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12-13
2022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影响因子首次破1 升至1.014
日前,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知网CNKI)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2版)。在本次发布数据中,《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U-JIF)首次破1,升至1.014,影响因子学科排序189/618,实现历史性突破;期刊影响力指数(CI)为20.688,位居同类期刊Q2区。继2017年的0.435、2018年的0.533、2019年的0.644、2020年的0.750、2021年的0.934后,学报影响因子再次上扬,实现六连升,呈现出逐年递增、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学报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新号角。《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SCD来源期刊。近年来,学报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要、社会重大关切和学术前沿问题,主动策划,优化选题,陆续组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共卫生安全”“国家治理现代化”“环境法”“环境伦理与空间治理”“人工智能”“城乡问题”“财务与会计”等数十个专题,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转摘,学报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政治·法学研究
12-13
2022
我校4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
12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对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承担的“含油污泥分离-干化-热解一体化处理技术与成套装备”“少输入-多输出并联机构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锂电池负极材料高温包覆关键技术及装备”“低碳绿色消雾节水冷却塔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4个项目召开科技成果视频鉴定会。专家组由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院士、浙江大学郑津洋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左健民教授,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肖雪军正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高级专家、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方总裁夏翔鸣,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副院长马歆等专家组成,涂善东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产学研合作处、项目组成员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成果鉴定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主持鉴定会。鉴定会上,陈海群介绍了常州大学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常州大学发展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诚挚谢意。他希望各位专家在对各项科技成果客观评价的同时,也对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
12-13
2022
我校承办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
12月9日,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年会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由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与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承办。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邵进,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百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代表线上参会。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主持会议第一阶段。陆华良介绍了我校办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情况。他指出,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线上线下融合也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新常态。高校教学研究工作者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新变化和新任务,探索新时代下更加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模式,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邵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使命任务,高等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年会交流经验,总结共性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江苏高等教育
12-13
2022
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学术报告会暨江苏省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举办
12月11日,能源动力高端装备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方总裁夏翔鸣,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高级专家肖雪军,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副院长马歆,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机械学院领导班子及200余名相关专业师生线上线下参加活动。会上,戴国洪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围绕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希望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师生在学术报告会上与特邀专家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争取和专家们一起推动能源动力装备行业的新发展,谱写能源动力装备行业发展的新篇章。涂善东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围绕双碳国家战略,作了《大力发展碳-氢科学技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化工脱碳、化工固碳技术发展,优先发展洁净碳氢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朱祖超结合炼油工业中的关键装置和关键工位流程离心泵,作了《流程离心泵流体激振抑制及融合设计技术》报告,提出苛刻工况下高参数化离心泵水力激振和
12-12
2022
校领导带队走访江苏银行常州分行
12月9日上午,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带队赴江苏银行常州分行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江苏银行常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平刚出席会议。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江苏银行常州分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交流会。陆平刚介绍了江苏银行的发展历程、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他表示,江苏银行发展态势良好,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市场份额连续八年增长。江苏银行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强调因才适用,欢迎常州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陆华良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和产教融合特色。他指出,江苏银行是我校学生优先选择的就业单位,希望双方能够构建长效联动、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他要求学院及时了解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工作胜任力。双方就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创新就业等方面进行交流,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会上,“常州大学校外实习基地”授牌。(通讯员/王怡菲 审核/江涛涛 编辑/孙悦)“校外实习基地”授牌仪式
12-12
2022
学校举办第十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
12月10日,第十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在“云端”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常州大学主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承办,江苏钟鸣律师事务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协办。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等出席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4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法律实务部门6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实务翘楚参加会议,在线参会及观看人数达1500多人。我校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主持开幕式。陈海群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及史良法学院的办学情况,他表示,在法治轨道上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的召开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时代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赵旭东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法律与社会”主题愈加突出与重要,中国在与国际进行接轨的过程中,如何与世界有法律上的连带性关系将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回望本土社会的法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性会进一步促进体系建设。
12-10
2022
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逐梦二十大——常州大学合唱比赛决赛结束
12月8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主办,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承办的常州大学合唱比赛决赛在西太湖校区立艺楼礼堂举办。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出席活动,学生工作处、团委负责人及部分参赛学院负责人、学生代表参加决赛。本次合唱比赛自11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学院的大力支持,21支队伍的1050余名学生参加。经过激烈角逐,10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比赛分为“回忆往昔·致敬民族脊梁”“千秋伟业·共筑百年大计”“戮力同心·书写青春担当”三个篇章,同学们唱响青年使命,展现青年一代在强国路上的自信担当,表达了新时代青年感党恩、跟党走,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赤子情怀。开篇情景剧串联起建党百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来自各学院的十支队伍,在合唱的基础上,配以舞蹈、朗诵、器乐及情景剧等表演形式,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用气势磅礴的歌声追忆峥嵘岁月、感受时代脉搏、展望前路征程。最终音乐与影视学院、商学院 刘国钧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荣获一等奖,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二等奖,药学院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智能制造产业
12-10
2022
学校与常州市慈善总会签署慈善公益项目合作协议
12月8日上午,我校与市慈善总会公益项目签约仪式在行政中心群贤堂召开,常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一波,常州市副市长夏思军,常州市慈善总会会长蒋自平,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出席会议。学生处助学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会上,我校与市慈善总会签署合作协议。戴国洪在发言中指出,学校与慈善总会加强公益慈善合作,制定合作计划,协调合作事项,落实合作事宜,共同成立慈善文化研究院,以慈善文化研究成果促进常州慈善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他表示学校将在校内打造慈善超市,依托慈善超市对困难学生及教职工开展校园助学助困帮扶和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慈善基因将一直激励着全体师生员工接续奋斗。此次合作签约仪式,不仅加强了我校与慈善总会的深度合作,还推进了慈善事业与资助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多层次资助体系过程的构建,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从“输血”到“造血”、从“助人”到“铸人”、从“扶贫”到“扶志”的转变。(通讯员/蔺旭鹏 审核/蒋琳 编辑/孙悦)
12-09
2022
学校推进“环境思政 成风化人”工作
为构建我校“环境思政”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7日,党委书记陈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到医工学院、安全学院、美院、华院调研指导“环境思政”工作,党办校办、宣传部、发规处、教务处、后管处、信息化处、西太湖校区管委会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校领导实地查看了学院思政“墙文化”建设及西太湖校区校园环境景观,对各单位立足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精神、办学特色、育人成果、榜样模范等用图片、文字、绘画、实物展示、电子屏交互等多样化形式呈现效果予以充分肯定,对我校二级网站改版设计理念及标准化设计方案予以细致指导。陈群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旨归。他要求各单位在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上下功夫,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聚焦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导向,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互联网意识和能力,拓宽思政工作载体,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体系,打造全环境育人“生态圈”;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思政作为“美育”实践着力点,以文化
12-09
2022
校领导参加华罗庚学院223班主题班会
12月7日下午,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深入联系班级,参加华罗庚学院223班“学习华罗庚精神,争做专业领域拔尖人才”主题班会。学院相关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223班全体同学参会。班会以“天才简史——华罗庚”视频开篇,同学们结合华罗庚纪念馆之行及华罗庚家属华密女士在新生见面会上对华罗庚精神的阐述,交流分享对华罗庚精神的理解。学生代表董若曦朗读了致华密女士的汇报信,表达对华密女士的感谢及学院学子勇担责任的决心。于雨馨分享了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创新,三位学生代表就“选择电子信息大类的我们,能做些什么”进行主题发言。班主任焦洋表示,华罗庚精神是鲜活的、高尚的,值得同学们去理解、继承、践行,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目标,打好学习基础。陆华良对班会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给予肯定。他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他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践行华罗庚精神,身处逆境时,学习华罗庚的自强不息精神;学习专业时,践行华罗庚的勇攀高峰精神;日常生活中,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爱班级,践行华罗庚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承担民族复兴大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
12-09
2022
校领导调研指导学报编辑部工作
12月7日上午,党委常委、副校长徐树法到学报编辑部调研指导工作,调研座谈会在科教城校区教学主楼801会议室召开,学报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学报编辑部负责人分别围绕学报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徐树法充分肯定了学报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学报是学校重要的文化名片,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办好期刊的根本是以质量取胜。他希望学报编辑部在工作中牢记办刊宗旨,把好政治方向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拓展优质稿源;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编辑团队,促使学报整体编辑力量稳定发展;注重人才培养,完善机制体制,服务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他强调,期刊最重要的是内容质量,要以高质量树学术特色,以影响力促学术发展,牢牢把握高校学报发展的重大机遇,凝聚智慧,稳中求进,使学报成为展示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通讯员/周安迪 审核/赵希岳 编辑/孙悦)
12-09
2022
学校专题座谈研究纪检委员工作
12月7日,学校召开纪检委员工作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常州大学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工作规定》,听取纪检委员意见建议。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沈新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机关各党支部纪检委员、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会议。纪委副书记缪国斌主持会议。听取大家意见建议后,沈新奎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大部署,要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判断;深刻把握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深刻把握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大任务;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纪检委员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内部监督的“前沿哨兵”,是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重要力量,在监督执纪中要切实发挥好“三员”作用,当好宣传教育员、执纪监督员和组织协调员,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通讯员/杨叶凡 审核/缪国斌 编辑/孙悦)
12-09
2022
徐守坤参加软件201班“我与校长共话成长”主题班会
12月7日,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守坤深入联系班级,参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软件201班“我与校长共话成长”主题班会,学院相关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及班级全体同学参加主题班会。会上,班长袁浩珉作班级情况汇报和班级成长汇报,团支书周子怡作团支部建设和个人成长汇报,学生代表邓攀作个人专业素质提升分享汇报。班主任李宁老师对班级整体情况和表现进行总结。徐守坤对班级建设和同学们个人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分享了自己大学学习生活经历,强调了学风班风对于班级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的平台和资源,学好专业知识,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志存高远勇往直前。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他号召同学们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力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力量。活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年香、二年醇、三年陈、四年成”年陈文化纪念品。班会结束后,徐守坤为班级同学赠送年陈文化纪念笔。(通讯员/沈达满 审核/陆恒 编辑/孙悦)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45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32
/
8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