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8-07
2024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新能源化工”暑期学校在常州大学举办
7月29日-8月2日,我校成功举办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新能源化工”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由江苏省工学3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等部门共同承办。来自省内外高校的10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聚焦新能源与绿色化工前沿,点燃青春科研梦想。开班典礼于7月30日在文彰楼报告厅举行,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教授,江苏省研究生工学3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叶招莲教授,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刘平教授,扬州大学庞欢教授,中科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天目湖储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凡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刘睿教授,常州大学周子尧教授等领导和特邀嘉宾出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黄海教授主持。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教授代表学校致开幕词,对各位领导、嘉宾及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新能源化工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出此次暑期学校旨在为研究生提供高起
08-06
2024
2024年“汉语桥”(江南龙韵新篇章)夏令营圆满落幕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常州大学承办的2024年“汉语桥”(江南龙韵新篇章)夏令营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夏令营为期十天,共有来自常州大学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的13位优秀营员参加。通过课堂学习、研学参观、企业走访和实践体验等活动让营员了解常州,认识常州,深入体验中国江南文化,增进中西双方师生交流。夏令营组织营员们参观了常州博物馆、常州规划馆、两湖规划馆、淹城博物馆、西太湖影视拍摄基地、中车戚墅堰汽车有限公司,实地走访了青果巷、天宁寺、红梅公园等文化地标,通过丰富的展览、生动的讲解和亲身的体验,让营员们了解常州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以及现代化发展成果。夏令营还组织营员们前往常州中医院沉浸式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见证针灸推拿、正骨技艺的神奇疗效,营员们对中医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热情。此外,夏令营还提供了水韵国画、金坛刻纸、漆扇艺术、香囊制作、活字印刷、传统剪纸等非遗文化课程,让营员们感受到了中国匠人精神的传承与魅力。在夏令营期间,营员们还前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参观交流,感受常州高中特色的人文教育环境,体验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积极走进课堂与中国青少年互动交流,建立起了难忘的一段异国
08-06
2024
校领导参加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
8月2日,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指导,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碳科公司”)和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刘振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等多位领导及11位两院院士共300余位专家围绕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互利合作等话题进行研讨交流,共同谋划推动我国碳中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受邀参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致辞说,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投身碳中和产业发展大潮,努力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近十年天然气产量增长了87%。加大低碳技术攻关力度,率先建成了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的CCUS碳捕集新模式,着力打造CCUS技术创新和示范高地。加强碳资产的运营管理,谋划建设碳金融和碳产业数字化平台,面向国内外碳市场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
08-05
2024
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 ——江苏常州“龙年聚龙城” 营精彩开营
8月1日上午,由中国侨联主办,江苏省侨联、常州市侨联和常州大学共同承办的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常州“龙年聚龙城”营开营仪式在文彰楼报告厅举行。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车壮丽,常州市委常委、常州海外联谊会会长杨芬,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常州市侨联主席张翠霞,校党委副书记黄海燕等出席了开营式,来自中国侨联、江苏省侨联、常州市委统战部、常州市侨联和常州大学等的嘉宾、领队和夏令营营员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国际交流处处长魏伟主持开营仪式。黄海燕首先向嘉宾和营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常州大学办学发展成果和夏令营情况,希望营员们通过此次夏令营活动更好地认识江苏、了解常州,感受中国江南文化的魅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促进文明交流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杨芬代表常州市委、市政府、常州海外联谊会向营员们和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常州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希望营员们多体验多感悟,在这趟旅程中收获成长,拥有一段难忘而美好的人生经历。艾卉对本次夏令营给予大力支持的常州市委、市政府、常州大学等相关单位以及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营员们能了解真实立体、可爱可敬的常州,把夏令
08-02
2024
学校党委开展中层干部换届集体任前谈话
8月1日下午,学校在文彰楼报告厅召开中层干部换届集体任前谈话会。校党委书记徐守坤,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与新提任及交流任职干部进行集体谈话。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主持会议。徐守坤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换届是学校在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内设机构调整设置的情况下进行的干部调整。他表示,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学校的中层领导要站位高远,做“眼界高”的领导干部,要有政治眼光、大局眼光和长远眼光,运用新思想把握处理新机遇新挑战,从大局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谋发展,从长远、大势上作判断、作决策。他强调中层干部要立足岗位,做“思路清”的领导干部。要打破“范式制约”、按照规律办事和坚持“走出去”战略,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步伐,树立新观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加强对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研究,经常深入调研,谋求合作机会,在合作中融入圈层、开拓视野、拓展资源。他希望大家要精诚团结,做“胸襟宽”的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营造良好氛围并做到心底无私,善听各方意见,汇聚师生智慧,相互补台、互相支持,坚持公心为上,摒弃私心杂念。他要求大家要修身正己,做“身板硬”的领导干部。既要做到业务能力素质过硬
08-02
2024
我校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中期审核
7月30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布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等193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工认协〔2024〕13号)和《关于公布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等304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期审核结论的通知》(工认协〔2024〕14号)。我校制药工程、安全工程专业通过第三轮认证,有效期为6年(有条件,2024年1月至2029年12月)。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中期审核,继续保持有效期(2021年1月至2026年12月)。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今后学校将持续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完善认证体制机制,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着力打造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
08-01
2024
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走访慰问属地职能部门
8月1日上午,西太湖校区管理委员会一行先后到滆湖派出所、经发区交警中队、西太湖专职消防队等属地职能部门开展走访慰问调研活动并赠送锦旗。一直以来西太湖校区的安全工作得到属地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安全教育、综合治理、消防建设、大型活动报障等工作中得到属地各部门的全力协助,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提供了有力保障。校区将继续深入与属地各部门携手共铸校园安全屏障,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有序的地区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机制。
07-31
2024
学校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荣获佳绩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共有1496项成果获奖(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常州大学共有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创历史最好成绩。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代表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最高水平。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自1995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评选了九届,本届评选的是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成果。我校高度重视教育部社科评奖工作,积极进行谋划和部署,及时开展成果梳理、申报动员、形式审查等工作,积极提供全方位申报服务。此次获奖,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不断加大成果培育力度,强化精品意识,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
07-30
2024
校领导赴生源高中颁发2024级本科生新生录取通知书
7月22日-7月29日,学校集中举行2024级本科生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琳,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刚等校领导分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江苏省泗洪中学、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等生源高中出席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生源高中校领导,学工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和我校2024级新生及家长代表参加活动。校领导们向各高中多年来为我校输送一大批优质生源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发展成果和各高中生源培养情况。他们希望与生源高中进一步深化“双高衔接”合作,共同开拓高中、大学贯通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新路径、新局面。他们勉励2024级新生继续保持高中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优秀的学长学姐为榜样,珍惜韶华、不负青春,立足当下、规划未来,不负家长与母校的期望,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生源高中学校领导对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办学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合作交流,共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他们叮嘱即将进入常大深造的新生学子要努力奋进,不负韶华,提升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回馈社会。仪式上,校领导
07-29
2024
我校两项党日活动获评2023年度全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
近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2023年度全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评选结果,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研究生党支部“传承铁人精神,激励能源报国之志”和王诤微电子学院(原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学思·践悟·笃行——做新时代‘芯’青年”两项党日活动入选。“传承铁人精神,激励能源报国之志”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挖掘育人资源—开展理论宣讲—追寻铁人足迹—座谈分享感悟”,建立党员示范引领学、全面覆盖广泛学、重要节点深化学、云上课堂灵活学、红色资源沉浸学的“五学联动”学习机制,创新铁人精神育人形式、活化铁人精神育人载体,擦亮能源报国底色,激励党员学生积极投身国家石油能源建设。“学思·践悟·笃行——做新时代‘芯’青年” 主题党日活动,按照学思结合、践悟相长、笃行致远的设计思路,通过传递红色“芯”基因,汲取思想伟力;拓展科创“芯”视野,感悟产业发展脉搏;共建互融传递“芯”意,勇担青年使命担当等系列活动,着力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科创视野和使命担当的优秀“芯”青年人才,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新
07-29
2024
学校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获一等奖
近日,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总决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落下帷幕。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的队伍凭借出色发挥,获本科生组一等奖2项,研究生组二等奖1项,实现了学校本科生在此项赛事参赛成绩的重大突破。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7所高校的1598件参赛作品,其中本科生组908件,研究生组690件,共有6386名学生参赛,参赛人数、规模创历届之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余嘉乐同学团队(胡静、徐创指导)、向泽锐同学团队(胡静、安旭龙指导)及研究生范震同学团队(魏坤霞、魏伟指导)克服参赛人数激增、赛制改革等困难,在大区赛中脱颖而出。总决赛备赛过程中,针对随机抽题对应的产品,结合材料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基础理论、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背景等,5天内设计出了合理的产品制造流程与创新热处理工艺制度。参赛队伍的答辩稿在方案完整性、合理性、先进性、创新性及对方案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获奖学生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材212班余嘉乐表示:“大家在胡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齐心协力、迎
07-29
2024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2024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7月17日至20日,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2024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在徐州召开。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积极组织我校十余名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聚焦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总体形势任务,部署了2024年江苏地方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工作,总结了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做法。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教授等6位专家围绕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实验室环境保护、实验育人准入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通过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存量风险不断集聚,增量风险不断涌现,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将牢固树立有担当、勇作为、甘奉献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有效推动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迈向更高水平。(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马江权 编辑/孙悦)
07-29
2024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震宇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7月28日上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震宇与越南龙编职业学院校长阮越河一行来校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国际交流处、周有光文学院、跨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交流活动。李忠玉对张震宇、阮越河一行来访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理念及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情况。他希望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越南龙编职业学院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汉语语言专业共建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张震宇对常州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和对外合作交流的情况。他期待与常州大学持续深化合作交流,为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拓宽合作渠道。阮越河对常州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表示赞赏,介绍了越南龙编职业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他希望三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和科研合作,为两国的发展和中越友好关系培养高端人才。会后,三校就留学生培养的合作层次、内容及模式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并达成合作,为下一步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王建辉 审核/魏伟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1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3
/
139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