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校园快讯
首页
首页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06-23
2020
史良法学院教师喜获第四届“常州市优秀青年法学人才”
近日,常州市法学会组织开展第四届“常州市优秀青年法学人才”评选,经个人申报、初评单位推进、市法学会秘书处审核、网上公示、评委无记名票决、市法学会会长办公会审批,史良法学院夏纪森教授、高可博士获选。评选第四届“常州市优秀青年法学人才”,是常州市为了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环境,促使更多政治素质优秀、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青年法学人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做贡献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史良法学院积极助力地方发展,在常州市地方立法、人才培养等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下一步,史良法学院将以人才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全院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夏纪森,男,中共党员,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剑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常州大学中国法治与德治研究院执行院长、《法律与伦理》集刊执行主编,兼任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常州市司法行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常州市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已出版《正义与德性》等三部专著,在《比较法研究》《伦理学研究》《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
06-19
2020
海外教育学院学生荣登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院长荣誉榜”
近日,我校信管专业徐吉同学在加拿大合作院校圣西维尔大学以专业均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被授予荣誉学士学位,同时喜获Schwartz奖学金,并荣登该校“院长荣誉榜”(Dean’s Honour List)。圣西维尔大学在学校官方新闻报道了徐吉同学的优异表现。徐吉同学在海外学院期间,合理规划学业,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和文体活动各类荣誉。在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学习期间,刻苦努力,积极与专业老师沟通联系,以均分88的优异成绩位列专业排名第一。徐吉同学收到了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研究生录取通知,最终选择赴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攻读研究型硕士,并获得每年2.5万加元的奖学金。
06-18
2020
初心不忘忆当年 砥砺前行共发展——石油工程学院走访常州地区校友
为更好地联络和凝聚校友、服务校友,实现校友和母校事业共赢发展。6月11-12日,石油工程学院校友会会长王政伟,院党委副书记、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陆先亮、院工会主席赵书华等一行集中走访了常州地区工作的校友。王政伟等一行先后走访了88级热能专业校友欧健(常州新区广达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91级热能专业校友王庆梅(江苏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副总)、93级热能专业校友李德清(江苏天元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德清)、93级热能专业校友范晓峰(常州市特杰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01级热能专业校友赵洋(电商平台副总)等。走访过程中,陆先亮对校友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石油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代表学院向校友们表达了真诚的问候和关怀。他表示,学院将致力服务好每一位校友,以便更好地促进校友和母校的发展。同时,他真诚地邀请校友们多回母校看看,为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添砖加瓦。2020年是石油工程学院建院十周年,学院将以十周年院庆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积极筹备常州地区校友会、长三角地区校友会,以增进学院与社会、与校友的联系,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发展。
06-10
2020
我校“功能性微胶囊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6月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常州召开了“功能性微胶囊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成果视频鉴定会,该项目由常州大学、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6家单位合作完成。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教授级高工任主任、青岛大学房宽竣教授任副主任等七位鉴定委员会成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张慧琴副主任、王宁副处长、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彭明国处长、石油化工学院陈海群院长、项目组成员及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王宁副处长主持。鉴定委员会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承担单位的汇报,委派专家组成员考察了生产现场,观看了生产现场视频和玫瑰馨香蚕丝被、玫瑰芳香藤席、薄荷香味套件、薰衣草香味面料、薰衣草香味冰丝席、百合芳香夏被、金银花护肤套件、蛋白护肤套件、智能调温枕套等上百种家纺产品。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以密胺树脂预聚体与乙烯基单体为壁材,优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芯材乳化剂,采用原位包覆技术,制备相变微胶囊和变色微胶囊,解决了微胶囊芯材的泄露问题;通过囊壁结构和厚度调控,研发了微胶囊缓释技术;研究
06-10
2020
学校开展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校内选拔
6月6日上午9:00,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校内选拔初赛在逸夫楼315教室和308教室开展。本次比赛由教务处、校团委主办,由华罗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承办。比赛评审专家由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海平,信息数理学院院长朱正伟以及各参赛队指导老师组成。教务处副处长江一山、校团委副书记顾现朋、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徐淑玲作为嘉宾出席此次活动。来自校内的15支队伍参加了本次比赛,比赛由储开斌主持。初赛正式开始前,储开斌隆重介绍了参与此次比赛的嘉宾及评委老师们,阐述了此次初赛的规则与目的。接着,教务处副处长江一山代表教务处发表讲话,他对在疫情期间仍然奋力向前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总结了上一届参赛同学的优秀成果,对本届参赛同学给予了厚望。并强调开展此类竞赛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接着,储开斌宣布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校内选拔初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按分组参加答辩。比赛分为设计展示与答辩环节,参赛选手逐一从设计方案分析、创新设计、可行性分析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讲述自己的作品。在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对起重机的实际制造有较为清晰的设计,对电机
06-02
2020
后勤公司会同保卫处进行消防演练
为加强消防意识,普及消防知识,提升消防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5月27日下午,后勤公司有关部门,在党总支书记王瑾、总经理孙峰的带领下,会同学校保卫处,在武进区府东路消防救援站官兵的指导下,举行消防演练活动。本次消防演练的内容,包括灭火器材操作、初期火灾的扑救控制、火场人员疏散引导、伤员救护、物资转移,以及火场警戒、火场协调指挥、火灾事故处理、消防教育等。武进区府东路消防救援站作为特邀单位,对本次消防演练提供专业指导,并全程配合。王瑾指出,后勤生产经营部门,每天都要与水火电等打交道,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更为强烈的责任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全力做好消防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孙峰强调,要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完好有效,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06-02
2020
我校留管干部学习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
5月29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留学生管理人员学习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2名巴基斯坦留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 留学生管理人员在观看了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对习近平主席回信的专题报道后,纷纷表示,来华留学工作事关国家长远利益,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开创来华留学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国际交流处处长、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钟璟要求留管人员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在华外国留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希望在校巴基斯坦留学生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学成后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为增进中巴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巴基斯坦籍研究生RAZA MUHAMMAD USAMA表示,读到习主席的信时,他作为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感到非常自豪。“巴基斯坦和中国不仅是好朋友,更是好兄弟。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政府像照顾自己的人民一样照顾我们。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爱和尊重。”石油工程学院巴基斯坦籍本科生KHAN MUHAMMAD ALI ZAKRIA也表示习主席的回信激励了他和其他年轻巴基斯坦人来学习汉语和传承“巴铁
06-02
2020
常州大学开展“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微视频线上活动
“红色”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个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时刻,常州大学开展大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 微视频线上活动,以此重温“初心”。 诵读红色经典活动开展后,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箴言诵读,有红色家书、诗词、红色经典文章节选等,他们声情并茂、情感真挚,富有韵味和感染力,饱含着诵读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如能源181班王睿同学诵读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信管171班陈灵燕同学诵读的《黑牢诗篇》;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王龙飞等同学创作并演绎的以瞿秋白为“大家辟一条光明路”为主题的微视频《觅渡》; 汉语171班韦雅欣等同学创作并演绎的以爱国志士为民族解放献身为主题的微视频《血色牡丹》等。一个个红色故事触动人心,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精神。此项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上百个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将在线上进行展示,吸引了万余大学生们的关注。 据悉,此次活动是“常州大学第二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活动的开展,旨在增
06-02
2020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常州市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省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经协商一致,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常州市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决定开展结对共建工作。2020年5月28日,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在常州春秋淹城传统文化宣教点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与中共武进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戚清萍作为双方代表签字,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侯新兵主持签约仪式。 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与近现代史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马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结对共建工作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后,常大马院将与常州市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工作协同,资源共享活动,统筹拓展通讯工作阵地队伍,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常大马院和“红院”将充分发挥人才和学术优势,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理论
05-27
2020
追梦中文 不负韶华——我校西班牙孔子课堂举办首次网上汉语桥比赛
西班牙当地时间5月20日上午10:00,由我校合作承办的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成功举办2020年安区孔子课堂中学生“追梦中文,不负韶华”汉语桥网上比赛。安达卢西亚政府教育体育局综合管理和教育评估处负责人奥罗拉·莫拉蕾斯·马丁女士代表安区教育厅领导致开幕词,8个孔子课堂的外方校长及当地的新闻记者也应邀观看了比赛。在此次网上汉语桥比赛的筹备过程中,安达卢西亚大区孔子课堂的所有人彰显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惧困难的勇气。外方院长卡门·梅勒多作为此次大赛的评委会主席,在统筹安排整个大赛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网络教学技术方面的专长,从比赛平台的功能测试与调试,到网上共享《比赛评分表》及比赛流程的完美设计等各个环节都是她亲自完成,给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绝佳的技术支持。外方联络人特蕾莎女士照例承担了默默无闻的大量文书及协调工作。常州大学选派的志愿者老师施欢和陈毓灵一边忙着繁重的网上教学工作,一边争分夺秒给课堂的选手进行比赛辅导。经过“汉语演讲、汉语及文化知识题回答和才艺展示”三个比赛环节的激烈角逐后,来自塞维利亚孔子课堂的路易斯和来自加迪斯孔子课堂的桑德拉名列前茅,两位选手将代表安区课堂参加6月13日的西
05-26
2020
我校孔子学院举办首届中文书法比赛
5月20日,我校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孔子学院以“停课不停学,我爱中国字”为主题的首届中文书法比赛圆满闭幕。本次比赛以古诗词为载体,通过书法、绘画等形式,采取网络递交作品,共收到了玻利瓦尔大学校内外学生近百余幅参赛作品。玻利瓦尔大学副校长Katia高度赞赏本次比赛。评审团结合大众评审投票结果,最终遴选出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五名三等奖。中国驻委当地中资企业和机构为获奖作者赠送了纪念品。玻利瓦尔大学参赛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中国古诗作品居家创作。学生们利用身边有限的纸笔等材料,一笔一画认真书写,有的学生还非常用心地为诗词配上了插画,每幅作品都包含玻利瓦尔大学学生对汉字、书法和中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本次比赛评审团由玻利瓦尔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Andreina、中方院长黄陵、外派教师崔扬舟、外派志愿者蔡晓杨、魏凡华、张洋六人组成。评审团遴选出34幅优秀作品进入全球网络评审投票,通过微信投票。投票链接获得大量转发,作品更是获得中国、委内瑞拉两国广泛关注和热赞,三天投票页面访问量达到近5000余次。中国国内亲朋好友纷纷表示委内瑞拉学生的汉字写得比自己的还要好,作品既美观整洁又具有创意,足以表现出创作
05-06
2020
我校教师主编的《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正式出版
近日,由我校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葛金华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江苏文脉工程项目、常州市社科联重点委托项目《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研究编撰工作正式结束,并顺利通过专家审核。项目成果《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由我校葛金华老师主编,我校(常州社科院)历史所兼职副所长、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文献部主任叶舟任副主编。由我院负责组织以我校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为主的涉及文史、教育、宗族、宗教、语言、艺术、园林等领域的学者展开研究和编撰。同时打破“一城一校一地”束缚,少量吸纳同济大学等校确有专长的专家加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全书的质量。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原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许苏民教授,南京大学周群教授、夏维中教授,常州市原副市长薛锋先生等作为主审、联系和地方专家代表,对全书编撰进行了全程把关和全力支持,并充分肯定了本书的首创价值和文化贡献。另外,全书在编撰过程中也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规划办、省文脉办、市社科联的大力支持。在江苏省文脉工程专刊和多次专题会议上,
05-05
2020
我校开展第二届“马克思日”活动 纪念马克思诞辰202周年——五所大学马院院长谈“马克思主义防疫观”
2020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2周年。常州大学开展第二届以“马克思日”为主题的多项特色活动,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上海和江苏的五所院校的五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的院长们,通过网络方式受邀参与了常州大学第四期红色文化育人学术沙龙。他们围绕“马克思主义防疫观”为主题,以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为认识“防疫”的规律,发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观点。他们是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俊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坚强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担任本次学术沙龙访谈主持人,是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教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的有关论述,对当下中国及世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五位马院院长、教授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抗疫观”、“抗击疫情再次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构建疫情防控的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时期加强爱国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728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6
/
56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