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6-10
2022
我校学子在第九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
由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承办的“南高齿杯”第九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赛区预赛于2022年5月27日至29日在镇江顺利举行。通过对各参赛作品的设计资料审阅、线上答辩和实物演示等程序,经评审委员会评议,并汇报大赛组委会审议,共评出作品奖234项(其中一等奖31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95项,参赛奖39项)。我校选送的6项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基于PAM技术的仿袋鼠腿悬架”作品荣获一等奖,“眼镜蛇—柔性连续体视觉机器人”、“基于微风浪能的水体增氧系统”、“一种灌溉机器人的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及制作”、“仿生六足蜘蛛机械人”、“仿生蝴蝶”作品荣获三等奖。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潘国威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九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为“自然·和谐”,旨在鼓励大学生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大赛内容包括设计并制作模仿自然界动物的运动形态、功能特点的机械产品或设计制作用于修复自然生态的机械装置,包括防风固沙、植被修复和净化海洋污染物的机械装置。本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2021年11月发布校内选拔赛,
06-10
2022
我校学子在第八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中再获“笔译之星”
近日,由中国翻译协会、江苏省翻译协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落下帷幕,我校学生表现优异,日语组再获“笔译之星”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1名;英语组获一等奖21名、二等奖155名、三等奖140名,一二等奖获奖人次创历史新高。本届比赛共有全省80余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在校生参加,大赛每个语种设10名“笔译之星”,其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二等奖4%,三等奖10%。近来来,外国语学院一直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注重在语言实践中夯实学生的外语语言基本功和语言应用能力。获得“笔译之星”的付梦玲(日语192班,指导教师:刘萍)同学认为,学院在翻译课程教学中进行基于项目的翻译实践,组织开展翻译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翻译过程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翻译能力。LSCAT,全称“语言服务能力培训与评估”(Language Service Competenc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翻译协会为适应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规划和实施的行业人才综合培养计划。该项目为高校培养高素
06-10
2022
革命文物周周讲第6期讲述韶山南岸私塾的故事
6月8日,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6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文博馆员、讲解员,韶山党性教育基地教师陈萍担任主讲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丽教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研究馆员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山东博山焦裕禄纪念馆、聊城职业学院、孔繁森纪念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张雷主持。陈萍讲解员以《南岸私塾——少年毛泽东的初心之地》为题,讲述了少年毛泽东读书启蒙之地——南岸私塾,它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陈讲解员透过这一座重要革命文物,通过追源初心:从书中学、从学中悟;感悟初心:怜悯苍生、心忧天下;坚定初心:走出乡关、志存高远三个篇章,结合一个个故事、一件件史料,生动再现了少年毛泽东的初心之路。“如今的南岸
06-03
2022
气壮山河的革命文献《狱中自述》 见证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6月1日,恰逢国际儿童节,“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专栏推出青少年永远的导师李大钊气壮山河的革命文献《狱中自述》,从中见证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这是为了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5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安君欢担任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王跃教授,与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宪义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李大钊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安君欢以《用生命诠释的正气之歌》为题,讲述了重要革命文献——李大钊的绝笔《狱中自述》。她在讲解《狱中自述》的过程中,声情并茂地带领大家回忆了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以《新青年》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相约建党、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直至走向绞刑架英勇牺
06-03
2022
我校第九届“菁英杯”辩论赛圆满落幕
5月28日,由校团委主办、史良法学院承办的常州大学第九届“菁英杯”辩论赛总决赛于线上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初赛、复赛及半决赛,各学院辩手在辩论赛的舞台上纷纷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本场比赛的正方是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辩论队,反方则是由周有光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组成的联合辩论队。双方就“新时代青年是否应该走出去到大城市拼搏才更能体现价值”这一辩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就己方所持的观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论是立论、攻辩还是总结陈词部分,他们都发言条理清晰,正方辩手字字珠玑,反方辩手步步紧逼,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经过评委合议,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辩论队荣获本届“菁英杯”的冠军,周有光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组成的联合辩论队内的华思颖同学获比赛的最佳辩手。思辨绽放智慧火花,驳论展现人文魅力。辩论赛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思维灵敏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引导同学们对“新时代青年是否应该走出去到大城市拼搏才更能体现价值”这一话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讯员/陈慧香 审核/陈婷 编辑/孙悦)
06-03
2022
两岸一家亲 融合促发展——2022常州大学·武进台企专场招聘会举行
5月30日下午,常州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与武进区台办联合主办的“两岸一家亲 融合促发展----2022常州大学·武进台企专场招聘会”在武进台企兴勤电子有限公司顺利举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何岩峰、学生处处长袁志华,武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武进区台办主任陈月波,武进区台办副主任、武进区台资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皇甫海鸥出席活动。武进区11家台企的人力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招聘会。招聘会现场,何岩峰与皇甫海鸥签署了《常州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与武进区台资企业联合会合作交流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下,合力提升“常州大学与台湾”“武进与台湾”高质量发展水平,共同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新贡献。袁志华感谢武进区台办、武进区台资企业联合会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处联合向学校相关学院毕业生推荐了这11家台企的167个招聘岗位。共有150余位毕业生与台企对接了岗位具体信息。2022年1月以来,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按照上级台办要求,不断深化对台教育文化交流内涵,扩大对台招生宣传力度,深入做好台生台师台企工作,着
06-03
2022
我校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获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第二批立项
近日,我校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成功入选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专项。学校高度重视此次项目的申报,为提升申报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科研合作,国际交流处精心组织校内遴选及校内外专家评审,项目所在学院高度重视,悉心准备答辩材料。最终,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在省评比中成功立项。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是江苏“十四五”期间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重点建设专项,是江苏省教育厅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和高质量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
05-31
2022
周有光文学院开展周有光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周有光精神,发挥学院文化育人特色,周有光文学院自2021年9月以来,紧扣学院专业特色,汇集院内外师资力量,持续开展有光大讲堂系列活动,截止本学期,大讲堂累计举办11场,参加师生逾千人,为广大听众提供了丰盛的文学、文化大餐,受到普遍赞誉和欢迎。周有光文化大讲堂活动在周有光基金的支持下,邀请院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地方文化、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传播,如《权力﹒空间﹒文化—京杭大运河对江南水乡古镇的形塑与影响》、《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与“凤凰”》、《消失的艺术:后工业时代的“短视频”生产》、《韩国电影的现实表达与文化想象》、《秘境追踪——文本细读理论及实践》、《当代视阈下的亚里士多德哲学鸟瞰》、《英国社会转型时期乡村诗歌》、《晚明江南社会治安》等,通过文本研读、作品赏析、思想阐释、传播分析、专题研究等不同角度,展现文学与不同学科的融合,让大家在充分领略语言文学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专业知识熏陶,形成文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自觉,涵养学术兴趣与品位,为开拓未知世界打下基础。周有光文学院成立以来,重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专业优
05-30
2022
海外教育学院与应用技术学院举办“讲廉政故事 树清廉新风”比赛
为加强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树立诚实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5月27日下午,由校纪委办公室主办,海外教育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共同承办的“讲廉政故事,树清廉新风”线上比赛圆满结束,共有近40位同学参与比赛。两个多小时的比赛中,同学们讲述了《总理拒进家门》《孔繁森廉政故事》《我已不贪为宝》等故事,将于谦、文天祥、周恩来、孔繁森、张桂梅、朱陈等不同时代廉洁楷模的故事一一呈现,纷纷表达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树一身正气,切实践行“三严三实”精神,履行好学生职责,坚决抵制腐败,廉洁奉公、让清廉的风吹拂在常大校园,号召同学们从善、从德、从廉。经过评比,张小璐同学获得一等奖,王子彦等3位同学获得二等奖,毛晨成等5位同学获得三等奖。本次讲廉政故事比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树清廉新风、廉洁修身为主题,引导同学们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形成廉洁自律观念,树立“崇廉憎腐”的价值观念。
05-30
2022
我校学子在“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江苏省决赛中获特等奖
近日,第二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江苏省决赛成绩揭晓,我校参赛学生取得喜人成绩。入选决赛的41名学生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班的谢文耀同学获本科非英语专业组特等奖,会计201班顾佳雯等7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华罗庚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191班封学治等9名同学获得二等奖,社会工作192班廖丽等11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商务英语201班程瑜同学获本科英语专业组一等奖。谢文耀同学将代表我校参加全国决赛,与来自全国高校的词汇达人同台竞技,展现常大学子的风采。窗体顶端“外教社•词达人杯”词汇能力大赛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是江苏省教育厅认可的高校学科赛事之一。本年度有来自全省130余所本科和职业院校参赛,13万余名参赛学生经过校赛选拔,共有6000余名优胜者参加了省决赛,省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实时显示比赛进度和成绩。该赛事旨在推进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和外语智慧教学,大赛全程线上进行,融综合性、学术性、趣
05-30
2022
我校学子在江苏省太湖湾第16届太湖杯日语演讲比赛中获特等奖
5月28日下午,由江苏省外办亚洲处、无锡、常州和苏州三市外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常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翻译协会、常州市翻译协会承办,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江苏省太湖湾第16届太湖杯日语演讲比赛以线上形式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苏锡常三市的学生分本科组(20人)、专科组(20人)两大组举行赛事。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学生朱庭叶(指导老师:王金东,渡边泰光)、李利丽(指导老师:吴丽霞,山室泉)分获本科组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大赛三分钟演讲中,朱庭叶同学选择“我与日本、日语、日本人”为主题,以书信方式向曾经给予过她帮助的日本友人传达了感激之情与对未来的期望,凭借清晰准确的发音、极具感染力的演绎及即兴问答环节中出色的临场发挥斩获本科组特等奖。李利丽同学选择主题“充满人情温暖的中国社会”,通过自己在暑假期间做志愿者时,收到了来自同伴的帮助,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善意,引出温暖无处不在。获得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好评,斩获本科组一等奖。备赛期间,指导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完善了参赛原稿,在语音
05-25
2022
百年红楼的红色记忆 见证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
5月25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4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讲解员谢尹楠担任主讲人,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立法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董盼盼主持。谢尹楠以《百年红楼的红色记忆》为题,讲述了北大红楼作为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红色记忆,她见证着一个民族觉醒的年代。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曾在这里工作、学习,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党的一大召开前,一共建立了8个党的早期党组织,其中有7个地
05-18
2022
一封百年未领取的毕业证 见证革命先驱张太雷的革命情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3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天津大学张太雷纪念室志愿讲解员、2021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尹卓扬担任主讲人,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王傑,与常州三杰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黄明彦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常州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聊城职业学院、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常州三杰纪念馆等高校部分师生及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张雷主持。尹卓扬以《一封没有领取的毕业证》为题,讲述了1920年至今已102年仍留存在天津大学档案馆内,没有被领取的革命先驱张太雷的毕业证书。她在讲解这张毕业证书的过程中,声情并茂地带领大家回忆了张太雷在常州读书、成为北洋大学的优等生、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坚定地走上革命路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2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