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5-16
2022
我校委内瑞拉孔子学院学员作品获得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提名
近日,我校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孔子学院组织学员参加“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委内瑞拉籍AdonisArmas(中文名:孔晨)的作品“MyExperienceinLearningChinese”获得提名奖。“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是由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和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旨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凸显中国最新发展、弘扬中国传统之优、文化之美的重要活动。该活动每年面向海内外征集外国人原创中文影像作品。2022年活动主题为“中国·潮”。孔晨通过自己的作品叙述了他和中文结缘、进入孔子学院学习中文的故事,得到了评委的好评。孔晨是常州大学-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大学孔子学院的优秀学员,不仅在全球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中获得委内瑞拉冠军,而且在全球参赛者中名列前茅。据悉,孔晨已组建了“MandarinPlus团队”,在当地积极推广中文学习,得到了新华社的报道。
05-16
2022
外国语学院开展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提升学院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学院于5月11-12日联合人文社科处组织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指导会,学院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语种的2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学院陈颖院长和人文社科处潘道广副处长与会指导。5月11日的指导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夏婷婷博士主讲。夏博士首先从项目图书的选择标准、立项数量及学科分布、立项分类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的趋势;随后主要围绕项目选题申报、申请书的撰写、国内外出版社的联络等事项进行了详细分享。她着重指出,项目选题申报要突出“中华”,尽量选择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学术成果;要突出“学术”,选择代表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应避免过于专业,尤其是研究范围较小的学术著作,要适当照顾“普及性”;应体现“当下性”,选择涉及到少数民族问题、历史人物问题的著作,要注意“政治性”。5月12日,学院继续组织教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项目选题线上推介交流会,了解出版社的重点选题指南,图书推广流程等信息,畅通与出版社的直接交流渠道。在两次的指导活动中,学院与会老师和主讲人就申报渠道、专著选择、出版途径等问题都进行
05-12
2022
学校开展“战疫心晴”校园同辈社工援助项目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2022年3月中旬,面对全国新冠疫情出现的“倒春寒”现象,常州大学实行紧急封闭管理,全校师生携手抗疫。为帮助学生应对突然的压力,保持良好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由常州大学校团委主办、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战疫心晴”——常州大学校园同辈社工援助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开展。该项目经过精心的项目策划、需求评估和专项培训后,政管院20名本科生分为3个小组,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封控在校的学生进行朋辈之间的相互支持,以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开展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疫情封校的特殊环境下,不断提升对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该项目指导老师是政管院学工办康颖,社工系汪玲萍、李静、魏爱春、程培等多位老师作为社工督导对团队成员进行线上督导。截止目前,项目已经提供了6场次的小组活动,覆盖百余人。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在线上心理援助主题沙龙活动中
05-12
2022
袁晶透析“诗碑”讲述南湖红船故事 千名大学生和博物馆人同上一堂“思政课”
5月11日,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2期网络课程活动。本期邀请南湖革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袁晶担任主讲人,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秘书长、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副主任、淮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贾萍副研究员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常州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以及南湖革命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的博物馆人,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千余名大学生和博物馆人同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汪佩主持。袁晶以《不朽的光辉诗篇》为题讲述了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董必武题南湖诗碑及其笔墨砚台。她在讲解这一批重要革命文物的过程中,带领大家回忆了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红船召开的历史瞬间以及南湖红船恢复建造的历史细节。她说在南湖畔,“访踪亭”中的诗碑与红船遥相呼应,以别样的方式共同回溯
05-11
2022
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第一届线上英语演讲比赛
为营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丰富疫情期间学生校园生活,常州大学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了第一届线上英语演讲比赛。演讲以Youth Speak Louder主题,围绕“内卷究竟是好是坏、疫情中的青春、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展开演讲,吸引了全校17个专业的28名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通过线上评委打分和线上投票形式进行,国际交流处处长何岩峰、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杜志峰、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嵇伟、外籍教师Teresa等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时间把握、综合印象、即兴问答等五部分进行评分。最终储运211高洁获特等奖,药学211谢敬颐获一等奖,国贸202周婷、电科201刘善意等五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公管202严洛莹等五位同学获得最受欢迎选手奖。 本次演讲比赛引导大学生对疫情下的世界和个人成长进行思考与反思,加深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激发了常大学子疫情期间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理想与信念。
05-10
2022
技术转移研究院举办“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与青年学子创新创业”专题讲座
5月9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郜军应邀为我校开展题为“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与青年学子创新创业”线上讲座,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视频号等渠道同步直播,我校2020、2021级技术转移研究生、技术转移校内、外导师以及众多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技术转移研究院副院长姚娟主持。郜军在讲座中围绕新时期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和实践、当前和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立足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践案例,介绍了典型研发载体的运行机制、主要做法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案例。他指出,推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带来重大契机,并鼓励青年学子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和底层逻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发展,同时在推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过程能力,融入时代,找准坐标,坚守选择,扎根平台,把知识上升成智慧并运用到实践中。
05-09
2022
精致餐券温暖生心 “常大味道”香沁味蕾
五月立夏,风暖日长。为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和服务保障,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学校精心组织各学院设计和发放美食餐券,为全校近2万名在校生提供暖心服务。每张餐券除了具备给学生“免费加餐”的功能外,还被赋予了独特的常大情怀和文化内涵,倾注了各个学院为学生准备的满满心意:石化学院以“美拉德反应”为关键词,将美食与专业特色完美融合;药学院将餐券设计为以“五星”符号为主体的游乐园门票形式,寓意“药”你游园、“医”饱美食、“护”暖“吾心”,表达对学生最深的惦念;石工学院借学院吉祥物“小油滴”送去关心祝福,号召学子蓄“石”待发,大“油”可为;材料学院以“更上一层楼”为关键词制作一套五张的精美餐券,汇聚对“材”子“材”女的深情寄托;法学院将餐券设计为以獬豸为主体的复古粮票,既体现学校温暖关怀又象征法律善辨曲直;外院将餐券设计为机票形式,寄语同学们搭乘“梦想”专机在“疫”线起飞;体院将餐券融入双龙并行的元素,彰显体院师生拼搏向上的精神,愿体育健儿们茁壮成长,争做“龙”的传人……此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与广泛认可,大家在品味可口的“常大味道”同时,还体会到了学校学院给予的真切关怀。除此之外,学生处还先后组织
05-06
2022
心迎二十大 剧演廉政风——学校举办第三届话剧大赛
5月4日下午,由常州大学纪委办公室、常州大学校团委主办,药学院承办的常州大学第三届话剧大赛顺利举办,活动以话剧形式讲述从古至今的廉政故事,为党的二十大献礼。常州大学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周昕、党委安全保卫部副部长谷力、校团委副书记顾现朋、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屹峰以及各学院学工老师、学生代表参加。剧演廉政是让廉政文化入耳入脑入心的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形式。回顾活动精彩瞬间,《四知却金》让我们回望“四知先生”杨震为国为民的勤政廉洁事迹;《两袖清风》展现出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八元六角》演绎出人民干部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廉洁无私;《永远的“铁人”》表明前进就会有喜光,唯有刚强之信念,不畏之精神,才可成为“铁人”;《授人以渔》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的保持高压态势,夯实脱贫成果,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参赛作品都独具特色,主题明确,深深打动在场观看。最终,话剧《授人以渔》《八元六角》《布衣市长》荣获一等奖;话剧《黑暗的保护伞》《两袖清风》《拘介之士》《没付钱的电影票》荣获二等奖;话剧《“农民”千部》《永远的“铁人”》《四知却金》《清风吹人醒》《一钱太守》荣获三等奖。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05-06
2022
学生处助学管理中心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生资助工作
目前全国多地疫情反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学生处助学管理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实际情况,切实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的正常在校学习生活,第一时间启动全方位摸排工作,多措并举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帮扶和特殊时期发展型资助,“疫”路陪伴每一位常大学子。为保证家庭困难学生能够更加安心地在校学习,针对本轮疫情,助学管理中心及时开通疫情防控专项临时困难补助通道,并通知学院重点关注和了解脱贫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低保、残疾、特困供养、孤儿这部分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通过学院开展精准、高效的摸排工作,即时申请、即时审批,已为14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54名因疫情影响导致突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专项临时困难补助金10万元。同时,根据摸排情况及时动态增补困难认定学生,加快审核推进本年度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工作。截止4月底,助学管理中心为387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发放639.54万元国家助学金。接下来,学生处还将通过各学院辅导员、网格员继续深入摸排情况,持续跟进,时刻准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扶。为了丰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资助育人工作内容,落实发展型资
05-05
2022
学校暖心服务新教工
5月5日,为克服新冠疫情对学校人事工作带来的影响,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在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人事处在科教城校区东区明行楼503办公室组建临时办公室,集中人事处各个科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新入职教职工提供“一站式”报到服务。为方便新教工办理报到手续,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防止疫情传入和蔓延,人事处主动作为,试运行“常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在报到之前通过线上工作群、电话等方式指导相关操作,耐心解答填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报到当天不得不“见面”的事项,提前告知清楚需要遵守的防疫要求、携带的材料等事项,通过将审核前置的方式,使各项入职手续“一次性”办清,确保了疫情期间人事工作“不停步”。疫情期间,人事处严格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确保各项人事工作有序运行。(李海香/文 储小妹/图 李忠玉/审核)
05-05
2022
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上“红色晚自习”
5月4日,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在“红色研习舍”上“红色晚自习”,学习内容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研究生党员集中于各年级”红色研习舍“,共同学习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向英雄、前辈、榜样学习,牢记使命,无畏前行。另外,全体研究生党员还共同学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为青年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春担当。学员们相互交流,分享心得,表示要把深刻感悟融入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实际行动中去,做勇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通讯员/王忆波 审核/张继延 编辑/孙悦)
05-05
2022
环境学院举办体育俱乐部健身节
为丰富学院广大学子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引导学生走出宿舍,树立积极阳光的体育精神,激发同学们的运动热情。近日,环境学院羽毛球、篮球、足球俱乐部联合开展环境学院体育健身节活动,引起热烈反响。本次体育健身节将持续3周,以篮球对抗赛、羽毛球单项争夺赛、足球联合友谊赛等赛事为基础,面向学院全体学生推广俱乐部日常活动,截止目前,各俱乐部累计举办篮、足、乒、羽各类比赛40余场,相关自发性体育活动60余次,近2000人次参与,活动反响热烈。环境学院住校辅导员老师们也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克时坚,以体育运动的火热温暖疫情的寒冬。跌宕起伏的比赛与层出不穷的活动,为疫情之下广大学子平淡的学习生活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今后,各体育俱乐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常态化的体育活动,帮助同学们在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强健体魄,在运动中释放青春与活力,缓解心理压力,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抗击疫情凝聚青年力量。
05-05
2022
百座馆校联袂开展“革命文物周周讲 千名大学生同上一堂网络思政课”活动
5月4日上午,“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活动第1期正式开讲。为推动用好用活革命文物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全国馆校合作联盟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联袂推出此项活动。本期邀请到中共一大纪念馆讲解主管、文博馆员张欣怡担任主讲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丹教授和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原馆长、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杉教授担任点评嘉宾。来自全国馆校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和常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师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千名大学生共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该活动由常州大学青年教师董盼盼主持。张欣怡以《梦想从这里起航》为题讲解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重点文物——上海一大会址。她在讲解中结合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筑梦起航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是建党时的历史源头,是中国革命的原点标识,在时隔百年后的中华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这里的每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3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