常大支部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凝聚思想共识,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资政,始终坚持在大作为中展现党派的历史担当;要团结党员、增强活力,扩大组织影响,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贡献力量。张加林代表民革常州市委会向新成立的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提出要求。他表示,民革常大支部要笃学践行,展现忠诚担当,
06-15
2023
常州大学赴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6月12日上午,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一行赴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开展合作交流。扬子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顾越峰,副总经理邢建良,以及双方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及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会议。陈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对扬子石化多年以来对常州大学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常州大学将全面推进与扬子石化的紧密互动和战略合作,将共建创新联合体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制度设计和有效平台,深化企校产学研合作,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彰显服务石油石化的行业特色。顾越峰介绍了扬子石化的发展概况。他表示,扬子石化和常州大学渊源已久,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情谊,在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望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联合开展团队共建、平台共筑、难题共克、人才共育,实现企校双方互利共赢。会上,双方就后期共建创新联合体、申报揭榜挂帅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通讯员/崔文龙 审核/钱俊峰 编辑/庄媛)
06-15
2023
徐守坤深入学院开展人才工作调研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部署,深化调查研究,近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先后赴理工科学院、自然与合成有机化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党办校办、人事处、科技处、产学研合作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6月8日上午,徐守坤专题调研理工科学院人才工作,近三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新引进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就聘期考核、教学能力等方面对学校人才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并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科学做好人才工作。下午,徐守坤赴自然与合成有机化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地走访调研。研究院、学院负责人介绍了本单位人才工作的特色做法与成效,并就面临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徐守坤指出,人才是生命线,他希望广大教师做好职业规划,秉持将“冷板凳”坐热的劲头做学术,凸显责任与担当。他要求学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系统谋划发展,健全体制机制,整合优化资源,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破难题、育新机、开新局,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讯员/李若洁 审核/李忠玉编辑/庄媛)
06-14
2023
我校喜获“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和“江苏教育新闻奖”
近日,常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联合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 年度学习情况进行了督查评估。我校获评“2022年度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至此已连续9年获此殊荣。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相关要求,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筑“点线面”辐射式中心组学习模式,不断扩大理论学习范围、拓展学习纵深、提高学习实效,引导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加强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保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大篇章。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2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公布。我校报送的作品《阿根廷人斯蒂文:“中国迷”与“一带一路”的不解之缘》获二等奖。作品展现了我校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斯蒂文·索特雷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和他在中国与阿根廷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做出
06-13
2023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成立
6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会议中心举行。南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叶晓东,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杨正刚,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南化公司和常州大学相关部门、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及项目成员参加会议。杨正刚主持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现场合影创新联合体办公室、中石化联合所常州大学分所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创新联合体的准备工作情况。南化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科技发展部经理邱祥海和陈海群签署双方共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叶晓东和陈群共同为创新联合体揭牌。双方签署共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创新联合体成立揭牌叶晓东指出,常州大学一直是南化公司的老朋友,双方的深入合作迈向新起点。希望以创新联合体成立奠定新基础,充分发挥常大科研优势,协同南化产业资源优势,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新领域。陈群表示,南化公司与常州大学历来联系紧密、往来频繁、合作深入、情谊深厚。依托南化公司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完整的科研开发体系,企校协作共
06-13
2023
我校英语系教师团队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
6月11日,在2023年外研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英语专业组决赛中,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冯健高、却俊、杨逸团队从52所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荣获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实现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成绩全新突破。本次大赛赛题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数字赋能,创新育人”,围绕国家发展大势和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回归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要求教师团队深挖教材内涵,把握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精心打磨外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属性,将语言育人的使命融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中,将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有机融入语言技能传授。外国语学院遴选了英语系部分教师组成参赛团队,赛前,学院专门为参赛团队组织路演,听取专家和同行教师意见。赛场上,参赛教师充分展现了良好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水平,在获得肯定和荣誉的同时,也为学院进一步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拥有扎实教学功底、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经验。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旨在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37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99
/
79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