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媒体常大
首页
首页
媒体常大
媒体常大
05-22
2025
江苏教育厅官网(媒体聚焦):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以红色文化打造思政教育“强磁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是高校博物馆的使命所在。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以下简称“常大红馆”)是一座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该馆自2019年建成开放以来,共计50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并先后入选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党性教育基地、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多个大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常大红馆”位于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文彰楼三楼,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该馆以“红色融入·铸魂育人”为陈列主题,包括“融入新时代”“融入常州红色文化沃土”“融入常州大学文化传承特色”3个部分9个单元,配置3部高清大屏、10部资料查询屏、21部滚动播放屏,存储和播放红色文化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893部,共展出各类展品2324件。立足常州市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建校40多年来以红色文化育人的累累硕果,“常大红馆”搭建了广大师生持续学习与践行红色文化的桥梁。当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在博物馆中“行走”,红色文化育人正在这里不断走深走实。建馆七年以来,每年新生入
05-22
2025
江苏教育报:常州大学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学院
今年是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5月16日,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举行。同日,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常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州科教城管委会、武进国家高新区四方共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王诤将军是我国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先驱。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表示,此次以王诤将军命名学院,既是铭记其奠基电子工业的卓著功勋,更彰显了高校以红色精神铸魂育人、服务科技强国的时代担当。学校将传承王诤将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攻克技术难题。他介绍说,王诤微电子学院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协同,与高新企业联合打造科研平台,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合物半导体新器件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目前,学院已启动跨学科课程体系,并联合企业开展产业联动项目。江苏教育报: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
05-21
2025
新华网: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常州大学举办
5月16日至17日,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司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的200余位代表,围绕“教育法典编纂与教育法治现代化”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冰,江苏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兵,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会长龚向和教授分别致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党委书记陈婷主持开幕式。薛冰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办学特色与优势学科,重点阐述了史良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成果。他表示,史良法学院以建好传统法学院、非诉讼研究院和数字法治研究院这“三个法学院”为愿景,不断夯实学科专业技术,推动法治人才培养,希望各界持续支持学校及学院建设,并诚邀与会专家学者常来常州交流指导。王兵强调,改革与教育相伴相成,教育法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他介绍了江苏省教育法治工作情况,强调完善地方法律体系,推进常州立法探索,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及督导员队伍
05-20
2025
常州电视台(社会写真):常州大学举行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
常州电视台:https://sharekcz.cztv.tv/video?id=326219version=5.3.2(编辑:盛熠)
05-20
2025
江苏教育新闻:常州大学举行王诤微电子学院建设发展论坛
江苏教育新闻:https://m.jstv.com/video/2025/5/19/1374135373447483392.html(编辑:盛熠)
05-20
2025
现代快报: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 在常州大学举行
5月16日,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举行。同日,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常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及武进国家高新区四方共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王诤将军是我国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先驱。红军时期,他以“半部电台”起家,开创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抗美援朝期间,他带领团队创新电子对抗技术,奠定我军电子战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前瞻性地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其“科技报国”精神与常州大学“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王诤将军第五子王建新表示,学院冠名是为继承父辈未竟理想,激励新一代在半导体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学院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协同,与高新企业联合打造科研平台,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合物半导体新器件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强调,学校将传承王诤将军“敢为人先
05-20
2025
光明日报客户端: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举行
5月16日,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举行。同日,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常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及武进国家高新区四方共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王诤将军是我国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先驱。红军时期,他以“半部电台”起家,开创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抗美援朝期间,他带领团队创新电子对抗技术,奠定我军电子战基础。五六十年代,他前瞻性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其“科技报国”精神与常州大学“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王诤将军第五子王建新表示,学院冠名是为继承父辈未竟理想,激励新一代在半导体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学院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协同,与高新企业联合打造科研平台,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合物半导体新器件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强调,学校将传承王诤将军“敢为人先”的创新
05-20
2025
紫牛新闻: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举行
近日,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举行。同日,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常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及武进国家高新区四方共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王诤将军是我国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先驱。红军时期,他以“半部电台”起家,开创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抗美援朝期间,他带领团队创新电子对抗技术,奠定我军电子战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前瞻性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其“科技报国”精神与常州大学“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王诤将军第五子王建新表示,学院冠名是为继承父辈未竟理想,激励新一代在半导体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学院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协同,与高新企业联合打造科研平台,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合物半导体新器件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强调,学校将传承王诤将军“敢为人先”的创新
05-19
2025
交汇点新闻: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举行
5月16日,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之际,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举行。同日,常州大学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由常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及武进国家高新区四方共建,旨在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集成电路战略需求。王诤将军是我国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先驱。红军时期,他以“半部电台”起家,开创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抗美援朝期间,他带领团队创新电子对抗技术,奠定我军电子战基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前瞻性推动半导体技术发展,其“科技报国”精神与常州大学“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王诤将军第五子王建新表示,学院冠名是为继承父辈未竟理想,激励新一代在半导体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学院将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需求,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一方面深化产教协同,与高新企业联合打造科研平台,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化合物半导体新器件等前沿领域寻求突破,推动自主可控技术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表示,学校将传承王诤将军“敢为
05-19
2025
荔枝新闻: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在常州大学举行
记者今天(5月18日)从常州大学了解到,在开国中将、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之际,学校举行王诤将军雕塑落成仪式暨王诤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建设发展论坛。王诤将军于红军时期架起第一部电台、建立无线电通讯队,开创人民军队无线电通信事业之先河。其“以科技报国、以教育树人”的崇高精神,与学校“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深度契合。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说:“在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支撑的关键时期,将军矢志开拓、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正是激励我校师生勇攀科技高峰、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精神旗帜。此次雕塑落成,既是对将军卓越功勋的深切缅怀,更是为我校师生树立起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科技报国的精神丰碑。”王诤将军第五子王建新将军回顾了王诤将军与中国半导体事业紧密相连的一生。在当下技术封锁背景下,“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尤具意义。他期望以雕塑落成为契机,延续将军未尽的理想,望学院以“敢为人先”破局,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用“务实创新”筑基,培养既懂理论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持“开放合作”视野,在自主可控基础上汇聚全球智慧。望学院以产教融合平台为基,在关键技术突破、复
05-19
2025
新华日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 以红色文化打造思政教育“强磁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是高校博物馆的使命所在。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以下简称“常大红馆”)是一座立足高校、面向社会的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该馆自2019年建成开放以来,共计5000余批次、20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并先后入选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党性教育基地、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多个大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常大红馆”位于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文彰楼三楼,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该馆以“红色融入·铸魂育人”为陈列主题,包括“融入新时代”“融入常州红色文化沃土”“融入常州大学文化传承特色”3个部分9个单元,配置3部高清大屏、10部资料查询屏、21部滚动播放屏,存储和播放红色文化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893部,共展出各类展品2324件。立足常州市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建校40多年来以红色文化育人的累累硕果,“常大红馆”搭建了广大师生持续学习与践行红色文化的桥梁。当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在博物馆中“行走”,红色文化育人正在这里不断走深走实。建馆七年以来,每年新生入
05-19
2025
新华日报: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 墨韵润心,谱写高校里的“美育交响”
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有一座承载着艺术梦想与文化使命的美术馆——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这座栖于校园的艺术岛屿,既是墨色流淌的世外桃源,亦是美育薪火相传的精神原乡。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以丹青猿猴著称画坛的当代画家徐培晨先生的名字命名,自2021年建成以来,始终传承着徐培晨先生的大爱之心、大美之艺。本着“尚美厚德”的美育理念,这座“小而美”的美术馆不仅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学校同心美育教育实践基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成为常州大学乃至常州的亮丽名片和艺术高地。艺岛栖梦,构筑校园艺术地标徐培晨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殿堂收藏。2021年12月,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开馆,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这是徐培晨先生无偿捐赠的第一个高校美术馆,也是其捐赠的第九个艺术馆。建馆之初,他就无偿捐赠了自己创作的100幅书画精品和收藏的赵之谦、吴昌硕、李瑞清、张大千等50余幅名家书画作品。走进美术馆,徐培晨笔下的猿猴或栖于苍茫雪地,或嬉于澄澈月色,赵之谦的古拙、吴昌硕的苍劲、张大千
05-12
2025
新华网:常州大学开展“AI赋能,阅古通今”读书节活动
为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号召,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近日,常州大学以“AI赋能,阅古通今”的主题,设计了书香雅韵·经典传承、书趣横生·阅读分享、数字星球汇·玩转人工智能三个模块,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打造“常开卷·大有益”阅读品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让满校书香成为学校的最亮底色。立德树人,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学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路径,推动思创融汇,开设了专题书架,开展了“思创”读书沙龙活动。“思创”读书沙龙活动广邀全校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先分组围绕经典书籍,深入探讨书中的思想精华和智慧,再选树优秀组员在全校范围内通过分享交流与互动碰撞思维火花、挖掘深层内涵,拓宽阅读视野,提升思维深度、增强思政辨识。读者通过经典共读、思辨对谈、创新实践等形式,推动阅读从“知识输入”转向“思维升级”,逐步构建“阅读-思考-创新”的立体化育人生态。常开卷·大有益:“思创”读书沙龙活动于3月12启幕,吸引了30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组建起30余个读书小组,吸纳了学术造诣深厚的资深教授与青年教师加入领读人阵容,形成跨代际知识共享模式,成为本届读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541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
/
41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