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5-21
2018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耀华应邀来我校讲学
5月15日下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耀华教授做客艺术学院,在白云校区S601教室为艺术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艺术感知力的学术坚守与知觉流畅”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黄海波主持。讲座伊始,吴耀华教授提炼出了当代艺术面临的共同话题:审美知觉、审美知觉在读图时代的内在流畅、技与艺、创造能力。吴耀华教授认为,建立知觉流畅的学术高度决定创意演进的未来,艺术贵“生”,培养建立自在自为有效循环的文化自信非常的重要。同时,吴耀华教授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创作必须与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精神相续,扎“根”的文化意识,需要从娃娃抓起,从点滴做起。并且鼓励同学们不断求“生”,在文化阅读与比较中提升理论修养与审美情怀,形成敏锐的知觉流畅,走向自己艺术的未来。讲座结束后,吴耀华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大家提出的困扰与问题,一一给予了耐心解答。通过此次讲座,有利于促进艺术学院师生对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深入理解,拓展了艺术学院师生的视野、启发了师生艺术创作的灵感。
05-21
2018
我校第二十一届车工大赛、第十九届钳工大赛顺利举行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5月18日我校第二十一届车工大赛、第十九届钳工大赛在科教城校区现代机械加工培训中心顺利举行。大赛由教务处、校团委主办,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承办。学院党委书记柳铭,党委副书记葛涛,现代机械加工培训中心宋瑞宏厂长及其他相关负责老师亲临比赛现场。车工大赛要求参赛选手在90分钟内完成规定工件的加工操作,钳工大赛则要求利用手锯、锉、钻、铰、划线、锉配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部件的加工。在现代机械加工培训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参赛选手详细了解机械加工安全守则和比赛要求等内容。比赛中,选手精心操作,比拼激烈。车工赛卡盘飞旋,机声隆隆;钳工赛锯、錾齐发,铿锵阵阵;整个比赛过程紧张而有序,同学们的实践技能在此次比赛中得到充分展示。本次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技能舞台,激发了同学们的工匠意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提升了同学们机械加工实践运用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05-21
2018
奋进新时代 青年做先锋——艺术学院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群团改革决策部署,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好“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16日下午,艺术学院在白云校区国学礼堂隆重举行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仪式暨首期培训班授课。校团委挂职副书记顾现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晓江出席成立仪式,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霞、党委副书记唐琳、院团委书记朱睿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员共同参加大会。会议由院学工办主任尹毅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顾现朋阐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开展背景、内容宗旨与实施纲要,介绍了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顶层设计规划、具体实施内容与未来发展路径,希望艺术学院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教育平台为依托,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志向远大、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青年学生骨干。随后,顾现鹏与周霞共同为艺术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揭牌。同时,唐琳为李晓江博士颁发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聘书。唐琳指出,艺术学院将按照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与部署,大力推进青年马克主义学院建设
05-21
2018
经四十载勇奋斗 逾不惑年展芳华——常州大学第二届朗读大赛圆满举行
为庆祝常州大学四十周年华诞,由校团委、材料学院党委主办、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的“常读书·大有益”常州大学第二届朗读大赛决赛于5月19日晚在文彰楼报告厅举办。经初赛、复赛后,共有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十个代表队进入决赛。史良法学院原党委书记胡学琦、校团委副书记顾现鹏、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青玲、校党委宣传部包海霞以及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担任了此次比赛的评委。本次比赛分表演展示及朗读两部分,选手先通过结合访谈、VCR、短剧表演或舞蹈等多种形式,引出朗读部分和所要介绍的故事,然后选手朗读自己选择的文章或诗句,两个部分相互承接。各个参赛队伍用古人诗篇,烈士故事,民国美文以及常州大学发展历程的相关故事展现了常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发展以及腾飞,同时使常州大学的校训责任二字更加深入人心。经过精彩的比拼,石皓中等人的作品《永恒的守卫者》获得一等奖,作品《七七级的礼物》、《上邪》获得二等奖,《寻常记》、《三枚校徽》及《历史的责任》获得三等奖。
05-21
2018
我校承担的常州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课题正式开题
近日,由常州市副市长方国强、常州大学校长陈群领衔,我校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承担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常州城市品位”专题调研项目开题会在市政府举行,副市长方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建德支持会议,我校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葛金华、中文系主任付用现,中文系教室沈扬、王风丽博士等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会。会上,来自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发改委、文广新局、旅游局、规划局、建设局、水利局、环保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详细通报了各部门、条线在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文化带建设中的实际现状、困难与问题,以及未来建设中的规划与设想。葛金华副院长从京杭大运河常州段的社会关注度等数据出发,根据课题调研要求,分别从研究思路、角度、方法和时间安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与阐述。最后,方国强副市长从如何“让市民走进、亲近、守护、享受大运河,还大运河于市民”的角度对课题深入展开和科学研究提出了要求。
05-18
2018
学校召开2018年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布置会议
5月18日上午,学校在文正楼第五会议室召开2018年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布置会议。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闫海波主持。闫海波介绍了今年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对评审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院和职能部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同时要以人为本,为申报人员提供细致、周到和便捷的服务,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平稳有序和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会上,人事处对今年高级职称评审的有关政策和具体工作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并认真听取了学院的意见和建议。据悉,人事处近期还将组织开展今年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的培训,通过面对面、现场解读的方式,解答申报人员的问题和疑惑,帮助申报人员深入了解职称政策、评审标准、工作程序、材料要求等工作内容,保证职称评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05-18
2018
党务工作培训会顺利召开
为让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掌握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提升大家做好党务工作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能力,5月16日下午,我校召开了2018年党务秘书、兼职组织员业务培训会。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李伟明、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各部门各学院党务秘书、兼职组织员参加了会议。结合目前我校校内巡察的情况,李伟明强调,党中央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也将纳入年终工作考核。各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学校发展根基,为二级党组织换届做好准备,迎接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召开。党务秘书和组织员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重要力量,做好新时期党务工作要切实履行治党管党责任,增强政治意识;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理想信念,着力抓好思想建设。为保证本次培训效果,李伟明要求:兼职组织员要克服工作忙、事情多的困难,集中精力投入培训;要将本次培训的党建理论与实务,结合岗位实际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学以致用并辐射带动其他同志;要树立系统思维,把重点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统筹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过硬。组织部相关工作
05-18
2018
石油化工学院召开青年教师教学座谈会
为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2018年5月17日下午,我院在415会议室召开青年教师教学座谈会,学院近3年引进的青年教师参加了座谈会,陈智栋院长、吴荷平书记、薛冰副院长、尹芳华教授、姜艳教授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吴荷平主持。陈智栋院长强调教学能力对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转换角色,适应岗位,尽快过好“教学关”;尹芳华老师和姜艳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课堂驾驭技巧;薛冰副院长介绍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些规范与注意事项,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快适应教学任务;会上,吴荷平书记建议青年教师一定要深刻理解校训“责任”的内涵,用心教书,争取为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座谈会上大家还就青年教师们提出的一些疑问与困惑进行了探讨交流。
05-17
2018
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承担的江苏文脉工程项目《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已完成初稿审定
近日,江苏省社科联、江苏文脉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委员会联合在南京举办“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工作推进会”,我院副院长葛金华、中文系主任付用现应邀参加会议。会上,葛金华副院长代表我院承担的江苏文脉工程项目《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编撰组,详细汇报了全书的研究、编撰进度、存在问题和后期计划。葛院长在汇报中指出,进过一年多的努力,在省市社科联的大力支持下,在南京大学周群教授的热心、专业和有效指导下,以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为主体,兼及其他学院和在常高校,以及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相关专家在内的编撰组已经初步完成了全书初稿的编撰任务。下一步编撰组将根据省里统一要求与部署,以学院“苔岑雅学术读书会”等形式对每一个章节初稿进行审读和研讨,并邀请校外专家对全稿进行审读,在反复修订之后,再组织校内外三次统稿。编撰组一定会严格遵照省里要求,本着为江苏文脉项目负责、为常州地方文化负责的态度,认真、科学、专业地完成编撰任务。省社科联、省规划办、文脉工程管理办相关领导,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程章灿、陈书录、夏维忠、周群等四位专家对十三史递交的初稿样章进行的审读,江苏人民出版社相关专家
05-17
2018
华罗庚学院举行“同忆初心、共话未来”毕业生座谈会
恰逢40周年校庆,为进一步提升华罗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办学经验,5月13日上午10:00,华罗庚学院在逸夫楼319举行了“同忆初心、共话未来”毕业生座谈会。2016届、2017届16名毕业校友代表,华罗庚学院历任院长王洪元、李忠玉、陈海群,执行院长徐淑玲参加会议。会议由华罗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安宁主持。交流会上,徐淑玲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学院基本情况、教学特色、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人才培养成效、学院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变革中的华罗庚学院,加深了校友们对学院的了解和认同。16名毕业校友代表虽然毕业仅短短一、两年且大部分还是在读研究生,但大家结合自己本科阶段、读研期间或工作中的体会和思考,为学院的发展献言献策。分享了具体课程的学习方法,对交叉学科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实践类课程及创业类课程的教学以及对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对冬夏令营活动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交流的气氛十分活跃,校友们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回馈母校、用行动感恩母校。历任院长们也发表了寄语:王洪元院长对毕业校友的返校表示感谢,也对大家在毕业后短时间内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快速提升表示欣慰;李忠玉院长希望各
05-17
2018
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向常州大学捐赠高速碟式离心机试验平台
2018年5月11日,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向常州大学分离过程研究所捐赠高速碟式离心机试验平台,用于高性能碟式离心机的研发和人才培养。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为专业制造离心机、过滤机和和各类液体泵的集团公司,中国分离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具有独立的进出口权。常州大学分离工程研究所,依托江苏省绿色过程装备重点实验室,拥有旋流器试验平台、离心机试验平台、计算机工作站(64核)、LDV三维激光流场分析仪、PIV颗粒动态分析仪、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Spraytec喷雾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正版FLUENT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等软硬件研发条件,长期从事多相流与分离净化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包括旋流分离技术与设备、离心机分离技术设备、新型高效传质元件——旋流传质元件、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装备、低温蒸发技术与装备、微气泡减阻,出版专著《分离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大学教材《分离过程与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江苏省精品教材)。常州大学分离工程研究所与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长期合作,拥有共建的江苏省研究所工作站。江苏巨能此次善举,必将进一步加强常州大学江苏省绿色过程装备重点实验室(分离工程实验
05-17
2018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莅临环境学院指导工作
5月1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亚太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席、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教授莅临我院。原校纪委书记王凯全教授、学院领导、安全工程专业邵辉教授等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座谈。座谈会由李忠玉院长主持。李忠玉院长首先就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王凯全教授向范院士介绍了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简况,并请范院士结合当前形势对专业及学科发展问诊把脉。范维澄院士就最近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解读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并结合其研究为大家解读了国家公共安全研究的前沿信息,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方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范维澄院士指出,科研要有“顶天立地”意识,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做国家需要的事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鼓励大家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专业,视界要宽、学会合作。互动环节中,范维澄院士就在座师生的提问高屋建瓴地进行了耐心解答,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最后,王凯全教授代表我院,对范维澄院士对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05-17
2018
机械学院举办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暨“四进四信”专题培训会第三讲
5月16日下午,机械学院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暨“四进四信”专题培训会第三讲——《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在南四阶举行。培训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葛涛主讲,全体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参与了培训。葛涛主要阐述了“执行力的概念”“学生干部执行力的体现”“学生干部执行力的现状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执行力”等内容。要求各个学生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工作要点,思考自身工作能力与水准;要培养自身的洞察力,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综合指挥协调能力;要努力做到团学目标明确、组织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工作计划合理、检查监督到位、奖罚考核落实分明等有机统一。一个团队的高效运转需要每个学生干部具备并且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具备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执行力有了充分的认知,深化了学生干部自身对“实干精神”的培养与认识,为学生干部实现强的执行力奠定了基础。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2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7
/
56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