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1-17
2022
校领导走访调研外国语学院、周有光文学院
11月14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树法到外国语学院、周有光文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实地走访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场所、行政办公区域,参观了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中心及周有光文学院雅確书屋。外国语学院、周有光文学院相关人员陪同调研。走访调研期间,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薛勇详细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环境文化建设及学院特色教室、实训室等场所建设理念。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焦洁庆详细介绍了文学院“环境思政”实施方案及下一阶段工作设想。 徐树法对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前一阶段环境思政工作的推进情况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学院要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深挖学院文化内涵,着力凸显学院优势亮点,文以化之、文以铸之,通过建设学院特色“墙文化”,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专业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切实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
11-17
2022
二届党委第六轮巡察完成进驻
根据校党委部署,日前,二届党委第六轮巡察完成进驻。被巡察党组织分别召开党委巡察进驻动员会。会上,各巡察组组长作动员讲话,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校党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提出要求,通报了本轮巡察的重点工作及任务。本轮巡察对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党委、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后服中心党总支、吴敬琏经济学院党委等5个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2个专项检查组同步检查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及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1个专项巡察组专题巡察校园诈骗问题。主要任务是按照“摸底数、防风险、查问题、促发展”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及校党委要求;践行安全发展理念、防范风险隐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通过紧盯职能、权力和责任,紧盯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着力发挥巡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巡察组将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谈话、调阅资料、列席会议、召开座谈会、受理信访举报等方式开展工作。巡察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0519-86330079,接听时间
11-17
2022
徐守坤调研指导外国语学院工作
2022年11月10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莅临外国语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听取学院工作汇报。调研会在西太湖校区外国语学院431会议室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院长陈颖主持调研座谈会。会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院从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提出了目前学院发展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设想,反映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徐守坤校长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在大学外语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各方面取得的丰硕办学成果,并就学院反映的困难进行了现场办公。徐校长要求,学院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服务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要做好教学科研发展规划,引导教师规划个人科研定位,既要鼓励教师做“顶天”的高端前沿研究,还要鼓励广大教师做应用型、交叉性研究,更要积极鼓励大学英语基础课教师站好讲台、潜心教学,用心做好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学科建设要关注时代最新发展,积极探索翻译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建
11-17
2022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起学⑥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Hz-DGj5G_skmvMHetyHIuA(编辑:刘博)
11-16
2022
西太湖校区举行安全活动月启动会暨义务消防队成立仪式
11月10日下午,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在立艺楼千人会堂举行安全宣传月启动仪式暨义务消防队成立仪式。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周祥、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峰、后勤服务中心主任葛和生、学院师生代表、西太湖校区后勤服务中心、保安队伍及服务保障单位职工参加会议。启动会上,孙峰主任首先代表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对校区各条线教职员工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上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希望各与会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铭记职责使命;要加强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安全责任,成为学校安全稳定的铜墙铁壁。随后,李长荣副主任宣读了《关于成立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义务消防队的通知》,明确义务消防队成员的责任与使命。参会领导为义务消防队成员授旗并颁发聘书。授旗仪式结束后,消防支队周祥科长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自防自救的方法与技巧。随后,带领参会人员实际体验了油盆灭火、水带抛接、疏散逃生体验屋,通过实际操演让大家学习到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情以及火情中如何自救、逃生等知识。通过本次活动,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
11-16
2022
常州机场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11月2日上午,常州国际机场“学习二十大,赋能新征程”专题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常州国际机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潘泉荣,常州国际机场人力资源部部长耿贵林,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荆谷平、副院长彭小健,商学院党委书记江涛涛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商学院副院长林栋主持。江涛涛致辞中表示,本次培训班是常州国际机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管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项培训,也是学校推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 潘泉荣对本次培训进行了开班动员,希望本次培训学员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线下培训机会,认真学习,补齐业务短板,积极与授课专家交流请教,释疑解惑,领会透精神,学到真本领,更好的为常州国际机场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本次培训分为两期,面向常州机场100余名一线和中层管理人员,课程围绕二十大精神解读、舆情管理和应对、有效激励与高效管理、压力纾解与有效沟通、新安全生产法解读等专题开展了深入培训。
11-16
2022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常州举办
11月12日,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常州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大学、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市第二中学、常州市华润小学等相关学校教育工作者百余人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会上,成立了“常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向17位专家颁发了聘书。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致欢迎辞,他指出,常州大学把红色文化育人作为办学特色之一,持续探索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思政工作体系。常州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与各联盟单位一道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携手培育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志良同志讲话,他指出,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
11-15
2022
学校启动“两代会”换届筹备工作
近日,常州大学第十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简称“两代会”)筹备工作会在文正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两代会”筹备工作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两代会”筹备工作组组长陆锦冲主持。会上,工会负责人对“两代会”前期需要筹备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与会人员就“两代会”代表名额分配及产生办法,代表团、主席团、教代会执委会、工会委员会及“两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原则,“两代会”的主要议程和日程安排,各筹备小组的具体分工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原则性意见和建议。陆锦冲强调,“两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希望筹备工作组: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两代会”筹备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讲政治、顾大局,高标准地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二要责任到人,把工作做细做扎实。筹备工作时间紧、工作多、任务重、程序要求严且环环相扣,各工作组要制定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时间推进表,确保筹备工作万无一失;三要广泛听取意见,高质量完成行政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等各类大会文件材料的起草、准备工作;四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树立工作一盘棋的团队意识,统筹谋划好
11-15
2022
聚焦“双碳”战略目标 促进绿色转型发展——我校举办第十二期龙城大学生创业论坛
11月9日下午,由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常州大学、常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常州大学创新联合办公室、协同创新管理办公室、共同承办的第十二期龙城大学生创业论坛在文彰楼报告厅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苏叶,常州市团委副书记黄泽欣、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宗涛出席了活动。常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科技创业园、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校团委相关负责人,特邀创业指导专家、青年创业者代表以及大学生双创项目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戴国洪为本次论坛做致辞并指出,论坛自2014年举办以来,以聚焦创新要素、完善创业服务、聚集创业人才、营造浓厚创业文化为宗旨,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品牌。壹米创新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总裁蔡生祥做了以“双碳”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演讲,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做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常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江一山、共青团常州市委副书记黄泽欣、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宗涛分别为特邀创业指导专家壹米创新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总裁蔡生祥、陈醉晋星
11-15
2022
我校学子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特等奖4项
在近期结束的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学子表现出色,西语192班江畅、给水192班孙靖翔、社工211班李晨欣和计算机204班邢玉秀四位同学斩获特等奖,我校在该项赛事成绩再创新高。另有31名同学获得一等奖,17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90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外国语学院多次召开团队指导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优化备考策略。竞赛指导团队老师克服困难,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备考。初赛后,大英赛教师团队对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决赛的35名同学采取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定制备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益求精。第二次获得特等奖的孙靖翔、江畅两位同学表示非常感谢指导老师对新题型的剖析讲解和耐心指导,让他们及时调整适应本年度竞赛题型;第一次获得特等奖的李晨欣、邢玉秀两位同学表示,指导教师赛前的任务安排、错题讲解、心理辅导对其获奖起到重要作用。四位特等奖获得者都认为,大学生英语竞赛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提升作用。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等校内外语言实践项目,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
11-15
2022
常州大学机关学工人武党支部与农行常州分行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结对共建
11月11日上午,常州大学机关学工人武党支部与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机关第一党支部在科教城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党建工作结对共建活动。中国农业银行省分行高级专家周清清、市分行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丁丽君,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戴国洪、学生工作部部长蒋琳、学工人武党支部书记龙涌澜出席活动。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市分行督导员蒋亚东、专职组织员桑田、市分行党委办公室王东云、常州大学机关学工人武党支部各委员参加活动。活动中,戴国洪介绍了常州大学的相关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表达了对本次结对共建的良好祝愿。戴国洪指出,此次与农行常州分行机关第一党支部进行党建合作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和环境育人工作有着积极地作用,有利于加深校企合作,助推人才培养,希望支部共建能进一步发挥实效,寻找人才培养的突破口、结合点,促进校企对人才的协同培养,实现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的发展。周清清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东云同志的事迹为主线,向大家介绍了农行常州分行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以王东云同志为代表的农行人身上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周清清表示,本次支部共建活动具有实质性意义,希望在接下来的共建中,
11-15
2022
【巡学旁听】校领导巡学旁听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
11月10日上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在科教城明行楼514会议室巡学旁听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海外教育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并结合实际工作谈学习心得。戴国洪强调,学院党总支要按照校党委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顶层设计;要创新学习方式,用有效的方式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他还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要带头学,学院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党员同志的学习。二要结合学,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学校事业、海外学院事业的发展以及实际岗位工作,在学习中充分挖掘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三要学以致用,善于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业务工作,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内涵式发展,开创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新格局。储志新、王宁分别领学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储志新表示,全院师生要在全面学习把握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要求,把真干作为责任,实干作为自觉,苦干作为本分,能干作为关键,聚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打造高
11-15
2022
校领导赴城市建设学院、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11月11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率科技处、产学研合作处、创新联合体等部门负责人赴城市建设学院、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调研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调研。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地方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汇报了学院年度科研任务落实情况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推进进展,并针对学院学科建设、科研目标规划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汇报了下一步工作计划。陈海群对学院科研发展工作思路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学院立足实际,聚焦学科专业方向,积极打造优势学科;抓住机遇,拓展渠道,加强合作交流,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作用,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讯员/周雪 审核/宋国强 编辑/庄媛)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7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3
/
140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