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2-13
2022
我校4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
12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承担的“含油污泥分离-干化-热解一体化处理技术与成套装备”“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高温包覆关键技术及装备”“低碳绿色消雾节水冷却塔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4个项目召开科技成果视频鉴定会。专家组由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院士、浙江大学郑津洋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左健民教授,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肖雪军正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高级专家、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方总裁夏翔鸣,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副院长马歆等专家组成,涂善东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产学研合作处、项目组成员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成果鉴定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主持鉴定会。鉴定会上,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常州大学发展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诚挚谢意。他希望各位专家在对各项科技成果客观评价的同时,也对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
12-13
2022
我校承办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
12月9日,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年会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由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与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承办。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邵进,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百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代表线上参会。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主持会议第一阶段。陆华良介绍了我校办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情况。他指出,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线上线下融合也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新常态。高校教学研究工作者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新变化和新任务,探索新时代下更加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模式,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邵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高等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年会交流经验,总结共性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江苏高等教育
12-13
2022
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学术报告会暨江苏省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举办
12月11日,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方总裁夏翔鸣,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高级专家肖雪军,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副院长马歆,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机械学院领导班子及200余名相关专业师生线上线下参加活动。会上,戴国洪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围绕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希望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师生在学术报告会上与特邀专家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争取和专家们一起推动能源动力装备行业的新发展,谱写能源动力装备行业发展的新篇章。涂善东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围绕双碳国家战略,作了《大力发展碳-氢科学技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化工脱碳、化工固碳技术发展,优先发展洁净碳氢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朱祖超结合炼油工业中的关键装置和关键工位流程离心泵,作了《流程离心泵流体激振抑制及融合设计技术》报告,提出苛刻工况下高参数化离心泵水力激振和
12-12
2022
共建共创强合力 文化育人促发展——直属单位党委图书馆党支部与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学生第一支部举办党建结对共建活动
为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有效作用,进一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形成合力,12月9日,直属单位党委图书馆党支部与石油化工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科教城校区图书馆六楼报告厅开展党建结对活动。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管春英,图书馆馆长、支部书记金耀,石油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图书馆党支部全体党员和石油化工学院学生第一支部全体党员出席活动。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姚致远主持活动。签约仪式上,双方党支部负责人在结对协议书上签字。今后,双方将就特色党支部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学生读书交流沙龙、书香校园活动、公益读书会活动、读书社团活动指导等方面开展党建合作交流,增强党建活动实效。管春英作《责任:给奋斗者赋能》专题党课,从“责任”的内涵、Z世代员工的特点、“责任”的赋能等方面生动诠释校训“责任”。她指出,党员同志们应不忘初心,勇担责任、追求卓越,在责任和担当之中实现想象力、学习力、执行力、坚忍力、连接力的提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断为自己“增值”。在场党员纷纷表示,专题党课讲解生动,让大家感同身受,获益匪浅。双方党支部党员到图书馆二楼参观由图书馆联合马克思主义
12-12
2022
校领导带队走访江苏银行常州分行
12月9日上午,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带队赴江苏银行常州分行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江苏银行常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平刚出席会议。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江苏银行常州分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交流会。陆平刚介绍了江苏银行的发展历程、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他表示,江苏银行发展态势良好,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市场份额连续八年增长。江苏银行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因才适用,欢迎常州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陆华良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和产教融合特色。他指出,江苏银行是我校学生优先选择的就业单位,希望双方能够构建长效联动、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他要求学院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工作胜任力。双方就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创新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会上,“常州大学校外实习基地”授牌。(通讯员/王怡菲 审核/江涛涛 编辑/孙悦)“校外实习基地”授牌仪式
12-12
2022
学校举办第十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
12月10日,第十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在“云端”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常州大学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承办,江苏钟鸣律师事务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协办。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等出席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4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法律实务部门6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实务翘楚参加会议,在线参会及观看人数达1500多人。我校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主持开幕式。陈海群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及史良法学院的办学情况,他表示,在法治轨道上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的召开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时代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赵旭东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法律与社会”主题愈加突出与重要,中国在与国际进行接轨的过程中,如何与世界有法律上的连带性关系将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回望本土社会的法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性会进一步促进体系建设。
12-12
20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与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开展全面共建暨揭牌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交流,提升基层党建水平,近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与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开展全面共建暨揭牌仪式。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澔、党总支书记陈闽、部分党组成员、相关党支部负责人,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王永利、院长彭明国、部分党政领导、相关党支部负责人、师生党员代表出席仪式。彭明国介绍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科研成果及精神文化等办学情况,他希望通过共建活动平台进一步加深双方交流合作,形成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情况互通的良好局面。陈闽介绍了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现状、企业文化、业态结构、党建等情况。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相关负责人从各支部概况、组织建设、党建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党建工作。黄澔希望双方进一步拓宽合作广度和深度,寻找校企双方更多融合点和创新点,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高校双向赋能。王永利指出双方在能源领域合作具有扎实基础和广阔前景,希望双方合力打造校企合作示范样本,实现产学研有机融合。陈闽、王永利分别代表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党总支和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委签署党建共
12-12
2022
我校举办第三期“卓越讲堂”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近日,我校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开展第三期“卓越讲堂”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学生工作处处长蒋琳出席活动,各学院心理辅导站负责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辅导员1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历时两天,学生工作处根据辅导员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导向,邀请了来自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904医院等省内外的心理工作专家、教授,精心安排了讲座专题,内容有辅导员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分析、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家校合作沟通技巧等实操技能的分享,也有心理危机干预、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置等知识的传授。培训现场,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实操演练,深化培训成果,获得了良好的反馈。本次培训是我校辅导员“卓越讲堂”一项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校学生工作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后续,学生工作处将继续扩大心理健康培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发挥全员育人功能、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不断满足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奠定良好基础。(通讯员/蔺旭鹏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
12-12
2022
机器人产业学院 中以科创学院赴遨博智能对接项目制教学方案
近日,机器人产业学院 中以科创学院项目制教学方案对接会在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遨博智能”)举行。遨博智能副总裁吕心力,我校中以科创学院副理事长、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党海平,中以科创学院副院长、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王豫平,机器人产业学院 中以科创学院院长徐淑玲,以及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徐淑玲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和人才培养模式,她指出,在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一方面紧跟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并支持学生通过项目制方案,聚焦企业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学科交叉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学院与企业的产学研全面对接,共促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制方案及取得的成果。按照方案实施办法,以企业用户为导向,由企业出题,学院师生团队根据企业需求,完成相关项目的开发与研制,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困难,降低企业研发和人力成本,并与企业共同提升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产学研用”新模式。党海平表示,作为
12-12
2022
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举办“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江苏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校园行活动方案》,推广和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近日,常州市疾控中心联合常州大学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后勤管理处医保中心,共同开展以“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的艾滋病日宣传活动。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包括防艾知识普及宣讲、防艾问答小游戏、“爱的抱抱”等环节,校医保中心的各位医生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欢快的游戏互动中,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进一步了解。活动现场还为同学们准备了防艾宣传主题挂历、文具、明信片等精美小奖品。活动倡导广大师生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自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共同建立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关键防线。后续,学校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强化防艾意识,加深对艾滋病的了解,共抗艾滋,共享健康。(通讯员/陈光浩 审核/张继延编辑/孙悦)
12-10
2022
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逐梦二十大——常州大学合唱比赛决赛结束
12月8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主办,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承办的常州大学合唱比赛决赛在西太湖校区立艺楼礼堂举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出席活动,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人及部分参赛学院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决赛。本次合唱比赛自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学院的大力支持,21支队伍的1050余名学生参加。经过激烈角逐,10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比赛分为“回忆往昔·致敬民族脊梁”“千秋伟业·共筑百年大计”“戮力同心·书写青春担当”三个篇章,同学们唱响青年使命,展现青年一代在强国路上的自信担当,表达了新时代青年感党恩、跟党走,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赤子情怀。开篇情景剧串联起建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自各学院的十支队伍,在合唱的基础上,配以舞蹈、朗诵、器乐及情景剧等表演形式,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用气势磅礴的歌声追忆峥嵘岁月、感受时代脉搏、展望前路征程。最终音乐与影视学院、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荣获一等奖,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二等奖,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
12-10
2022
学校与常州市慈善总会签署慈善公益项目合作协议
12月8日上午,我校与市慈善总会公益项目签约仪式在行政中心群贤堂召开,常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一波,常州市副市长夏思军,常州市慈善总会会长蒋自平,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学生处助学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会上,我校与市慈善总会签署合作协议。戴国洪在发言中指出,学校与慈善总会加强公益慈善合作,制定合作计划,协调合作事项,落实合作事宜,共同成立慈善文化研究院,以慈善文化研究成果促进常州慈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他表示学校将在校内打造慈善超市,依托慈善超市对困难学生及教职工开展校园助学助困帮扶和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慈善基因将一直激励着全体师生员工接续奋斗。此次合作签约仪式,不仅加强了我校与慈善总会的深度合作,还推进了慈善事业与资助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多层次资助体系过程的构建,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从“输血”到“造血”、从“助人”到“铸人”、从“扶贫”到“扶志”的转变。(通讯员/蔺旭鹏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
12-09
2022
学校推进“环境思政 成风化人”工作
为构建我校“环境思政”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7日,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到医工学院、安全学院、美院、华院调研指导“环境思政”工作,党办校办、宣传部、发规处、教务处、后管处、信息化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校领导实地查看了学院思政“墙文化”建设及西太湖校区校园环境景观,对各单位立足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精神、办学特色、育人成果、榜样模范等用图片、文字、绘画、实物展示、电子屏交互等多样化形式呈现效果予以充分肯定,对我校二级网站改版设计理念及标准化设计方案予以细致指导。陈群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旨归。他要求各单位在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上下功夫,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聚焦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导向,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互联网意识和能力,拓宽思政工作载体,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体系,打造全环境育人“生态圈”;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思政作为“美育”实践着力点,以文化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7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85
/
140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