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5-06
2020
我校教师主编的《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正式出版
近日,由我校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葛金华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江苏文脉工程项目、常州市社科联重点委托项目《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研究编撰工作正式结束,并顺利通过专家审核。项目成果《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由我校葛金华老师主编,我校(常州社科院)历史所兼职副所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文献部主任叶舟任副主编。由我院负责组织以我校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为主的涉及文史、教育、宗族、宗教、语言、艺术、园林等领域的学者展开研究和编撰。同时打破“一城一校一地”束缚,少量吸纳同济大学等校确有专长的专家加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全书的质量。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南京大学周群教授、夏维中教授,常州市原副市长薛锋先生等作为主审、联系和地方专家代表,对全书编撰进行了全程把关和全力支持,并充分肯定了本书的首创价值和文化贡献。另外,全书在编撰过程中也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规划办、省文脉办、市社科联的大力支持。在江苏省文脉工程专刊和多次专题会议上,
05-05
2020
我校开展第二届“马克思日”活动 纪念马克思诞辰202周年——五所大学马院院长谈“马克思主义防疫观”
2020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2周年。常州大学开展第二届以“马克思日”为主题的多项特色活动,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上海和江苏的五所院校的五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的院长们,通过网络方式受邀参与了常州大学第四期红色文化育人学术沙龙。他们围绕“马克思主义防疫观”为主题,以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为认识“防疫”的规律,发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观点。他们是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俊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坚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担任本次学术沙龙访谈主持人,是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的有关论述,对当下中国及世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五位马院院长、教授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抗疫观”、“抗击疫情再次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构建疫情防控的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时期加强爱国
04-26
2020
我校教工党支部首获市“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称号
日前,学院工程中心教工党支部被常州市命名为第三批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是常州市党员教育“3211工程”的三大平台载体之一。学院工程中心教工党支部积极践行“一四一”工作法,坚持一个正确政治方向为引领,强化服务优势学科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教学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夯实一项组织基础建设,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拓展“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溢出效应,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党支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04-23
2020
立德树人守初心 云端学习担使命——我校组织全体辅导员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引导广大辅导员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和应对策略,掌握特殊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在学生工作部(处)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下,学校全体辅导员和部分学生工作者共计78人,参加了以“共抗疫情显担当,爱国力行育新人”为主题的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示范班。本次培训历时40天,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承办,依托“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平台组织实施。培训充分发挥“互联网+培训”优势,设置了课程学习、主题研讨、直播答疑、心得撰写四个环节,涵盖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业指导与班级管理、心理调适与健康维护、日常事务教育管理、疫情防控知识等六大模块。自开班以来,我校辅导员们通过手机、电脑端等方式积极参加课程学习,主动参与直播答疑,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圆满完成了各个环节的培训任务,人均学习时长达到1000分钟以上,充分展现我校辅导员的形象和风采。培训过程中,各学院还组织了全体辅导员,围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如何做好疫情期间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
04-23
2020
开展全面消杀 迎接师生返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精神及要求,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保障校区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推进,近日,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我校武进校区、白云校区、西太湖校区的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本次消杀工作覆盖了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公共浴室、校园外围及其他楼宇的公共区域。对学生活动的密集区域,如教学楼、办公楼走廊、楼梯、卫生间、大门、扶手等地方,采用喷雾器药物及擦拭消杀方法,进行全面消杀,做到专业、彻底、不留死角。通过本次校园消杀工作,有效降低和阻断了细菌、病毒的传播途径,确保师生返校后校园各公共场所的安全性与卫生状况。(通讯员/霍轶 张艺霖 王彩芳 审核/王金刚 姚致远 乔元明 编辑/庄媛)
04-17
2020
学校有序开展“自律、自护、自修”线上主题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教育部、江苏省和学校各项防控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好2020年春季学生返校工作。近日,全校各班级充分利用QQ、微信、钉钉、腾讯会议APP等媒介,组织开展了“自律、自护、自修”线上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中,各学院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部(处)发布的《致返校学生的信》,通过幻灯片、相关视频知识分享等形式帮助同学们加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确保安全返校;教育同学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认真上好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领会,纷纷表示,一定会主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返校工作指引,合理安排好返校前学习和生活,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状态,迎接四月校园里的再次重逢。
04-16
2020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获佳绩
近日,2019年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BEM-4,TBEM-8)成绩公布,我院商务英语2018级67名学生参加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近90%,其中良好以上学生23名;商务英语2016级41名学生参加八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73%左右。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40个百分点。四八级良好成绩的取得是学生良好学风的重要体现,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全体教师和辅导员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2016年开设的新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专业基础阶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夯实学生的商务基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英语系将不断夯实专业建设内涵,以学生语言和商务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04-13
2020
巧出新招“云招聘” 广开贤路纳英才——常州大学举办线上招聘会
4月1日、7日、11日,常州大学线上招聘会东北场、北京场和海外场在文正楼第六会议室举行。期间,学校共收到投递简历近200份,开展线上洽谈80余次,初审通过人员80余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引进作为重点工作,系统谋划、有序组织、着力推进。鉴于目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面临人员流动相对受阻、人才引进渠道受限的现状,学校主动出击、创新模式,充分把握春季招聘的黄金时期,积极与工信人才网、中国科学人才网等建立合作关系,以线上招聘的方式确保疫情期间人才引进工作不断线、不打折、高质量。各学院也陆续采取视频面试的方式,推进人才招聘工作。同时,学校也将持续性、创造性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04-08
2020
常州大学喜获多项市级荣誉
近期,常州市各级各类表彰奖励陆续公布,常州大学喜获多项市级荣誉。获常州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称号;申报的《构建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获2019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奖,我校已连续两年获得该项荣誉;申报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获2019年度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项目,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近年来,常州大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思想,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舆论推动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和文化支撑作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通讯员/陈虎腾 周本卫杨梅 审核/杨琳 编辑/庄媛)
04-07
2020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线上教学 ‘E’路同行提升”教师工作坊活动
4月2日上午,常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教师工作坊视频交流会,会议主题为“线上教学,‘E’路同行提升”,17个学院及怀德学院共60余名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管春英主持。围绕主题,15位教师针对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所开展的线上教学情况,以共享屏幕方式进行了线上教学的成功经验分享。有的老师从具体的一门课程为例进行线上教学特色的凝练;有的老师针对学院课程群线上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有的学院对本学院线上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盘点、归纳和总结。2020年学校以大规模线上教学开启了新学期的教学模式,尽管教务处和各学院很早已做了相关准备和布置,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做好了教学平台技术支持和保障,并进行了各类线上教学的培训,但这是一次重要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大多教师还存在对线上教学平台及教学工具的使用不够熟悉,对教学效果达成信心不足的现象。参加交流的老师普遍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老师们对线上教学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已基本适应形式多样在线教学,掌握了线上教学的特点,对新的教学流程设计也已获得一定的经验,线上教
03-11
2020
科教城管委会调研我校技术转移研究院建设工作
3月9日下午,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范军军一行来技术转移研究院参观交流。技术转移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技术转移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会。产学研合作处处长、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院长彭明国主持会议。彭明国向范军军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研究院基本情况。范军军介绍了科教城技术转移现状和对高端技术转移人才的需求,表达了共建常州市科教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意愿。双方围绕建设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技术转移研究院负责人马雪荣分享了技术交易中心前期调研心得,针对中心定位、规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并详细介绍了常州大学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和技术咨询、创新创业服务等领域所能提供的优质服务。范军军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技术转移及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未来将以常州大学为高端智库,携手建设好常州市科教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交流开始前,范军军一行实地参观了位于技术转移研究院的常州市技术交易市场暨双创路演中心。
03-09
2020
两手抓两手硬 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安全有序复工
“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复工”,基建处严格按照学校和政府相关政策要求,有条不紊推进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复工工作,目前四个标段全部进入复工阶段,后期进一步推进全面复工工作。2月中旬开始,基建处就积极督促各参建单位相继完成公司层面复工申请、项目现场防疫物资筹备、属地防疫办现场防疫物资清查以及防疫工作“四个到位一个方案”检查等工作。2月27日拿到属地防疫部门复工许可报告。3月2日基建处组织召开了复工前的安全、疫情防控动员交底会,并于3月3日完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复工备案手续,具备合法复工条件,逐步开始复工。基建处、代建公司和监理单位每天定时对施工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劳动力数量、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和进度安排进行检查督促,在切实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复工工作。3月4日上午,在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复工推进会上,发规处和基建处负责人分别提出要求,希望各参建方把疫情防控工作提升至政治高度来处理,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参建各方疫情防控措施、现场管理及落实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要求参建各方统一思想,充分重视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特别是8号和9号宿舍施工进度及完工交付时间节点;要求总包单位调配公司
03-07
2020
后勤公司学子物业省常中管理部荣获“常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3·5”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在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发布的第五批常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后勤公司下属常州学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省常中管理部服务荣获“学雷锋示范点”称号。省常中管理部从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把雷锋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利用后勤物业网格化管理,形成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倡导全员学雷锋,通过开展便民雨伞、失物招领等便捷、舒适服务,助力学生安心学习,并且组织员工开展社区助老、义务献血等活动。多年来认真做好学校后勤工作,让雷锋精神无处不在,获得全校师生高度赞誉。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7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