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导航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9-30
2021
学校开展国庆前校园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为切实做好国庆节期间校园安全保障工作,9月29日上午,安全保卫处邀请武进消防救援大队杨参谋和张参谋对校园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等相关人员随同检查。检查组一行实地检查了消防控制室、食堂、学生宿舍、测试楼等重点场所,重点检查消防标识设置、消防设备维护、应急疏散通道、宿舍用电管理等,检查组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确保假期期间校园安全稳定。
09-30
2021
传播廉洁文化 践行“三全育人” ——后勤服务党总支开展廉政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后勤廉政文化建设,持续优化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全面营造学廉、思廉、崇廉的育人氛围,推进“三全育人”内涵发展,由校纪委办公室主办,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承办的“传播廉洁文化 践行三全育人”系列活动在两校区同时开展。党总支开展主题学习、专家讲座等活动,构建思想道德底线,深化廉洁从政从业教育。党总支书记和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从严治党责任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党总支还制定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构建制度规范红线,突出廉政风险点管控,监督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后勤服务中心各党支部充分利用后勤场地资源,在餐厅、楼宇等校园场所建立廉洁文化宣传阵地。结合古今清正廉洁箴言,创新廉政载体,营造廉洁氛围。让职工及师生在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廉政文化熏陶,变以往的生硬说教为现在的循循善诱,让廉政之弦在轻松活泼的文化氛围中入脑、入心,实现廉政文化熏陶的无缝覆盖,在每一个职工、师生心中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廉政防火墙”。(通讯员/周江海 审核/汪国余)
09-30
2021
西班牙安区电视台采访格拉纳达教学点
9月21日中秋节期间,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电视台记者赴我校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孔子课堂下设的格拉纳达教学点采访。格拉纳达教学点外方负责人米盖尔·塞万提斯、教学点校长米盖尔先生、外派汉语教师藏梓彤接受了采访。藏老师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全程带口罩教当地小学生读绕口令,练习中文声调。小朋友们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的体会。目前,我校承办的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共有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37位,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孔子课堂。近两年当地疫情不间断爆发,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停课不停学,先后通过线上开展网课教学,制作微课教学视频,完成西文字幕翻译成中文等工作。今年孔子课堂有184位学生报名参加了汉语YCT、HSK考试,通过率达到94%。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促进了中国与西班牙更深入的教育交流与文化合作。
09-30
2021
周有光文学院举办“寻踪周有光故居”线上参观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常州文化名人周有光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2021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9月24日上午,周有光文学院学生会主席林嘉倩通过在线直播平台,带领全体新生线上寻踪周有光故居。全体新生跟随林嘉倩的镜头,沉浸式“云”参观周有光故居。周有光故居位于常州青果巷礼和堂,前门临街,背枕运河,故居内陈列有周有光的生平事迹、作品成就以及生活用品等。林嘉倩为全体新生详细介绍了这位从青果巷走出来的杰出语言学家,讲述了他的博学多才、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同学们也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想去线下参观”“青果巷真美”。作为周有光文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环节,线上寻踪周有光故居进一步深化了2021级新生对周有光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进一步感悟了常州的地方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感悟。寻踪周有光故居不仅仅是学习前辈精神,树立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自信,更是让新一代青年能够在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的激励下,心怀大志、脚踏实地,立志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09-30
2021
守正担当 求知臻善——史良法学院举办“追寻史良足迹”专题讲座
为切实增强新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深入了解史良法治精神、传承法治信仰,9月15日,史良法学院举办“追寻史良足迹”专题讲座,全体新生通过网络集体观看记录片《史良》,学习认识史良先生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述了史良先生立志、求学、奋斗的一生。胸怀救国之志的史良,在那民族危亡的年代里,运用法律坚守属于自己的公平和正义,为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而四处奔波,并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代里,史良先生始终坚定为祖国、为人民赤诚奉献的理想信念,不顾自身安危,匡扶正义,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全体同学无一不被史良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所折服,对史良先生献上最崇高的敬意。观影活动让同学们对于史良先生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在史良精神的鼓舞下,法院学子将始终秉承“史争旦夕,良善允正”院训,守正担当,求知臻善,为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志在律师,良善允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愿吾辈法律人以前辈为榜样,以法为剑,斩断罪恶之网;以律铸伞,守护平民之安!——法学211
09-30
2021
应用技术学院线上部署专本贯通项目新学期工作
9月22日,应用技术学院在科教城校区主楼704智慧教室组织召开专本贯通项目新学期工作线上会议。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合作中高职院校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应用技术学院院长薛冰主持。会上,应用技术学院对即将出台的《常州大学中、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管理办法》等五个文件制度做了详细解读,并围绕培养方案制定、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成绩与资料归档、新生报到及开学事项、评奖评优、学生学业规划等对新学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薛冰做总结讲话,他希望我校与合作中高职院校能加强沟通与交流,做好相关事务衔接,创新工作模式,寻求共同发展道路,有效提升专本贯通人才质量。
09-30
2021
外国语学院党委专业党支部与机关党委人文社科党支部结对共建
9月2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专业党支部与机关党委社科处党支部举行党建结对共建协议签订仪式,机关党委书记戴晔、社科处副处长潘道广、陈启迪,外国语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和专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签约仪式。今后,协议双方将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为载体,本着“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通过开展共建活动,进一步增进社科处党支部和专业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着力推动双方支部建设有新突破、部门服务基层能力有新提升,共学党史、共办活动、共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切实增强党建工作实效。会后,潘道广副处长给外国语学院教师作科研发展辅导报告。潘道广副处长介绍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高水平人文社科项目的成绩;分享了二级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组织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及经验;积极促进学院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分析形势,拿出针对性的举措,提升科研质量与水平。
09-28
2021
我校开展21-22-1学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近日,我校在科教城校区文正楼第四会议室举行了21-22-1学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培训会及集体备课活动,校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相关人员以及本学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50余名课程管理教师参加培训。培训会由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江一山主持。培训会上,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江一山主任从课程背景、课程架构、教学管理、教学模块及工作量分配等进行了全面讲解,同时还明确了课程管理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张小远副主任就项目化教学双选方法、平台使用和优秀项目培育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培训;教务处庄佳老师围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超星平台使用和课程维护进行了详细讲解。据悉,本学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面向2020级全体学生共146个教学班级,涉及70名课程管理教师和351名项目指导教师。通过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管理老师对《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认识,加强课程实践训练,做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9-28
2021
常州市半导体产业协会及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来校考察交流
9月23日,常州市半导体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宏才,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一行来我院考察交流,我院杨长春院长、微电子专业教师参加了交流会。杨院长对王秘书长一行到常州大学考察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重点方向。王宏才表示,常州市相关部门机构深入推动微电子集成电路产学研合作,为今后常州如何把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作为在常企业,在半导体设备和微电子工艺等方面拥有成熟的技术储备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希望双方能强强联合,共同推进常州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会后来访人员参观了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的部分实验室和教学场所。
09-28
2021
学习强国机在周有光文学院投入使用 开启主题党日活动新模式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精神,激励学院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周有光文学院党总支首次使用学习强国机,组织全体教师党员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勇担育人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通过强国机视频播放,重温了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同志“心中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和伟大成就。黄大年用五十八载人生,树立了知识分子砥砺前行的价值航标,拓宽了为人治学的至善境界,践行了新时代爱国科学家的至高追求,他的事迹犹如不灭的火炬,点亮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之路,也烛照着民族的未来,给世人留下了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通过强国机集体学习功能,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焦洁庆带领大家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9月8日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并就学习心得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党员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体会,纷纷表示,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牢记总书记“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的嘱托,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的贡献。焦洁庆表示,黄大年同
09-27
2021
青春在“疫”线闪光——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抗疫故事
近期,中共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工作委员会向周有光文学院发来一封感谢信,专函致谢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汉语191班焦小珂同学,感谢她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新时代文明的旗帜,用坚守“防涝抗议”一线的飒爽英姿,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同时也向常州大学培养和教育出有如此家国情怀的青年学生表示感谢。2021年暑假期间,疫情不断反复,变异病毒“德尔塔”肆虐,防疫工作再次拉响了警报器,面对此情此景,以焦小珂同学为代表的周有光文学院近20名学生肩负起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毅然走在抗疫志愿服务第一线,他们中有党员、共青团员,也有普通群众,他们身体力行地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他们中有的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无惧炎炎夏日,或坚守在岗位上为行人检测体温,或在隔离区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场所消毒,防护服内是如雨的汗水;有的人则穿上红马甲,带上小红帽,或在社区服务中心引导人群接种疫苗,或为隔离区的住户送去慰问物资,小红帽下是晒得黝黑的皮肤;也有的人戴上防护面具,一次性手套,在疫苗接种中心不厌其烦的为老人检查行程码、健康码,解答人们的疑问,扩音器后面
09-26
2021
以身做筏渡人民 ——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举办“信仰公开课”暨2021新生红色文化教育
为增进学院新生对党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学院认同感,9月20日,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举办“信仰公开课”暨2021级新生红色文化教育,全体新生通过网络观看了纪录片《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之死》。纪录片以杨之英女士口述为线索,全方位还原了一个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的瞿秋白。瞿秋白在国共合作中批驳国民党右派,在党内批判陈独秀右倾路线,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他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恸鬼神。纪录片观看完毕后,同学们深受瞿秋白先生革命精神的感染,展开热烈讨论,踊跃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收获。通过本次观影活动,同学们对瞿秋白先生的卓越贡献和学院的办学宗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活动激发了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全体新生们报效祖国的热情,增强了新生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也坚定了新生们刻苦学习、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本次“信仰公开课”暨2021新生红色文化教育是2021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我院陆续开展了专业引领、党团教育等多项启蒙教育课程,引导新生做好大学规划,切实提高新生文化素养,努力将瞿院学子打造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09-26
2021
初心不泯 精神永传——华罗庚学院 机器人产业学院为新生解读华罗庚精神
为传承华罗庚精神,培育新时代的社会栋梁,使2021级新生深入了解华罗庚学院 机器人产业学院的文化内涵,9月14日,学院线上开展“初心不泯 精神永传”——华罗庚精神解读主题讲座,辅导员姚沁主持,21级全体新生参与。纪录片《天才简史 华罗庚》讲述了华罗庚先生顽强拼搏的一生。面对困苦的家庭、残疾的双腿,他依旧执着于对知识的钻研,接连在数学难题上取得新的突破;面对饱受战乱,一贫如洗的祖国,他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立志回国培养人才;面对工农业管理落后的国情,他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普及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为四化奋斗到最后一息,实现了他“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壮丽誓言。姚沁老师用华老传奇的一生,鼓励新生勤奋学习专业课程,抓住机遇,开启精彩的大学篇章。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励华罗庚学院 机器人产业学院学子发扬华老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以“精勤不倦,自强不息,立志事业,献身祖国”的院训为标尺,在华罗庚精神的指引下执着追求,不断进取,不留余力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31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5
/
56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