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9-20
2023
我校完成2023级外国留学生新生入学报到工作
9月13日至14日,我校2023级留学生新生报到工作完成。国际交流处提前部署,协助后管处、信息中心、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西太湖校区管委会等部门,优化细化各项流程和安排,确保迎新工作安全有序、热情周到、友爱温暖。留学生办公室明确了每一位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者的岗位职责,为新生办理报到注册、信息核实录入、学费缴纳、保险办理等一系列手续。来自科特迪瓦的药学院研究生保罗说:“贴心的接站服务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快速高效的报到手续也为我带来了很多便利,十分感谢为了迎接我们而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们和老师们。”据悉,我校共录取150名2023级留学生新生,其中研究生71名,来自俄罗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泰国、摩洛哥、卢旺达等32个国家。新生入学报到后,国际交流处和相关学院将组织开展出入境管理规定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反诈防骗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入学教育活动。(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09-20
2023
人文社科处赴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学习人文社科管理工作先进经验,为我校社科管理相关政策制定和制度优化提供良好支撑,拓展高层次项目申报、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9月13日,人文社科处处长潘道广一行分别前往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学习交流,商学院院长佟金萍、吴敬琏经济学院院长姜国刚、周有光文学院院长葛金华及学院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学习交流。上午,在与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交流会上,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张振,副院长王晓斌、刘利平,商学院院长白俊红及社科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交流。张振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文科建设取得的成果及文科科研管理先进经验做法。随后,双方就文科发展规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申报与管理、高水平成果培育激励考核机制、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下午,在与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交流会上,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处长陈兴发、副处长朱斌,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孙国锋、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朱军、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冯利伟及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交流。陈兴发简要介绍了南京审计大学的文科总体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会上,双方以学院为单位就文科学院建设发展、学科交叉
09-15
2023
我校周有光文学院承担的《潞城街道志》修撰项目正式启动
9月8日,常州市方志办与潞城街道办联合举办的《潞城街道志(1984-2023)》修撰启动仪式暨资料员培训会在潞城街道办召开,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工作处处长陈东哲,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工作处二级主任科员常云峰,常州经开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钱瑜,潞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李甜,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院长葛金华出席会议,常州大学现当代文学教研室贺与诤、古代文学教研室姬毓、文艺学教研室赵雅婷等老师参加会议。陈东哲指出,潞城街道依托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专业团队修撰街道志,开创了本地高校与地方合作修志的先河。他强调,要充分认识街道志编纂的重大意义,做好前期调研,借鉴优秀做法,注重突出本地特色亮点,不断挖掘、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常云峰围绕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的特性、资料搜集要求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辅导。葛金华代表《潞城街道志》修撰项目团队,就如何做好资料收集、如何开展方志修撰、如何构建校地合作新模式等内容作了专题辅导。会后,常州市方志办、潞城街道办、周有光文学院项目团队就《潞城街道志》修撰的具体分工、合作机制、时间进度、资料收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陈东哲指出,专业团队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严
09-15
2023
我校立法团队参与起草全国首部劳动教育领域地方性法规
《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常州市首部教育领域的立法,也是全国首部劳动教育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2022年被列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项目,市教育局承担起草工作,由我校史良法学院专业教师等组建的立法团队参与起草工作。2023年6月27日,《条例》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7月27日经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硬件建设、课程设置、师资保障、经费保障等作出细化规定,明确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年度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总额的百分之三安排劳动教育经费;建立实践基地认定制度和名录制度,根据学生数量配备专任教师等。《条例》还明确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构建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政府统筹推动、社会协同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在家庭责任方面,《条例》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自觉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劳动教育的义务,保证未成年人每周家务劳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鼓励家庭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其他社会实践等。《条例》颁布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人大网、中
09-07
2023
常大学子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
8月1日-3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教授,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广良,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评审委员会全体专家出席活动。大赛贯彻“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主题,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国内638所高校的5万余名师生参赛,提交有效作品6852件,参赛高校、作品申报数量、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133所高校的259支队伍入围决赛。经过国赛初评、网评、会评、决赛等多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我校陈海飞和彭明国老师指导的《日过窗隙,危害“醛”无——一种光催化净化百叶窗体》项目荣获决赛一等奖,常州大学获“优秀组织奖”。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生洪涛表示,参加大赛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希望未来能够为祖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年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09-05
2023
2023威克多·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志愿者动员大会暨通识知识培训召开
近日,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联合组织开展2023威克多·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志愿者动员大会暨通识知识培训。团市委副书记陆人杰、常州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李晓华、团市委社联部冯奕华、常州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副主任花盛、志愿者礼仪与行为规范培训专家吴蕴慧,常州大学团委书记田轶、外国语学院和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全体学生志愿者130余人参加活动。田轶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作为世界羽毛球巡回赛中的超级赛事之一,在世界竞赛体系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志愿者,应当亲切友善,文明礼貌;服从大局,统一行动;遇事冷静,及时沟通;遵守纪律,强化意识。他希望志愿者们不负众望,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和青春风采。陆人杰作动员讲话。他指出,一项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辛勤付出。作为青年一代的志愿者,要展示青春活力,做热情好客“当家人”;展示青春有为,做志愿服务的“尽心人”;展示青春风采,做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时刻牢记服务规范、遵守服务纪律、提升服务质量,展现常州青年文明向善的良好形象,用青春之火点燃赛场、
09-05
2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签约挂牌共建
8月30日,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暨揭牌仪式。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员、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党总支书记侯新兵,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志军、副馆长周再兴、办公室主任方秀实出席揭牌仪式,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辅导员、教师代表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正式开启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刘晓华与孙志军共同签署了《社会实践合作协议》,侯新兵与孙志军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双方表达了对深化馆校合作、办好实践基地的良好愿景,并就共建的形式和内容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朱成山指出,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承载了苏南抗战的历史,汇集了大量的文物、史料,为广大师生搭建了学习研究的平台。实践活动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来自山西、湖南、河南、河北、江苏五省市的研究生“未进校门,先进馆门”,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这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大特色。他勉励同学们从书本上走到社会的大课堂中来,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深入实践、认真思考,
08-31
2023
学校能源基地赴新能源企业调研,助力我市“新能源之都”建设
2023年8月上旬至中旬,我校“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负责人姜国刚教授带队先后赴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沃沛斯(常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就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挖掘新能源产业当前面临的瓶颈,结合自身学科领域和专业背景优势,通过建言献策,为省我市“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此次系列调研活动,加强了基地与新能源企业的互动交流,增加了基地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的深入了解,提升了基地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基地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决策拓展了空间。“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前身是“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国家与江苏石油石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是常州大学第一个省级文科研究机构,于2013年3月获批,2013年4月28日在常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20年7月,基地更名为“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基地成立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已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江苏能源石化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通过政策、战略的设计和对策
08-30
2023
学校台研中心赴苏州、盐城等市调研台资新能源企业
2023年8月下旬,我校“江苏省对台研究基地•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姜国刚教授带队赴苏州、盐城等城市,调研台资新能源企业。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十余家企业,与苏州市台办、苏州市台协会、盐城市台办、盐城市台协会、以及两市多家台企,就当前经济形势下台资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布局,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走访活动得到了江苏省台办及苏州、盐城市台办的大力支持。通过此次系列调研活动,加强了中心与台资企业的互动交流,增加了中心对台资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的深入了解,为中心进一步强化苏台经贸研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咨询决策拓展了空间。“江苏省对台研究基地·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于2015年5月获江苏省台办批准,于6月3日在常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中心依托江苏省台办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资源优势和常州大学的学科人才优势,整合资源,深入研究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的职能还包括调查咨询、决策建议、开办系列论坛等,并服务于学校、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文/程显宏张涵嵋摄/毛渊龙审核/姜鸿 编辑/狄静)
08-24
2023
“双百”讲坛第28期讲述两件文物折映出雷锋的平凡与伟大
8月16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革命文物融入‘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红色讲坛”(简称“‘双百’讲坛”)第28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讲解员于乔担任讲述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段虹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于乔以《皮夹克与存折映射的雷锋精神》为题,通过皮夹克与存折两件重要革命文物,讲述了雷锋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爱党爱民、克己为公、无私助人的感人事迹,再现了雷锋的平凡与伟大。她生动地讲到:“回顾雷锋同志的一生,无论他在农场、鞍钢还是部队,无论他是农民、工人还是战士,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我们要不断弘扬传承雷锋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贡献力量!”段虹在点评时认为,于乔的生动讲解,带领听众回顾了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皮夹克和存折呈现了雷锋的平凡与伟大。作为新时代的社会公
08-19
2023
2023年江苏省思政教师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8月18日,由江苏省教育厅和省师资培训中心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常州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2023年江苏省思政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专题培训班在常州大学开班。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出席开班仪式,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主持开班仪式。杨琳在致辞中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她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常州大学将以承办此次培训班为契机,从健全制度保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评价等方面做好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确保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通过培训增强思政课教师政治意识,增厚学科基础,做到学而有所思、思而有所悟、悟而有所行,更好地投入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了本次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
07-27
2023
我校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中获得佳绩
7月17-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闽江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大龙杯”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在福州举行。来自四川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等59所高校高分子相关专业的近400名师生参加比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胡丽、王若童,材料化学专业李和君三名同学代表我校参赛,我院党委副书记程晓军、高分子专业系副主任江力率队参赛。大赛以苯乙烯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经悬浮聚合这一高分子专业的经典实验为聚合方法进行聚合反应,考察学生装置搭建、加料顺序、基本操作、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安全防护意识。三位参赛同学灵活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在仪器设备不同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比赛任务,均获得个人三等奖。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旨在聚焦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大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强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标准体系建设,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大赛采用以赛代训的形式,致力于“以赛促教、以赛促
07-27
2023
我校在第八届“欧波同杯”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中获得佳绩
2023年7月20-23日,由山东科技大学和北京欧波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协办的第八届“欧波同杯”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暨第六届全国材料专业大学生研究能力挑战赛在山东青岛举行。本届大赛有来自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等54所高校600余名参赛代表和指导老师参加本次比赛。大赛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和专业组进行比赛,包含创新赛和精研赛,共有168个作品参赛,涉及十余个行业。我校今年首次参加该项赛事,由吴长军和刘祥奎两位老师率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李大平、余嘉乐和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生朱付成代表我校分别参加了本科生创新组和研究生创新组的比赛,结合项目实践和失效件材料、加工、检测、应用等多方面综合知识进行答辩,均获得了三等奖。参赛学生代表,金材211的李大平表示:失效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比赛需要我们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生产需求进行问题刨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能够极大提升我们参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宗旨,专注于持续提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1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0
/
56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