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9-20
2023
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迪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9月19日,中国建设银行常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迪一行访问我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出席会议,党办校办、纪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计划财务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徐守坤介绍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办学成果及未来产教研融合的发展规划。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与中国建设银行的紧密联系,在党建交流、学术科研、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等方面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银校共建、加强银校共享、深化银校共研,助力双方事业高质量发展。吴迪对学校未来发展表示关心和支持。他指出,常州大学是建设银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合作成果丰硕,今后,建设银行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全力打造银校发展共同体。(通讯员/王鑫鑫 审核/孙凌峰 编辑/孙悦)
09-20
2023
泰国蒙福学校副校长萨拉吴·尤崇普一行访问我校
9月19日上午,泰国蒙福学校副校长萨拉吴·尤崇普一行访问我校,副校长王建浦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贵宾室会见了来宾,国际交流处、跨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会见。王建浦对萨拉吴·尤崇普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两校的合作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快速发展成果。他表示,目前常州正在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工业制造实力强劲,常州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办学特色鲜明,欢迎蒙福学校的学生来常大学习深造。他希望两校深化合作,拓展学生交流从“短期”到“长期”再到“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中泰一家亲”的新篇章。萨拉吴·尤崇普表示,蒙福学校非常重视与常大的合作,两校在长期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次来访,希望进一步增进两校的交流,重启“蒙福学堂中文班”项目,组织蒙福学生来常大学习实践,借助常大丰富的科创资源,提升蒙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后,萨拉吴·尤崇普一行参观了机器人产业学院、两湖创新区和武进新能源企业。(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09-20
2023
校领导出席金坛教育科创园项目工作推进会
9月19日下午,副校长晏成林赴金坛教育科创园调研项目建设情况并出席园区工作推进会。金坛区副区长姚祥,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书记黄建南出席交流会。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理办公室、茅山控股公司、园区设计单位及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姚祥、黄建南希望校地双方全力做好园区项目改造收尾工作,确保10月底前进行工程项目验收,注重园区安全、生态运行,积极发挥园区深化校地合作的“纽带”作用。晏成林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将努力把园区打造成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他强调,高校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学校将继续为地方企业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他希望园区进一步拓展功能定位,共同推进校地高质量发展。校地双方相关负责人就水罐区利用、家具采购、水电气接入、周边道路改建、园区营运筹备等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推进会前,晏成林一行实地考察了金坛教育科创园施工现场。(通讯员/陆茜 审核/马雪荣 编辑/孙悦)
09-20
2023
我校完成2023级外国留学生新生入学报到工作
9月13日至14日,我校2023级留学生新生报到工作完成。国际交流处提前部署,协助后管处、信息中心、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西太湖校区管委会等部门,优化细化各项流程和安排,确保迎新工作安全有序、热情周到、友爱温暖。留学生办公室明确了每一位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者的岗位职责,为新生办理报到注册、信息核实录入、学费缴纳、保险办理等一系列手续。来自科特迪瓦的药学院研究生保罗说:“贴心的接站服务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快速高效的报到手续也为我带来了很多便利,十分感谢为了迎接我们而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们和老师们。”据悉,我校共录取150名2023级留学生新生,其中研究生71名,来自俄罗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泰国、摩洛哥、卢旺达等32个国家。新生入学报到后,国际交流处和相关学院将组织开展出入境管理规定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反诈防骗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入学教育活动。(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09-20
2023
人文社科处赴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学习人文社科管理工作先进经验,为我校社科管理相关政策制定和制度优化提供良好支撑,拓展高层次项目申报、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9月13日,人文社科处处长潘道广一行分别前往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学习交流,商学院院长佟金萍、吴敬琏经济学院院长姜国刚、周有光文学院院长葛金华及学院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学习交流。上午,在与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交流会上,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院院长张振,副院长王晓斌、刘利平,商学院院长白俊红及社科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交流。张振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文科建设取得的成果及文科科研管理先进经验做法。随后,双方就文科发展规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申报与管理、高水平成果培育激励考核机制、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交流。下午,在与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交流会上,南京审计大学科研处处长陈兴发、副处长朱斌,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孙国锋、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朱军、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冯利伟及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交流。陈兴发简要介绍了南京审计大学的文科总体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会上,双方以学院为单位就文科学院建设发展、学科交叉
09-20
2023
常州科教城管委会检查指导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
9月19日下午,常州市政协副主席、科教城管委会主任祝正庆,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刘建荣一行赴我校开展校园安全与实验室危化品使用存储专项检查,副校长彭明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安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石油化工学院负责人陪同检查。祝正庆一行先后实地检查了学校学生宿舍楼、实验室危废暂存库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场所,对我校危废收集暂存和处置情况、实验室危化品和气瓶的存放使用,以及学生宿舍楼消防设施等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实地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祝正庆、刘建荣充分肯定了我校实验室安全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学校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科教城起到安全生产模范表率作用。彭明国指出,学校各相关单位应全面对照整改要求,认真按时完成隐患整改,实验室要不断加强危化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常态化开展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马江权 编辑/孙悦)
09-19
2023
我校李安萍研究员获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日前,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公布,我校研究生院李安萍研究员申报的《专业博士教育发展逻辑的国际比较与中国路径研究》获批一般项目,这是我校“十四五”期间获批的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的教育学单列项目,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2023年度共立项350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11项,国家重点项目9项,国家一般项目262项,国家青年项目58项,西部项目10项。我校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进度安排,认真组织申报教师与校内外专家深入开展研讨、交流,为教师申报项目积极提供支持。李安萍研究员该课题的立项彰显了我校教育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李安萍研究员长期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先后获批江苏省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理论文章。该项目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原有13个专业博士学位类别增设为36个为背景,探讨如何在中国专业博士教育发展中,透过西方国家专业博士教育发展逻辑及其有益经验,深入准确理解西方国家专业博士学位层次的本质内
09-19
2023
交汇点新闻:常州大学:聚焦思想价值文化引领,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日前,常州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想引领、价值引领、文化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为推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聚焦“思想引领”,在增“信”中铸魂育人常州大学建立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为支撑、青年大学习为基础的学习组织架构,组织开展72次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实现全校二级党组织巡学旁听100%全覆盖。通过举办专家论坛、专题学习报告会等方式,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学校连续9年获评“常州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该校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实施办法》,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以学科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全面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15551”思政课综合改革和课程思政,设立“传承红色基因”思政课实践课程,建立结对机制,创新校领导讲授思政课形式,提升育人成效。学校连续2年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首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
09-19
2023
江苏省科协高层次科技人才沙龙在我校举办
9月14日下午,由江苏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主办、常州大学中吴智库和常州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以“‘谏’言献策,‘智’汇中吴”为主题的江苏省科协高层次科技人才沙龙在我校举办。来自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20余位科技人才,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臧建东,省科协调宣部副部长杨冬生,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出席活动,省科协组织人事部、调研宣传部、省科协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开幕式上,杨琳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常州大学发展概况,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加深科技人才之间的合作,提高科技人才决策咨询研究能力,助力科技智库发展。杨冬生介绍了江苏省科技智库建设概况,并对科技智库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与会科技人才围绕科技人才政策、创新生态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等主题,汇报了决策咨询报告。臧建东和杨冬生作精彩点评,并指出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要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提炼鲜明的观点,提出可落地的政策建议。活动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详细了解了我校40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三大办学特色。(通讯员/胡思奇 审核/彭伟 编辑/孙悦)江苏省科协高层次科技人才沙
09-19
2023
校领导带队参加2023年石油矿业安全学科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石油矿业安全院长论坛
9月13日至15日,2023年石油矿业安全学科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石油矿业安全院长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高校石油矿业安全院长论坛组委会主办,西南石油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罗平亚、张来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苗鸿雁等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彭明国带队,研究生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此外,全国高校及石油、矿业、安全学科等相关研究机构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到场参会。论坛以“双碳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石油矿业安全学科创新发展与战略”为主题,围绕“全国石油矿业安全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双碳背景下石油矿业安全学科高质量创新发展”“石油矿业安全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等议题作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中,李根生院士等9位专家学者详细剖析了自然科学基金矿业与冶金工程学科资助现状与改革举措,分享了油气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经验与思考,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在石油学科分论坛中,我校何岩峰教授作“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主题报告,就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学科建设
09-19
2023
学校启动2023年学生军训工作
近日,21名军训教官抵达常州大学,正式开启学校2023级5800名新生军训工作。学校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行军训教官欢迎会。常州大学副校长周刚,承训部队顾敏少校出席会议,校人武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和学生助教参加欢迎会。周刚致欢迎辞,他对部队给予我校军训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周刚向军训教官们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和基本情况,也向各学院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及学生助教介绍了部队的光辉历史。他强调,学生军训意义重大,对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训过程中要严格施训、科学施训、温暖施训,同时也要做到军校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军训工作完成。人武部负责人在会上对军训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顾敏代表全体教官对我校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他表示,常州大学与部队的感情源远流长,教官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以生为本的训练理念,安全有序地完成承训任务。会后,军训教官、辅导员及学生助教进行了工作对接,实地察看了训练场地。(通讯员/阴祥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常州大学启动2023年学生军训工作周刚致欢迎辞
09-19
2023
我校在2023年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NCDA)大赛中获12项国赛奖
近日,2023年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NCDA)大赛国赛获奖结果揭晓。全国共有2万余件作品参赛。我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共投稿323件作品,在省赛中取得了40余项奖项,国赛中喜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常州大学获江苏赛区优秀组织奖。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是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15个省教育厅发文立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的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赛始于2012年,每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十届,是高校积极参与的重要竞赛之一。每年有1800所高校参赛,92%的985、一流大学和95%的知名设计院校参赛。比赛设“非命题”“公益”“命题”“创新创业”四个赛道,内容有元宇宙+设计、未来设计、国潮·非遗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与视频设计、交互设计、人居环境与规划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虚拟IP及表情包设计、数字绘画、数字摄影、数字音乐等。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备赛,对参赛作品不断进行修改与打磨,展现了同学们高超的学术素养与极强的专业技能。国赛一等奖获奖选手21研平面设计专业常荷媛同学表示,参赛作品的完成离不开老
09-18
2023
喜讯!常州大学环境生态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9月15日,根据最新一期ESI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我校环境生态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这是继2019年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后的又一新增学科。至此,我校共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和环境生态学。ESI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最新一期数据显示,我校化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467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52696次,全球排名第415位(较上期上升7位),位列前0.228%;材料科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2322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33046次,全球排名第461位(较上期上升2位),位列前0.349%;工程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1405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17357次,全球排名第740位(较上期上升16位),位列前0.321%;环境生态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89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4864次,全球排名第1745位,位列前0.977%。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突出目标导向,推动学科特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科声誉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9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4
/
1400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