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2-06
2019
小化微课堂 常大附小行
为宣传普及化学知识,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孩子科学探索意识,11月28日,我院“新青柠”志愿者在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以“感悟化学魅力”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在科普化学知识环节中,志愿者们通过讲解“可乐除锈”、“面包是个房东啊”、“红药水与碘酒”的原理,讲解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化工对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趣味实验环节,“固液生气”和“神奇的非牛顿流体”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次活动在志愿者们与同学们们的合影下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既向小学生传播了科学思想、普及了化学知识,展现了石化院学子的良好风貌。
12-06
2019
我校吴大雨教授团队在功能金属有机纳米团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我校石油化工学院吴大雨教授团队在合成和表征新型无机纳米团簇及其电子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题为“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pherical electron transfer in a nanosized [Fe14] complex”(DOI: 10.1038/s41467-019-13279-y)的原创性论文(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279-y)。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是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该项成果以常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近年来,吴大雨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分子基材料跨学科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方向包括化学、材料学、物理学与光电子等。该项工作应用金属-有机自组装策略,合成了高核铁原子纳米团簇,通过精准调控团簇表面的自由电子观察分子水平上多电子转移,显示出分子基材料在电子转移活性催化材料、单分子磁体、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其亮点不仅在于成功合成氰桥高核铁
12-06
2019
第九期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在我校举行
11月26日至29日,由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第九期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在常州大学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学位办及相关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参加研修班,广东省、天津市、重庆市学位办及部分高校研究生院的相关负责人受邀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作专题报告并出席结业典礼。为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交流合作,推动研究生管理干部共同研修最新政策、先进思想,交流研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理念与实践,长三角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研修班每年由长三角三省一市轮流举办,已连续开展九年。此次研修班除主题报告、专家讲座外,还安排了相关省市学位办的工作交流,高校交流和小组交流。研修内容包括研究生教育主题,涵盖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等。研修方式既有校内课堂研修、课外现场教学,还组织全体学员参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此次研修对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是推进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走向新时代的关
12-06
2019
常州大学与江南实业集团项目签约
12月4日,常州大学与江南实业集团“利用黄磷工业副产磷铁制备高纯磷铁项目”项目签约仪式在江南实业集团举行。江南实业集团刘萍总裁、常州大学副校长苏旭平出席了签约仪式,江南实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梅平、校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彭明国、部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活动。签约仪式上,刘萍就校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作了发言致辞。她希望常州大学与江南集团的合作是名校与名企合作的生动的案例,希望江南实业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走科技创新的转型升级之路,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苏旭平祝贺双方在前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项目成功落地,称赞铁合金公司充分利用废旧资源进行生产,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前景看好。他强调双方要强化沟通,建立工作交流的常态机制,校要协调好科研骨干,促进集团技术进步;要利用常大人才聚集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同时争取政府支持,推动产学研地联合;要坚持共享资源、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签约仪式结束后,苏旭平一行到江苏江南铁合金有限公司和江苏江南精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12-06
2019
校领导调研校属企业改制情况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做好校属企业改制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业干部职工对改制工作意见和建议,11月27日-12月5日期间,校总会计师陆华良对常州大学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市机场路加油站等5家校属企业走访调研。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常州大学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市机场路加油站、后勤集团、常大科技园、常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从企业基本信息、人员构成、资产情况、经营状况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企业目前的总体情况,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论证企业改制可行性方案,拟定企业改制具体措施。 陆华良总会计师听取汇报后,首先传达了省教育厅、学校就校属企业改制问题提出的相关政策及指导性意见,并强调指出校属企业改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各校属企业要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和重要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企业改制相关工作,要重点关注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后续问题,切实维护企业职工和学校合法权益,稳妥做好人员安置,维护好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圆满完成校属企业改制各项任务。
12-06
2019
学校组织学习全省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12月4日,学校在科教城校区第四会议组织收看全省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陈群,副校长黄海燕、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详细解读《省教育厅关于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并指出,全省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强化责任落实,以过硬作风确保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他要求,全省学校在扎实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要坚持五个原则,即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坚持聚焦重点原则、坚持条块结合原则、坚持齐抓共管原则、坚持过程与成效相统一原则,通过建章立制、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安全隐患,解决基础性、源头性问题,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满意、社会家庭放心的平安校园。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学校随即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会议精神,保卫处处长许波对学校岁末年初校园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黄海燕就扎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她出,与会同志要及时向班子成员和广大师生传达电视电话会议及本次会
12-06
2019
学校开展中共常州大学第二届委员会第二轮校内巡察工作动员
12月4日上午,第二届党委第二轮校内巡察工作动员会在第四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陈群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巡察组全体人员,被巡察单位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联络员,巡察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校纪委书记邱正祥主持会议。陈群指出,当前是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期,启动本轮校内巡察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第二轮校内巡察工作的有关任务和要求,确保巡察工作纵深推进。陈群强调,就做好本轮校内巡察工作,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充分认识新时代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全校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校内巡察是学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要利剑;二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治巡察,准确把握校内巡察工作的核心任务。要严格按照本轮校内巡察工作要求,紧扣“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查找各被巡察党组织在政治上存在的温差、落差和偏差,督促各被巡察党组织强化管党治党
12-06
2019
我校组织两委委员参观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根据省委和学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进一步深化标本兼治,从严从实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12月3日,校长蒋军成带领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赴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大家观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参观了坚决铲除政治生态“污染源”、坚决折断侵害群众利益“黑手”、深挖重点行业领域“烂树”、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8个主题展区。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件件贪腐的物证、一段段痛彻心扉的忏悔,集中展示了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成果。在二楼室外展区,大家还参观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先进典型主题展,深入学习周恩来、王继才、赵亚夫的崇高信仰、为民情怀、担当精神和绝对忠诚、勤政为民、敢担善为的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参观结束后,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纷纷表示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从先进典型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反面案例中吸取深刻教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12-06
2019
新华日报“高端访谈”栏目对话我校党委书记陈群教授 交汇点同步报道
12月6日,新华日报教育版“高端访谈”栏目对话我校党委书记陈群教授,访谈从石油石化安全人才“五元”创新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红色文化育人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办学41年来的特色与成果,具体如下: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探索人才“五元”培养模式,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陈群,男,1963年7月生,江苏太仓人,江苏化工学院(现常州大学)有机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本科毕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州大学党委书记。 历任常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设计研究所所长和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10年2月任常州大学副校长。2016年5月任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8年9月任现职。 主要从事化工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其主持或主要参与的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在J. Catal., Chem. Commun., Ind. Eng. Chem. Re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
12-05
2019
我校与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2月4日,常州大学与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在文化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纪委书记邱正祥、副校长徐树法,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明、总经理高轶、纪委书记周峰、副总经理杨自强、戚科骏等出席签约仪式。校党办校办、发展规划处、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仪式。 在现场嘉宾的见证下,蒋军成与高轶代表双方签署了《常州大学——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协议》。 陈群简要回顾了学校办学历程和与晋陵集团的合作过程,他代表全校师生向晋陵集团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此次深度合作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希望今后把双方合作根植于常州的一方热土之上,把双方合作凝结在深厚的战略互信中,把双方合作体现在丰硕的合作成果之中,实现校企互惠共赢。 王伟明表示,常州大学是常州市教育资源最雄厚的高校,晋陵集团正处在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持。希望通过双方全面合作,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共同探索校企发展新模式。晋陵集团将努力做好白云校区土地置换搬迁、西太湖校区建设及相关资金支持,助力常州大学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
12-05
2019
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轶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近日,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轶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副校长徐树法出席调研交流,基建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负责人和代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徐树法代表学校对高轶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西太湖校区建设项目情况。徐树法对当前西太湖校区续建项目工程进展表示肯定,他希望晋陵公司对续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及早与学校沟通,及时高效解决问题,共同保障工程按时竣工交付。高轶对我校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介绍了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情况和调研目的。他表示,作为代建单位,公司高度重视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续建工程项目,他要求项目组人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管控,全力以赴推进工程进展。
12-05
2019
社区“微自治”项目大赛展成果 “项目制”实习模式显成效
11月29日,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第六届社区“微自治”项目大赛在云山诗意道德讲堂隆重举行。我院社会工作系教师翟进、王占国作为专家评委应邀参会。活动中,参加社区“微自治”公益项目大赛的9个项目代表先后进行了精彩的成果展示,专家评委从各自角度对每个项目进行点评、打分。这些项目是由我院社会工作系实习生、社区党委、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共同实施的。项目实施成效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项目大赛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我院社会工作系“项目制”专业实习模式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工作系一直积极探索专业实习新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本年度与钟楼区永红街道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项目制”实习模式,组建社工学生、社区、社会组织协作团体。他们深入街道9个社区进行需求调研,策划设计公益项目,并在2019年下半年落地实施。项目主题涵盖了社区自治、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过程中,钟楼区、永红街道领导与社工系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对“项目制”实习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以点带面,在实习实训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
12-05
2019
中以常州创新园与我校共商创新文化研究
12月4日上午,中以科技创新合作洽谈会在文正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徐守坤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规划处、人文社科处、华罗庚学院、国际处负责人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专家组、中以常州创新园负责人就建立以色列创新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深入交流。 徐守坤表示,常州大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服务地方人文经济,借助中以常州创新园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融入地方产业发展。 科技评估专家组组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薛华领教授指出,常州大学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可与以色列高校建立进一步的合作,实现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代表鲁露建议地方高校实行聚焦合作,创新合作生态链,开展多领域务实交流。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共建以色列研究中心,并开展多年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该研究中心负责人孔妍从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介绍了该中心在以色列文化研究及以色列智库发展报告方面的工作。 中以常州创新园陈逸表示,园区愿与常州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开展以色列文化与创新方面的研究,借助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和广阔的合作资源,相关研究将促进以色列科技创新合作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与协调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31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97
/
140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