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4-23
2020
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在常高校开学工作情况交流会
4月22日上午,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在常高校开学工作情况交流会,对常州高校的开学准备工作作调研。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以及江苏理工学院等10所高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交流会。我校校长蒋军成参加会议。蒋军成首先代表学校对省教育厅、兄弟高校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重点围绕师生返校方案、应急预案、返校演练、校园封闭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返校工作准备情况。与会的其他高校负责人也分别介绍了本校开学准备工作,并就如何做好开学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交流。徐子敏充分肯定了在常高校的开学准备工作。他认为,各学校开学准备工作细致、返校方案设计合理、后勤保障服务到位、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工作举措务实高效。他强调,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不能松懈、不能麻痹,建立健全防控闭环机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动态掌握师生健康信息,不断完善返校方案、细化流程、排除隐患;要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和宣传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家长关切;要加强校地协同、校校合作,构筑联防联控机制,共建“命运共同体”。同时,围绕思政队伍建设情况,与我校部分辅导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他指
04-23
2020
我校召开2020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4月22日下午,学校在文彰楼报告厅召开2020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学院、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黄海燕主持。蒋军成全面总结了去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他指出,2019年学校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头等大事,通过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校园保卫成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2020年,学校要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突出防范在先,全面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夯实基础设施,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狠抓安全制度落实。尤其要抓紧抓实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对学生返校复课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问题短板要密切关注,持续整改,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安全稳定,守护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陈群对今年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审视校园安全工作,切实树立起“大安全观”,构建学校“大安全”体系,系统把握、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全面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二要以更强的工作合力筑牢国家安全意识,通过推动安全学科建设、研究开发安全教材、改进安全教
04-20
2020
我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审议2020年度预算
4月16日上午,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审议学校2020年财务预算(草案)。校长蒋军成、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财务处处长孙凌峰主持会议。会上,财务处负责人重点汇报了2020年校内预算编制流程、原则、收支结构,经费重点投入方向和经费绩效管理措施。陆华良指出,学校年度预算原则是“保运转、控成本、重内涵、谋发展”,资金安排与年度重点工作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有机结合。坚持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的理念,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效益。蒋军成指出,预算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战略思维,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同时对2020年预算工作提出总体要求: 一是精准预算,科学规划教育资源配置;二是强化职责,切实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三是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04-20
2020
聚焦生物安全防控 协同创新共克时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常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聚焦生物安全防控展开协同创新工作,全力打好科技防控攻坚战。臭氧化处理前后KI淀粉试纸和培养皿菌落数变化对比照片疫情期间,常州大学陈群团队的王龙耀课题组,在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下,基于双向透过性膜材料开发了纯水零极距电解制备臭氧装置。该装置克服了臭氧在常态下难以储存和运输的缺陷,结合限域释放技术,用于放置有贵重精密仪器和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的杀菌防控,与腐蚀性强且会残留的活性氯、易燃易爆的乙醇等典型消毒剂相比,杀菌效果高效广谱,分解产物为氧气,无污染。协同企业提供臭氧净化设备支援一线抗击疫情(2月20日)不同实验室臭氧杀菌防控现场照片(左上,气熏蒸实验室整体;右上,雾化喷洒液质联用仪实验室;左下,雾化喷洒渗透汽化实验室;右下,雾化喷洒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实验室)我校科研团队开发的双向透过性零极距电解技术,能将纯水高效转化为臭氧和氢气,具有原料安全易得、无电磁辐射、无氮氧化物产生等独特优势,特别适合在敏感和有洁
04-20
2020
学校赴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交流合作
4月18日上午,常州大学副校长苏旭平一行赴南京就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问题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合作洽谈。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处长万发苗、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董事长戴立新出席研讨会。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以及我校技术转移研究院负责人参加活动。苏旭平首先对江苏省科技厅对常州大学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成立一年来,通过探索新技术、新服务、新平台,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平台的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创建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强化技术转移研究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创造性地出台了《常州大学面向技术转移领域研究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和《常州大学技术转移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技术转移研究生培养;建立了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形成了中长期建设规划;成立了能为全省科技发展提供支撑的高端智库。万发苗对常州大学支持省科技厅率先开设技术转移研究生培养表示感谢,并对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
04-20
2020
学校开展返校报到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4月16日—17日,学校在三个校区进行了2020年春季学生返校报到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人员参加演习,常州市高校开学准备工作验收组到场指导。在返校报到演练环节,学校模拟了学生在交警和工作人员引导下完成“一测二查三核”的报到流程和送行车辆即停即走的报到场景。同时,还演练了学生出现体温异常时的复测流程及专人专车送诊流程,学生健康码异常、身份核对异常等情况的后续处置流程。在应急处置演练环节,学校模拟了学生出现发热情况后的信息登记和上报、医务人员对发热学生的复测复检、所涉环境的消毒与通风、发热学生的专车转运、防疫物资的合理使用等场景。反复演练确保各环节处理高效、合理、规范,确保发热学生及时送抵医院就医。演练结束后,校领导指出,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明确了学生返校报到的工作内容,规范了工作程序和处置方式,丰富了学生返校报到和应急处理的实战经验。校领导希望,在接下来的实战过程中务必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将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具体实施过程考虑得更周密、更仔细一些,为即将到来的“大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04-20
2020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
4月17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第二会议室开展范维澄院士《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疫情防控》视频课理论学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陈群主持会议。会上,全体成员观看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范维澄院士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疫情防控》视频课。范维澄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面对疫情大学生如何做等三个方面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疫情防控进行了深入阐释。校长蒋军成指出,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戮力同心,见微知著,从事关学校发展全局、事关师生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要在执行层面做好安全工作,着力强化校院两级安全主体功能,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着力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和监管作用,实行宏观管理与调控,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共筑校园安全“命运共同体”。陈群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大学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要在更广更宽的层面上,把校园安全融入到国家安全中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04-17
2020
我校朱卫国教授团队发明三价铂配合物发光新机制
铂配合物(II, IV)是一类重要发光材料,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有广阔的应用。然而,具有d7电子排布的三价铂(III)配合物,因电荷转移激发态寿命过短,一般认知是不会放光。实现铂(III)配合物材料发光这一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困扰了科研人员多年。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卫国团队发明了一类供体(D)-受体(A)型桥联辅助配体(oxdt)螯合的双核铂(III)配合物,打破了传统铂(III)配合物不发光现象,实现了铂(III)配合物的室温多重磷光,并成功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OLEDs),获得了高效的近红外光和白光。近期与台湾大学周必泰教授合作,通过理论计算、拉曼光谱等多种研究手段,提出并验证了双核铂(III)配合物磷光发光机制,为开辟铂(III)配合物发光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顶级旗舰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CN109369726A)。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9b1395
04-17
2020
校党委与近期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话
4月16日下午,校党委在文正楼第四会议室召开新任处级领导干部集体谈话会。党委书记陈群同志与近期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集体谈话,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邱正祥同志与新提任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会议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闫海波同志主持。陈群书记向新任处级领导干部表示祝贺,并向大家提出四方面希望。一要讲党性讲政治,坚定不移恪守“两个维护”,守好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牢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担当意识,提高工作站位,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确定本单位工作重点。二要善谋划重实干,坚持在促改革上下实功,在抓内涵练内功上下真功,在抓特色树品牌上下苦功。三要讲团结善协作,认真贯彻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四要守纪律讲规矩,时刻保持敬畏心、戒惧感,履行好“一岗双责”,坚持不懈改进作风。陈群书记引用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到的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和“心中有戒”四方面要求,和全体与会同志共勉,并就这四方面要求谈了自己的体会。任前廉政谈话是干部提任的制度安排,是加强干部教育的具体措施。邱正祥书记代表校纪委向新任处级
04-17
2020
常州大学-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签约
为全面落实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彰显学校石油石化办学特色、服务常州地方经济发展,4月14日,常州大学与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皓、常州国家高新区商务局招商局局长杭宏伟、常州国家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陆伟、新北区春江镇副镇长陈辉、常州滨开区商务局副局长纽晓彬、常州滨开区科技经发局科技人才科科长邹梅一,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梅立新、执行董事梅奕中、总经理徐梁、副总经理殷坚、总经理助理张孜义,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副校长苏旭平,发展规划处、产学研合作处、石油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出席签约仪式。梅奕中主持仪式。梅立新希望校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针对稠油多元热流体提高采收率技术,从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到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陈群强调,再大的风雪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再大的困难也改变不了我们发展的决心。一所现代化的大学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走出“象牙塔”。与江苏亦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就是要走出“象牙塔”,践行常州市委关于“推进在常高等院校与城市互动发展”指示
04-17
2020
学报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复评工作顺利推进
4月14日下午,学报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复评会在第一会议室召开。校长蒋军成、副校长张宏如,学报(自科版)副主编蒋必彪、学报(社科版)主编王卫星出席会议。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张宏如主持会议。学报负责人传达了《省教育厅关于转发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学报(自科版)、学报(社科版)两刊就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自评情况分别作了汇报。复评专家根据各刊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提交的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复评。经评议,学报(自科版)、学报(社科版)两刊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自评为“良好”,专家复评为“良好”。蒋军成在讲话中指出,学报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展示窗口、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这既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的积极探索,也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他希望学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发挥学术阵地作用;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创造创新成果和研究热点,策划主题出版;优化稿源生态,奠定期刊发展根本基础;凝练期刊特色,
04-17
2020
学校召开纪委全委会
4月16日下午,校纪委全委会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校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邱正祥出席并主持会议,校纪委委员、纪检监察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会议。邱正祥在会上传达了江苏省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江苏省巡视巡察会议精神。省纪委五次全会强调,2020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要职责,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强保障。江苏省巡视巡察会议对近年来全省巡视巡察工作回顾总结,对下一阶段巡视巡察任务进行安排,对省委第八轮巡视作出动员部署。第八轮巡视集中对省级机关部门党组织开展政治监督。邱正祥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慎终如始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要贯彻落实省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今年学校工作要点及督查问责机制建设专班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夯实政治责任,完善监督体系,着力提升监督体系整体效能,为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校纪委副书记缪国斌通报2019年省纪委对省属本科院校纪
04-17
2020
学校有序开展“自律、自护、自修”线上主题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教育部、江苏省和学校各项防控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切实做好2020年春季学生返校工作。近日,全校各班级充分利用QQ、微信、钉钉、腾讯会议APP等媒介,组织开展了“自律、自护、自修”线上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中,各学院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部(处)发布的《致返校学生的信》,通过幻灯片、相关视频知识分享等形式帮助同学们加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引导同学们科学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确保安全返校;教育同学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认真上好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领会,纷纷表示,一定会主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返校工作指引,合理安排好返校前学习和生活,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状态,迎接四月校园里的再次重逢。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30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80
/
140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