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0-21
2022
我校荣获“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和“常州市‘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命名表彰2019—2021年度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的决定》(常文明委〔2022〕12号)。经自查公示、自愿申报、推荐审核、综合考评、征求意见、媒体公示等程序,我校荣获“2019—2021年度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称号。这是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发布《全国高校文明校园测评细则》,进一步明确文明校园创建任务以来,我校连续两次获得该项荣誉称号。常州市多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表扬全市“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常法宣办〔2022〕10号)对全市“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我校被评为常州市“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这是在2020年我校取得“常州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荣誉。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文明校园创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步、常态化创建与建立长效机制并举,全校各单位齐抓共建,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六个好”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普法宣教工作,推动法治校园建设。在全校师生的大力参与支持下,校园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谱写江苏高水
10-21
2022
【学习热议】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体育学院 中体产业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按照常州大学党委统一部署,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体育学院 中体产业学院组织师生集体观看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大家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热情全程认真聆听,积极开展讨论,各自分享心得,热议祖国未来,激扬报国情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阴蕾: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党员同志们要深入学习会议内容,进一步将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高校教师,更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使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同学们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担当,增强个人本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能源学院学生会主席甘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感到无比振奋、备受鼓舞,既满怀信心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专
10-21
2022
徐守坤调研指导石油化工学院学科工作
近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到石油化工学院调研指导学科工作,学科办和校办相关人员陪同调研,石油化工学院领导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学院负责人就学科建设工作和博士点申报准备情况及下一步计划作了汇报。 徐守坤希望学院在博士点申报上要进一步凝聚共识,统筹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凝炼学科特色。建议学院成立博士点申报工作专班,以博士点申报为抓手,落实任务,明确进度,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10-21
2022
徐守坤赴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10月13日上午,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赴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天润科技大厦A座611会议室召开,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院院长孟启就学院师资队伍、教学工作、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汇报了学院即将搬迁面临的机遇与困难。学院党委书记王利群对学院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等情况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汇报。徐守坤校长认真听取了学院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学院目前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学院存在的客观困难提出了建设性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他对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学院要充分利用搬迁的机遇,用心规划并打造好实验中心、科研平台、科研团队;二是学院要找准发展特色,与国内外高校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合作,与地方高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学院的科研水平提升;三是学院要以发展的眼光,及时跟进认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10-20
2022
学校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开幕
10月19日上午,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常州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在文彰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学院院长、副院长,导师代表、辅导员及研究生代表26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研究生院院长王龙耀主持。黄海燕在致辞中总结并肯定了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学术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并对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创新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搭建全方位学术创新体系;二要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健全全过程导师指导机制;三要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黄海燕强调,广大研究生一定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站到国家和人民的立场来进行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把科研做在新时代祖国的大地上,把文章写在人民心中。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房加美同学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路,勉励同学们做科研要“学会坚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并号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当立志高远,当奋发图强,为学术科研创新奉献青春力
10-20
2022
学校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报告会
10月18日下午,我校在科教城校区文彰楼报告厅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报告会。中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新,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中圣科技副总裁周江洪、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监顾丽娟、人力资源副总监阚群,我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柳铭、学生工作处处长蒋琳和100余名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报告会。会议由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龙涌澜主持。报告会上,戴国洪为郭宏新颁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老师聘书。郭宏新作题为《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核心主题》的专场报告,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全景展现了投身创新创业的动人故事。他带领企业坚定走国产化创新之路,创造了50余项中国“首次”;研发的热棒产品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研发的LNG液化天然气国产化成套装备,打破国外长期垄断;研发的太阳能多晶硅冷氢化反应器装备,成功实现废弃物清洁化、资源化;研发的火炬气回收系统,被列为“国家环保重点新产品”。郭宏新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思考,勉励大学生要潜心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志存高远,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顾丽娟从中圣的企业文化、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2022年校招宣讲,现场提交简历40余份。本
10-20
2022
校领导调研指导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研究生工作
10月13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研究生院院长王龙耀、副院长刘江珅,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艳鼎一行赴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调研指导工作。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领导班子及研究生工作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座谈会上,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刘雪东介绍了学院发展概括、2022年学院工作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并围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博士生教育改革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生招生和教育管理等具体问题向校领导一行进行了详细汇报。黄海燕对学院在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随着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规模上的不断发展,针对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学校将做好统筹支持工作,为学院打通症结。她希望,未来学院能够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利用科教城园区的各类优质资源,打造“全域”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为学院发展赋予新动能。
10-20
2022
徐守坤调研指导史良法学院工作
10月19日上午,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到史良法学院调研指导工作,调研座谈会在西太湖校区立言楼会议室355召开。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座谈。座谈会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围绕党建工作、师资队伍、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智库建设,学院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等作了汇报。徐守坤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学院能够继续创新推动“校地盟” 协同培养法治人才模式,强化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高峰;能切实发挥法学在学校制度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成效和更加丰硕的育人成果,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他表示,学校将根据学院的发展需要,在资源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陈婷)
10-20
2022
校领导调研指导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
10月12日下午,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研究生院院长王龙耀、副院长刘江珅、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艳鼎到商学院调研指导研究生工作,商学院院长佟金萍、副院长刘建刚、党委副书记林方毅等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学院负责人围绕研究生高质量发展工作现状、实践探索、教育体系等方面,详细汇报了研究生的发展规模、培养流程、招生工作、生源就业质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黄海燕对学院在研究生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她指出,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学院研究生教育规模突破性的增长,学院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培养定位、优化培养结构、打造商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质量。她要求,学院要凝练研究生培养特色,趁早培育并积极申报高级别的教育教学项目;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以MBA项目招生为契机,推进优质校友计划,打造常州大学人才聚集高地。(通讯员/刘颢妍审核/江涛涛)
10-20
2022
校领导为工会干部上“清廉奉献 竭诚服务”专题党课
10月17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锦冲在科教城校区为全校工会干部讲授题为《清廉奉献·绘制人生底色竭诚服务·镌刻工会名片》专题党课。校工会委员会委员,分工会主席、副主席及校工会工作人员聆听了党课。陆锦冲围绕政治引领、民主管理和经费管理三个方面,为工会干部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及相应防控措施。他强调,工会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政治性作为工会组织的灵魂;必须坚持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和以教职工为本,发挥好组织、引导、服务教职工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依法依规服务和维权,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把握政策,规范操作,让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更好地惠及广大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不断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他围绕“清廉奉献、服务职工”对工会干部提出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清廉奉献作为人生底色;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履职本领,把服务好教职工培育打造成工会品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党课结束后,陆锦冲为工会干部
10-20
2022
学校举行2022年常州市第五期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开学典礼
10月13日上午,2022年常州市第五期转业军官进高校专项培训开学典礼在我校举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尹志平、常州大学副校长黄海燕、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党委书记陈婷和来自常州市相关各委、办、局的34名学员参加典礼,开班典礼由常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培训中心主任荆谷平主持。 黄海燕致欢迎辞。她代表学校欢迎各位学员加入常州大学大家庭,简要介绍我校办学情况,并指出,借此培训契机将有利于进一步搭建我校与各单位的合作平台。同时,学校也将统筹部门和学院多方力量,努力做好培训期间各项服务与保障工作。通过以法学专业为主干课程的渗透,依托学校优质师资力量,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让各位学员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提升专业技能和履职能力,确保培训取得理想的成效。 尹志平在动员讲话中指出,选派优秀转业军官进高校培训,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转业军官履职能力和适岗能力的需要。要求学员能够转变意识观念,高度重视本次学习,高标准要求自己,牢记政治担当,严格遵守纪律,落实管理规定。陈婷向全体学员介绍了史良法学院情况和本次培训课程的具体安排情况,学员代表陆
10-20
2022
光明日报深度报道我校人才培养成果: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光明日报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题,围绕红色文化、石油石化、创新创业三大办学特色报道了我校人才培养成果。近日,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写信人是该校大四学生贾雪怡,在信中,即将奔赴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她对母校四年间的悉心培养表达了深深谢意:“从初入大学时的迷茫,到毕业时手捧众多优秀成绩单的自信满满,是常州大学帮助我实现了成长道路上的精彩蝶变。”这正是常州大学多年来深化人才培养的一个生动缩影。建校四十余年来,常州大学坚持立足地方、服务行业,系统构建了红色文化、石油石化、创新创业三大办学特色,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常州大学正致力于书写一份优秀答卷。从“被感动”到“见行动”,红色文化立德树人陈群介绍,常州大学近年来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办学特色,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科学研究与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红色文化已然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我们学习常州三杰,是因为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日前,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线上研讨会上,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
10-19
2022
校二届党委巡察工作收官动员部署会召开
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六轮巡察动员大会现场10月19日,学校党委对本届第六轮巡察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确保本届党委巡察圆满收官,高质量完成全覆盖任务。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群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徐守坤宣读巡察组组长、副组长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决定。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沈新奎主持会议。其他校领导、巡察组成员、被巡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其他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会议。陈群强调,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开展收官巡察,意义特殊、责任重大。要把握巡察的政治本质,坚守政治定位,贯彻巡视方针,扛牢政治责任,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践行“两个维护”;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帮助师生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用好巡察“利剑”,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要聚焦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及校党委要求,践行安全发展理念、防范风险隐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8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02
/
140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