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新闻首页
常大要闻
校园快讯
媒体常大
电子校报
新媒常大
EN
准常大人
在校学生
教职员工
校友校董
一网通办
通知公告
常大主页
新闻网
常大要闻
首页
首页
常大要闻
常大要闻
05-10
2022
我校纪俊玲教授喜获省市两级“五一巾帼标兵”表彰
为树立女职工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常州市总工会和江苏省总工会先后命名和通报表扬了一批为推进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的优秀女职工集体和个人典型。我校石油化工学院纪俊玲教授荣获省市两级“五一巾帼标兵”表彰,实现我校该项省级荣誉零突破。常州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省级个人表彰榜上有名。纪俊玲,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多年来,她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潜心教学,执着科研,勇于创新,奉献社会,突显了巾帼担当,发挥了巾帼作用。她组建的常州大学“植物染料提取及其应用研究”研发团队,发明了从经济作物废弃物提取植物染料的新技术,开发了高附加值全色系天然植物染料新产品,建立了废弃物提取色素及其应用的绿色循环体系,填补国内外空白,确立常州大学的植物染团队在中国草木染行业的领军地位。她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被评为该届大赛的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她主持完成多个省市科技项目,注重成果应用转化,多项成果获国家、省级科技奖励表彰。她勇于承担社会责
05-10
2022
校领导督查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分别带队赴两校区开展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督查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海燕分别参加督查。党办校办、研工部、学工处、安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西太湖校区、后服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陈群一行实地查看了科教城校区的水电中心、食堂、快递点、超市等重点场所,了解重点场所的运行管理、安全措施和疫情防控情况;蒋军成一行对西太湖校区东门岗、核酸检测现场、监控室、学生宿舍、第二餐厅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重点了解了相关部位疫情防控、设备运行和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检查中,陈群要求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清醒认识校园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师生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项安全工作,及时消除校园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要加强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预判和分析,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要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各项措施抓紧抓实,筑牢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两条防线。蒋军成在检查中强调,全校各单位、部门要继续按照上级政府部门和学校有关要求,切实强化思想认识,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高度
05-10
2022
【以艺战疫】封校不封心,线上精彩不打烊(二)
石油化工学院 食品学院“心愿便利贴”志愿活动近日,石化学院在校园内开展张贴“心愿便利贴”志愿活动。同学们用富有创意的图案文字手制了各具风格的便利贴,每一笔都蕴含着希望。灯柱上、树干上、花坛旁……校园内的各个角落都贴满了“浓浓真情”。“一起吃火锅”“一起看电影”“一起去露营”“一起去海边”“一起去音乐节”……这些心愿便利贴承载了“成功抗击疫情”的愿望。
05-09
2022
学校举办“‘画’常大,献礼建校44周年”手绘校园艺术作品展
春暖花开会有时,校庆时节又逢君。今年迎来了不一样的校庆日,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于2022年5月10日至5月20日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云”展览——““画”常大”, 献礼建校44周年”手绘校园艺术作品展。此次““画”常大”, 献礼建校44周年”手绘校园艺术作品展, 共收到386幅学生作品,经专家初评和复评共评审出,一等奖2幅,二等奖3幅,三等奖5幅,优秀奖10幅。线上展览共展出特邀教师作品10幅,学生作品20幅。臻选的优秀作品中涵盖了素描、水彩、油画、国画、书法、雕塑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主题鲜明,构思新颖,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以画之名,争奇斗艳。依托“油画”、“雕塑”、“陶艺”专业课程和“油画”、“中国画”的专业考察课,将“爱校情怀”、“疫情下的常大”、“校园标志性建筑”、“校园风景”融入独特的视角,通过学生们的专业画笔、对专业的深度思考和对学校忱挚的热爱,定格于画板上,用色彩与线条交汇勾勒出心目中的常大,带领着我们再一次感受了常大的魅力,让常大美丽风景从我们的眼中抵达到我们的心中。举办此次展览一方面是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学院发展的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兄弟学院和社会各界的教学成果和美
05-07
2022
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 常州举行“常州三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讨会 常州大学举办第四届“马克思日”活动
5月5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党校、常州大学共同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州市委党校常州三杰研究中心、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常州市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烈士纪念地管理处)承办的“常州三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诞辰日”主题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举办,同时拉开了常州大学第四届“马克思日”纪念活动。会议由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华教授主持。本次学术研讨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一批与会专家,围绕“常州三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这一主题举行了学术研讨。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作了《略论常州三杰的初心与初步》的主旨发言;中共常州市委党校专职副教育长、常州三杰研究中心主任李兴勇围绕《张太雷共青团书记任上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专题报告;常州三杰纪念馆研究馆员黄明彦围绕《常州三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发言;上海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洪颖哲在线上作了《渔阳里,共青团从这里走来》专题介绍;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和青少年融媒体中心主
05-05
2022
招秀伯团队在多肽基因递送领域取得新进展
基因治疗涉及到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使其能够表达特定产物或调节、抑制某个生物学功能。然而,基因递送受到许多细胞外和细胞内屏障的阻碍,因此需要合适的载体来提高递送效率。基于多肽的基因递送系统已成为一类新的非病毒载体,与聚合物和脂质载体相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设计多样性、易于合成和免疫反应风险较低等优点。然而,多肽递送体系目前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梳理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递送效率和细胞靶向性。近期,我校药学院招秀伯团队发表综述论文,回顾了常见基因递送方法及其优缺点;概述了几种常见被递送核酸(如质粒DNA、反义寡核苷酸、mRNA、siRNA等)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基于多肽的基因递送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阳离子两亲性肽(CAPs)、细胞穿膜肽(CPPs)和肽基两亲性分子(PAs)这3种不同类型的多肽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基因递送方面的应用,从化学结构的角度对不同类别多肽的递送效率及其靶向基因递送能力进行了比较,为新型、高效、组织特异性基因递送的多肽载体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图1. 多肽递送质粒DNA(pDNA)、mRNA、siRNA的示意图。多肽先与核酸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纳米颗粒复合体,通过内吞
05-05
2022
校领导带队走访校友企业
5月3日,党委常委、副校长、常州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锦冲带队走访校友企业——常州绿意传媒有限公司。发规处、校友办相关负责人陪同走访。 陆锦冲指出,学校深入贯彻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相关要求,积极落实省教育厅相关工作部署,开展用人单位大走访,全员联动促就业专项工作。校友企业与母校不仅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更加具有天然的母校认同感与荣誉感,希望借本次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深化校企交流,听取企业需求。拓宽学校与校友企业合作口径,助力母校高水平大学事业建设,助推校友企业内涵式发展。 绿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化机89级校友蒋连忠对母校领导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他表示,在母校的求学经历是每一位校友宝贵的人生财富,每位常大校友都应常怀感恩之心,积极参与母校事业发展。未来绿意传媒有限公司将强化与学校的交流互动,努力与母校在招聘就业、人才培育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尝试,为母校发展贡献一份应有的心力。
05-02
2022
常州大学第四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暨红色经典阅读年活动拉开帷幕
4月29日,常州大学举行“常大献礼‘20大’ 馆校合作育新人—— 第四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暨大学生红色经典阅读启动仪式”。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闫海波、杨琳,校学工处、校研工部、校团委、校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的部分教师和大学生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活动。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琳主持活动。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在致辞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任务指标,在认真总结过去三年连续成功组织“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新特点策划安排了主题教育活动,他说,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目光投向未来。通过本届“红色五月 铸魂育人”系列活动,常州大学将继续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下功夫,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04-30
2022
化工原理教研室喜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揭晓,我校石化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喜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实现我校该项省级荣誉的“零”突破,我校也是宁外唯一一所荣获该荣誉的高校。化工原理教研室始于1987年,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担当奉献、作风优良的育人团队,先后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常州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团队建设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牢记教育初心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队教师注重培养专业创新人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等专业类顶级赛事及“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特等奖5项,三等奖以上100余项。团队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厚,获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一名,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规划及省级重点教材4部。团队助力多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团队教师参与的教学科研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据悉,省工人先锋号是省总工会授予在省内依法注册或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他组织及驻外机构的内设机构,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
04-29
2022
“疫”路同行,共克时艰 ——学校设立“校友基金爱心补助金”
自疫情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学校主动关注、及时了解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根据党委书记陈群、校长蒋军成以及其他相关校领导指示精神,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利用校友捐赠设立“校友基金爱心补助金”,用于疫情防控临时困难专项补助,确保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根据《常州大学校友基金管理办法》,从2021年度校友捐赠经费中划拨20万元,设立“校友基金爱心补助金”,共400个补助名额。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公示、学生处和研究生院复核汇总、基金会领导审批,目前基金会秘书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正按财务要求做好“校友基金爱心补助金”发放工作。后续将根据受疫情影响实际情况,继续开展跟踪帮扶工作,重点关注原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残、烈士子女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
04-29
2022
学校举行决策咨询辅导报告
2022年4月27日,学校邀请中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负责人吕建中博士线上作《对当前国内外能源安全形势的几点认识》专题讲座。常州大学副校长张宏如、相关文科教师参与本次讲座。讲座由常州大学吴敬琏经济学院、中吴智库、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能源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对台研究基地“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吴敬琏经济学院院长姜国刚主持。张宏如副校长代表学校为本次讲座致辞,对吕建中博士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全体老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研究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不断提升职业胜任力。讲座中,吕建中博士首先阐述了当前全球能源形势的基本背景,全面介绍了全球油气供需的基本格局,指出世界仍未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着重分析了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提出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推进转型、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的“十四五”时期能源保障战略;最后,吕建中博士还就如何写好决策咨询报告进行了精细指导,给出了“新、实、准、快、精、深”的六字方针等。全体参会教师认真聆听了讲座,受益匪浅。本次专题
04-28
2022
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线上考查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安排和部署,2022年4月25至26日,以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张靖高级副总裁为组长、西安交通大学董渭清教授、北京开课吧科技有限公司管刚高级副总裁、北京交通大学卢苇教授、百度高校合作部计湘婷副总监为组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伟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毛盾博士担任秘书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7人,对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为期2天的专业认证集中线上考查。专家组线上考查见面会蒋军成讲话徐守坤主持见面会校方议程4月25日上午,软件工程专业认证专家组线上考查见面会在文正楼第二会议室(线下)和腾讯会议(线上)同时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军成、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守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班子成员和部分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蒋军成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情况及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情况,他希望专家组通过此次线上考查,为软件工程专业把脉问诊,助推专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张靖简要介绍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线上考查的流程和主要环节。软件工
04-27
2022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
日前,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获奖名单揭晓,《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0.934,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SCD来源期刊。近年来,《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围绕国家重大发展需要、社会重大关切和学术前沿问题,主动策划,优化选题,陆续组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共卫生安全”“国家治理现代化”“环境法”“环境伦理与空间治理”“人工智能”“城乡问题”“财务与会计”等数十个专题,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转摘,学报影响因子实现五连升,“政治·法学研究”栏目获评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栏目,“人工智能研究系列专题”获评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策划,获得业界的关注和肯定。江苏省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选活动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组织开展,旨在提升江苏省高校期刊的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和编辑出版质量。此次获奖,是对我校学报办刊质量和编辑团队业务能力等综合方面的充分肯定。(通讯员/陈鸿 审核
每页
13
记录
总共
105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5
/
815
跳转到