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6-15
2023
我校2个专业获批2023年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遴选结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3﹞16号),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获批立项。近年来,我校积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行业办学,努力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常大模式。目前学校共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5门。(通讯员/庄佳 审核/薛冰编辑/庄媛)
06-15
2023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一行来校指导工作
6月13日,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对外交流处副处长杨杰、引智处副处长张奕涵来校指导交流国际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科学技术处、国际交流处、跨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参加对接交流会。会上,陈海群详细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总体情况,尤其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成果和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规划。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大企业、学校、政府的协同力,服务好常州“532”发展战略。陆伟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国际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果,希望深化与常州大学的合作。他表示,市科技局将进一步推动常州大学与企业开展技术对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推进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应用。陈海群、陆伟为江苏省国家外专工作室揭牌。俄罗斯乌法科技大学教授伊格·亚历山卓夫教授作为材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介绍了相关科研成果并展示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力电子、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庄媛)
06-15
2023
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成立
6月13日上午,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正式成立。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常州市政协副主席张加林一行6人,常州大学民革党员,武进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校党委书记陈群,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刚,民盟常州大学总支主委孟启,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白泽朴参加会议。会议由民革常州市委会委员、民革武进区基层委员会主委、武进区红十字会副会长朱丽娜主持。会上,民革常州大学支部首任主委孔文作表态发言。她感谢校党委和民革常州市委会对民革常大支部成立工作的关心支持。她表示,自己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支部建设,带领全体民革党员主动履职尽责,为学校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革力量。陈群代表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委员会对民革支部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民革常大支部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凝聚思想共识,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资政,始终坚持在大作为中展现党派的历史担当;要团结党员、增强活力,扩大组织影响,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贡献力量。张加林代表民革常州市委会向新成立的民革常州大学支部提出要求。他表示,民革常大支部要笃学践行,展现忠诚担当,
06-15
2023
常州大学赴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交流
6月12日上午,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一行赴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开展合作交流。扬子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顾越峰,副总经理邢建良,以及双方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及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会议。陈群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对扬子石化多年以来对常州大学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常州大学将全面推进与扬子石化的紧密互动和战略合作,将共建创新联合体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制度设计和有效平台,深化企校产学研合作,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彰显服务石油石化的行业特色。顾越峰介绍了扬子石化的发展概况。他表示,扬子石化和常州大学渊源已久,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结下了深厚情谊,在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望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联合开展团队共建、平台共筑、难题共克、人才共育,实现企校双方互利共赢。会上,双方就后期共建创新联合体、申报揭榜挂帅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通讯员/崔文龙 审核/钱俊峰 编辑/庄媛)
06-15
2023
徐守坤深入学院开展人才工作调研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部署,深化调查研究,近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先后赴理工科学院、自然与合成有机化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党办校办、人事处、科技处、产学研合作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6月8日上午,徐守坤专题调研理工科学院人才工作,近三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新引进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就聘期考核、教学能力等方面对学校人才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并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科学做好人才工作。下午,徐守坤赴自然与合成有机化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地走访调研。研究院、学院负责人介绍了本单位人才工作的特色做法与成效,并就面临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徐守坤指出,人才是生命线,他希望广大教师做好职业规划,秉持将“冷板凳”坐热的劲头做学术,凸显责任与担当。他要求学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系统谋划发展,健全体制机制,整合优化资源,用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破难题、育新机、开新局,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讯员/李若洁 审核/李忠玉编辑/庄媛)
06-14
2023
我校喜获“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和“江苏教育新闻奖”
近日,常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联合对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 年度学习情况进行了督查评估。我校获评“2022年度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至此已连续9年获此殊荣。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相关要求,坚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构筑“点线面”辐射式中心组学习模式,不断扩大理论学习范围、拓展学习纵深、提高学习实效,引导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加强高水平大学内涵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保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大篇章。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22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评选结果日前公布。我校报送的作品《阿根廷人斯蒂文:“中国迷”与“一带一路”的不解之缘》获二等奖。作品展现了我校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斯蒂文·索特雷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和他在中国与阿根廷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做出
06-13
2023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成立
6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会议中心举行。南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叶晓东,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杨正刚,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南化公司和常州大学相关部门、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及项目成员参加会议。杨正刚主持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现场合影创新联合体办公室、中石化联合所常州大学分所负责人简要介绍了创新联合体的准备工作情况。南化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科技发展部经理邱祥海和陈海群签署双方共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叶晓东和陈群共同为创新联合体揭牌。双方签署共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创新联合体成立揭牌叶晓东指出,常州大学一直是南化公司的老朋友,双方的深入合作迈向新起点。希望以创新联合体成立奠定新基础,充分发挥常大科研优势,协同南化产业资源优势,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新领域。陈群表示,南化公司与常州大学历来联系紧密、往来频繁、合作深入、情谊深厚。依托南化公司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完整的科研开发体系,企校协作共
06-13
2023
史良法学院举办第四届“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
6月7日晚,常州大学第四届“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在西太湖校区立言楼458举行。本次比赛由常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主办,史良法学院承办。本次比赛共有十一位选手入围决赛,决赛包括个人主题演讲和风采展示两个环节。演讲环节,选手们围绕“宪法与个人、宪法与社会、宪法与国家”等选题,以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为主线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风采展示环节,选手们通过合唱、朗诵、舞蹈、相声、脱口秀等形式别样演绎宪法精神。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臧韵瑾同学斩获一等奖;黄安妮、王旭和陈昕瑶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郭其畅、杨晓晴、程相、朱天怡、代思梦、张楠和吴朋宇七位同学获得三等奖。评委作比赛点评,他们指出,参赛选手们的演讲主题鲜明、语言流畅、举止大方、声情并茂、与观众产生了良好的交流和共鸣,希望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其中,增长宪法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赛后,参赛选手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比赛,自身言语表达、临场抗压和反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臧韵瑾同学表示,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是我们青年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陈婷编辑/庄媛)
06-13
2023
我校英语系教师团队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
6月11日,在2023年外研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教学之星”大赛江苏赛区英语专业组决赛中,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冯健高、却俊、杨逸团队从52所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荣获江苏赛区决赛特等奖,实现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成绩全新突破。本次大赛赛题为“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数字赋能,创新育人”,围绕国家发展大势和外语教育发展趋势,回归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要求教师团队深挖教材内涵,把握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精心打磨外语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属性,将语言育人的使命融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中,将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有机融入语言技能传授。外国语学院遴选了英语系部分教师组成参赛团队,赛前,学院专门为参赛团队组织路演,听取专家和同行教师意见。赛场上,参赛教师充分展现了良好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水平,在获得肯定和荣誉的同时,也为学院进一步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拥有扎实教学功底、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提供经验。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旨在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06-13
2023
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卢光跃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6月12日上午,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卢光跃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陆华良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及产教融合发展等方面情况,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叙情谊、共谋合作。卢光跃对西安邮电大学的办学历程、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情况作了介绍,他希望两校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在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经验介绍,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前,卢光跃一行实地参观了机器人产业学院,学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机器人产业学院办学特色及建设成效。(通讯员/庄佳 审核/薛冰编辑/庄媛)
06-13
2023
学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新提任处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
6月8-10日,常州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新提任处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复旦大学举办,近年来新提任的72名处级干部参加培训。在复旦大学的3天集中学习期间,培训班邀请到熊庆年教授、周晔教授及胡安安教授分别以“把握时代命题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及突发舆情应对”“新时代数据要素思维与创新发展”为题为学员作专题辅导报告。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参观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全方位、多角度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滨江考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和丰富内涵。本期培训班是我校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具体举措,旨在增强新提任处级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凝心聚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后期,学校将在校内开展有关管理能力、党务工作及财务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业务培训。(通讯员/李彦杰 审核/周刚编辑/庄媛)
06-13
2023
新疆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薛以东一行来校交流
6月9日,新疆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薛以东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出席工作交流会。两校党办校办、组织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计财处、审计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黄海燕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她指出,新疆科技学院的发展历程应和着时代发展的步调和新疆发展的需要。她希望两校以此次工作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推进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事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同开辟高水平大学创新发展新路径。薛以东简要介绍了此次交流学习的目的和新疆科技学院办学发展历程。他指出,常州大学办学成果丰硕、办学成绩斐然,在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借鉴常州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做法,拓宽学校视野,建立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共同实现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会上,双方围绕“依法治校”“放管服”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学生工作、产教融合等方面深入展开工作交流。会后,薛以东一行参观了我校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和机器人产业学院。(通讯员/石晨迪 审核/李晓明编辑
06-12
2023
我校学子在第二届“行观天下杯”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中获三等奖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行观天下杯”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决赛。张海鹏、撒兰翔、吴同江、翁婉莹、黄雅舒同学组成参赛团队参加比赛,由公共管理系李明、赵越担任指导老师。我校首次组织参赛,唯一一件参赛作品《百姓事,“桩桩”无小事: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电动汽车“充电难”的协同治理路径》在40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诸多强校的同台竞技中,我校代表队表现优异,赢得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从23支决赛队伍中进入前六名,获得三等奖。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获得了全国各大高校学子的积极响应与广泛支持。截至2023年3月3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400余支队伍的案例分析作品,最终共有3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其中本科生组23支,研究生组9支队伍。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于2022年4月开始组织学生备赛,5月到7月间做了充分的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8月到9月初开展实地调研,10月至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7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46
/
140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