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1-25
2021
学校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题研讨
1月22日下午,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学校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题研讨。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范军军,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各相关学院分管领导和技术转移研究院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宋国强主持会议。宋国强从多元培养模式、特色教学体系、专业平台基地、高端科技智库等方面介绍了我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取得的发展成果。与会人员围绕规范管理制度、提高培养质量、创新培养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培养特色,展开了深入研讨。范军军充分肯定了我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为推动常州技术交易高质量发展、服务常州产业转型升级,科教城与学校签署了联合培养技术转移等人才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他希望未来双方能以人才培养、智库建设、业务培训等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共生共长机制,日益深化校地合作,携手推动产教融合。苏旭平指出,培育技术转移人才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推
01-24
2021
我校西班牙孔子课堂举办牛年新春贺卡设计大赛
1月20日,我校承办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顺利举行了“巧手制贺卡,新年送祝福”的牛年新春贺卡设计大赛。经过海选、初选和决赛评选,来自海滨小城阿尔梅里亚课堂的梦佳和罗杰分别斩获小学组、中学组的第一名,来自韦尔瓦课堂的小艾伊荣获大众网评最佳奖。本次活动是安区课堂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活动,共收到近千份的学生作品。除了安区课堂的3500多名师生外,很多学生的父母也积极参与其中,协助孩子共同完成作品。安区课堂的志愿者老师们向西班牙学生深入地讲解有关中国年的习俗、“福”字的故事以及十二生肖的起源传说。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了解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对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安区课堂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联结,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推广。
01-24
2021
九三常州大学支社与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由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九连”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的盛会在连云港举行,九三学社常大支社应邀参加。会上,九三学社常州大学支社与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常大支社成员与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流,询问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形成攻克难题技术档案,有的放矢开展技术合作。近些年,学校各民主党派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扩大同心圆。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自身界别优势,发出常大声音,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1-24
2021
常州市文联主席舒文一行来校交流
1月22日上午,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舒文、兼职副主席吴鸣,秘书长蒋小萍一行来我校交流。副校长徐树法出席交流会,周有光文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徐树法对舒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市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指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功能,打造了一批文化精品,学校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同时积极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他感谢常州市文联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常大和常州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舒文表示,常州大学文学艺术底蕴深厚,为常州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市文联将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等作用,紧密联系文艺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家,并希望与常州大学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共同培育文艺人才,打造文艺精品,推进文化艺术项目和活动的开展,使常州文化艺术事业迈向新台阶。 会后,舒文一行与周有光文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01-24
2021
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陈华一行来访我校
1月22日下午,南京晓庄学院党委书记陈华,党委副书记华春、副校长黄秀琴、副校长杨种学等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陈群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主持会议,副校长徐树法、副校长徐守坤、党办校办、宣传部、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处、学科办、科技处、社科处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交流会。陈群代表学校对陈华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绩。他指出,面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部署,两校都面临加快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他希望两校能够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在“十四五”开局中谋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陈华对常州大学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介绍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发展历程、学校特色、办学成绩和文化传承,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借鉴常州大学在谋划和制定“十四五规划”、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两校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事业有序、平稳、快速发展。会上,我校发规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办等负责人围绕“十四五规划
01-24
2021
我校8位教师入选2020年“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文化英才、文化优青 获历史性突破
近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公布了2020年“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英才和文化优青入选名单,我校共有8位教师入选。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华、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佟金萍入选社科理论界“社科英才”;美术与设计学院王驰入选文化艺术界“文艺英才”;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马继迁、经济学院任保全、史良法学院张建入选社科理论界“社科优青”;美术与设计学院万爽、顾峰豪入选文化创意界“文创优青”。2014年、2019年我校各有1位老师分别入选“江苏青年社科英才”和“江苏社科优青”,本次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获历史性突破。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英才、文化优青的评选,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大力发现、培育、集聚优秀社科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社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江苏社科工作在全国影响力,推动“三强三高”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次申报工作由宣传部、人文社科处、党办校办、人事处牵头组织,推荐和审核把关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坚持竞争择优、优中选优,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确保人选水平和质量。经个人申报
01-23
2021
陈群会见加拿大工程院杨天若院士
1月2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陈群会见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计算机系杨天若教授,副校长徐守坤、国际交流处和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见。陈群回顾了学校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的合作历程,对杨天若教授积极推动两校合作办学项目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两校自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举办中外合作项目,已有十二届近300名学生获得两校学位,一大批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近年来,两校合作不断深化,从学生联合培养拓展到科研合作。我校邹凌教授与杨天若教授成功申报省教育厅首批中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科研项目,共建“人机物智能与交互国际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多模态数据分析及脑机接口技术等领域研究。
01-23
2021
江苏教育发布(微信):一周校园动态(2021.1.18-1.22)“研习舍”里的“红色晚自习”
近日,在常州大学的研究生宿舍,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围坐在一起,开展了红色晚自习研习活动。“红色晚自习”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观看教育短片、共读党史、针对时政热点进行学习研讨等等。研究生党员在加强自身教育的同时,也辐射着整个研究生群体,同学们将这些开展活动的宿舍取名为研习舍。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l1l_uTqOZE_HubeZADdvA
01-23
2021
2020年常州大学“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2021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们坚持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我们同心协力抗击疫情,民心信心进一步凝聚;我们持续深化内涵建设,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更加注重内部治理,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了全面展示学校2020年取得的办学特色和成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投身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干劲,汲取未来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学校开展了“2020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根据校园网主页、学校官方微信投票情况,综合专家意见,“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疫情防控彰显新担当”“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等事件入选我校“2020年十件大事”。一、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江苏省2019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省委第四巡视组来校开展巡视。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开展校二届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实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工程,完成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和20个二级党组织委员补选工作。成立
01-22
2021
2021年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在我校举行
2021年1月20日,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陈荣教授、中山大学苏成勇 教授、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厦门大学龙腊生教授、苏州大学郎建平 教授、中山大学童明良教授、南京大学左景林教授、常州大学陈群教授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石油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上,陈群代表常州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他们的莅临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情况,期待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开幕式结束后,郑兰荪院士、陈小明院长院士、苏成勇教授、孙为银教授、龙腊生教授、郎建平教授、童明良教授、左景林教授奉献了8场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就无机化学学科建设和前沿科学问题深入交流。无机化学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研讨会探讨当今无机化学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致欢迎辞常州大学副校长徐守坤主持郑兰荪院士作报告陈小明院士作报告苏成勇教授作报告孙为银教授作报告龙腊生教授作报告郎建平教授作报告童明良教授作报告左景林教授作报告合影
01-22
2021
学校专题部署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
1月21日下午,常州大学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召开。校领导陈群、蒋军成、戴国洪、陆锦冲、黄海燕、徐树法、徐守坤、陆华良出席会议,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戴国洪主持会议。会上,后管处、人事处、学工处、研工部、海外学院、继教院、教务处、保卫处、西太湖校区、白云校区、后勤服务中心等11个单位依次汇报了各自条线的寒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下学期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蒋军成校长全面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他指出,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状态,河北、北京等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一是务必要继续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方案。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对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出台了技术方案,各单位一定遵照执行,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落实落细学校疫情防控举措,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二是务必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各部门要强化统一指挥,扛起责任担当,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坚决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精准做好寒假和开
01-22
2021
慰问困难职工 关爱温暖人心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1月21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如走访慰问我校困难教职工,为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并送上慰问金。校工会、二级单位及分工会负责人陪同慰问。每到一处,张宏如与病患教职工、家庭困难教职工及其家属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恢复状况、家庭生活以及工作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叮嘱他们把握好工作节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他强调,工会要成为教职工的温馨之家,多做雪中送炭工作、多做困难帮扶工作,让需要帮助的教职工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关爱,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学校非常关注重视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的教职工,每年拿出专门经费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慰问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校工会共慰问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困难慰问13人次,生病住院慰问49人,生育慰问22人,亲人去世慰问43人,大病互助慰问44人,疫情不同时期慰问滞留湖北、线上教学优秀个人、学生返校服务保障人员393人,暑期送清凉慰问1027人等,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01-21
2021
学校开展假期前安全工作检查
为做好假期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1月19日,副校长黄海燕带队对科教城校区校园疫情防控、交通管理、校园警务室运行等进行安全检查,安全保卫处负责人和武进区交警中队民警陪同检查。在校门口和警务室,黄海燕详细询问疫情防控门岗管控措施执行、北门口交通疏导以及校园警务室投入使用情况,并嘱咐安全保卫部门要细化假期期间师生及外来人员进出校园的管理和服务,依法科学精准做好寒假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黄海燕强调,安全工作无小事,要高度重视寒假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决守住校园疫情防控这道防线,继续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确保寒假校园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9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26
/
140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