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11-19
2018
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现场考查
11月12日至14日,以北京化工大学张泽廷教授为组长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家组对常州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工作。11月12日上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认证专家见面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常州大学校长蒋军成,副校长徐守坤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以及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现场考察见面会上,专家组长张泽廷教授简要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蒋军成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情况,强调学校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工作,为提高本科工程教育质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希望专家组在此次认证考查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负责人赵会军教授汇报了本专业建设情况。专家组结合专业自评报告和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学校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答辩。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专家组考查了图书馆、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基础物理实验室、大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中心、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室和石油钻采与储运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随机抽取了3门专业课程
11-19
2018
我校师生参加教育部高教司赴云南临沧扶贫调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有关部署要求,教育部高教司于11月11-13日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教育扶贫系列活动。11月11日,教育部高教司赴临沧扶贫调研工作会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工作会并讲话。我校“贵在植染”项目团队与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共8个“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创业团队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以创新创业成果助力当地发展。活动期间,项目指导老师纪俊玲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临沧当地农林局、科技局的牵线下,与临沧永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项目对接,现场考察了生产车间,与技术人员深入沟通,了解公司目前生产情况,并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给出了指导意见。通过此次对接,项目团队与当地企业达成了初步共识,双方共同期待能在未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交流。“贵在植染”项目以蓝草等植物为原料,实现了粉体植物染料量化生产,牵头制定了中国首个植物染团体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四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模式,今年八月贵州省三都县农户种植的第一批蓝草已收割,户均增收显著。此模式由于充分利用农作物及农林废弃物,可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推广。
11-19
2018
我校举行“江苏省性别平等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11月16日,“江苏省性别平等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常州市妇联主席周广菊、我校副校长张宏如、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宋林飞,常州市妇儿工委、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相关系部负责人,以及妇联执委和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妇联主席徐萍主持。会上,张宏如代表学校对市妇联主席周广菊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女教工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希望借助性别平等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与市妇联的合作与交流,做好、做实妇女相关工作,推动常州妇女事业再上新台阶。周广菊代表常州市妇联对常州大学进行授牌。授牌仪式后,宋林飞围绕性别平等示范基地建设,从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苏南现代会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内涵、教育公平及就业公平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地方立法维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会老师就性别平等示范基地作用发挥及下一阶段计划开展的主题活动纷纷建言献策。周广菊对常州大学一直以来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常州市作为江苏省首批性别平等示范基地,任重而道远。现在性别平等示范基地落地常州大学,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围绕基地建设目标,汇聚资源,
11-19
2018
常州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合作交流
11月1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群,校长、党委副书记蒋军成,副校长苏旭平,副校长徐守坤率党办校办、学生工作处、产学研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赴京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公司进行对接交流。我校杰出校友、中石化董事长戴厚良,党组成员、总裁马永生,办公厅、人事部、科技部、发展计划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谈交流。戴厚良对母校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回顾了在校期间的生活情况,感谢母校的培养,同时也对母校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马永生回顾了中石化与学校合作的历程,在国内200多所高校与中石化进行科研项目合作中常州大学位列前五,介绍了中石化“振兴石化、爱我中华”的发展初心和“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希望双方在原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围绕中石化发展科研、生产的需要,针对化工、新材料、装备、安全、环保、智能制造、数字化工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紧密合作,为中石化的发展贡献力量。陈群回顾了我校与中石化的血脉关系,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就业、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中石化一直以来对常州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
11-19
2018
艺术学院师生作品在第十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红绿蓝”第十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正式公布结果,艺术学院师生继2017年首次参加纺织品设计领域的学科竞赛以来,在奖项类别与获奖数量方面再创佳绩。由袁新林、徐艳华指导,宗靓玥设计的《季临其境》获单项奖——最具商业价值奖(等同一等奖)。由徐艳华、袁新林指导,艾宇、潘艳设计的《芳华》及《忆江南》,郑雅静、魏静芳设计的《无梦之境》分别获得获纤维艺术与材料再造组二等奖;由徐艳华、袁新林指导,许敏君、潘晨设计的《镜、净、静》获得纤维艺术与材料再造组三等奖。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本届大赛最终收到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1700多名学生的作品1370件,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会评审,最终在针织服用织物、机织服用织物、家纺装饰用织物、大提花及数码印花织物花形、纤维艺术与材料再造和“希赛尔”纤维织物等六个竞赛组别中评选出特等奖4件、单项奖6件、一等奖62件、二等奖126件、三等奖188件。作品《芳华》作品《忆江南》
11-19
2018
商学院举办2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报告会
11月10日上午,常州大学商学院举行了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题报告会,由来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首都经贸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多位教授组成本次报告会的专家组。副校长张宏如出席报告会,人文社科处、部分文科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人文社科处处长葛彦东主持。张宏如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所取得的成绩,对出席本次报告会的专家组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获得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6名教师依次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能创新点、研究计划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了开题汇报,专家组对6名教师的汇报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课题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修改建议。最后,葛彦东处长对开题报告会进行了总结,对专家组成员对我校人文社科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本次开题报告会为商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组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学院下一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11-16
2018
校领导参加体育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
为提高教学服务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解决师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学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要求,11月14日下午,体育学院在科教城校区体育馆新闻中心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副校长陆锦冲、校教学督导叶菁荫、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荣、副院长张笋出席座谈会,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各位同学对休闲体育培养方案的实施、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设施配备、培训管理、创新就业及生活等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纷纷发言,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一一作出解答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陆锦冲结合学校工作和生活感悟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肯定勇于表达诉求的精神,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对各位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肯定,他希望体育学院作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注重校内资源共享,及时跟进学生需求,对于同学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尽快落实和解决。
11-16
2018
校领导深入基层调研(二)
11月12日至11月14日期间,校长蒋军成,副校长黄海燕、徐守坤深入石化学院、制药学院、机械学院、环境学院、信息数理学院、法学院、马院进行调研。副校长张宏如参加了法学院、马院的调研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环境学院负责人围绕学院概况、发展现状及未来学院工作思路等方面汇报工作。近几年,学院大力引进人才,积极探索“师徒结对—岗前培训—上岗试讲—听课—授课”的教师培养模式,努力实践“政府出资、学校出智、解决企业需求”的协同育人模式,并以“环保”和“安全”为主线,大力开展红色思想政治教育工程、蓝色学风引导工程、绿色环保教育工程、橙色安全教育工程、白色志愿服务工程等学生工作的“五大色彩工程”。今后,学院将以打造高质量新工科为目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大力抓好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制药学院负责人从基本情况、当前主要工作及后续举措等方面对学院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一直以来,学院致力于打造教学研究型学院,大力发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积极采取“中心+基地”的培养模式开展实践教学,连续6年在“挑战杯”“创青春”国赛中取得佳绩;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办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联合建立
11-16
2018
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四届大国法治论坛在常州大学举行
11月10日,由中国法律史学会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常州大学中国法治与德治战略问题研究院承办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四届大国法治在常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彤彪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常州大学徐树法副校长代表常州大学对与会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近年来,常州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常州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高校。同时他强调,本次研讨会必将引领法治中国的学术研究前沿,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做出积极贡献。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会长、常州大学特聘教授吴玉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常州大学、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他指出,西方法律思想史对法学学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丰富了部门法学科分类,产生、形成了许多法理学中基本概念。同时他表示,期待本
11-16
2018
华罗庚学院举行团总支学生会全体大会
11月8日晚,华罗庚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W1206教室开展了第一次全体大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门部长以及18级全体学生会新干事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由学生会主席石俸铭主持。首先,各部门干事代表对部门当前开展的活动进行了简要汇报,比如“华图杯”模拟公考大赛、学院新生辩论赛、演讲比赛、“常大杯”篮球赛等活动。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如活动的人员安排问题、活动的宣传问题、体育竞赛中的安全问题等。随后,根据大家反映的问题,各部门部长积极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并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初心、保持热情。最后,石俸铭结合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希望学生会全体成员能平衡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在学生会这个组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学生干部的责任担当和骨干带头作用。本次学生会全体大会的顺利开展,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作配合,激励大家为建设一个具有自主性、计划性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而共同努力。
11-16
2018
白云校区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扎实做好白云校区校园安全工作,11月15日下午,白云校区管委会在南教楼第四会议室召开白云校区安全工作会议,驻白云校区各单位、各部门、相关学院及物业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白云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鍠分析了白云校区当前的安全形势和重点防控措施,并对校区下一阶段及秋季防火安全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布置。白云校区管委会主任姚致远通报了近期部分高校发生的消防安全责任事故并对白云校区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开展专项细致排查,做到安全隐患及时整治,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希望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白云校区安全工作,确保校区的一方平安。
11-16
2018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开展“新思想公开课”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导读
为贯彻团省委《关于实施高校共青团“信仰公开课”计划的通知》,引导团员青年加强理论学习,11月14日晚,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新思想公开课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导读活动于W11阶举行。中共常州市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丁恒龙教授担任主讲,环境学院辅导员老师、青马学院学员及学生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裴孟老师主持。公开课上,丁恒龙围绕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理论框架、理论品格四个方面,深入系统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三十讲》。丁恒龙强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而这一代大学生,将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团学干部作为学生团体中的优秀代表,更要坚定信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本次公开课引导环境学院团学干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践行新思想、增强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而不断努力。
11-16
2018
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举行“农工之家”揭牌仪式
11月14日上午,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在文彬楼第七会议室举行“农工之家”揭牌仪式,农工党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秘书长朱静雅,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闫海波,农工党常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吴雅芳以及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闫海波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农工党常州市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关心和指导,向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建成“农工之家”表示祝贺。他表示要把“农工之家”建成面向党员、贴近党员、服务党员凝智聚力的平台,建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联系交流的桥梁纽带。朱静雅和闫海波共同为“农工之家”揭牌,朱静雅向农工党常州大学支部建成的“农工之家”表示祝贺。她表示,“农工之家”增强了党派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要通过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让常州大学“农工之家”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推动农工党常大支部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31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14
/
1410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