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11-01
2018
青春无悔 顶风高歌——材料学院新生合唱比赛圆满落幕
为传承新生军训期间形成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展现青年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由材料学院党委主办、学院学生会承办的“青春不为军旅难,顶风高歌梦之声”新生合唱比赛于10月27日17:30在水月广场顺利举行。学院2018级11个本科生班级参加比赛,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青玲以及学工办全体老师担任此次大赛评委。在Ds舞社的一支《齐舞串烧》后,比赛正式开始:金材181班的《歌唱祖国》以热情饱满、铿锵有力的歌声,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随后材料183班的《我相信》,材化182班的《真心英雄》和金材182班的《超越梦想》都传达出了他们对四年之后能够圆梦常大的坚定信念;之后材化181班《同桌的你》和高分子184班《最初的梦想》则表达了青春的青涩与美好稍作休息之后材料181班的《和你一样》,高分子183班的《奔跑》高分子181班《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及高分子182班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展现了他们风雨无阻执着追梦的年轻之声。合唱比赛在一曲《FiveHundredMiles》中落下帷幕。最后,材化182班和高分子184班分别以88.67分和88.00分的成绩夺得冠亚军。学院党委和团委以合唱的形式对18级新生进行了一次
11-01
2018
我校学生获江苏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辩论赛(苏锡常镇通片区赛)一等奖
10月17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的江苏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辩论赛(苏锡常镇通片区赛)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苏锡常镇通70余所高校的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我校史良法学院法学173班学生侯可欣,在此次比赛中经过主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两个环节的激烈比拼,侯可欣同学凭借赛前的充分准备和现场的精彩发挥,征服了在场的各位评委老师,最终获得此次“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苏南片区赛一等奖。此次比赛,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张顺老师全程参与指导稿件与辩题准备。据悉,学院已联合常州市司法局成立了全国首个“宪法与党章”普法志愿团,今后,学院将以该志愿团为基础,结合“学宪法讲宪法”等各类法律赛事,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加强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传播法治理念。
11-01
2018
环境学院与江苏特检常州分院签署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基金协议
10月22日下午,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与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常州特检”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基金协议》签署暨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在江苏省低温绝热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召开。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薛荣书记、李忠玉院长等学院负责人以及安全工程专业教师一行8人参加了产学研合作交流会。江苏省特检院常州分院院长李秀中,副院长毛小虎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协议签署暨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会议由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薛荣书记主持。交流会上,特检院常州分院李秀中院长致欢迎词,介绍了特检院常州分院及江苏省低温绝热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概况,与常州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进展及成果。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李忠玉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及产学研等工作的开展,并为特检院常州分院毛小虎副院长颁发了常州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希望双方能够在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随后,由特检院常州分院毛小虎副院长和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王明新副院长共同签署《“常州特检”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基金协议》,旨在进一步促进学院研究生培养教育,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郝永梅
10-31
2018
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来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交流指导
2018年10月29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学院院长范维澄院士莅临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就安全工程专业与学科建设进行交流讨论。院党委书记薛荣、院长李忠玉、董希琳教授、邵辉教授等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参加讨论会。讨论会上,李忠玉院长首先对范维澄院士以及董希琳、康青春和舒中俊三位教授受聘我校表示诚挚的欢迎,强调对专业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随后从学院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分布、科研情况、教育教学等方面向范维澄院士介绍了学院基本概况。安全工程专业负责人邵辉教师也对范维澄院士以及董希琳、康青春和舒中俊三位教授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教研室老师就各自关注的学术论文、学科交叉、新专业开设、新研究点的开辟等方面与范院士进行了交流互动。当日,院长李忠玉等人陪同范维澄院士参观了学院化工安全虚拟现实与3D仿真综合实训平台等专业实验室,听取了范院士对专业实验室、科研用房等的宝贵建议。
10-31
2018
机械学院赴大名重工有限公司、大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10月25日下午,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前往靖江大明重工有限公司、大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大明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黎明,大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文捷、管理部部长陈婉芳、公司校友代表,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柳铭,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院长、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刘雪东,学院党委副书记葛涛,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巢建伟、学工办老师共同参加活动。曹黎明代表公司对学院来宾表达了诚挚欢迎,对学院在公司人才招聘和引进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现有规模和未来规划以及人才配置和需求,希望能够与学院进行更加密切、深入的合作。胡文捷针对公司各部门用人岗位和技术要求做了具体介绍。柳铭从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对后续校企合作提出了具体化建议和期望。刘雪东详细介绍了能源化工装备研究院,希望学院能够与公司在科研合作、学生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增进互动,优势互补。葛涛介绍了学院学生就业创业情况,了解校友在公司的工作生活情况,指出学院后续将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做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服务工作。随后,
10-31
2018
华罗庚学院举办“学缘坊”之新老生交流会
为帮助2018级新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活、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10月23日晚8点,华院团总支于308教室举办了“学缘坊”之新老生交流会,华罗庚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2018级全体新生参与了此次交流会,交流会由华罗庚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邰士明主持。交流会上,杨健、刘振秋、甄子涵、高犇、王天朗、施昊、孟涵、顾益铭、司笑等高年级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华院的学习心得和生活经验,从大学生心理、课程学习方法指导、学科竞赛、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与新同学们进行了经验交流。王天朗为新生们解答了在高数、C语言、大学物理等课程学习上的疑惑,强调巩固基础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刘振秋从“确立人生目标”、“提升道德修养”、“实现高中到大学的‘蜕变’”、“把握学科动向,优化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引导新生们落实个人学业目标、合理调整发展方向;高犇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所有在场的新生,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在交流会中,新生也主动提出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上的疑惑,高年级学生代表们一一耐心地给予了解答。此次“学缘坊”活动的成功开展,引导了华院18级新生早规划、多积累,在人生新阶段中科学地规划未来
10-31
2018
化学工程教工党支部赴沙家浜开展“永葆红色初心 铭记党员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2018年10月27日,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教工党支部赴沙家浜开展“永葆红色初心,铭记党员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追忆革命历史,寻访红色足迹。沙家浜是抗日战争时期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大家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听介绍、看图片、观实物、场景复原等方式,大家共同重温沙家浜地区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历史,真切感受当年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革命风云,深刻缅怀抗战时期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此次红色之旅,瞻仰了革命纪念碑,重温了入党誓词活动,使支部成员重温革命历史,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强化了党员意识,更加坚定了继承革命传统的决心。结合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学院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0-31
2018
制药学院召开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和交流会
10月29日上午,制药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组织召开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和交流会。学院院长王车礼,科研副院长宋国强和准备申报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科研副院长宋国强从凝练题目、专家指导、标书写作、学科布局和分层次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在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上已开展的工作。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车礼针对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形势进行了着重分析,并要求与会教师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老师们要坚定信心、端正态度、不断打磨,也希望新引进的老师要尽快融入到我校的科研氛围中,积极认真准备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与会教师们也积极发言,介绍了自己拟申报的研究方向、剖析了自己在申报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表示将紧跟学校和学院的申报节奏,认真准备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针对动员会上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宋院长一一进行了回答,并对下阶段计划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宋院长强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上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为老师服务,打造标志性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发展氛围。
10-31
2018
苏南现代化研究院应邀参加第九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高峰论坛
10月26日,第九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常州改革发展论坛在中共常州市委党校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共常州市委改革办、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州市民政局、中共常州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共常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昌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我院院长宋林飞,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刘宝东,常州工学院校长汤正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劲松,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吴宏,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汤如军,常州市民政局局长王莉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会议分开幕式、主旨报告、专家论坛、实践之声、论坛总结等五个部分。院长宋林飞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与苏南样本》的主旨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副院长马继迁也受邀参加了会议,并与部分专家做了深入交流,就决策咨询研究、实习基地建设等事项与有关单位领导进行了商谈,达成了合作意向。
10-31
2018
退休老教师情系西太湖校区建设发展
“西太湖新校区今年招新生啦!教学设施怎样?周边办学环境如何?……”带着对学校诸多牵挂的机械、环境、商法等学院的近20名老教师于近日前往新校区实地考察,西太湖校区管委会负责人陪同来访一行。西太湖校区管委会负责人在博雅居6号楼第一会议室向老教师代表详细介绍了校区概况,并陪同老教师走访了校区主要建筑、装备。“真没想到学校现在发展得这么好,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各种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区服务理念先进,建筑设计恢宏壮观,能在这样的地方教学和学习生活真是一种享受。”来访的众多老教师们回忆起学校创办初期艰难办学条件,对比新校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由衷地感叹道。“创业艰难百战多”,老教师队伍中有好多位都是学校“马山最早办学时期”的具体建设者和“武进新校区创业初期”的直接领导和管理者,他们向校区管委会老师分享了校区初建和运行的宝贵工作经验,校区管委会老师表示要进一步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难、不计得失的毅力和品质,以实际的行动诠释“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离退休曹荣/文西太湖校区管委会陈婷/摄)
10-31
2018
研究生院召开“十三五”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工作布置会
10月29日下午,研究生院、学科办在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十三五”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工作布置会,相关学院分管学科领导及学科秘书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李锦春主持。会上,研究生院、学科办负责人传达了上级关于做好“十三五”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就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解读,并对我校中期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与会人员围绕中期检查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共识。李锦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省重点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资源,是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各学科一定要高度重视本次中期检查,认真组织研究讨论,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研究生院也将全力以赴,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10-31
2018
我校举办“挑战杯”项目培训会
10月25日下午,常州大学“挑战杯”项目培训会在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我校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决赛入围作品团队师生、各学院创新创业骨干参加了会议。校团委副书记蒋琳、石油化工学院教授何明阳、商学院副教授彭伟、信息数理学院教授陈树越分别从“挑战杯”章程和赛事组织介绍到大赛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培训。蒋琳以“‘挑战杯’赛事解读”为题,全体深入地介绍了挑战杯章程和赛事组织;何明阳以“分析‘挑战杯’项目准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题,从如何选题、如何实施、材料和答辩如何准备为切入点介绍;彭伟以“如何撰写‘挑战杯’竞赛作品书和填写申报书”为题,讲解了如何从“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文字精炼、视觉美观”四个原则进行文本撰写;陈树越以“如何体现‘挑战杯’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以特等奖项目为例”为题,结合指导、参与竞赛的经验,为参会师生剖析了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的在挑战杯特等奖作品中的体现。本次培训会提升了学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决赛项目团队对此项赛事的认识,对我校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备战工作起到了积
10-31
2018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高一师生来我校参观交流
十月的金秋,丹桂飘香;十月的校园,青春洋溢。27日上午,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高一师生一行220余人来我校参观交流。我校学工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交流活动。交流会中,学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蔺旭鹏对武进高级中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校的发展历程、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学科优势、校园文化及本科招生等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交流会后,来访师生参观了我校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3D综合实训中心,对我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交流活动是我校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之一,深化了我校与中学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吸引高质量生源。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磅Normal0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47
/
56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