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连云港徐圩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贺波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群、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亚飞、副校长晏成林出席会议,党办校办、发规处、研究生院、产学研处、能创处、继教院、石化学院、安全学院、石工学院、大数据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城建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
陈海群回顾了双方过往在多领域的密切交流,希望双方在“双高协同”的政策支持下深化全面合作。围绕深化合作,他提出三点合作方向:共建创新攻关平台,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石化催化升级、尾气处理等关键领域,每年派驻200名科研人员开展攻关;打造产教融合样板,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开设“徐圩定制班”,推进“双岗互聘”;构建互利共赢生态,协助新区对接长三角资源,提供技术咨询与成果转化服务,助力新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贺波详细介绍了徐圩新区的发展概况。他强调,人才是新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新区在高端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储备等方面仍有迫切需求。基于此,他提出四点合作期望:推动成果转化,希望常大的实验室技术与新区企业生产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强化人才引进,依托常大人才培养优势,为新区企业输送更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期待联合开设定制化培养项目,定向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开展联合研发,共同组建攻关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形成“校地互动、产学共赢”的良好局面。
交流环节中,常州大学石化学院、材料学院分别介绍了学院优势,聚焦石化工艺优化、高性能纤维、高端复合材料等领域,展示了近30项技术成果。随后,常州大学各职能部门与相关学院相继提出合作思路。徐圩新区相关部门与企业代表积极回应,介绍了新区产业扶持、人才引进补贴、住房保障等政策,提出在催化技术升级、产品质量提升、职工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诉求。
此次交流会搭建了校地深度合作的桥梁,双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细化合作方案,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领域实现协同发展,共同为江苏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成晨 审核/马雪荣 编辑/庄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