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快速链接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常大主页
校园快讯
首页
新闻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1-22
2022
我校护理系喜获 “常州市巾帼文明标兵岗”荣誉称号
为全面总结常州市“巾帼建功”活动30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凝聚巾帼力量推进“五大明星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2021年常州市在“巾帼文明岗”的基础上,首次开展“巾帼文明标兵岗”评选,并分两批评出100个标兵岗进行表彰。我校药学院 医学院(筹)护理系获评“巾帼文明标兵岗”。
01-16
2022
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总结2021年度工作
1月13日下午,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在文彬楼第七会议室“农工之家”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党员参加总结会,农工党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朱静雅、常州大学党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支部主委陆怡主持。陆怡传达了中共常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了2021年度支部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介绍了2022年支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展望。过去的一年,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在农工党常州市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常州大学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立足岗位建功,积极参政议政,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都取得了新成效。她表示,新的一年,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将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能力水平,在砥砺奋进中展现良好形象。学校党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在肯定支部2021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希望支部在新的一年里,团结带领全体党员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继续加强政治引领、自身建设和能力提升,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常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朱静雅对支部2021年度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祝贺,对常州大学党委统战部
01-16
2022
我校开展2021年度共青团干部述职评议暨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
1月12日上午,2021年度常州大学共青团干部述职评议暨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会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海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党办校办、纪委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校团委全体成员、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参加考核会。围绕共青团提升“三力一度”工作,19个学院的团工作负责人展示了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基层团组织建设、学生会改革和学生社团管理、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全校共青团组织将以考核为契机,对标找差,总结提升,进一步发挥好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团结引领全校青年团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不负”的殷切嘱托,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青春行动和崭新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共青团建团100周年!(通讯员/赵晨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
01-16
2022
学校启动 “红燕衔泥”行动暨千名大学生寒假寻访红色遗址活动
2022年1月14日,我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举办的“红燕衔泥”行动暨常州大学千名大学生寒假寻访红色遗址活动正式启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誉院长、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我院党委书记陆恒、院长徐明华、副书记李雪琪、副院长石林,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及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相关教师、千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即日起,我院千名大学生将围绕常州大学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简称“常大红库”)中全国各地2000余所红色遗址开展线上线下数据收集活动。会上,朱成山首先介绍了我校红色文化大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情况,并为“红燕衔泥”行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对相关工作开展做了辅导。随后,陆恒对我院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据采集工作作了动员。徐明华强调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勉励同学们认真、高效地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为常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贡献。通过此次“红燕衔泥”行动,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扩充“常大红库”容量。同时,也锻炼提高了我院学生收集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红燕
01-14
2022
我校教师首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奖
1月13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云发布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经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推荐、专家评选,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吴彦颐老师撰写的文艺长评文章《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理念更新与理性重建》获评“优秀文艺长评作品”奖,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获得该奖项。
01-12
2022
学校开展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系列评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12月份,学工处组织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系列评选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担任评委。系列评选分为学生管理创新奖、学生管理优秀著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项评选,涵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日常管理服务、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稳定、辅导员成长发展六大类工作内容,共收到全校19个本科生学院82份作品,经评委打分,评选出学生管理创新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学生管理优秀著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10项。本次系列评选会立足学校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旨在以赛带练,促进全校本科生工作人员认真总结学生工作经验,探寻学生培养的规律和思路,为更好做好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01-10
2022
救死扶伤,彰显责任担当——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火车上抢救癫痫患者
1月9日,在上海开往拉萨的Z164次列车上,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突发疾病,当场抽搐昏迷。列车长在得知此事后,马上用广播在火车上急寻医护。在此紧急时刻,乘坐该趟列车寒假返家的药学院护理191班马国秀同学在听到广播后挺身而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了救助。马国秀同学到达现场后,看到患者抽搐昏迷,并有呕吐物在衣服上,在询问周围乘客后得知患者是突然抽搐呕吐倒下去的。在初步检查其生命体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后,初步认定为急性癫痫发作。马国秀同学第一时间与护理专业张媛媛老师取得了联系,确定病情状况后根据张媛媛老师的急救指导,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在张媛媛老师的科学指导下,首先,马国秀同学迅速让患者取平卧位,由于环境限制,当时只找来了两双筷子,制作成简易压舌板,在众人帮助下放在患者口中,防止其咬伤舌头而造成窒息。其次,松开了患者的衣领和腰带,并将患者口鼻腔里的分泌物及时清理出来,让其头偏向一侧,保证患者呼吸通畅。最后,马国秀同学找到了患者的手机,给其家人打电话确定患者有癫痫史后,立马拨打了下一站兰州的急救电话。急救不到三分钟后,患者就逐渐恢复了意识。在等待患者完全恢复了意识后,马国秀同学在一旁耐心安抚了患者的
01-04
2022
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二党支部与基建党支部党建结对
为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增强党务工作交流和推进业务工作,12月23日下午,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二党支部与基建党支部在西太湖校区举行党建结对活动,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蔡剑、基建党支部书记乔元明及双方党支部党员参加活动。双方分别就支部常规工作开展、特色活动、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活动中,双方共同观看了“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影片。大家纷纷表示,保护自然人人有责,要从自身出发爱护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对聚合力,党建促基建。活动中,基建处负责人介绍了西太湖校区总体建设概况,重点交流待建工程即新建学生宿舍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项目的方案设计及进展情况,省公建中心代建背景下项目规划报批手续的变化等问题,并对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西太湖校区建设中办理的“一书两证”、方案审查、竣工验收等一系列高效工作表示了感谢。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二党支部党员对我校待建工程项目方案、总平布局、建筑面宽、建筑外立面处理等提出若干优化建议,对待建工程项目后续办证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并表示在今后的报建审批中给于学校大力支持。下一步,共建支部双方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开展
12-24
2021
学校组织全体专职辅导员集体收看学习“四史”教育视频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12月9日,由学工部组织的全体专职辅导员集体学习“四史”教育活动分别于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和西太湖校区立言楼多功能会议室进行。本次教育活动学习形式为集体观看教学视频,集中学习内容为“百万师生共上‘四史’大课”。据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学校精心开展了“四史”学习教育相关活动。本次学习“四史”教育系列活动分为个人学习和集体组织学习两种方式进行,全校专职辅导员通过学习讲课视频、参加讨论会、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开展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学校通过加强辅导员学习教育和业务培训,旨在不断夯实新时期辅导员立德树人本领,全心全意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工作。
12-23
2021
打造便捷支付新体验——后勤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校园移动支付系统
后勤服务中心自2019年5月,在学校各校区食堂开通移动支付系统以来,不断升级优化,在校园生活的各个场景设置扫码机具,提供全场景、全方位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师生。近期为了优化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后勤服务中心对各校区的支付设备进行升级更新,把所有移动扫码机具更换为集刷脸、扫码、刷卡为一体的智能收银设备。该设备是后服中心针对食堂档口复杂环境进行定制开发,防水阻燃抗油污,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并且开通人脸支付功能,提升了收银效率和支付体验。对结算系统也进行了升级迭代,增强后台用户可信身份认证,增加用户扫码自助退款,提升了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开通聚合支付,在同一台扫码机具上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云闪付、翼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校园师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结算需求。经过软硬件升级的聚合支付系统解决了校园移动支付的需求痛点,给师生提供了更加完善和便捷的支付体验。后勤服务中心也将通过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师生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讯员/周江海 审核/汪国余)支付设备操作培训快捷支付
12-23
2021
学校举办第四届志愿服务交流沙龙
为更好的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协作,12月15日下午,常州大学第四届志愿服务交流沙龙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张太雷干部学院顺利举行。国家电网常州供电公司团委书记胡一峰、兄弟高校志愿服务学生组织负责人、校团委相关老师、校院两级志愿服务学生组织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现场,胡一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常供‘电亮微光’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推进过程以及成效影响。随后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志愿服务学生组织依次上台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展示。现场交流环节,各志愿服务组织就“如何将志愿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大学生志愿组织如何挖掘、整合志愿活动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应当勇担时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在壮阔征程中扛起“奋斗有我”的青年担当。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校团委将以本届志愿服务交流沙龙为契机,依托“彩虹桥服务站”、“红心常讲”、“罪错青少年司法矫正探索者”等品牌项目,加强交流互鉴、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项目化和专业化水平,
12-23
2021
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组织工程管理硕士素质拓展活动
2021年12月18日至19日,2021年常州大学MEM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在金坛茅山森林世界成功举行。商学院副院长彭伟、60余名2020级MEM和2021级MEM学生参加活动。素质拓展训练作为MEM培养过程中的一堂重要实践课,旨在提升同学组织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从陌生到了解,从熟悉到信任,从对抗到依赖,在配合中彼此磨合,用爱护、谦让、帮助、协作升华了友谊,同时也达到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12-17
2021
学校开展研究生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和优秀工作案例评选
12月15日,我校2021年研究生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和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活动在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团委、保卫处、研工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培养学院书记或分管领导担任评委,全体研究生辅导员观摩了比赛。大赛由研工部部长柳铭主持。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11个培养学院申报的9篇工作法和2篇工作案例,内容涉及研究生党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术科研与实践创新、社会实践、资助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主题。 会上,参赛辅导员围绕自己的参赛题目进行了现场汇报展示,评委依据选手的综合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比赛中,选手们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辅导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研工部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通过举办研究生辅导员特色工作法和优秀工作案例评选活动,一是展示当前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二是总结凝练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特色,形成具有可推广价值和具有辐射效应的特色工作方法;三是充分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09
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9
/
56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