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最新要闻
首页
首页
最新要闻
最新要闻
03-14
2024
常州市女科技工作者联盟来我校调研交流
3月12日下午,常州市女科技工作者联盟来我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市女科技工作者联盟负责人黄海燕,市妇联副主席褚文霞等出席活动。校妇联、图书馆、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影视学院负责人陪同调研。黄海燕感谢市妇联和女科技工作者对我校发展的支持和帮助,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办学目标等。她强调,女科技工作者联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女科技工作者作用的重要平台。作为联盟负责人,她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联盟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联盟组织科技助企、助农、助校的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褚文霞希望联盟成员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结对共建、资源共享、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她表示,市妇联将强化引领,加强关爱,创造更多机会,为女科技工作者开阔视野、交流合作、成长进步做好服务。活动期间,黄海燕和褚文霞一起为“江苏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揭牌。校妇联负责人介绍了我校省级性别平等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和省级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情况。常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石娜
03-14
2024
学校推进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产学研合作
为拓展行业合作资源,落实校企合作协议,近日,产学研合作处组织国际交流处、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吴敬琏经济学院相关团队赴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简称“中油技开”)推进产学研合作,中油技开首席专家薛晓虎,中油国际专家刘贵洲,市场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科技信息部、装备事业部、各地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宋国强介绍常州大学和产学研工作;国际交流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魏伟介绍常州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华留学生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常州大学科研团队介绍了学校在油气装备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市场应用前景。双方就持续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科研合作,充分发挥中油技开海外营销网络优势、助力中油技开全球市场开发和常州大学留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前,中油技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洪涛会见常州大学来访团队,强调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在市场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不断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通讯员/周雪 审核/宋国强 编辑/孙悦)
03-14
2024
学校举办常州市新能源领域企业精益化管理培训班
3月9日,常州市新能源领域企业精益化管理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常州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薛庆林,常州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全市43家新能源领域企业的负责人共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市工信局中小企业促进处、服务体系建设处,常州大学商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秦义指出,常州市作为“GDP万亿之城”,对高端人才、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常州大学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千师千企”行动计划。他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与常州市工信局及各新能源企业加深合作,积极融入常州新能源之都战略布局,更好展现“常大担当”,塑造“常大优势”。薛庆林作开班动员。他指出,当前常州市正加快建设新能源之都,需要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本次培训正当其时。他希望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以培训班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更好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翔宇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商学院院长佟金萍向企业家代表赠书。市工信局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徐行至宣读学员守则。本次培训班为期半年,内容涵盖宏观
03-14
2024
革命文物元融合大思政课新举措 “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首场活动在沪举行
3月9日,由同济大学、常州大学、全国馆校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元融合:革命文物+大思政课——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改版后的首场讲坛(总第33期-36期)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同济大学学生代表10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坛,新华网江苏频道采访部副总监文静主持活动,新华网进行了现场全程拍摄并录播编辑,助力全国各地大学生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据介绍,从今年起,本项活动每季度将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开展1场,并同步举办4期,每场选取一座全国双一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师生作为线下思政课堂活动录制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向全国高校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推送录播,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朱成山教授总策划、总撰稿,新华网全程跟踪录制。每场活动选取一个主题,同时邀请4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4位讲解员,围绕这一主题选取4件革命文物进行讲述,邀请4位高校马院专家同台点评。整场活动共有4位讲述人、4位点评人,活动总时长为约90分钟。本场在同济大学举办的论坛,是改版后推出的第一场,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邀请了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员李博宁、陈独秀
03-14
2024
产学研合作处赴学院推进“千师千企”行动计划
3月4-6日,为贯彻学校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落实会议提出的“四个方面”工作,推进“千师千企”行动,推动完成学校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任务,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产学研合作处赴理工科学院进行调研。产学研处处长宋国强介绍了“千师千企”行动计划的制定背景、意义、目标。他建议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通过人才“走出去”的政策把青年教师送到技术难题中,融入企业、深入行业、下沉企业,在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中成长。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就校友资源开展产学研、人才“双岗互聘”、产教融合等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各学院领导做工作汇报,提出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并表示会将“千师千企”行动计划落到实处。(通讯员/周雪 审核/宋国强 编辑/孙悦 )
03-14
2024
校领导赴金坛区开展工作交流
3月12日上午,副校长晏成林一行赴金坛区就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相关事宜开展交流。金坛区副区长王勇,科技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华罗庚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学校产学研合作处、资产经营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王勇代表金坛区政府欢迎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金坛。他指出,检测中心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多方投入,凸显公益性,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常州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面向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晏成林表示,检测中心发展离不开区政府的支持,未来将围绕金坛新能源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园聚集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等职能,坚持创新驱动、领先发展,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金坛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会上,双方围绕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讯员/储富强 审核/马雪荣 编辑/孙悦)
03-14
2024
校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情况汇报会召开
3月13日,校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情况汇报会在科教城校区第二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守坤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三届一轮巡察组副组长、专项组组长及各组联络员参加会议。徐守坤指出,本轮巡察进一步探索深化“专项打法”,深入贯彻校党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充分彰显了巡察利剑作用。他强调,被巡察党组织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高度警醒,履行好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巡察组要按照“谁巡察谁督查”原则,切实履行整改监督责任。校纪委、组织部要把巡察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整改不力的,坚决追责问责。巡察办要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督促、汇总分析。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职责牵头或协助有关部门对巡察移交的建议进行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制度机制。徐守坤强调,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我校巡察工作充分肯定,确定我校作为强化巡察整改流程工作指引试点单位。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分工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围绕整改工作流程指引10个环节,进行全
03-13
2024
常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常州市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在我校举行
3月13日,常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常州市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在常州大学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苏叶,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出席会议,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各辖市区人社局、常州经开区组织部博士后工作负责人,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等24家常州市博士后工作站代表,常州大学人事处、院士及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博士后流动站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人事处、院士及博士后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主持。李亚飞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学科发展、科研获奖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在常州大力培育新增长极、锻造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本次交流活动恰逢其时,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名企优企的合作提供了平台载体,学校将以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契机,紧密对接“学校所能”和“常州所需”,通过建立常态化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机制,聚焦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产业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苏叶对常州大学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果表示赞赏。她介
03-13
2024
我校举办春季首场校园招聘会——“南通日”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抢抓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关键期,推进我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7日下午,常州大学春季首场校园招聘会——“南通日”招聘活动在科教城校区举办。本场招聘会共吸引参展企业59家,提供就业岗位近2500个,覆盖化学、材料、机械、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我校2024届众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前来应聘。参展的南通各用人单位在咨询点上就岗位前景、职业发展、工作待遇等问题与毕业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学生处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学院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也来到招聘会现场与参会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从3月份开始,我校将持续开展行业型、区域型、综合性校园招聘活动,充分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多措并举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讯员/阴祥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
03-12
2024
校领导调研指导华罗庚学院建设工作
3月8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带队到华罗庚学院调研指导学院建设工作,教务处负责人陪同调研,学院全体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学院领导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在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学生学科竞赛参与情况、导师制实施情况、学生综合发展情况及后续学院发展目标定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境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介绍。教务处负责人就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数学专业特色、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拓展对外合作资源、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学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各学院沟通,整合优质师资,助力学院发展。李忠玉指出,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学生活力,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将“责任”校训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勇于担责的新时代青年。他强调,学院要守正创新,探索错位发展新道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和创新焕发人才培养新活力,形成“走在前,做示范”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亮点。(通讯员/洪逸群 审核/宣慧 编辑/孙悦)
03-12
2024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高侠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3月8日上午,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党委书记高侠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药学院 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会上,李忠玉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等方面情况,他希望双方能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高侠介绍了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她希望以本次调研交流为契机,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进步、合作双赢的目的。药学院 医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专业建设、常州大学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基本情况,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讯员/方姗姗 审核/薛冰 编辑/孙悦)
03-12
2024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江船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3月7日下午,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江船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出席会议,教务处 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会上,李忠玉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目标等方面情况,他希望两校今后能充分挖掘各自办学资源,积极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刘江船介绍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本次调研目的,希望以本次调研交流为契机,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专业建设、常州大学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基本情况,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会前,党委书记徐守坤会见了刘江船一行。(通讯员/方姗姗 审核/薛冰 编辑/孙悦)
03-12
2024
校领导开展学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调研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型仪器管理水平和使用收益,促进仪器设备资源的高效使用,3月7日下午,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明国对学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行调研。实验室管理处负责人,校分析测试中心全体人员,各学院及科研院所一线测试人员代表参加交流会。会上,实验室管理处负责人对我校大型仪器开放基本情况和改革举措进行了介绍,并希望广泛听取大型仪器测试和管理人员关于提升开放共享工作的意见。随后,各位代表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就大型仪器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改进建议等进行了发言和深入交流。彭明国参加交流会,走访了校分析测试中心。他指出,职能部门要尽快整理总结大型仪器管理和测试人员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给出解决方案,进一步理顺开放共享机制,积极营造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氛围,加强工作联动。各学院和仪器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制度建设、仪器盘活、绩效考核、开放共享平台管理等方面大胆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大型仪器对学校和社会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通讯员/居晨玉 审核/马江权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820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8
/
140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