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媒体常大
首页
首页
媒体常大
媒体常大
09-02
2025
交汇点新闻:朱成山教授在南京讲授《开学第一课》
8月31日上午,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小学)学校大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原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应邀为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中学、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南京市钟英中学、南京市第三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南京市五老村小学等20多所中小学校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部分大学生,一共500多名大、中、小学生们,上了新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题目为《勿忘国耻国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读书》,受到了与会教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朱成山教授的授课从近期他应邀赴京参加央视演播厅录制2025年《开学第一课》为切入点,剧透了明晚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铭记与奋斗》,仍然是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核心理论展开,并透露了自己在这档节目中以“不能忘却的历史”为由,具体讲述了南京大屠杀300000数字的由来和根据——当年南京慈善团体掩埋死难者尸体的一份份原始记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
08-26
2025
常州日报:常州大学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一等奖
(编辑:盛熠)
08-26
2025
江苏教育厅官网:常州大学坚持“三元赋能”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常州大学聚焦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增强育人耦合力,创新实施“思想、网络、文化”三元赋能策略,构建特色思政工作体系。思想赋能,一体化打造“领航思政”。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实施红色文化融于人才培养等“五融”工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特色“大思政”格局。构建多层次学习架构,创新学习模式,营造浓郁学习氛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研究中心,深化思政课改革,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打造思政“金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主渠道。网络赋能,协同化打造“云端思政”。制定网络思政建设与管理办法,推动思政与信息技术融合,实施内容供给、传播能力、队伍建设“三大工程”,构建协同联动网络育人大格局。完善新媒体管理,融合建设多平台传播矩阵,开设专题专栏弘扬主旋律。创新开辟栏目,运用新形式创作网络作品,联动教学服务平台,增强网络思政引领力、服务力。文化赋能,特色化打造“红色思政”。将“红色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建立讲堂、研究机构(含省级青年学习社),创新开展思政“墙”文化建设,让红色基因浸润校园。编写红色书籍,打造“红色金课”,设立实践课程。发起成立“馆校合作联盟”,创新推出“思政+文物”融
08-17
2025
环球时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撰文:解码《南京照相馆》背后的真实故事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多种纪念活动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全国热映,票房刷新暑期档历史片首映纪录。这背后说明了一个简单质朴的道理,真实的历史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作为曾任职20多年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近期观影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尤其从历史视角有几点感悟。20世纪30年代的罗瑾历史原型是华东照相馆电影名《南京照相馆》,意为南京的一家照相馆,电影基本的素材是有来源和历史依据的。不过,电影中吉祥照相馆的店主人金师傅及其一家人,以及误闯进照相馆的邮差苏柳昌、日语翻译王广海、戏剧演员林毓秀、日本随军摄影师伊藤等人物,都是电影艺术塑造的角色。事实上,该电影的历史原型是南京的“华东照相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在南京长江路估衣廊附近的街面上,有一座“华东照相馆”。当时,这座照相馆里有一位学徒工,他的名字叫罗瑾,时年15岁,是一个出生于南京的青年。1938年1月,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施暴。其间,华东照相馆来了一位日本军官,手里拿了2个樱花牌胶卷,要求冲洗
08-17
2025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夏日躬行路,青春实践歌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jkz2G5_MQArZXtbf1fpTcA(编辑:盛熠)
08-06
2025
江苏教育厅官网:常州大学: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专业智慧服务社会发展
近日,常州大学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支青年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发挥专业所长,聚焦红色文化传播、人才政策研究、乡村振兴赋能、文化传承创新及基层治理服务等领域,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文化传承。学校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实践全过程,学校宣讲团深化“双融双育”思政实践体系,依托相关平台,赴常州、南京、泰州等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盐续常缘·青春同行”实践团通过创编红色教材、开展情景教学,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聚焦人才政策,服务地方发展。学校组建“青春留常”青年视角城市推介团,通过留常政策调研、执行效能分析、人才需求统计等方式,系统性评估常州高校毕业生地方服务政策的实施效果,形成精准化调研报告,为政府部门优化人才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海外教育学院组织中外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调研常州籍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就业现状,举办“海归面对面”座谈会,建立长效交流平台,助力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与归属感。专业赋能乡村,共绘振兴图景。商学院“茗创致行”实践团创新“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双线实践模式,赴常州武进区雪堰镇搭建电商直播间,设计联
08-06
2025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盛夏作别,青春启程
常州大学举办第六届毕业美食嘉年华。活动现场汇聚超过百种特色风味,从滋滋冒油的烧烤、夏日必备的小龙虾,到秘制卤味、精致甜品、糖人面塑,清爽饮品、缤纷水果拼盘,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毕业生们在留言板上写下难舍心情,现场还有学生乐队和舞蹈社团即兴表演,大家在毕业季的序章里,共赴一场“舌尖上的告别式”。江苏教育发布(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fRNdfl1mKwdfUdfM2YgC9Q(编辑:盛熠)
08-06
2025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社区有我,青春报到
近日,常州大学团队前往盐城市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岭山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聚焦农村需求、结合反诈痛点、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入户走访、开展反诈科普游戏等,将反金融欺诈宣传巧妙融入社区服务、文旅项目和助农直播之中,为当地居民送上实用、有趣的“安全防护课”。他们创新“反诈+”新模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为提升乡村金融安全素养、护航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江苏教育发布(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t2fjVl6AoN0iRezjrA9Xjw(编辑:盛熠)
08-06
2025
常州日报:常州教育援疆:戈壁绽放江南教育花
常州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j67uD9cIL-GHo_ecAR8hLw(编辑:盛熠)
08-06
2025
人民日报:真实的历史具有时光穿透力(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真实的历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确的二战史观是建构当今与未来世界和平的基石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全国公映,引发热烈反响。这是又一部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为题材的影片,带动了暑期档国产战争题材电影的热度。真实的历史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穿透力和影响力。侵华日军占领南京期间,南京华东照相馆时年15岁的学徒罗瑾,在冲洗日本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竟然都是日军杀戮、强奸、残害中国人的画面。他冒着生命危险额外洗印了几十张照片,并将其中的16张装订成册,保存罪证。相册辗转至南京青年吴旋手中,他继续冒死接力守护,最后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案主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真实的历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论日本右翼势力或历史虚无主义者如何竭力鼓噪翻案,都是徒劳的。那段悲痛历史,在当今时代是否仍然具有深刻意义?答案是肯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以血泪昭示:国家贫弱,人民的生命权就得不到保障。历史的教
07-28
2025
Xinhua News:Let's meet up for a game - A Pakistani student's fondness for badminton
Nabia, a Pakistani student who has been studying in China for four years, has found her love for badminton.At the China Open held in Changzhou,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Nabia found herself immersed in the players skills and the atmosphere of the competition @ChangZhouCityXinhua News:https://xhnewsapi.xinhuaxmt.com/share/news_pc?id=1107508423327744showType=3008utdId=nullversion=4.1.0projectSource=1clientMarket=vivoappChannel=vivo(编辑:盛熠)
07-22
2025
常州晚报:常州大学本科教育开启“奋进新征程” 奋力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常大模式
常州晚报:https://mp.weixin.qq.com/s/LbpxdjHsg3xG3K-RXy2KiA(编辑:盛熠)
07-22
2025
新华日报:Z世代“新职人”以热爱为桨划向“不被定义”的人生 —— 不等风来,自成浪潮
“第一次用代码做出会动的小方块时,我感觉自己能创造世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2岁的徐士喆至今记得初中时与编程的初遇。这个连云港小伙,因对游戏《我的世界》的热爱,14岁时开发游戏模组赚取3万元初尝甜头,18岁前已与两家互联网头部企业签约,攒下人生首个百万,如今带领团队在《和平精英》游戏研发中屡创佳绩。对他而言,游戏不是消遣,而是打开未来的钥匙。兴趣驱动下的“技能变现”热爱,是这群“职业造浪者”共同的起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王欢上大学时就是摄影“发烧友”,自学拍摄和视频剪辑。2022年,他拍摄鸡鸣寺樱花的视频作品收获近50万网友点赞,获得社交媒体平台的邀约和推流。“我跑过很多南京的‘黄金机位’,清晨梧桐大道的光影、鱼嘴湿地公园的晚霞,都在等懂得它们的人。”凭借着对光影的敏感捕捉,他从社交媒体爆款视频起步,一步步发展为拥有工作室的定制旅拍师。热爱铺就第一步,坚持才能走完全程。“我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课堂需要的是规整的教案。”去年入职中学的书法老师李东旭毅然带着大学时参与的文创项目雏形,一头扎进创业浪潮。在校园创业孵化基地40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半月塘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541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
/
41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